绿林网

《文溯閣四庫全書提要》经典读后感有感

《文溯閣四庫全書提要》经典读后感有感

《文溯閣四庫全書提要》是一本由金毓黻 等編著作,中華書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8元,页数:462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溯閣四庫全書提要》读后感(一):好书

六本,经史子各一册,集部内容过多,分两册,最后一册为附录与索引。

影印本,字大小合适,没有断句,适合古文已入门读者,纸质好,影印清晰,手感非常好。

内容为文溯阁本四库全书分册之前的提要汇总,跟四库全书总目确实有差异,甚至连书目的内容版本卷数都有差异。

建议有机会入手一部,遍阅此书,中国两千年来著作基本能有个大概印象。

比四库全书总目适合阅读,总目字太小了,当然价格也贵不少

《文溯閣四庫全書提要》读后感(二):文溯阁:一部书引发的国宝争夺案(韦力)

之前只是听说过辽宁与甘肃方面为文溯阁《四库全书》打得不可开交,但对详情了解不够,近日看到韦力写出这件事的原委,故搬运至此:

1966年,中国跟当时的苏联发生了珍宝岛争夺战,因为打仗的地方就在四库全书文溯阁存放地的省份。在政治高于一切的年代,毕竟还有仁人志士在,担心战火会波及文溯阁,于是经过打报告,得到了总理的指示,秘密地把文溯阁四库全书藏在了甘肃的兰州。本来这只是战争原因的暂时存放,到了八十年代,文溯阁所在的辽宁省沈阳市就想把四库全书运回去,但他们把问题想简单了。从八十年代往回要,直到今天还没有看到一点儿能要回去的希望。这期间,时任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的支运亭,就多次在省政协提交议案,之后又通过人大代表把这个议案提交到了全国人大。

1992年,辽宁省图书馆新馆建成,专门为文溯阁四库全书建造了五百多平米的专用库房,辽宁省文化厅为此事给文化部打报告,请求将四库全书运回,文化部为此专门成立了专家调查组,对辽宁和甘肃的两地保存情况做了考察,其结论是:四库全书应当运回沈阳。随后,文化部向国务院递送了将四库全书运回辽宁的请示,这个报告写的比较公允,上面写明了运回去的原因,同时也提出因为文溯阁四库全书放在甘肃省三十多年,为此该省也付出了很多的费用,所以书可以运回,但辽宁省要给甘肃省一定的补偿费用。2000年5月,当时国务院负责文教的副总理李岚清,批准了文化部的这个请示。

既然国务院已批,甘肃和辽宁两省就开始商议具体细节和经济补偿的数额,可是在补偿数额这个问题上,双方却难以达成统一的意见。究竟这个数额是多少,我在资料上查不到,私下曾问过辽宁的朋友,他告诉了我一个大概数,并且嘱咐我不能写出来。我听到的这个数额并不是十分的巨大,也许我是忽略了时代概念。总之,辽宁认为甘肃提出的这个数额不能接受,由此将这件事情搁置了下来。

可能是担心这部国宝会被运走,甘肃省在兰州黄河边的九州台上也加紧建起了一座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楼,这座楼现在已经建成。辽宁听到这个消息后,就不断地向全国人大报提案,以至于国家的领导人都关注了这件事。但是双方各说各的道理,甘肃方面认为,四库全书是中央批准交给甘肃保存的,就是说明这部书是国宝级的文物,所有权属于国家,而不属于辽宁,只要在中国范围内,保存在哪里,只要保护条件更好,就是最佳的选择。他们说,因为甘肃气候干燥,四库全书来到甘肃之后,书上的一些黄斑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同时,他们称,辽宁想把四库全书要回去的想法很不合国情,因为敦煌也在甘肃,敦煌藏经洞的国宝散佚到了全世界,国内有很多家图书馆都有珍藏。如果按照辽宁的说法,那甘肃是不是应该把各个馆藏的敦煌一一都要回去呢?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

当然,辽宁也同样有很有道理的说法,比如,他们说当年乾隆把四库全书放一部在东北,并且起名为文溯阁,这个“溯”字就是追根溯源之意,乾隆把这个书放在这里就是为了以此来表明康乾盛世的发源地在这个地方。他们认为,经济补偿应该有个合理的要求,不能漫天要价,并且他们认为,甘肃说当地干燥,比辽宁保护条件好,这个说辞站不住脚,因为太过干燥,反而让纸张的纤维更易断裂。在甘肃保护期间,因为前些年当地保护经费有限,曾经因为管道老化,水管冻裂,让其中的五百多册四库全书浸水变形。听到这个消息,让辽宁人很生气,因为四库全书在沈阳的时候,他们尽心尽力地保护这部大书,当年移交给甘肃的时候,做了细致的登记查看,没想到在当地却受到了这么大的损失。

两家的说法各有各的道理,我的心里就跟看体育比赛一样,总会不由自主地倾向于某一方,对这部四库全书的归属,当然也是如此。但我不想拉偏架,绝不说出来自己心属哪一方,原因很简单,我还要在这个圈子里混,得罪了哪一方都会给我今后的看书和拍照带来麻烦。无奈只好在这里和稀泥,别管存在哪儿吧,只要能让我看书就行了。不好意思,在这里不小心暴露了我的功利。

摘自韦力的微信公众号“芷蘭齋”,原文: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jgyNTcxMQ==&mid=400051592&idx=1&sn=c0d023b331c86bb628598fba1797ba60&scene=2&srcid=1020IgNreMSE4YhHpkt9VfJJ&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文溯閣四庫全書提要》读后感(三):与《总目》差别很大

昨天对读了一下《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与《四库全书总目》,确如本书前言所写,两者差别很大。此前我没看过文渊阁、文津阁的书前提要,以为《总目》后出转精,没有再收此《提要》的必要,但读过后发现,还是不可偏废的。简单形容一下差别:《提要》像是编辑所写,简介作者、内容,讲述版本源流,比较基础;《总目》则像是学者所写,加入很多考证,使之更具学术性,比较专业。

值得注意的是,《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并非据文溯阁原书影印,而是三十年代金毓黻的辑本。至于其在辑出、重排过程中是否有疏漏,又加入了多少讹误,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当然,金先生的工作,功绩是第一位的。

文溯阁四库全书现藏甘肃省图书馆,秘不示人,与原藏处沈阳故宫扯皮多年,至今无果。有传言说,甘肃图书馆保管不善,导致此书损毁严重。至于这是不是沈阳方面造的谣,我也无从考证了。

台湾的商务印书馆出过《文渊阁四库全书提要》,大陆的商务印书馆出过《文津阁四库全书提要汇编》,加上本书,算是勉强凑齐了~(文澜阁的提要不全,没影印出版过)

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将会造福很多不知道论文写什么的文献学青年= =||

顺便提一句,这本书的用纸还是不错的,目测65g胶版。单面影印很疏朗,价格也还好。《总目》的影印质量尽管不差,但如果能按这标准重印一次,哪怕采用16开四拼一,就更好了~

----------------------------分割线----------------------------

中华书局的微信曾发过一个关于本书的答问,可以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本书,转录如下:

问:什么是文溯阁四库全书?

答:乾隆年间修成《四库全书》,共抄了七部,其中一部存放于奉天(今沈阳)的文溯阁。东北是满清的发祥之地,故名“文溯”,有追根溯源的意思。1965年因备战需要,全套书由沈阳迁藏至甘肃。

问:什么是《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

答:四库全书收录的书,每种之前都有一个提要,介绍作者、书的内容、版本、流传经过、价值等,是为书前提要。把文溯阁藏的四库全书全部的书前提要汇编起来,就是这本书的主体内容。

问:这部《提要》是何时由何人编成的?

答:上世纪30年代初,著名史学家金毓黻先生(1887-1962)主持伪满奉天图书馆时,组织人力将该馆藏文溯阁《四库全书》中的每篇提要辑出,成《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一书,于1935年由辽海书社出版。

问:四库全书的书前提要,与纪昀等编的《四库全书总目》有什么区别?

答:区别太大了。拿书前提要与《总目》相比对,没有一篇是完全相同的,有的甚至整篇都不同。书前提要成于前,《总目》成于后,时间上有先后;书前提要的执笔者是修《四库全书》时负责该部类甚至该书的学者,《总目》则是经过纪昀的统一笔削整理,有的是整篇重新写过,所以两种提要的作者也不同。除了提要文字叙述上的差别,甚至书名、作者名、卷数这些关键信息,二者也互有出入,这对于研究者而言太重要了,本书即附有详细的异同对照表。

问:现在中华书局出的这一版,是影印旧版还是整理排印?

答:是影印1935年的旧版。

问:除了影印外,还做了哪些工作?

答:新编了目录和书名索引检字,新写了出版说明,为书前金毓黻撰写的长篇《解题》加以断句,订正了原书的少量错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还将《文溯阁四库全书要略及索引》一并影印,附于本书之后,可谓珠联璧合。该《文溯阁四库全书要略及索引》极为罕见,此次按原貌影印,包括彩插和拉页等,值得珍赏。

问:本套书分册情况是怎样的?

答:全书分6册:第1册是书前零件和经部,第2册是史部,第3册是子部,第4、5两册是集部,第6册是附录,包括异同对照表、统计表、两套书名索引及检字等。分册时颇费心思,比如篇幅较大的集部,我们将卷一百一分在第5册的开始位置,展卷第一篇提要即为明太祖文集,以此为分界,将宋元及以前朝代人的别集提要放在第4册,明清人的别集提要放在第5册,取阅和使用非常方便。

问:《四库全书总目》的字很小,这套书的字大吗?

答:本书为原大影印,可以心情愉快地阅读。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Y5MjkwMg==&mid=201231979&idx=2&sn=79aad0e388cef761a64db86041c11e78&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