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读后感100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读后感100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是一本由A.J.P.泰勒著作,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3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读后感(一):引人反思的好書

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我想關於專書應該多到會讓有興趣的朋友反胃(如果不慎選),可是關於二戰,就筆者所知,基本上都是毫無疑問的直指“那位元首”。也因為如此,這本書原本也不太會引起我興趣,不過,看完豆瓣的心得後,又改變心意了。

作者A.J.P.泰勒是已故的英國史家,曾在牛津大學教授,因撰寫了這本爭議性巨大的著作,不再被續聘,但仍堅持己見,引起了很大的學術爭論。作者最重要的觀點在於,他主張希特勒的作為並非有“計劃性”的,他在戰前那些“修正行為”也不是那麼的特殊,這些都是當時德國人心中所期盼的,甚至包括反猶;差別只在於,很多人都只是說說,或者用比較溫和的手法,而元首真的去做了,還非常直接激進。至於戰爭的爆發,就是他多次外交訛詐中的一次失誤,他原本期望“但澤”會是另外一個“慕尼黑”,但他錯估了一句俗語:「人傻,同樣的事情也只會傻一遍。」波蘭不是捷克,張伯倫也抵抗不了內部的壓力繼續綏靖了。而希特勒自己也騎虎難下,失敗會讓他的政權根基動搖,國防軍會開始質疑,這是當時德國內最能威脅他的勢力。

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泰勒說的正確與否,畢竟很多事情就算起希特勒陰魂於地下,他也未必肯說實話。重點在於,本書提出了一個挑戰,對於這種“幾近定案”的“事實”做了再反思。這在對應近來烏克蘭的事態,更讓人有所感慨。很多重大事件的爆發,往往都在當代人沒有意識的情況下產生,我們無法預測普亭的下一步,或許他自己也不知道,而後世的學者又該怎麼看。回頭看1939,或許也沒有人相信大戰真的就這樣開始了。

筆者對於希特勒的許多活動都是建立在《第三帝國興亡史》中的敘述,泰勒一步一步的讓我重新反思,這是個很好的經驗。

本書翻譯的大致上到位,偶爾幾句不太通順的都可以略過,其實內文有些地方也太過瑣碎,扣掉這些不提,它仍是部二戰政治部分跟希特勒相關的優秀作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读后感(二):在一个问题上划时代性的革命著作,有着出色的思想。

【导言】这是我在知乎上好久之前写过的一篇书评。偶然翻豆瓣发现这本书的页面,就把自己的东西拷贝过来了。鉴于个人已经被知乎永久封号(感谢我们的台湾“同胞”),我觉得可以发在这里。希望没有触犯知乎的版权。

曾经看过一个英国史的学生说过,他导师说“如果我们这个行当只留一本书,其他都烧掉。我希望留下的是Alan Macfarlane的《英格兰个人主义的起源》”。我对泰勒这本书的看法同理(豆瓣上面有些书的评分我希望加上零分;有些书希望加上5+分,这本算后者)。

如果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源、或者法西斯主义兴起之国际环境和1919-45年现代欧洲与国际外交史的著作全部烧掉只留一本,那么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泰勒的这本书。

你可以不用管他的观点正确与否,或者是否有先入为主的偏见——但你一定要为他的论证方式表示折服。你如果对它不满?好吧,你可以去证明,证明泰勒说法的错误。因为他欢迎你这样。

泰勒对于《霍斯巴赫备忘录》的分析,是一个历史学人最应该学习的案例之一。漂亮!

关于1939年战争的爆发,我的确是很相信泰勒的说法:这不是某些美国的洗地“学者”满嘴胡话的“英国和波兰密谋把德国拉进战争,希特勒无辜”这种言论。泰勒很好的论证了:纳粹的头头们,没人在1939年9月就想要一场和英国、法国开打的新欧战。希特勒的种种表现,你只要把慕尼黑协定前的事情和波兰开战前的事情一对照,的确能够看到:他是想通过动员军队实现讹诈的目的。他很自信,但是之前慕尼黑那件事做的实在是不地道,而且他还吞并了捷克的其他部分(波希米亚-摩拉维亚保护地),泰勒的解释是“这是防备匈牙利人的预防行动”,但不管怎么样,这都是绥靖政策结束的关键一击:张伯伦就此认定“希特勒不讲信誉”。

你读了这本书,你才能真正明白夏伊勒那三卷本里面很多历史事实的东西。那个美国人满怀着仇恨,因为他见识了纳粹政权的极权独裁和公开种族歧视的残暴,但是他并没有解释很多他记述的、实际上看上去并不合理的事情(比如当希特勒戈林戈培尔那群人知道英国参战时候的一副被雷劈的表情)。

顺便说下,泰勒从没有给纳粹的种族政策乃至大屠杀进行洗地。他的书写得很明白“德国在1933年后,其内政走上了特别野蛮的道路”,但是这与希特勒的外交关系不大。关于第三帝国的反犹劣行与最后走向大屠杀。我愿意结合很多学者的看法(比如特别有启发性的哈夫纳)。“水晶之夜”是希特勒党徒的一次有意的、公开“排犹行动”的表现,但是这个试探性的举措并没有成功:普通德国人对于纳粹急切的种族处理方式是不赞同的,因为它违反基本法制的原则。因此,纳粹的种族清洗是分步谨慎得向前走的。至于“大屠杀”(最后解决方案),那是1942年的事情,纳粹的头头坚信俄国将会战败,那么他们要最终“解决掉”德国控制的全欧洲的犹太族群(以及其他“劣等”民族和群体)。希特勒和他的追随者们,把这看成了一种意识形态式的、实现种族乌托邦的基本路径。

然而,这和第三帝国的外交政策,实际上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泰勒的这种论证至少是自洽的。君不见,在西方自由世界看来同样残暴无人性的极权政权(对照种族标准的纳粹,施行阶级标准的布尔什维克),俄国的外交政策可一直都是很理性的。

泰勒的观点——即使不是希特勒,而是一个意志更加坚定的施特雷泽曼,三十年代的德国也必然要这么走。只不过,也许那样,绥靖能够成功。里面的许多细节会走向另一个不同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读后感(三):历史,最可能出现“幸存者偏差”

历史,最可能出现“幸存者偏差”

---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读史可以明智,借古可以知今。

但是历史是强者的画板,要警惕出现“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意思是指,当取得信息,大量来自于幸存者时(因为死人不会说话),该信息推导的结论,很可能会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

最著名的就是飞机加装钢板的案例。

二战后期,美军的轰炸机执行任务返航到基地。后勤部门对飞机上的弹孔进行统计,发现飞机的机身和机翼中弹率非常高,密密麻麻的都是弹孔,于是,有人建议在机翼等那些密集中弹的地方加厚装甲。

数学家亚伯拉罕•沃尔德却建议,在飞行员座舱和尾翼这两个位置焊上钢板。这两处几乎没有弹孔,为什么要在没中弹的地方加钢板?这数学家是不是读书读到脑残了?

老飞行员一听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两处一旦中弹,飞机基本就回不来了。现在统计出来的弹孔数据都是来自于成功返航的飞机。这两处没有弹孔,并非这两处不会中弹,而是这两处中弹的飞机都回不来了。

一、 “幸存者”对于二战起源的解释

长期以来学界将二战的起因很大程度上归为两点,

1、 反人性希特勒的雄雄野心,精心计划。

2、 英国首相张伯伦对德国的绥靖政策。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个解释,不但让英国的丘吉尔满意,也让战败的德国人协力把罪责转嫁给希特勒。关键是张伯伦、希特勒都已经死了,所谓死者不能说话。

二、 泰勒对于二战起源的新观点

1、 泰勒认为希特勒没有长期谋划,蓄意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它仅仅是仇视凡尔赛条约,并希望德国再次富强。

泰勒首先攻击对手的论据,许多官方历史学家认为,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和他本人疯狂的演讲,为依据,就主张希特勒有条不紊的准备第二次世界大战。泰勒认为希特勒的自白并不能成为一份可靠的证据,我的奋斗是希特勒在德国监狱中口述的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位纳粹党党员,因为啤酒馆暴乱被抓进监狱,他在监狱里最大梦想,就是摧毁法国的欧洲霸权。而实现这个目的,就要同英国和意大利结盟。我们知道英国来说,无疑痴人说梦吗。

2、 《凡尔赛和约》是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

(1) 凡尔赛合约,对德国过于严苛,使德国人产生复仇和怨恨之情,却不足以彻底摧毁德国潜在的军事威胁。

(2) 凡尔赛合约,没有建立大国平衡机制。首先合约把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排出在外,同时英国,法国、意大利也没有满意。

3、当时国际流行秘密条约,规则不透明,战略误判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三、 新时期的借鉴意义。

新时期的主要国际矛盾。

1、 俄罗斯GDP持续下降,与政治影响没有相应下降的矛盾

2、 中国、印度国力持续上升,但是国际影响没有相应提升的矛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