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干了这杯意大利读后感100字

干了这杯意大利读后感100字

《干了这杯意大利》是一本由朱江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20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干了这杯意大利》读后感(一):意大利葡萄酒入门

市面上大部分葡萄酒相关书籍都是西方人写的,而这本是本土作者朱江所著。他从中国人的角度来书写葡萄酒文化,不仅是语言风格更加亲和,使用到一些成语或歇后语,更是会注重我们所不了解的西方历史。

对于葡萄酒文化,其实喝起来都容易学,但真正做到懂行,就需要知悉其历史脉络,这也是国内最亟需的。国内喝葡萄酒,要么是在酒场上咣咣咣,把酒倒的贼满,再一饮而尽,都喝瞎了。再就是一味的追求价格,炒的奔富407贼火,现在很多人都将其作为礼品。我不是说407这款赤霞珠不好,只是它也就那么回事。只有不懂,才会追高,甚至形成了葡萄酒的鄙视链。我想说,国内产的葡萄酒其实也不差。宁夏的气候环境十分适合酿酒的葡萄生产,成本及税率上会比进口葡萄酒省很多,所以价格也十分便宜,但并不被认可。正如本书里提到的部分意大利葡萄酒,按照分级制度,虽然不是DOCG级,可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比DOCG级葡萄酒质量差。

多少有点惭愧的是,我似乎没喝过意大利产的葡萄酒,中国、法国、澳洲的葡萄酒倒是都喝过不少。尤其后者,因为口味相交法国葡萄酒,要偏甜,适合中国人的口味,所以近些年澳洲葡萄酒的销量一直不错。而就口味上来说,意大利和法国都更喜欢和酸度高的葡萄酒。这知识我也是看本书才知道的,毕竟我个人是不讲究搭配的,更多时候是喜欢独自喝上一杯,不吃东西。但在盛行葡萄酒的地区,葡萄酒就如茶饮一般,休息时和用餐时都喝上一些。书中写道罗马帝国崛起后,城中的贵族终日饮酒作乐,并且那时最差的葡萄酒也比直接喝河里的水要干净。上千年的引用葡萄酒的习惯也就自然产生了不同的搭配。就好比食物之间会相冲,不同的葡萄酒和不同的食物类型也存在匹配问题。

由于意大利的饮食主要是发酵的面食,食用后会有酸味。以至于通常要搭配酸味的葡萄酒。这我想,可能嘴里酸的时候吃甜东西的味道会怪一些吧。书中除了文字表述还配了大量的插图,其中有意大利的地图。更直观的看到其国家维度的差异之大。越往南其葡萄酒的甜度就会越大,所以澳洲的葡萄酒会更甜。法国整体的纬度比意大利高,其产出的葡萄酒自然就酸性更强。如此一来,意大利确实太难了,既喜好酸度高的葡萄酒,又不如法国产出的葡萄酒酸。不过这也使得意大利葡萄酒更加多元化,甚至会用不同产区的葡萄酒进行重新配比。但这样也使得跟法国相比,没那么标准。法国更早的对葡萄酒进行分级,对各个庄园生产的葡萄进行了强制规定。可以说,法国这套组合拳打下来,使其每个产区的葡萄酒有了明确的身份。而意大利的葡萄酒划分就显得混乱,这也不利于收藏。

本书对意大利的各葡萄酒产区有详细的介绍,从该地为什么会种植葡萄说起,给读者讲的明明白白。读完也就明白为何意大利葡萄酒的管理无法像法国一样。这不仅仅是维度的跨度,更多的是沉淀在历史之中的文化。

《干了这杯意大利》读后感(二):读懂意大利葡萄酒,有这一本书就够了

喜欢喝葡萄酒的人,自然知道法国葡萄酒最为出名,但如果你喝过意大利葡萄酒的话,你会发现意大利葡萄酒妙不可言。意大利葡萄酒种类繁多,味道相近,想要搞清楚意大利葡萄酒,你可要花费一点工夫了!

法国昂热大学信息管理学硕士朱江所著《干了这杯意大利》就是了解意大利葡萄酒的一个好渠道!朱江曾旅居欧洲9年,期间到访过欧洲多家知名葡萄酒酒庄,对于欧洲葡萄酒产地及其文化相当了解。重点是,一个国人讲葡萄酒文化,文字不需要翻译,可以更为直观的理解。本书对意大利各个区的气候条件、葡萄种植品种以及葡萄酒的种类都一一详细讲述,科普性极强,更令人惊喜的书,书中也有不少有关于葡萄酒的小故事,也给本书增加了不少趣味性。

意大利位于地中海中心,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导致了高温天气,这种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葡萄偏甜,酿造的葡萄酒浓度偏高,味道更为浓烈。意大利葡萄酒味道相似,是因为葡萄种植区域气候相差不多。

不过,它们之间还是有差异,跟随朱江的讲述,我们会发现每一种葡萄酒都有其特点,他还给我们建议,在多少温度下饮用最好。譬如:马萨拉加强型葡萄酒酒精度高,味道比较甜,它是提拉米苏的点缀品,最好在12℃以下冰镇20分钟配合甜点饮用;维多利亚瑟拉索葡萄酒是红樱桃味,有清爽的酸度,适合在10℃-14℃,配合酸性红色水果或者味道清爽的家常小炒饮用;蓝布鲁斯科-安塞罗塔起泡酒具有轻微的甜度,酒精度偏低,适宜开瓶即饮,并且一次性喝完,不建议保存。这还真是不看不知道,原来喝葡萄酒还有这么多讲究!

书中对于每一种葡萄酒都给出适宜的饮用方案,可谓是十分贴心!读过这本书,如果你喜欢上意大利葡萄酒,再喝的时候应该知道怎样喝最好了!

除上次专业性的指点之外,朱江在本书中描写意大利分区时,还将一些历史文化描绘给我们了。比如作者在写艾米利亚-罗马涅的香醋这一部分时,为我们讲述一系列的罗马故事,也告诉我们艾米利亚-罗马涅的香醋浓浓的香味闻多了会醉,但它真的只是香醋,不是美酒!

又比如我们熟知的佛罗伦萨花之圣母大教堂,它很壮观,很雄伟,但在几百年前它却是没有顶棚的,它顶棚的来历居然与葡萄酒有一定的关联。当时美第奇家族中的科西莫想要做一件事儿,那就是把花之圣母大教堂的顶做好,他手下正好有个嗜酒如命的建筑师布鲁奈列斯基,于是他与布鲁奈列斯基达成协议,只要能把教堂的顶棚做好,以后他想喝什么酒都行。别说,这布鲁奈列斯基还真的将教堂的顶做好了,简直是当时一大奇迹!

《干了这杯意大利》是不是很有意思,它除了引领你学习意大利葡萄酒的知识,还带给你意外的收获!如果你也喜欢喝葡萄酒,那千万不要错过它!

《干了这杯意大利》读后感(三):你可以在餐桌上打开这本书,边喝酒边看看意大利的酒文化

坦白说,一本书想把意大利产区葡萄酒写好,并不容易。这是因为,在诸多葡萄酒产区里,意大利产区的葡萄酒是最为复杂的一种。好多葡萄酒的专业人士,都不一定能完全弄明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作者开篇也提到的,意大利产区之间的距离非常近,酿造的葡萄酒味道、风格都太相似了,所以要区分特点就要非常细致。总的来说,作者的写作语言也很亲民,易于理解。读完这本书,你可以成为意大利葡萄酒的半个专业人士了,不仅如此,你还能当个意大利向导,关于意大利的丰富历史也了解了不少呢!

所以我说,这本书是真的适合在餐桌上打开,倒一杯意大利酒,品一品意大利的酒文化。

那这本书适合新手吗?适合又不适合。

说适合,是因为这本书配图还是挺丰富的,书里有很多基础和实用的指引内容,比如从酒标的标识理解到产区的葡萄酒特点和饮用建议上,让新手不至于无从下手。同时书中也融入了很多历史故事,极大的丰富了这本书的阅读趣味,比如讲到坎帕尼亚这个产区,就讲起了“幸运之城“的历史,借此讲述这片风土的成因,也因此理解葡萄酒的特点。所以从这些面来看,这本书,慢慢翻,是会有趣味性的。

我身边的朋友,拿到葡萄酒,想喝的第一件事,先拍个照发给我,问我这酒怎么样?怎么喝?我下次再收到意大利的葡萄酒咨询,应该推荐他读一读这本书。

(PS因为我是朋友身边的品酒师卡西)

那为什么又说不适合呢?因为这是深入介绍意大利这一产区的葡萄酒特色,如果一个新手一开始接触葡萄酒,尽量就不碰最复杂的产区比较好吧。对于新手而言,应该是对世界葡萄酒有个基本认识之后,再来阅读就更合适了,所以这本书更适合已有基本认识的葡萄酒爱好者深入了解意大利酒。

通读这本书时,第一遍还是要按照顺序会比较好!

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你先去了解意大利葡萄酒概况,会明白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稍微了解一点葡萄酒的朋友,一定明白产区的重要性,自然也就理解了地图和地理位置在理解葡萄酒特色上的基础认知。

更好理解的话,我们想一想中国的茶文化。是不是一说茶,大家马上会想到非常经典的产区茶,西湖龙井、君山银针、祁门红茶、福鼎白茶、武夷山大红袍……啊太多了,说起茶来,中国一半人都是专家。咳咳~言归正传,这就是茶与产地的关系,而葡萄酒也是同样的与产区关系是决定了特色与品质的关键。

所以,这本书先带我们认识了一下意大利的地图,认识各个产区的划分,不同的地形与气候特色,先从两个岛(西西里岛和撒丁岛)开始,接着从南往北,从地中海型气候产区一直到大陆性气候产区展开讲述葡萄酒特色。随着阅读的推进,仿佛和作者一起游览了整个意大利,十分畅意。

作为葡萄酒爱好者,后续也一定会再翻这本书的,因为当你遇到了产区的酒,自然要来重温一下特点,看看味道是不是有特点?自然如果你的记忆力超强,能够都记住了,也是不需要再翻阅的。

这本书,对于葡萄酒爱好者来深入了解意大利葡萄酒还是很有帮助的。书中的配图很丰富,也融入了相当多的当地历史帮助理解风土成因。

我是卡西

热爱美好生活的阅读者(还是品酒师)

公众号:美和好的生活

《干了这杯意大利》读后感(四):从此喝明白意大利葡萄酒

葡萄酒是大家日常饮用的酒品分类中的主要品种之一。相信大多数人,可能和我一样,也许喝过很多品种的葡萄酒,但对于葡萄酒相关知识储备却极其有限。我甚至连市面上最常见的赤霞珠、长相思这两个品种的特点、产地都说不出来,更别提其他相对小众的品种。葡萄酒和茶类似,是有文化内涵的,所以了解一些葡萄酒知识不仅可以提升个人品味,还能收获社交场合上的谈资。

《干了这杯意大利》是一本专门介绍意大利葡萄酒及相关知识的书籍。通过这本书你将对意大利西西里岛、撒丁岛、卡拉布里亚、坎帕尼亚、巴西利卡塔、普利亚等19个地区的葡萄酒建立初步的认知,获得葡萄酒的品种、优劣、特色以及鉴别方法等专业方面的知识。

同时作者还通过对意大利各地区气候、地形、历史文化的介绍,引出了不同地区葡萄种植及葡萄酒文化发展的脉络,对意大利葡萄酒进行深入剖析、解读。全书整体风格幽默风趣,阅读起来轻松易懂。

喝过意大利葡萄酒,才懂什么是真正的葡萄酒。葡萄酒文化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来源于意大利这个拥有4000多年葡萄酒历史的国家。意大利葡萄酒和邻居法国的葡萄酒一直以来不相伯仲。法国葡萄酒就像板凳上搁窝头——有板有眼,意大利葡萄酒则类似醋缸里放冰糖——又酸又甜。

法国葡萄酒,对于普通的风土、产区、人文、品种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各个产区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反观意大利葡萄酒,几乎每个地方都能够种植葡萄,这就导致意大利个产区之间酿造的葡萄酒在味道、风格方面非常相似。

人们常说“葡萄酒始于法国,终于意大利”,就是因为法国葡萄酒牌子大,刚刚接触葡萄酒的人基本都会从它开始,而意大利葡萄酒比较复杂,一旦接触,就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断探索。

意大利葡萄酒概况及八大王牌葡萄酒 意大利位于南欧亚平宁半岛上,整体气候类型比较复杂。受到山脉和海洋的影响,所以小气候之间区别很大。由于属于地中海型的气候特点,当地葡萄总体偏甜,酿制的葡萄酒酒精度会比较高,味道也会比较浓烈。意大利的饮食,整体以面粉加酵母发酵制作的比萨和意大利面为主,所以这些食物会带有较为浓烈的酸味。因此意大利的葡萄酒业在酿酒师的技术操作下使用具有甜味特点的葡萄酿造出酸味的葡萄酒。所以意大利的葡萄酒会又酸又甜。意大利葡萄酒比起法国葡萄酒的价格更亲民,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意大利作为与法国地位相当的葡萄酒大国,也拥有多样的葡萄酒风格,有也自己的分级制度。VDT等级是普通餐酒,IGT等级是地区餐酒,DOC等级是法定产品葡萄酒,DOCG等级是原地名控制保证葡萄酒。其中DOCG等级的葡萄酒会在酒瓶上挂上标签,那就是意大利葡萄酒的勋章。

在意大利,葡萄酒有四种命名方式。第一种,以产地来命名,典型例子就是奇安蒂;第二种以葡萄品种来命名,这种品种商标是指酿制葡萄酒时所采用的葡萄100%是该品种;第三种,以葡萄品种和产地名称的结合来命名;第四种,以其类别来命名。

意大利葡萄酒是世界葡萄酒的主要类别之一,如果你想要通过一本书搞懂意大利葡萄酒,那么本书是你最好的选择。从酒名到品级,从原料到工艺,从历史到文化,从局部到整体,彻底给你讲明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葡萄酒文化入门好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