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堆芯熔毁》读后感锦集

《堆芯熔毁》读后感锦集

《堆芯熔毁》是一本由[日]大鹿靖明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4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堆芯熔毁》读后感(一):堆芯熔毁,大概也是一种必然

1、看完本书,对福岛核电站那场事故有了大概的了解,当年的事故并不只有电视上的爆炸画面,更有包括事前到事后处理,再到后面围绕拥核废核等能源政策的争论,能直观地感受到笔者阅读及采访量之大。

2、讲述事发几天内的故事,是全书最有现场感的部分。中国读者难以理解的可能是,时任首相菅直人一些颇为果断的介入,在日本社会看来是极其需要"魄力"的,这背后牵扯了太多利益集团,同时在这种百年难遇的灾难面前,很多举措是无法可依。你又怎么能想到事发之后,内阁中的秘书官竟然是在不断翻查法律条文,看看应该如何应对,而首相是在咆哮着要求来一个能讲清楚技术细节的专家,来解答自己的问题。这也与傲慢且管理落后的东电公司,共同促成核电站处理不力的种种问题

。 3、后面围绕拥核废核,更是各大政府部门与商业财团的斗争,里面更有政治家们与官僚间的较量。一个个符合自己利益的提案被提出,一个个不符合日本现状的方案被讨论,多少有些荒诞,但又是日本体制下一定会发生的事。

4、大概有段话说得好,外国擅长解决见过的事,而中国可以解决没见过的事。

《堆芯熔毁》读后感(二):一场注定发生且不会结束的事故

本书写于2012年,还原了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因为地震破坏而导致堆芯熔毁,继而爆炸的事件。但是本书作者主要向我们披露了事故背后严重的人为因素。正如本书扉页上所写的:“本书讲述的是一群蠢人的故事”。但是比较遗憾的是本书并未讲述核电站爆炸给日本居民乃至全球环境所带来的危害。

本书一开头用了大约五分之一的篇幅讲述了核爆炸的过程。通过作者讲述我们可以总结出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的几个直接原因:第一,核电站设施设备已经使用了40多年,严重老化,更新不及时,而且全部由分包商建设完成,核电站人员根本不熟悉;第二,早在柏崎刈羽核电站因为地震海啸差点出事故时就有人提出要采取增加马达不透水性,加高堤坝等预防措施,但是并未实施到位;第三,人为误操作,后来发生堆芯熔毁的1号机组其实本来还有救,但是操作人员认为自动启动工作的隔离冷凝器(IC)冷却过快,所以进行了手动关停并且未上报;第四,冷却工作开展得不及时,拒绝了美国提供的特殊冷却剂,电源车竟然插头不符;第五,核电站高层领导全都是行政人员,无一懂得技术,被称为“原子能村”的核电站技术机构远在东京;第六,负责核电站安全的保安院根本没有应对措施,关键时刻先行逃跑……

综合以上原因来看,福岛核电站出事其实是一开始就注定了的。但是在出事之后,两个关键机构——经产省及东电公司所做出的反应是作者所瞄准的焦点。福岛核电站是日本政府机构经产省与私营企业东京电力公司合作建设的。本书中作者详细讲述了经产省及东电之间的利益纠葛及权利迭代。从中不难看出,这两个部门中大多数官员都是惟利是图的,核电站成了他们共同捞钱的工具,各种欺瞒、敷衍,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然而事故发生之后,在赔偿及核电站后续处理问题上,这两个机构更加显示出了自己的贪婪。东电以天灾为由拒不赔偿,经产省推动银行给东电贷款并且促成国家成立原子能损害赔偿机构,这样一来,东电几乎毫无损失地处理了赔偿问题,而事后东电竟然还提高了电价,想要进一步弥补自己的损失。此外除了保安院从经产省分离之外,并无任何人员降职惩罚。

当时的市民派首相菅直人在事后大胆提出了“弃核”建议,这个提议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然而最后他却被经产省与东电联手推下了台。然而福岛核电站事件给日本民众及全世界造成的危害还远远没有结束。2011年用于冷却堆芯的海水已经被日本当局决定排放入太平洋,这些辐射物对于环境和海洋生物乃至人类的危害性到底多大?至今并未有准确的数据。

《堆芯熔毁》读后感(三):4天之内,3座核反应堆相继爆炸,日本即将崩溃

2011年3月11日,人类观测史上排名第4的世界级强震袭击东日本,引发的超级海啸导致日本福岛第一第二核电站陷入危机,第一核电站1、2、3、4共4座核反应堆先后出现冷却失效问题,导致堆芯熔毁、爆炸、核泄露等严重核事故。

根据统计,仅4号核反应堆1座堆芯爆炸即相当于切尔诺贝利级别的7级超级核灾难,更别说福岛先后爆炸了3座!而这样的核反应堆附近一共有10座,其他的反应堆也都岌岌可危,日本举国陷入崩溃边缘,当时的日本首相甚至已开始构想日本本土全面撤离到北海道的计划!

日本作家《堆芯熔毁: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实录》即详细记录了这起核事故发生的始末,透过作者抽丝剥茧的讲述。

人们发现这起事故不仅是一起天灾,更是一起人祸,一群无能之辈做出的一系列错误决策及操作,最终导致了这场核事故一步步走向向无可挽回的深渊。

l 40年前建成的设施缺乏保养;

l 在先前小规模地震中曾出现过灾难预兆,却未被重视;

l 相应官员尸位素餐、职不配位。

……

l 东京电力排名前三的高层领导全部在外进行旅游性质的“出差”,无一人在岗,导致快速指挥应对的领导位缺失;

l 决策层几乎全部来自非专业出身的行政岗位,以至在涉及反应堆现状的技术性问题时无人能够给出真实情况的报道;

l 技术人员沉默退缩,都怕担责任,无人愿意站出来提出合理性防灾建议;

l 信息传达拖慢、准确性欠缺,导致高层无法做出准确决策;

l 防灾政策制定停留于纸上谈兵,实际操作中操作困难、漏洞百出;

l 重大决策中犹豫不决,一次次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导致堆芯熔毁、爆炸;

l 提出“错峰用电”等无脑决策,差点导致医院中需要靠机器维持生命的病人直接死亡。

……

l 揪住东电赔偿问题不放,以至救灾成为次要工作;

l 东电作为私人企业,面对如此巨大的灾难,人力上无法应对、赔偿上无法承受,只能寄希望于国家参与救援和赔偿,国家却并未接手;

l 领导高层拿着巨额薪资却不愿赔偿,导致周边范围十几公里内居民流离失所拿不到赔偿;

l 部分政客将灾难变成政治角逐的砝码,内斗不断,根本不将救灾放在首位。

……

核污染的影响不仅是全球性的而且持续时间将以万年计算,此次事故中损坏的反应堆使用了含有铀和钚的混合原料,而钚-239 的半衰期是2万年。

2022年,日本提交《提交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草案》,草案通过,日本将向海洋排放核废水,可以预见,这对全人类都是灾难性的,将彻底改变全球生态。

当人类还无法游刃有余地驾驭核能时,妄自尊大只会自食其果,最终卖单的将是人类自己。

但悲哀的是,从切尔诺贝利到福岛,人类依然没有在灾难中吸取教训,大部分人扔抱着侥幸的心理在魔鬼的脚边玩火。

这起事故也并不是只带来负面影响,值得称赞的是,灾难发生后,部分人认识到了核能利用上潜在的隐患,特别是对日本这种地震带国家来说,大范围使用核能的后果对全人类来说都是灾难性的。

可以说,这起事件从侧面推进了日本的去核化,日本开始推进太阳能、风能等环保可持续能源的利用比例,并主动提出关闭浜冈核电站。

但去核化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政治问题——日本想维持潜在有核国家的地位,从而提升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国家话语权。因此涉及的层面将更加复杂,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