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心理咨询师》读后感100字

《心理咨询师》读后感100字

《心理咨询师》是一本由梅墨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0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理咨询师》读后感(一):故事里的事,或者也是你曾经经历过的事

当每一次读心理学的书,对于书中的人和事,我都能引起共鸣,或者对号入座的时候,我反而更焦虑了。 本来读书是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的,没想到读完反而陷进去了,而且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为此,我也是苦恼不已。 当我带着这个疑惑去打开《心理咨询师》这本书的时候,还在祈祷自己能做到“深入浅出”。 这本书是封面印着这样一句话:破除心灵障碍,是一生都要修习的功课。 真的发人深省。好像心理问题,在这个时代尤其被大众关注,心理咨询师也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 本以为又是一本干货书,结果读起来才知道,这是一本以心理学为背景的小说,讲的是主人公岑晓稚是一名图书管理员,她因儿子厌学问题,求助桐城知名心理咨询师章达成,后来自己也进入心理咨询行业的故事。 书中也记录她入行以后,见证的诸多涉及婚姻、教育、原生家庭的案例:抑郁、焦虑、恐婚、噬甜、空心病,以及职业倦怠症、话疗、催眠、模拟遗书、沙盘推演、家庭治疗等一系列问题。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或深或浅都有一道暗伤,我们怎样与父母、子女、恋人和解?持续对抗还是跨越障碍,重新开始?如果不能破除心灵障碍,是不是可以带着问题一直生活下去? 这让我想到前段时间和一个许久未见的朋友聊天,他说你看我现在哪哪都好对吧,事业顺利,家庭幸福,很多人追求的物质生活,我已经拥有了,可我内心并不快乐。 我跟父亲的关系一直不好,小的时候想靠近他,他不在我身边,长大以后他想靠近我,可我无法靠近他。 很多时候也想跟父亲缓和一下这样的关系,可是心里总觉得这个人很陌生,他现在跟我说的每一句话,我都已经知道,已经在做了,可是他还说。 我说,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这些烦恼,或者你父亲心里也有呢? 你们之间,小的时候缺少陪伴,你长大以后又缺少沟通,势必会让你们父子关系紧张。 亲子关系,想要缓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也不是完全没可能的事,你要打破自己的心灵障碍,你父亲也需要。 我后来没有再问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有没有缓解,偶然间在朋友圈看到他发了一条跟父亲在夕阳下散步的照片,配的文字是:这样的时刻,希望在往后余生中,越多越好。 其实在读《心理咨询师》这本书的时候,女主人公岑晓稚就像日常生活中的你和我,她经历的事情,我们也会经历或者正在经历。这本书,就是带读者在心理咨询这个陌生而神秘的行业,去寻找我们内心深处的答案。 推荐阅读这本书,推荐理由: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你了解自己多少,就能在书中读到多少。

《心理咨询师》读后感(二):每一次爆发,都经过了长久酝酿

鸡娃是会把孩子弄生病的

岑晓稚的孩子突然成绩下降,还在英语课上有种种怪异动作,“孩子有多动症,搞不好是精神病”的风声以及孩子拒绝沟通的姿态几乎把她逼疯。周海霞也是,事业有成,做到区域部经理的位置却突然辞职做全职妈妈,陪着孩子一页一页地写作业,孩子考得不好或表现得不好就发飙,总是让孩子完成几张考卷再吃,还没把孩子逼疯,她自己就开始有自残的倾向,频繁爆发了。

找到人们内心真正的压抑

岑晓稚的孩子的抑郁,是因为岑晓稚只重视成绩,成绩好了就宝宝宝宝地叫,成绩不好便恨不得没他这个孩子。而周海霞在鸡娃这件事上的疯魔以及自我抑郁则有较多的原因,一方面是她结婚多年仍旧和父亲居住在一起,有一定恋F情节,崇拜和依赖父亲的同时又感到被控制而想要逃离,跟患病的母亲抢夺关注,对自己平庸的丈夫感到不满,而这么做的原因也许有一些是因为她的弟弟在七岁时意外身亡,她不确定现在得到的父爱到底是父亲给自己的,还是弟弟走了之后从他那儿顺承来的。另一方面,也是较为浅层的,是她为孩子放弃了事业,感觉自己为了孩子把自己的人生全部牺牲掉了,所以要求孩子必须要给她“值得的结果”。

像是盗墓中的“倒斗”,心理咨询师也要瞄准一块底下可能有“宝藏”的地方挖壁打洞,找到可以深入与人联结的通道,通过重重关卡,侦破无数伪装,找到“真货”。心理咨询师总是从出现一些反常现象的人们自己、他们周边和其他信息来源那里尽可能找到导致他们这么做的原因——这里有一个逻辑,就是,心理咨询相信,有果必有因,现在的一切爆发,都是因为人们之前受过不恰当的对待。

《心理咨询师》这本书带给我的专业知识其实比我预期要高很多,它以小说的方式去讲解每一个案例和每一个人物的心理感受也让原本有些晦涩地概念变得生动清晰起来。但也有一些我觉得突兀的地方,比如,故事的一开头是围绕一个面对孩子在课堂上表现出怪异行为的固执妈妈,对心理咨询师也表现出抗拒跟不信任,而后突然转变成性格非常好,对心理行业抱有极大热情的“好苗子”,感觉这里的转变太过生硬了,对人物一开始的描写也没有体现出她在心理学方面超出常人的天分。然后这个故事所围绕的人物都集中在“心视野”这个咨询机构,视角人物一开始就是前头说的妈妈和这个机构的主理人章达成,有时候这两个视角人物对对方的描写,好像有些超乎朋友的特殊情愫,而两人都是已婚身份,这会让我觉得有些不合适。不过总的来说还是从这本专业的书中习得良多,对心理学上的一些概念和心理咨询的过程以及自己的一些情感动态或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心理咨询师》读后感(三):心理咨询师(一本心理小说)

在生理层面,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就是多数人都处在一种亚健康的状态,而在心理层面也同样如此,每个人都可能在生活的各个阶段遇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很多时候,心理咨询师是可以帮助到我们的。

最近我看了梅墨写的这本《心理咨询师》,这是一本治愈系的心理小说。在我看来,心理小说是比较难写的,因为一方面需要去传递专业的知识,另一方面在故事的完整性上也要有很好的把握。而这本书从整体上来看都表达的很好,我个人则更加对其中的心理学知识感兴趣。

这本书中讲述的故事其实和生活很像,主人公们遇到的问题,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人会遇到,通过小说的方式来讲述能够让大家更加轻松的去面对这些问题。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让人们能够有更好的心理状态,这本书也是在引导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要忘记了始终可以去寻求帮助。

有时候人们还会对心里咨询,对心理疾病有很多的误解,在这本书中也提到了一些,并试图去解释清楚。

比如,章达成听她讲述后简短说了几点:第一,病与症是两码事,症是说明有某种症状,病是病理性疾病,两者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第二,诊断需要科学的评估,不要凭主观猜想给孩子定性,更不要给他贴什么症之类的标签。第三,要全面了解孩子的近况,包括他最近的情绪表现。

这样的叙述会让读者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大家一边在看故事读小说,一边在学习知识,也是很享受的一件事情。

如果有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的,那一定不要错过几位心理学大师的知识理论,包括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等。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是把人的无意识内容引导到意识层面,并借此摧毁种种纷扰、种种症状的心理根源,这是精神分析技术的目标所在。” 当然,这本书中也对心理咨询给出了一个比较中肯完整的定义,“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原理和专业沟通技术,通过非药物的对话交流与来访者进行心理互动,促进当事人成长,协助对方重建新的应对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模式。”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往往是需要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与来访者进行交流,其中一个咨询师和多个来访者同时交流的情况,就属于团体治疗了。两种交流形式各有各的优缺点,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也可以适当的去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内容。 《当尼采哭泣》中说,为了茁壮成长,你必须把你的根部深深穿进虚无中,学会去面对你最寂寥的孤独,一个新的自我必须建筑在他旧时生命的灰烬之上。 希望我们都能破除自己原有的心灵障碍,这可能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当然我们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读后感(四):心理问题重中之重

一谈到心理学,我就想到心理学三大巨头,分别是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弗洛伊德,他革新了心理学,创立了心理病理学和心理治疗系统。荣格的十六型人格,对人们产生深远且重大的影响。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推动了心理学的社会应用和教育、丰富了人格的创造性内涵。

而本书与一般的心理学科普读物不同, 它是一部以心理咨询行业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为都市男女提供心灵成长的自助指南。本书通过许多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从中讲述多动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等相关心理问题。通过岑晓稚在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大小事情,带领我们去了解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的点滴。

随着时代的发展,心理健康问题仍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学校,竞争压力很大,学生们也有很多心理问题,需要去排解。就像我们高中,以前都没有心理老师,在高二时学校聘请了一个心理老师,给我们讲一些心理问题,同时也会进行单独的心理辅导。虽说这个作用并不明显,但已经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趋势,已经在慢慢变化。现在的大学,也有什么学生之家心理辅导中心等,学生可以去进行相关的心理咨询。

总而言之,我认为心理问题是现在人们成长道路上的最大拦路虎,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后果难以想象。所以,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就提现出来了,需要他们去发挥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师》读后感(五):一本关于心理学的入门书

曾经看过一则报道说:

目前,全球抑郁症患者接近3亿,我国的抑郁症患者接近1亿,倘若以3000万的患者为例,接受过专业治疗的人数仅为150万左右。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心理问题已经成了困扰当代人的一种显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有病求医,无论是生理疾病,还是心理疾病,总之,寻求专业机构,接受专业治疗,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如果在寻求帮助之前,你多多少少的了解一些心理学上面的知识,就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心理咨询师》是一本以心理咨询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主人公岑晓稚的儿子已经是青少年,他上课期间,总是做各种怪异的动作,引得老师和同学们怨声载道,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学校甚至发出了让孩子休学的指令。

岑晓稚为了儿子的事情,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心理专家章达成的一堂讲座。章达成在讲座上说:"心理健康是一个孩子全面成长的基石“。岑晓稚非常认同这句话:鉴于孩子种种不良表现,于是,就和章达成预约了见面。

见面的那一天,尽管下了很大的雨,但岑晓稚仍然跑了大半个城市,赶到了章达成的公司,结果却因为章达成临时要处理一桩危急干预,导致咨询取消。

岑晓稚怒火中烧,却也无可奈何,可为了儿子,她不得不再次预约。

第一次见面后,章达成的话简直刷新了岑晓稚的三观,她还用“不正常”形容这个心理医生,直到在书上看到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一番话,证实了章达成话语的可信度,也让岑晓稚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岑晓稚报名了心视野的心理咨询师考前培训,培训讲师正是章达成。培训过程中,岑晓稚看问题独到,眼光明锐,是一块好料,深得章达成看重。

岑晓稚的眼睛会说话,随着双方的深入了解,章达成对岑晓稚产生了爱慕。章达成专业知识过硬,自身条件优越,差点让岑晓稚迷惑。好在二人最终认清了自己的心,战胜了心魔,及时的悬崖勒马。

书中说:“倘若一个人经历重大创伤事件后,没有经历足够的哀伤,甚至这种感觉被压抑下去,这就会转化为抑郁。”抑郁是一种病理性的疾病,平时生活应该学会自我调节,一旦出现焦虑状况,应该放松心情,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

选择一些信赖的朋友,向朋友坦诚的说出内心的想法,寻求朋友的帮助和支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和作息习惯,将这种不良情绪杜绝在外。

“孤独只存在于孤独之中,一旦分担,它就蒸发了。”有时候不是我们想得太多,只是因为我们了解的还不够。本书描写了大量的案例,每个案例都传达了一种心理学常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看不到的原型,你不在场外,你就在其中。读别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