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间孤独,却有温度》的读后感大全

《人间孤独,却有温度》的读后感大全

《人间孤独,却有温度》是一本由余秋雨 蒋勋 白先勇等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页数:2022-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孤独,却有温度》读后感(一):浮躁不安时,读一读这本散文!

时光匆忙,人也匆忙。在匆忙的日子里内心变得浮躁,适合捧一本书用文字让内心平静下来,那读到什么样的文字,才能犹如清泉流淌过心间,才能带走心间的慌乱与浮躁呢?

我想,散文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散文一直是文坛上散发着独特艺术魅力的篇章,不同于诗歌的抒情、小说的虚构,散文是纯粹的生活、真实的人、有趣的事和感人的话语,总而言之散文是“纯粹”、“真实”的一种文体,特别是犹如余秋雨、白先勇、余光中、张晓风等名家的散文,更是一种窥见了他们人生故事的途径,在他们细细的诉说中,读懂了他们的人生百味、看透了他们的温情故事。

这本书精选了二十五位当代著名散文家作品的散文集,就适合在匆忙的日子里随手翻阅一番。你不用拘泥于必定读完它,你可以随意从哪里开始读,读多久都可以,读到不喜欢的地方还可以跳过去,完全不影响阅读体验感,且收录的散文篇章里还有文笔特别扎实、情感特别细腻、行文特别流畅的作品在里头。

读来甚是有趣,在那充满了人间百味的字里行间遨游,就好似在回溯时光,查看老一代作家对于岁月沉积的感悟,同时又治愈了内心浮躁的自己。

比如读张晓风的《只因为年轻啊》时,我就在想啊,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不再年轻时,好像也丢失了犯错的勇气,没有年轻时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性,可以勇敢去闯去跑了,而是懂了生活不管给了我什么样的机遇,我都需要勇敢的去面对,也不会为年轻时犯下的错找借口,为遗憾开拓,而是怀念时光的同时更明白珍惜当下的生活。

再如读张让的《旅人的眼睛》,我读的不是旅行的意义,而是读懂人生的真切、生活的真实。每个人的人生就是如同旅行的目的地一般,都有其独特的真实所在,我们不能旅行之眼去观光,应该用生活之眼去捕捉,用心去感受。这就是读散文的魅力所在,在那五彩斑斓的篇章里,总能读到打动你内心的一些文字,然后将温暖传递到心尖上,让读的人在文字里告别一天的琐碎、一身的疲惫。

可以伴着清风明月,从这些文字收货内心的一方宁静。我在读这本散文时,读到生动真切时会想起许多被尘封在记忆深处的往事,它们被这些名家文字唤醒,就如同被打开的阀门突然涌出来,让心头暖暖心间满满。

《人间孤独,却有温度》读后感(二):世间最美好的事,就是灵魂有趣,不断跳跃

这个社会节奏太快,容不下停慢脚步,哪怕有丝毫的迟疑,也许就会在蝴蝶效应下差之千里。所以,大多数人一旦走上人生的轨道,就停不下来,也许只有每晚即将闭上双眼的一刹那,气息中才能呼出“解脱”的味道。

每一个人生来不是孤独的,不过总得一个人面对很多困苦,走过高山和平地,不停歇,哪怕在某个阶段有了人生的“合伙人”,身上的责任中重担,更容不得你喘息。

在我看来孤独是人生的常态,没有一个人能完全进入你的精神世界,和这个世界相处,唯有自己能决定,你的人生是否有趣味。

有趣能抵岁月漫长,在一些名家身上显得尤为明显。《人间孤独,却有温度》是一本散文集,作者有余秋雨、蒋勋、白先勇、余光中等人,在他们笔下,生活中的一些琐碎小事,都显得曲艺盎然,不管是“岁月如流”还是“山河已”,他们眼中的生活味道,不断让人惊叹。

在司马中原的笔下,蟋蟀犹如雄赳赳的大将军,行进中似乎也有嬉笑怒骂;在张晓峰的笔下,爱的反面不是恨,是漠然,我觉得没有刻骨铭心的痛,是写不出让人颤抖的冷暴力的,朝夕相对的漠然,比空间隔离中的恨,更让人揪心;而《小同窗》下的乡村校园,处处透出童年的温馨,那是可以治愈你一生的精神家园;白先勇笔下的树,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的力量,联想到数十年来的恩恩怨怨,有种无奈,有种不舍,又有种期盼。

年少时不懂散文的力量,总觉得行文太磨叽,扯东扯西,主题也相对简单,多读几遍总能感悟出来,只是过程太费劲。人到中年,多了N多人间烦恼,这时候才发现,原来散文可以让你感受生活中的细微之美,于无声中,可以让内心充盈,保留内心的一丝阳光,不至于被外界的至暗所吞没。

我想,这就是书中所说的“温度”。你能感悟任何生灵存在的意义,你能将冰冷的砖石赋予拟人的生气,能让空气中弥漫的情绪,成为你内心构建世界的养料,这种能力让人欣慰,让人敬仰,让人赞叹。

我曾经特别惊叹过,为什么有的人在人生的至暗时刻挺了下来,有的人却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想必和他内心是否充盈,和他能否化孤独为力量有关。我想,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可以让人对这个世界产生更广阔的认知,也可以让人对生活更感性,更让人感悟出,相对于天地洪荒,个人是渺小的,无必要沉浸于俗世的痛苦。拒绝了无趣,有了自己独特的而又丰富的精神力量,跳出了世俗的束缚,生活反而处处是惊喜,处处有乐趣。

世间最美好的事,就是灵魂有趣,不断跳跃!

《人间孤独,却有温度》读后感(三):好暖一本书,让我睡了充满诗意的一晚

孤独是生命的底色,它使灵魂有了温度。

选择在宁静的夜晚,微光的阅读灯下,靠在床头缓缓翻阅,细细品读这本书,我真切体会到了一种带着温度的孤独。并且,昨晚,我真的睡了长久以来非常平和舒.适的一觉。 我猜,不是因为这本书有毒,而是因为它满溢出来的诗意…… 这是一本收录了宝岛诸多知名作家美文的散文集,他们在书中谈论了亲情、友情、故乡、老物件和旧时光。

奇妙的是,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耳边总是不断响起李荣浩的《老街》,这种自带BGM的模式,竟让我感到如痴如醉。 白先勇在《树犹如此》中深切怀念了陪伴王国祥蕞后时光的点点滴滴,令人动容。他喟叹自己“一向相信人定胜天,常常逆数而行,然而人力毕竟不敌天命,人生大限,无人能破。” 余光中在《催魂铃》中描述着对电.话铃.声的复杂心情,对从前慢岁月的怀念和神往,发出“宁愿我渺小而宇宙伟大,一切的江河不朽,也不愿进步到无远弗届,把宇宙缩小得不成气候”的无声呐喊。 张晓风在《只因为年轻啊》中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揉成内心独白,为偶然旁听经济学课上教.授的一句“为什么有经济学——因为稀有——为什么稀有,因为欲/望”而麻颤惊动,感慨经济学是门“忧郁的科学”。 余秋雨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历数满清几经风雨的兴衰变幻,叹息“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蕞后一个句点的,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hun”。 林文义在《千手观音》中直抒思乡之情,望海兴叹“在鼓浪屿看海峡,在异乡滨海的小镇看海峡,有什么不同呢?共属一道海峡,而故乡却在海峡的对岸”。 张让在《旅人的眼睛》里描绘自己对于旅行的定义和意义,畅言道“我要历史,要生命承受时间的重量和力量,要视觉和超越视觉的美感,然后,我要在所有的拔起和跌落、苍凉和辉煌中哑口无言——不再是旅人,而是进入了时间,成为那个地方的一部分”。 ……

我想,只有经历过独孤的人,才能真切感受到这世间的人情冷暖,才能书写下如此发自肺腑的感悟。这无疑是他们对人生困惑给出的解答,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和体悟。

《人间孤独,却有温度》读后感(四):感恩不曾错过

《人间孤独,却有温度》 我很喜欢这本散文集的封面设计,封面上有许多人物形象,如同尘世中的芸芸众生,这些人有的悠闲小憩品酒,有的抬手看表赶路,有的专注于自己面前的小摊儿,有的在人群中做一个拍客,有的浇花有的空竹……我注意到这些人都“不要脸”,面部空空。这种画风颇有当年丰子恺先生的味道,我的理解是不给他们面目,他们反而可以是尘世中任意一人,就如同这集子中收入的散文,看似极其个人的感受,其实很多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众多黑白的图像中,独有一个小女孩是完全彩色,她伸出一根手指,等待小鸟飞来。这小姑娘就是众多读者的象征了,她在等着众多美妙文字袭来,然后尽情享受。

这本散文集共分五辑,每辑5篇,每辑围绕着一个中心选材,五篇文章如花之五瓣一样,各自独立又紧紧包围花心,读之颇有趣味。五辑的中心分别是《岁月如流》,讲述那些藏在岁月中的故事,有厚重感;《多忧何为》,读书人一声长叹,有忧愁感;《山河已秋》,那些和地方有关的故事,有地域感;《浮生有味》,那些和兴趣有关的故事,有味道感;《闲看人间》,那些人间烟火,有红尘感…… 散文集中的作者则有大众熟知的名家,如余光中、蒋勋、余秋雨、白先勇等等,他们本来已经足够优秀,这几年又借助于风生水起的各种媒体的加持,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这其中也有在某些领域已经颇有建树,但是暂时还未被大众所周知的一些优秀作家,如司马中原、张晓风…… 这本散文集所选的作家比较新鲜,刚才提到的两类作家之外也有一些地域性很强的作家,比如说台湾作家系列,比起那些翻来覆去只把一些大家熟知的名家名作炒冷饭的散文集,这本集子算得颇有诚意了。 像许悔之和刘大任,我都是在这本集子中第一次遇到。

我估计大家对这两位也相对比较陌生,就优先和大家分享这两位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吧。这两位作家都是我平日看起来比较智能的输入法不能智能输出名字的作家,可是读起来他们的文字,老辣纯熟,有理有趣,绝对是一等一的人才。看了他们的散文之后,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感恩不曾错过。 许悔之《气味的辞典》,用气味做中心词,写尽了气味的缠绵和气味串联起的记忆。同样是怀旧,用气味作为切入点就显得非常的别致,一边读他的文字,一边仿佛我记忆中曾经有过的各种气味,也纷纷回归,热闹非凡。 刘大任的《江嘉良临阵》,更是一篇难得的体育题材的散文,一代乒乓国手江嘉良的年代已经离我们非常久远了,各种影视网站中已经很难找到他的身影,但是,通过作者的精心描绘,我们仿佛回到了若干年前那个大赛的前夕,和江嘉良同呼吸共命运……

《人间孤独,却有温度》读后感(五):是他们为孤独注入灵魂,才让人间有了温度

孤独本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却因有着无数将孤独视为一种感悟的文学大家才让其拥有了不一样的温度。它在灵魂深处栖息,成为生命的底色,带来更深邃的思考,在人生漂泊远行的途中与你相遇,成为一次次美丽的意外。

《人间孤独,却有温度》是一部集众多文学名家大作于一体、以怀旧为主题的名家散文经典选集,书中收录了为众人熟知的余秋雨、蒋勋、白先勇、余光中、简媜、张晓风等数位知名作家对生命、对岁月、对孤独的各种感悟。

它就像是数位作者对其人生感悟的一部部自述体,或文笔辛辣,或行文幽默,或一针见血,或温婉和煦。部分文章中作者运用虚实相结合的手法将这一生所经历的困惑与感悟倾注其中,令人犹如行走于人世间的旅途,有孤独、有曲折、有彷徨、有焦虑亦有顿悟。

散文集共分成五个部分:岁月如流、多忧何为、山河已秋、浮生有味、闲看人间。单从这五大标题不难看出他们在人生各个阶段都倾注了自己的感悟,他们谈亲情、谈友情、谈食物、谈故乡、谈老物件、谈旧时光······从这些文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历经沧桑的感悟,是一种容纳百川的境界。

在这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余光中老先生的《催魂铃》,他生动且形象地道出了人们在听到铃声响起的那一瞬间的真实情景:电话之来,总是从颤颤的一串铃声开始,那高调,那频率,那精确而间歇的发作,那一迭连声的催促,凡有耳神经的人,没有谁不悚然惊魂,一跃而起的。最吓人的,该是深夜空宅,万籁齐寂,正自杯弓蛇影之际,忽然电话铃声大作,像恐怖电影里那样。

古人鱼雁往返,今人铃声相迫。岁月声声催人老,如今催人老的不再是岁月,怕是那个凛凛不绝于耳的电话铃声,把如今的我们都催老了吧。

《人间孤独,却有温度》它不仅仅是一部集众名家人生心得的书,更是一部能激励人勇于面对孤独的书,一部充满了力量的书。它会带你重新审视人生,用温暖的故事教会你正确看待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困惑,如焦虑、孤独、迷茫、感情等等;它同样也会帮你解答岁月与生命中的疑惑,看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鼓励你勇于追逐自由、平和,在会心一笑间品味人生百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