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玫瑰之书》读后感1000字

《玫瑰之书》读后感1000字

《玫瑰之书》是一本由[英] 布伦特·埃利奥特著作,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1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玫瑰之书》读后感(一):这本书太太太美了!

由后浪出版社出版的这本《玫瑰之书》真的太美了! 这本书按照时间顺序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蔷薇属植物的前世今生。

在欧洲诸语中,蔷薇、月季、玫瑰都是使用的同一个词。而多种蔷薇属植物的通称就是我们常说的“玫瑰”了。

蔷薇属植物最开始并不是用于观赏, 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它们的药用价值。 比如“犬蔷薇”就是因为它的根是狂犬病的解药,先人们才把这类蔷薇命名为“犬蔷薇”。 后来随着蔷薇属植物品种越来越丰富, 大家再也无法忽视它的端庄美丽和袭人的芳香。 正如书里所说:我们能从美丽的花朵中得到精神滋养、迷人芬芳以及单纯的愉悦。

“玫瑰”不光好看,还非常“有用”。

1811年,英法战争期间,由于法国的约瑟芬皇后酷爱收集和种植不同品种的月季。每当在英国苗圃的约翰·肯尼迪寄给约瑟芬皇后的运输船只经过英法海战区域,交战双方就会暂时停火让月季船穿过火线,被称为“玫瑰停战”。 这给残酷的战争增添了一抹温柔的色彩。

关于蔷薇,也流传着不少浪漫的传说: 就拿波旁蔷薇的起源来说,流传最广的版本是一位法国海军军官在返回波旁岛时,受友人遗孀所托带回了旅途中发现的一种稀有蔷薇。她把它种在了丈夫坟前。这种蔷薇的名字逐渐演变成“波旁蔷薇”。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不可考,但是蔷薇属似乎天生就能代表着美好的爱情。

这本书里不仅有对于蔷薇属植物的详细介绍,还配有大量的绝美插图,这些插图均选自世界上最大的园艺图书馆: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的林德利图书馆。

让读者在了解了植物学知识的同时还获得了美的享受。说它是一本艺术品也不为过。

《玫瑰之书》读后感(二):这本书太太太美了!

由后浪出版社出版的这本《玫瑰之书》真的太美了! 这本书按照时间顺序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蔷薇属植物的前世今生。

在欧洲诸语中,蔷薇、月季、玫瑰都是使用的同一个词。而多种蔷薇属植物的通称就是我们常说的“玫瑰”了。

蔷薇属植物最开始并不是用于观赏, 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它们的药用价值。 比如“犬蔷薇”就是因为它的根是狂犬病的解药,先人们才把这类蔷薇命名为“犬蔷薇”。 后来随着蔷薇属植物品种越来越丰富, 大家再也无法忽视它的端庄美丽和袭人的芳香。 正如书里所说:我们能从美丽的花朵中得到精神滋养、迷人芬芳以及单纯的愉悦。

“玫瑰”不光好看,还非常“有用”。

1811年,英法战争期间,由于法国的约瑟芬皇后酷爱收集和种植不同品种的月季。每当在英国苗圃的约翰·肯尼迪寄给约瑟芬皇后的运输船只经过英法海战区域,交战双方就会暂时停火让月季船穿过火线,被称为“玫瑰停战”。 这给残酷的战争增添了一抹温柔的色彩。

关于蔷薇,也流传着不少浪漫的传说: 就拿波旁蔷薇的起源来说,流传最广的版本是一位法国海军军官在返回波旁岛时,受友人遗孀所托带回了旅途中发现的一种稀有蔷薇。她把它种在了丈夫坟前。这种蔷薇的名字逐渐演变成“波旁蔷薇”。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不可考,但是蔷薇属似乎天生就能代表着美好的爱情。

这本书里不仅有对于蔷薇属植物的详细介绍,还配有大量的绝美插图,这些插图均选自世界上最大的园艺图书馆: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的林德利图书馆。

让读者在了解了植物学知识的同时还获得了美的享受。说它是一本艺术品也不为过。

《玫瑰之书》读后感(三):有颜值有料!这本书绝美!我要好好收藏起来~

这是一本玫瑰宝典,在翻看的时候我脑子里面循环着一首歌:林忆莲《铿锵玫瑰》

玫瑰花一直是浪漫的代名词,这个世界有哪个女孩子能抵挡得住玫瑰的魅力呢?哪怕是花粉过敏,身体无法靠近玫瑰,但心底对它的喜爱也是绵延不绝的吧?

作为爱情的象征,每一朵娇艳欲滴、散发着芬芳香气的花蕾下都有带刺的杆径,这仿佛寓意着爱情的美好也会伴着荆棘和磨难,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简爱》、《傲慢与偏见》等等,这种经历磨难的爱情更让人心动和珍惜。

玫瑰是蔷薇科,与它相同的还有月季,花期很短,具有药用价值。白色被认为是蔷薇最古老的颜色,它的身影曾遍布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们提到了在野外发现的单花白蔷薇,不过如今没有人能验明它的正身。

这本《玫瑰之书》不仅仅是一本科普书籍或者简单的百科全书。

收录40幅世界上最大的园艺图书馆——皇家园艺学会林德利图书馆内举世无双的植物艺术画,另附100多幅烟画、园艺杂志插画,以绚丽的色彩和细致的局部刻画带领读者领略蔷薇属植物的风情

一部涵盖蔷薇习性、特征、演变史、相关文学、相关文化,跨越近4个世纪的蔷薇属植物科普书,权威性与艺术性并重,作者旁征博引,甄选与蔷薇属植物有关的传说、诗歌戏剧、种植及培育轶事,将蔷薇属植物在欧洲的发展脉络娓娓道来

按时间线讲述,从中世纪到近现代,展现不同时代蔷薇属植物形态特征,具有代表性的品种以及与人类文化的连接,涵盖欧洲、亚洲、美洲等不同地域的特色品种,时间脉络清晰,且便于对不同地域的蔷薇品种对比研究

根据搜集到的化石资料,推测玫瑰在三千五百年前就已经出现了。那时候的野生玫瑰就是犬蔷薇,最早的蔷薇属栽培史要从古代巴比伦和埃及就开始算,当然在中国,蔷薇属植物也有着漫长的历史,据历史资料记载,早在2000年前的汉朝,《西京杂记》中说,汉武帝的乐游苑中就栽有“玫瑰树”。在中国的玫瑰之乡平阴,早在唐朝就有翠屏山僧人种植玫瑰的传说。《说文》中有:“玫,石之美者。瑰,珠圆好者。”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也有:“其石则赤玫瑰。”的说法。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经开始大规模地种植了。

玫瑰有许多不同的含义,这取决于它的颜色。然而,任何玫瑰通常都可以被视为象征:爱、荣誉、信仰、美丽、平衡、热情、智慧、奉献和永恒。

《玫瑰之书》读后感(四):美哭啦!这哪是画册,这是艺术品啊!

我们可能都知道图坦卡蒙的金面具,但你知道金面具之下,他胸前的那束花吗?

历经3300余年的时光沉淀,虽已风干,却依然鲜艳如初,陪伴图坦卡蒙3300年后,在开棺的那一刻,化作了尘土,仿佛那句“思念、爱你”徘徊呢喃3300年岁月后,终于随着灵魂飘散而去……

那是图坦卡蒙的王后献给他的最后的礼物,如果说那些黄金打造的层层奢华是属于国王的,那这束花却是属于一个被爱着的图坦卡蒙一个人的。

从什么时候开始,花成为了爱的礼物?从什么时候起,人们习惯用花表达情感?

中国人内敛含蓄,那些无法说出口的话,那些不便于外露的情感,通过一朵花寄予了无声的表达和寄托。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对月季、蔷薇、玫瑰傻傻分不清,但又有什么关系呢?玫瑰也好、蔷薇也罢、月季也行,重要的是我们在其上寄托了怎样的情愫和难以开口的话。

欧洲人对蔷薇科植物情有独钟,影响欧洲历史的玫瑰战争,即来自于以红白玫瑰为家徽的两大王室家族的王权争斗。

玫瑰更是爱情的花朵,《夜莺与玫瑰》中夜莺用心尖上的血染红了白色的玫瑰,充满爱而不得的凄婉哀绝。

与欧洲不同,玫瑰在中国是刺客之花,由于玫瑰带刺,香气内敛,又抗寒耐旱,因此中国人觉得他们有秦晋刺客的风骨,古时,是用来献给侠客的。

这本《玫瑰之书》以时间为脉络,侧重西方视角,详细地梳理了蔷薇科植物近千年的发展、培育史,从一束野蔷薇,到而今近千种庞大家族的蔷薇科家族,一部蔷薇发展史,既是人类逐花的历史。

书中搭配百余幅精美蔷薇插画,都来源于英国皇家园艺学会近4个世纪相关珍藏,其中很多插画原件本身就是难得一见的文物级别,让整本书既是一本蔷薇科普百科,又是一本堪比艺术的珍藏品。

作者于卷帙浩繁中详查了近4个世纪的相关资料,触类旁通、旁征博引,从童话到传说,从历史到文学,从植物学到语言学,以时间为经,以地域为维,纵横经纬,细说蔷薇如何带上花中之王王冠。书中很多蔷薇品种的中文名称也是首次译出,拓展了我们对蔷薇科植物的认知与审美。

随书还送了一套大开本的玫瑰复古插画,这种复古的版画画风真实太戳我了!直接装裱起来就是一组极富个性的、绝美的装饰品,与现在烂大街的那些画不同,基本没有同款,真实太彰显与众不同的品味了!

《玫瑰之书》读后感(五):这简直就是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翻看就是一种享受!

去年下半年在深圳博物馆看过一个展览“识草绘木——北疆博物院藏植物科学画展”,这次展览共展出一百余件植物科学画原件和复制件,32件植物标本、41件来自观众的手绘植物画(征集画)以及部分古籍。在这个展览算是正式接触了植物科学画,虽然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有朋友是园艺、园林、风景园林或者是景观设计等专业的朋友,也接触过手绘,有的是画的真的漂亮。

展览海报

但是这次展览接触到的植物科学画,而且还知道了曾孝廉老爷子,“纵观他的生物博物画作品,除了继承西方经典生物博物画的优雅气质外,还体现了中国生物博物画服务研究、严谨创作、实用至美之风格。”他画的是真的美。正是有了这次的看展经历,使得我对动植物科学画有了莫名的好感。也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在众多书籍中,一眼看中《玫瑰之书》。它的封面深深的吸引着我,太美了吧!

曾老爷子的作品

翻开书本,里面图文并茂,有非常多的植物画的扫描图片,真的是很喜欢。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的林德利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园艺图书馆,和蔷薇属植物有关的文献为其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图像都是以原始绘画、版画甚至香烟卡片的形式出现,从18世纪90年代到“一战”前夕的125年间,诞生了许多世界上最精美的带插图的蔷薇书籍。而《玫瑰之书》收录40幅世界上最大的园艺图书馆——皇家园艺学会林德利图书馆内举世无双的植物艺术画,另附100多幅烟画、园艺杂志插画,以绚丽的色彩和细致的局部刻画,能够带我们领略蔷薇属植物的风情。

咱们说回到本书的主题,玫瑰。但是在书中我们见到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呢?蔷薇!由于欧美的玫瑰、蔷薇与月季都是一个词rose,所以本书名称就用玫瑰这个大家最熟悉、也是最有浪漫语调的词语,当然我看到也有读者建议本书叫做“蔷薇之书”,哈哈哈哈。说到玫瑰、蔷薇、月季,我想很多人都分不清吧,并且有人说,中国现在很多花店卖的所谓的玫瑰,其实就是中国本地的月季。不管是月季、蔷薇还是玫瑰,都是极为相似的,都属与蔷薇属植物,它们的种类非常庞杂,这也导致不熟悉的人,常常分不清。

公元前5000年,苏美尔地区的人们最早提及蔷薇,从那以后,人们一直为这些花卉的魅力和其他表征倾倒。蔷薇属植物在人类文明的宗教、文学、药学、神话和诗歌中都占据了一席之地,也在地球上站稳了脚——数个世纪以来,在花园中备受人们宠爱和珍视的蔷薇栽培品种,都起源于来自世界各地的野生种。

而月季作为中国的本土物种,有二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史前时期的一些陶器上就有非常多的蔷薇属植物纹样,但是不能确定是不是月季。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在汉代的宫廷之中已大量栽培。而且到了唐宋时期,中国古老的月季品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到了十八世纪,中国本土物种月季被引入欧洲,用来改良欧洲本地的蔷薇植物。为什么要引进中国月季?欧洲古典蔷薇虽然品种众多,但每年只能开一次花,花朵偏小,色彩也较为单调,勉强算的上小家碧玉。正是由于中国月季的加入,赋予了欧洲的蔷薇品种一年多次开花的特性和更多样化的颜色与芬芳,可以毫无夸张的说,是中国月季改变了欧洲人的后花园。

在《玫瑰之书》中,将从外地寻找和“引入”植物到英国、到欧洲的这些家伙,成为“植物猎人”。我没有考证它们的手段是否合法,但是据我所知,关于欧洲人从中国把茶树苗偷带出去,是明显不符合当时中国政府的要求。这是我在另外一本关于茶叶的书中看到了,在现代的观点来看,这种行为可能就是植物资源的掠夺。印度的阿萨姆地区的中国茶树种,大概就是同一时期,被英国人带过去的。关于中国月季、欧洲本土蔷薇,以及其他种类的蔷薇,本书都有详细的着墨,而且还涉及到品种改良,中国月季传入的过程等等。

“布伦特·埃利奥特,是能从植物学发展到历史文化意义,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蔷薇属植物的历史娓娓道来的不二人选。”这是本书序言开头对于作者的赞许。确实,《玫瑰之书》不少单纯的就蔷薇属植物进行植物学描述的一本书,而是涉及到了历史、文化和艺术等等方面,非常的广泛。就像本书之中,对于花语起源和演变历史的考证,就非常的有趣。“这个游戏最初的玩法几乎无迹可寻了,1811年,它以一种清奇的形式出现在B·德拉舍纳耶的《花卉识字读本》一书中。”是的,就像现在对于看星座一样,在作者看来,这就是一个游戏。

“—些源自法国的花语如果不做出某些订正,在英语世界里是不会被接受的。当它们暗含的意思有悖于某种传统(比如莎士比亚)、宗教信仰(比如西番莲倾向于表示迷信,而不是信仰)时,英国和美国的文选编者们会对其进行改动;也有可能是假正经(为了淡化过于奔放的暗示,人们把晚香玉的花语从“风骚擦人”改成了“我见过一个可爱的姑娘”)。美国第一本有关花语的著作,即H·伯恩于1833年在波士顿出版的《花之诗》,也一样古怪。”是不是非常的有趣?

到了19世纪60年代,花语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传统。1869年,约翰·英格拉姆出版《花语志》一书,并开创了综合性的新趋势。那玫瑰什么时候开始表示爱?英格拉姆赋予蔷薇的含义是“爱”,方便读者把它和后面的种类区分开来。他用香叶蔷薇代指两个意思:“诗意”和“我为治愈而受伤”,却没有说明他是怎样得出其含义的。百叶蔷薇可以代表“爱的大使”或者“优雅”,这取决于它是以英文名出现,还是以拉丁名出现。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就是,关于现在英国使用的20便士上面是戴着皇冠的都铎蔷薇。什么是都铎蔷薇?我们是不是听过都铎王朝?那就不得不提,十五世纪的英格兰爆发内战,各派以红色或白色的蔷薇花作为各自的象征,这场内战因此也被称为“Wars of the Roses”——玫瑰战争。惨烈的“玫瑰战争”以联姻的方式结束后,约克和兰开斯特家族共同开创了都铎王朝,约克家族的白蔷薇章纹与兰开斯特家族的红蔷薇章纹合二为一,成为都铎蔷薇。“玫瑰战争”一名并未使用于当时,而是在16世纪,莎士比亚在历史剧《亨利六世》中以两朵玫瑰被拔标志战争的开始后才成为普遍用语。

从中世纪到近现代,展现不同时代蔷薇属植物形态特征,具有代表性的品种以及与人类文化的连接,涵盖欧洲、亚洲、美洲等不同地域的特色品种,时间脉络清晰,且便于对不同地域的蔷薇品种对比研究。出了能够得到知识,美的熏陶,还有实实在在东西,就是随书附赠一套大尺寸蔷薇插画明信片,可单独装裱,收藏送礼俱佳,非常棒!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