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通往父亲之路》读后感1000字

《通往父亲之路》读后感1000字

《通往父亲之路》是一本由叶兆言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17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通往父亲之路》读后感(一):南京先锋书店现场

#先锋活动

2022年3月12日下午15:00,作家叶兆言将来到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与著名翻译家赵瑞蕻、杨苡先生之女赵蘅(叶兆言新书插图作者),《乔家的儿女》原著作者、编剧未夕,以及南京大学青年学者陆远,一起谈谈什么是中国式父子关系,与读者们共同探秘这份为有时近在眼前,却又难以靠近的幽微亲情。

《通往父亲之路》读后感(二):【须叔试读】这条漫长的路,是传承。

本书是叶兆言先生最新的中篇小说,短短四万字,就把这一代代父辈故事以及父子之间的故事婉婉道来。

故事以张左为核心展开。张希夷,他的父亲。魏明韦,他的母亲。与我们大多数小孩的童年是在父母的陪伴下长大的不同。在张左很小的时候,张希夷和魏明韦就离婚了。在那之后,他总共就见过母亲三次。幼年时,见父亲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他的外公魏仁和外婆一起把张左抚养长大。

外公与张左

这俩祖辈的感情和父辈也有的一拼了。外公魏仁是学术泰斗。张左从小在外公的影响下,练习毛笔字。写得一手好看的小楷字。而这小楷字,在他之后的人生中,也都有帮助。看来小时候的习惯养成真的很有必要。

张希夷与张左

张希夷在与魏明韦离婚之后,也再婚了。吴姨以及带来的女儿素素。在张左童年的记忆中,对张希夷印象最深的两次,莫过于中山陵游玩的一天,以及在干校的三天。其他关于他父亲的故事,有些事从外婆、吴姨那儿听来的。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件事。张左大学毕业,想留在南京。去找张希夷。彼时的张希夷已经是博导,他并没有直接帮助张左而是让张左直接解决。还有就是张左之后在编辑部的工作,被素素顶替后,他也就一声不吭的还是让别人帮助调到了别的岗位。

那个年代的人多质朴,很平淡,不争不抢。

也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张希夷的职位一路

《通往父亲之路》读后感(三):【须叔试读】传承与疏离

《通往父亲之路》是叶兆言先生创作的探讨中国父子关系的小说。小说涉及六代人5位父亲的形象,分别是张济添、张希夷之父、张希夷、故事主人公张左、张卞,其中又以张希夷与张左之间的关系为故事的核心。同时,旁支写了张左与外公魏仁之间类似父子的深情。

我们读完故事发现,实际上,外公与张左的关系更接近我们心目中所期盼的父子关系。外公怀有君子之风,有自己的原则和坚持,是新时代中的“古人”。外公抚养了张左,照顾他成长,教导他读书习字,张左日夜耳濡目染,乃至在成年以后虽然才华并不出众,但总会因一手好字或多或少得到命运的眷顾。这部分的父子关系和亲情,我们将其理解为传承,也可以引申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性的对接,这是我们的文化中绵延不断最精华的部分。

而张左与张希夷的关系,却不像传统意义上的父子关系。二者总在不断地“错过”。张左到“五七干校”短短几天和父亲的相处,成了他这辈子关于父亲的最温暖的记忆。在利益的谋取上,张希夷也一反伦常之情地把难以争取到的利益给了与自己非亲非故的继女素素。张左在整理父亲手稿的时候,也始终不明白自己的父亲是如何被一步步供上神坛。这部分,描述的是两代人之间始终无法共情和对话的部分,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陌生与疏离,也可以引申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性的割裂,这也是我们文化中灰暗的宿命。

读这本小说时,我时不时想起阎连科老师的《我与父辈》。我在思考为什么《我与父辈》能让人读到泪水涟涟,而《通往父亲之路》却没有这种感觉,反而读出一种困惑呢。小说的标题似乎想撑展起一个普遍性话题的探讨,而小说的内容又描述了一个特殊性的案例,个案似乎无法对普世性的标题作出诠释与回答,因此给读者造成认知上的偏差。书中的一些人物,如陆师傅、吴姨、小卞等,也有脸谱化倾向。

总体而言,小说文字流畅易读,阅读体验较好。故事配有赵蘅老师的白描插图,就像文字那样清淡隽永。其中关于在“五七干校”养牛的描述,十分接地气,我认为这是整本小说最珍贵的笔墨。

《通往父亲之路》读后感(四):寻找父亲,我们一直在路上

叶兆言先生的《通往父亲之路》,时间跨越了60年,整整一个甲子,60岁的张左依旧在“寻找”父亲。

张左和张希夷,是熟悉的陌生人。

对于张左,父亲是什么?是血缘亲情吗?多年来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他,有父亲和没有父亲差不多,有没有都一个样,他自己就像一个孤儿。他会根据照片上年轻的外公经常想起张希夷,虽然两人样貌并不像,他在想父亲张希夷吗?还是他把外公当成了父亲?或者外公更像是他的父亲?因为张希夷把他带到了世界上,他成为了他的父亲。寻找父亲的路上,会让人跌跌撞撞。

对于张希夷,父亲是什么?他会是丈夫张希夷,他会在吴姨不喜欢张左的时候把张左留给岳父母;他会是学者张希夷,他坚持做学问,在五七干校劳累了一天时依旧能挑灯夜读,后来也能躬耕不辍、桃李满天下;他也会是一个好父亲张希夷,当然是对于素素而言,从小养在身边的养女素素比亲子张左更像自己的孩子。在养女素素和亲子张左在面对工作调动矛盾时,他“连想都没想,一锤定音,说当然应该是调我女儿”;张左对于“这个父亲难于接近,除了见面喊一声,平时是能躲就躲,能不喊就不喊,素素不一样,她叫爸爸叫的非常亲热。”在成为父亲的路上,他选择性的成为父亲。

他们也想过靠近彼此,五七干校期间,他们也曾在河滩放牛聊天;在张希夷晚年,张左负责了张希夷的编书工作,二十年间,所做的一切都和张希夷分不开。但是通往父亲的道路太漫长,有时候走的越近,感觉越远,他们熟悉又陌生。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张左自己也在想儿子张卞与自己、张卞的儿子小查尔斯与张卞,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觉。好在故事的最后给了我们安慰,张希夷紧紧的抱着小查尔斯,这是张左和张卞没有享受过的待遇,让我们看到了如此亲切有爱像父亲一样的张希夷。

对于你我,父亲是什么?是不善言辞的山、是胸怀宽阔的海、甚至可能是母亲的“背景板”......可父亲生来就是父亲吗?他也曾是孩子,他是不是像我们看他一样看他的父亲?他像父亲一样成为了父亲,在我们存在时他已然是父亲,他们可能会像学者张希夷一样,有着自己优秀;也可能像父亲张希夷一样,有着自己的问题,他们不像母亲一样热烈的表达着自己的爱,他们的爱沉默的存在着。

会有人为了成为父亲而是父亲吗?那个父亲,他爱孩子,就是因为单纯的爱,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他就是爱本身。愿我们都能找到这样的父亲,拥有这样的父亲,相信父亲也一直在寻找我们。

《通往父亲之路》读后感(五):你在这等着,我去给你买

父亲,于孩子而言总是难以琢磨和靠近的存在,那看似威严的背脊总是承受着不为人知的过往。我们总是介于身份或是威严的部分,觉得难以真正理解父亲,走向父亲的人生之路总是需要更多探索。

在这本书中,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张左因父母离婚又各自组建新的家庭,张做只能暂时住在外公家。因着父母都各自开始了“新的人生”,所以张左不能时常见到父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被外公魏仁从旁监督练了一手好字。外婆喜欢女婿(也就是张左的父亲)总是更多一些,总是询问张左是否要跟父亲走。

许是因为经常没有父亲的陪伴,张左总是感觉和父亲张希夷不熟悉,陌生之感的尴尬氛围总是不经意就出现在二人之间。相反,张左却发现后妈带的孩子-素素却能和自己的父亲保持一种熟捻的状态。在父亲因为时局原因而去养牛的时间里,张左曾独自带着东西去看望过父亲,在陌生的环境,看着不算熟悉的父亲,张左其实是想要更加亲近父亲的,却总是不知如何靠近。

“通往父亲的路太漫长,张左发现他从来就没有真正走近过张希夷,有时候走得越近,感觉越远。”随着时代变化,父亲年纪愈长,张左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另一半,他再次回望关于父亲张希夷、外公魏仁,张左好似懂得了一些父子之间的纽带连接。

起初的父亲也许像座高山,我们可以在背阴处随意玩耍,因为总会有人帮我们抵挡烈日,但背阴处充满了阴影,一个不注意,我们可能就深陷其中并且埋怨高山的巍峨。虽然高山会有被攀登的一天,但是曾经的阴影也许会留在心中,不停地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作家叶兆言在这本书的序中曾提到“大家好像总是生活在父辈的阴影下,我的父辈、父辈的父辈、组父辈的父辈,他们的历史始终都闪耀着迷人的光辉”。这段话在文中也有印证,外公为人在教育张左时曾提及自己当年的愤然离开能够研究的地方,并为之悔恨,所以他要求张左“不管时局如何,不管人事如何,做学问之人,唯有坚持再坚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条道路走到黑”。

也许我们始终无法完全理解父亲,但可以努力靠近父亲,努力让自己也成为高山。高山的存在不是为了让我们活在阴影之下,而是能够依靠这座高山,走到更高的地方,成为下一座高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