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五月病房与玫瑰画室》读后感精选

《五月病房与玫瑰画室》读后感精选

《五月病房与玫瑰画室》是一本由[英] 玛莉安·克罗宁著作,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五月病房与玫瑰画室》读后感(一):《五月病房与玫瑰画室》:活多久,离开这个世界才不会有遗憾呢?

《五月病房与玫瑰画室》简直就是催泪弹!我发现这一类小说极度容易让我破防,比如《天蓝色的彼岸》《时光倒流的女孩》。那些正值花样年华却早逝的生命因为种种意外而凋零,每一个小主人公都因为不舍与不甘,无法彻底与过去告别而生出种种事端。

每每这个时候我都会自问,活到多大年纪离开这个世界才不会有遗憾呢?然而思来想去,得到的答案都是无论活到多大年纪,我都不想离开这个世界。

所以,《五月病房与玫瑰画室》中的伦妮越是看似坦然地利用自己活不了几天的“优势“来装可怜,越是让人觉得好想抱抱她。一个十七岁的少女本该是朝气蓬勃,自由奔放,怀揣各种青春浪漫的梦想,理所应当地认为整个世界都该张开怀抱迎接她。

可是伦妮没有选择的余地。对于身患绝症的她来说,每一天都有可能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这个不公平的结局让伦妮很难接受,为什么这么残酷的事实要发生在自己身上。

很有戏剧性的是,作者还设计了一个八十三岁的老人玛戈。这位已过耄耋之年的老人是否能够平心静气了无遗憾地面对死亡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伦妮结识了玛戈,两人在医院的画室中不仅策划出了一个“百年计划“,还成为了忘年之交。随着一幅幅画作的诞生,伦妮和玛戈的一生就像电影一样慢慢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和伦妮短暂的人生不同,玛戈的一生坎坷动荡,她经历过梦幻甜蜜的初恋,痛彻心扉的丧子体验,重获挚爱的幸运,还有一份特别的情感纠结一生……玛戈的故事有悲伤,也蕴含着令人心动的浪漫。对于十七岁的伦妮来说,这一切都是她还来不及经历的人生。

也许我们会认为经历如此丰富的玛戈不枉此生,面对死亡应该波澜不惊,心如止水。然而,这位传奇老人仍然有着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她在自己手术前打包好行李,等待着搭乘飞机与自己的挚爱会面,说出那句“我愿意“。

也许我们小看了伦妮,虽然她的生理年龄只有十七岁,但是她的心理年龄已经大大超出她的同龄人。所以她愿意帮助玛戈翻垃圾桶打掩护,她主动要求加入八十岁老人们的绘画课,她就算是坐着轮椅也要给亚瑟神父策划一场完美的退休弥撒,她甚至逼迫悲伤得不能自已的爸爸去追寻幸福,不到万不得以不要来医院探望自己……

别看伦妮给自己设置了一个毒舌、嘴硬的麻烦精人设,但是她却把爱倾注到认识的每一个人身上。爱出者爱返,伦妮也得到了大家的关爱。

用心倾听并包容她的神父亚瑟,细心真诚地呵护着伦妮的红发护士,共创百年大计的玛戈,一起画画的老人们,无处不在的清洁工保罗,甚至是那位被护士长叫来处理伦妮的保安,每一个人展示出的善意都让我泪目。

《五月病房与玫瑰画室》讨论的是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但是作者在语言上却很幽默,这种幽默和伦妮的不甘与悲伤带来的对比,让人更加不忍看着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此逝去。哎呀,我又要去哭一会了……

《五月病房与玫瑰画室》读后感(二):她们,曾从世上走过

“17岁少女的百岁人生,五月病房的终点倒数与忘年倾诉”

这是腰封上的一句话,看着十分矛盾,17岁的少女何来百岁人生?而恰恰就是这样一句话吸引了我,让我毫不犹豫地打开这本由英国作家玛莉安·克罗宁的作品《五月病房与玫瑰画室》。

伦妮,17岁少女,身患绝症,生命在倒数;玛戈,83岁老妇,身患绝症,生命在尽头。在常人眼里她们是两个“等死”的人,但她们却不不愿只做大千世间中的一粒沙,伦妮和玛戈期盼得到世人的了解,了解她们的故事,了解她们是谁。了解她们将成为何人,了解她们曾经是谁。巧合的是,她们的年龄加起来刚好一百岁,于是她们有了一个绝妙的“百年”计划。

随着一幅幅的画作诞生,伦妮和玛戈的人生也被娓娓道来。

83岁的玛戈经历了很多:年轻丧子、第一任丈夫失踪、隐秘的禁忌之爱以及浪漫的黄昏恋…… 比起玛戈,伦妮的经历似乎并不丰富,但她却异常成熟,心智上足以成为玛戈的朋友。年纪轻轻的伦妮为了“给父亲自由”,毅然拒绝父亲的探访和陪护,就如同玛戈的第二任丈夫,老年患上阿兹海默症的汉弗莱,为了给玛戈自由,与她约定:当他不再记得她时,给他一个深深的吻,然后转身离开,永不回头。甘愿自己承受孤独与痛苦,也要给爱的人自由,何其无私。

虽然伦妮和玛戈在年龄上和阅历上都相差甚远,但在这段忘年的友谊中,她们双方是对等的。她们各自都是给予爱的一方,同时也是被爱的一方。在彼此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候,她们互相陪伴,互相扶持,也互相治愈。她们是共同完成“百年”计划的伙伴,也是彼此生命中最后的朋友,让走向死亡之路变得趣味非凡。

除了主角伦妮和玛戈之外,书中的其他角色,亚瑟神父、红发护士、临时工小姐、清洁工保罗、皮帕、米娜、汉弗莱……每一个都那么亲切、那么善良,他们不仅仅是伦妮和玛戈人生中的过客,也是伦妮和玛戈“百年”计划的协助者、拥护者甚至是参与者。正因为有了他们,伦妮和玛戈的故事才更加精彩。

伦妮写在日记本里的这句话在书中出现了两次,分别在开篇和结尾,预示着这注定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在见证了自己“百岁生日”后的第二天,伦妮来到了她人生的终点站——机场,登上了那架早就预定好的飞往天堂的航班。而玛戈将要面临她的“大手术”,在此之前她已经打包好了行李。如果手术顺利,她会去搭飞机,奔向昔日的“秘密爱人”;如果术后醒不过来,她也会登上飞机,去找伦妮。不伦玛戈最后搭乘的是哪一架飞机,我相信,她都会是幸福的。

这个冬季,伦妮和玛戈成功地证明了:她们,曾从世上走过。

《五月病房与玫瑰画室》读后感(三):17岁少女的百岁人生

如果当你知道你日日走过的路只有最后几次机会能走了,你再次走在路上的心境会不会有点不一样?那个时候会想些什么呢?是想你之前每次走过都是急匆匆的,却没有停下匆匆脚步观察一下这条路,又或者坐在路边的长椅上,观察一下路过这条路的行人脸上都会露出何种表情,如果你知道你的生命以及开始进入倒计时,你会不会更加珍惜当下踏出的每一步呢?

当然生活也总不会经常和我们开玩笑,有时候也会别出心栽制造一点相遇,就想《五月病房与玫瑰画室》,17岁的伦妮在生命的尽头在医院开设的绘画课上认识了同样在生命尽头83岁的玛戈,两个人的年龄之和正好是一百岁。

然后,两个人决定为曾经度过的岁月画画,每一年画成一副,一百年一副,用这一百幅讲出一句:伦妮与玛戈,曾从世上走过。

从此也拉开了玛戈动荡一生的故事,她一笔接着一笔引出了昔日的回忆,一边画,一边说着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让伦妮听得入神入迷,好像自己的心绪随着玛戈的故事一起漂流,一直向前飘去,然后从玛戈17岁开始的故事,好像给生命即将停留在17岁的伦妮用另一种方式让她走完了一生。

在《五月病房与玫瑰画室》中,伦妮和玛戈的友谊就是我们常说的忘年交,但在故事中玛戈并没有以自己经验丰富站在最高的一端,而是抛开年龄,然后也从伦妮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所以真正的友谊其实与年龄无关,而是对方是否和你同频。

同时,这本书也告诉我们何为生命的意义?书中的伦妮和玛戈甚至米娜,都在试图给出答案,但是却又好像都没有给出一个标准的答案。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一个概念“向死而生”,其实就是说人从一出生就发动了注定凋零的倒计时,不管是只剩下可数的寿命,还是百岁后走上终点,都是奔着最终回去的,但是等着倒计时的伦妮和玛戈却通过绘画,让彼此的生命得到了延续。

《五月病房与玫瑰画室》读后感(四):我爱星星至深,又何须惧怕黑暗

伦妮是一名17岁少女,毒舌、活泼、吵闹、热心肠、身患绝症时日无多。

玛戈是一位83岁老太,友善、温和、心存童心、时日无多。

当这两个人在医院的玫瑰画室相遇后,加起来100岁的两人变成了忘年之交,她们约定要在最后的岁月画出100幅画,画出自己每一年的人生,用一百幅画讲出一句:

伦妮与玛戈,曾在世上走过。

这本书中,虽然两位主角已接近人生终点,但并不凄苦,甚至看后会让人觉得温馨,心中暖暖的,不时还有点逗乐。

随着一幅幅画作的诞生,伦妮与玛戈的人生也徐徐展开。83岁的玛戈经历了甜甜的初恋、失去挚爱的痛苦、无法得到回应的禁忌之恋……她几次重启人生,去寻找自我,甚至在书的最后,83岁的玛戈在收到曾经的恋人来信后依然想要去穿越国境,对她的灵魂伴侣说出那句“我愿意”。

而17岁的伦妮,虽然只有17年的人生,但她的思想因为终点的迫近而异常成熟。她从没有家人探望,并不是因为家人不爱她,而是伦妮强硬地告诉过于悲伤的父亲,不要天天来了,给自己放个假,去寻找你的自由。

书中除了伦妮与玛戈,还有一位我很爱的角色——医院的神父。年长的神父像父亲一样关爱着伦妮,对总是毒舌的伦妮报以宽容的对待。而全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对话,也来自伦妮与神父。

伦妮:“我为什么就快死了?”

神父:“你这个问题,盖过了其他所有问题。人们常问我‘为什么’的次数比其他任何问题都多的多。但‘为什么’很难回答;‘怎么办’‘、是什么’和‘是谁’我都回答得了,但要回答‘为什么’的话,我连假装知道也假装不了。”

伦妮:“那就直说吧,答案是什么?我为什么就快死了?”

神父:“我能提供的答案,也是我能想到的唯一一个答案,就是你时日无多,因为事实如此。不是因为上帝决定要惩罚你,也不是因为上帝无视你,只不过事实如此。它是你故事中的一章,别无它故。”

书中可以说没有恶人,医院的护士、清洁工、保安,都温柔对待时常任性的伦妮,而抛弃玛戈的初恋、“情敌”,也全都让人恨不起来,整本书充满温情。

最后记录下玛戈第三任恋人送给她的诗句:

我的灵魂纵然扎根于黑暗,却必在光明中涅槃,

我爱星星至深,又何须惧怕黑暗。

“Though my soul may set in darkness, it will rise in perfect light;

I have loved the stars too fondly to be fearful of the night.”

—— Sarah Williams

《五月病房与玫瑰画室》读后感(五):如果死亡来袭

在死亡来临之际,17岁女孩还可以那么乐观,在医院,少女伦妮认识了忘年交玛戈。十七岁的伦妮和八十三岁的玛戈开启了互相治愈的故事。

身患绝症的伦妮在认识玛戈之前,一直在考虑人为什么而活着?她问了神父亚瑟,没有答案。在医院的玫瑰画室里,为了安慰无人照顾的玛戈,善良的伦妮说出这样的提议。

伦妮害怕她的画没有人能够看懂,就结合写下了日记。这本书借伦妮的角度,书写以伦妮和玛戈为主线的治愈故事,玛戈坎坷的一生被展开描述,以及当伦妮被问及父母去哪了,才知道伦妮被亲人遗弃。两个“等死姐妹花”从此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人生的意义,死亡与活着的关系。

五月病房与玫瑰画室

8.4

[英] 玛莉安·克罗宁 / 2021 / 北京联合出版社

伦妮与玛戈完成了他们的百画计划,在医院度过了百年时光,看起来是那么的温暖。这个“时日不多”的女孩却那么善良,去温暖身边的人,读来感觉我也被治愈了。

当读到玛戈坎坷的一生时,我不禁感到难过。痛失儿子,丈夫失踪等,这些是多么让人痛心的事情啊!伦妮被亲人抛弃,却还保持善良,相信爱的力量,这是多么难得啊!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想,伦妮问的那句“人为什么要活着?”亚瑟神父当时的回答是“你究竟为什么存在?为什么会存活在于世?你的人生意义何在?依我看,死亡也是同理。生不可知,死亦不可知。生与死,尽皆神妙莫测,只有经历过生死,你才会明白。”看到这句话,让我想到余华的《活着》,“人们活着是为了什么?人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这个问题根本无解,我们为了什么而活着,有些人为了五斗米,有些人为了信仰等等,当我们活在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应该去珍惜身边的人,去过好每一天,去善待所以的事物。

书中的人都很温暖,少女伦妮,忘年交玛戈,红衣护士,清洁工保罗,神父亚瑟等,他们都是很善良的人啊!玛莉安 克罗宁笔下的人,都像我们展现了人性最温暖的的一面,读来感觉虽然他们的一生很坎坷,却又被这些小温馨治愈,真好!

如果死亡来袭,你是乐观面对还是痛不欲生?都说未来和明天不知道哪一个先来,那么请从现在开始,乐观一些,去温暖身边的人,去珍惜这触手可及的一切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