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江口望海潮》读后感1000字

《江口望海潮》读后感1000字

《江口望海潮》是一本由许倬云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19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江口望海潮》读后感(一):许老的心愿之作

许倬云先生晚年以来,对大开大合式的历史书写情有独钟,《江口望海潮》就是一部深入浅出的历史文论集。

历史的书写,需要进入具体的情境。在通俗作品的影响下,大多数人对历史的想象常常是刻板式的,比如每个朝代都住茅草屋、不同时代打仗都是大将单挑。人是分三六九等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居住条件,许倬云先生在书中提到,根据考古证据与结合史料记载来看,从西周一直到战国时代这么漫长又迅速的时代演化里,穷苦人家始终住在半地穴式的屋子里。

中原中心论在教科书的加持下,也是一种模型深深烙在国人心中。许老提出,良渚文明不可能只有那么小范围的存在,而是向四周扩散出大量的贸易站点,类似于古希腊的贸易站点发展成殖民地,而中国各个古国之间的遗址中那些不同地区的文物残留与交织,恰恰是上古时代贸易繁荣的体现,而且上古时代的贸易繁盛程度当是大大超乎今人想象的。如澎湖岛上有开采石材的遗址,而台湾本岛却是加工澎湖石材的遗迹,上古社会如何从澎湖开采石材并东渡台湾海峡至台湾本岛,是一个目前还无法解释的谜。

简而言之,这是一部把读者带入具体情境的优秀作品,许老把握住“深入浅出”,避开那些学术性极强的论证,而是深入衣食住行,浅浅向读者提出可谓是颠覆性的认知,比如唐帝国军队携带大量随军工匠,在西域就地取材生产中国产品,以行销丝路。

与《大江大河》一脉相承的是,许老的文风浅显易懂,妙笔生花。耐心细心的就生产生活、组织治理、技术更新等基本性问题抽丝剥茧的探讨。而非在历史哲学层面无止境的随意发散。许老的学术扎实与为人朴实,可见一斑。

《江口望海潮》读后感(二):江口望海潮

这本集子是许倬云先生早期的杂谈和演讲集。

第一遍读得匆忙,先拣几点谈谈感受。

1、如何理解古文化

过往(历史)如潮汐,涨涨落落。许倬云的很多文章都教会我们如何在退潮之际捡拾泱泱海贝。

《江口望海潮》里读到仰韶文化早期(陕西临潼姜寨遗址的年代),墓葬中的婴儿瓮棺介绍(当时婴儿墓葬占成人墓葬40%左右)这一段时,竟想起了前几个月在金沙遗址博物馆里看到墓葬区内小小身形的幕坑。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而金沙遗址遗存时代约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距今约3200年至2600年,其他且不说,单说古文明之继承发扬可见一斑。

当我们阅读历史了解文化时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培养我们对过往的忠诚和尊敬,并让我们展开角色迁徙,认识命运,了解死亡,发展智识。

2、通识教育的根本是什么

许倬云先生说:“教育界注意通识教育,这是值得称道的现象。最初提出这一议题,当是针对人文与科技两个领域之间,不仅有一条鸿沟,而且由于科技知识领域不断扩大,这条鸿沟也随着变深变阔。”

许先生说通识教育的意义相对于科学教学是加强人文教育。确实,当教育变得功利,教师的指挥棒是“教”而非“育”,学生将丧失大部分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大学要设置多样化选择,让学生从兴趣出发得到了自由开阔的成长。

如果从自身主体来讲,在现在的多元社会中,要主动打破自己的专业壁垒,拓宽眼界,融合不同群体的知识和价值观,思想自由,启发创造力。就像流水。和从前不同,现在每一块知识结构都是流动的,我们既然生活在这样一种流动的社会,就要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我们更多对于“通识”的了解。这样,你才能不受限于“回音壁”而变得思维局促狭窄。

说到底,通识教育的根本应该是扭转走向牛角尖的当前教育,让我们眼界开阔看得更远更广,对万事万物具备好奇心和敬畏心,培养具备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人”。

《江口望海潮》读后感(三):许倬云:这是观潮的好季节

本书收集了过去二三年来的诸种文字,整体言之,诸文大致都涉及社会关心的课题,文体也偏于平淡,这是由于我近年来自己立下的愿心。

我已入老年,几十年来在学术界工作,总觉得在学术研究与日常知识之间,存在不小落差。有些研究成果,在五六年,甚至一二十年后,或有可能相当简单地被纳入教科书。大部分学者终身钻研的成果,竟可能永远不为常人所知,而他们力求纠正的错误知识,却以讹传讹,长久流传于“常识”之中!为此,我在六十岁以后,即许下一愿:名山事业的学术专著,有无数学者投身其中,我自己愿意尽其绵薄,将学术专著的成果传达于一般读者。这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严肃的专家学者可能不愿意如此做,通俗的作者却又未必能有涉猎专业的机缘。于是,一个老年的专业研究者,不在乎学术地位了,反而具备担起这一任务的条件了。我在2006年出版的《万古江河》一书,即是为此而撰写的“还愿”。

本书所收的杂文,其实也同样是“还愿”的作品。在《万古江河》一书中,我借长江大河为喻,追述中国文化成长的过程,也指向世界各文化体系终于将汇合为人类共同拥有,共同发展的全球文明。海纳百川,遂能成其大。今天,全球化经济、信息革命,及科技知识急剧发展已形塑了明天的世界。于是,我们活在今天正如站立江口,身后是源远流长的巨流,挟千万年文化蓄积的能量,奔腾而至,其挟带的积淀,入海数十里,还是一片浊黄。抬头前瞻,万顷波涛,起伏呼吸,远到天水相接处,无非茫茫海洋!海潮大起时,江海相拒相迎,汹涌澎湃,一浪高于一浪,排墙上溯,又急剧东泻。我们身处今日,目睹巨变正在进行:在人类历史上将有一个全新的文化世界出现。一方面原有各文化系统均将终止其各自发展的轨迹;另一方面,凡此文化系统势将融合为一。在此人类戏剧落幕换景之际,我们不知下一场继续演出时,将是人类更进一步的喜剧,抑或是走向毁灭的悲剧。

为此,本书各节,几乎或多或少,都透露又是兴奋、又是惶恐与迷惘的复杂心情。我衷心盼望,在将来的新世界中,人类共同价值的前提,是肯定“人”“存在”的根本意义,是肯定和谐与共生的社会秩序,是植基于新科技知识上的人类心灵境界不断提升,而不是沉沦于贪欲与愚昧。回顾人类的文化之旅,从人类有了农耕开始,人类已有了将近一万年的流程,这一历史长河,曾经不断扩大,也不断改变,累积了不少智慧,并且以此撑持无数生命的成长,也使个别人生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具有意义。历史长河终于汇入大海。那些累积的经验,是否在大江出海后,竟也消失?抑或在巨漫大洋中,转化为新的价值观念,及与此相应的人生意义?我衷心祈求,我们已发展了数千年的文化,不是从此礼坏乐崩,而是又绽现一番鱼跃鸢飞的美丽新世界。下一场的人类戏剧,不能听天由命,任其自然产生,因为不予努力,终将没有收成。我们勠力同心,共同着手缔造新文明,才可能有一个值得生活的未来。

长江口,江流浩荡,江口之外,海水汪洋无际。许多拦江沙,一道又一道,还是挡不住江流东泻,海潮西上,江波与海涛相拒相迎,激起层层巨浪。这是混乱的一刻,也是另一境界正在形成的俄顷。春潮满江海,白浪激天际,江声浩浩,海波滔滔,这是观潮的好季节。

许倬云序于水莲山庄

2008.5.7

《江口望海潮》读后感(四):许先生教我们如何过好这一生

(《十三邀》采访视频 公众号视频 侵删)

2020年7月视频公众号《十三邀》做了一期许倬云老先生的访谈,访谈中老先生谈到了信仰、历史、思考,谈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节目一经播出,被很多人的朋友圈转载刷屏,很多网友纷纷为先生90高龄,身残志坚还忘我的奉献精神所折服。

(网友的留言<来源:十三邀公众号>)

许倬云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曾任港台、美国多所大学的教授,是作家王小波的老师。

1930年出生,将门之后。但他不幸从小患有先天肌肉萎缩症,13岁才能靠双拐走路。但他身残志坚,从未放弃过对知识的追求与探索,把严谨、精深的学术内容,阐释得举重若轻,又叙述得深入浅出,是名符其实的大家。

他的作品有历史著作《万古江河》、《汉代农业》、《中国文化的精神》等。先生视野开阔,行文如流水,厚植深耕,细微知著。在他的笔下,社会生活的细流与历史的变迁细密交织,历代大家隔空对话,心灵相惜,线索明确,层次清晰,不仅了历史学家的大智慧,而且无不透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2021年10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再版了他的作品集《江口望海潮》亦是如此。

这本书集合了进入千禧年之后到2008年之前,许倬云教授对于社会关心的课题的看法与观点,重点围绕中国的文化与经济进程、中国文化的当代意义等问题进行了讲述。

许先生在本书的《自序》中说到:“我在六十岁以后,即许下一愿:名山事业的学术专著,有无数学者投身其中,我自己愿意尽其绵薄,将学术专著传达于一般读者”。

许先生在《万古江河》中,借喻了长江大河,追述了中国文化成长的过程,也指向世界各文化体系终于将汇合为人类共同拥有,共同发展的全球文明。我们身处巨变时代,应当如何为推动大融合而尽力。

而在这本《江口望海潮》中,他回顾了人类的文化之旅,从农耕文明开始的一万年时间里,人类又沉淀了怎样的文明和智慧。我们又应该如何努力,共同去缔造一个新文明。

本书的第二章,讲述中国文化的当代意义,诸多观点对人生价值的探讨、对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文明建设极具普世价值。

他用历史学家的角度,给我们做了三个方面的阐述:一、人类追寻人生意义的经验;二是中国文化中人生价值的探索;三是目前我们要追求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看许先生谈人类追寻人生意义的经验。

2014年内蒙古对红山文化进行申遗。红山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东北地区西南部。1921年发现其遗址,经考古界碳14测定时间,主体为5500年前的遗存。后来被确定为华夏文明最早的遗迹之一。

据考古统计,红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其中出土自内蒙古赤峰红山的大型碧玉C型龙,周身卷曲,吻部高昂,毛发飘举,极富动感。

(碧玉C型龙 网络图片 侵删)

红山玉龙对于研究中国远古的原始宗教,总结龙形发展的序列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许先生认为,新石器时代,

人们对生活、生命是有追求的。他在书中的原文是:当时人类思考已经远远超过吃饱穿暖的生理需求,亦即寻求如何做一个人以及人为何是人的问题。

远古时代尚如此。而流淌的历史漫漫长河,中国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探索从未曾停止过。

商周之际,当时知识分子认为周取代商,是上天拣选有诚心、有道德的周取代腐败的商。

孔子时代,他所创立的学说以“仁”为中心,孔子关心的是人的内涵,希望人能终生追求高贵的品德。

到了宋朝朱熹、明朝王阳明时代,探索的仍然是天地间的大道理与人自我寻求与感悟。

千年来的思潮已经直接指出人如何活得象一个人了。

书中指出:中国人没有救主,每个人要对自己负责,必须在身、心上感知天道,这也是每个人最重大的使命。

许先生认为,数千年的探索与论证,我们都会回归到《礼记·大学》和《孟子·尽心上》中的观点:一个是慎独,另一个是处世原则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慎独。拿现代人的话说,就是自律。不靠别人监督,严格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提升人的修为。

而达济天下就是说人要心怀天下,不断精进,待时机成熟时,去造福社会大众。

这就是中国人不断追求的人生价值:成人达己!

而现代人要追求的人生意义又是什么呢?

科技的进步,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有些人忘却了来到这个世界应该追求什么?我们的心失落于钢筯水泥的都市“森林”之中,除了朝九晚五、行色匆匆,我们也似乎不再问“我在哪里?”“我究竟需要怎么样的生活?”

信息透明化、网络急速式,让我们更加焦虑。文化观、价值观的多元化呈现、冲突,也让我们充满困惑。对于老一辈人传承的格言或信念,不再坚信,无法笃定。

我们有太多的不适,有更多人常常会问:富足就一定需很多的钱吗?更有有钱人发出,我穷得只剩下钱了这样的呼声。

这种呼声更多的可能是困顿,有了钱未必等于有快乐、有幸福、有价值。

此刻需要觉醒,需要去寻找自我世界。许先生在本书也给出了方向。他说,我们要以发展的观念、科学辩证的思路来寻求我们与天地、与他人之间的依存关系; 在快与慢、动与静之间寻求思考与行动的平衡。

白居易说,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历史学家的许先生与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先生同样给出一个行为忠告:敬天爱人。

去敬畏上天,关爱众人吧。

他这样说到:人能够在活着的一生成全自己也成全别人,过了丰丰满满的日子,而不追逐空虚、无意义的东西。我与四周和谐才是真实快乐的人生。

读一读《江口望海潮》,学习历史学家,如何践行丰富的人生。

《江口望海潮》读后感(五):《江口望海潮》:中国华夏文明,将成为世界经济文化的弄潮儿

三星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掘,一面世就惊艳了世界。2021年9月9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举行了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再次掀起了世人对三星堆的狂热。

在大量的新品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最大的完整金面具、最大的青铜面具、超大型人兽叠层神坛、等等都再次颠覆了人类的认知和想象力。

三星堆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长江文明之源”。三星堆的发现把古蜀国文明向前推进了5000年。这将让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了重新的定义:从单一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延展到华夏文明的多元化起源。

从出土的祭祀品和制作工艺来看,三星堆文化、古埃及文化、玛雅文化都坐标在北纬30°的地理带,又有着极为相似之处,难道在5000年前已经有了“世界经济体系”?

中国的历史渊源博大精深,《江口望海潮》这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再次带着读者开启中国文化之旅。中华文明何去何从?鉴古明今,在和世界经济文化的碰撞中,中国就是那个驾驭大涛大浪的弄潮儿。

《江口望海潮》的作者是许倬云教授,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在多所国际名牌大学执教。1980年他当选为台湾中研院院士;1986年当选为美国人文学社荣誉会长。他的代表作有《万古江河》《许倬云说美国》等诸多专著。

《江口望海潮》是许倬云教授的作品集,用江河、大潮、大海形象地带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从文化到经济的影响和促进,以及和世界文化经济的碰撞和衍生。许倬云教授的初衷就是用服务于大众的笔触和方法,从衣食住行为代表的社会根基文明出发,探讨中国和世界格局的大家议题。

01、江,孕育中国千年文化,滋养生活共同体

大江大河,不仅滋养了生命,也孕育了人类的文明。河流文化,也是人类文化的发祥地。中国的华夏历史起源于黄河文明。

随着三星堆考古发掘的突破,中国的历史被向前推进了5000年。“长江文明的起源”将把中国历史文化重新定义为多元化的文明起源。

人类开始了群居,形成了生活共同体。作者认为生活共同体的变化和发展,超出了单一家庭的结构,形成了合作式的生活共同体。

这种生活共同体的衍生,是政治共同体(国家)、民族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的基石。想要了解世界,展望未来,更需要认知和尊重历史。哲学上的灵魂三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人类的衣食住行是生活的底层需求,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不仅形成了区域文化,还主宰了区域间贸易,形成了经济文化。

作者在《江口望海潮》中以中原生活为探讨中心,侧重在食物和居住两大方面的农耕和劳作生活。比如,水稻是中国最早栽培的作物之一。在公元前7000-5000年之间,彭头文化的遗址出现了稻米。

袁隆平院士苦苦找寻的野生稻,在史前的华南地区随时可取。因为粮食资源的需求,反而推进了长江中游地区的水稻栽培,进而形成了农耕的起源。

生活资源的富裕与否,直接改变了生活共同体的阶层化,从而改变了社会形态和经济形态。

02、潮,碰撞中国大国经济,开启生命共同体

长江和黄河都是中国古文明发源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国的河流文化,也孕育了生命。

在长江流域上,钱塘涌潮堪称世界奇观,波涛汹涌,变幻莫测。作者用江河形象地代表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用“潮”来代表的是中国经济文化与世界的碰撞。

从祭祀到宗教,古人从史前就有了生命的观念。作者说,生命是社会的,也因此,在社群中,生命是延续永恒的。

《江口望海潮》中专门对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相遇和互动做出了探讨。作者认为文化可以有三个接口和其他文化作冲突或交流:观念和信仰,物质与社会,政治与社会。

作者高度概括和梳理了中国古代社会,从内在和外在与自身文化和外来文化产生碰撞,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民生、经济、文化等等各方面的格局。

许倬云先生在书中特别提到了15世纪后,随着新航道的出现,西班牙人用掠夺墨西哥的金钱,在中国南部沿海和澳门开展通商,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更严重的碰撞则是发生在19世纪后的香港,不仅撼动了中国的领土,还发动了鸦片战争,开设通商口岸,控制了经济命脉,从观念信仰、物质社会、政治社会三个方面获取利益,从本质上改变了生命共同体。

至今在世界范围内,人类仍然在不遗余力地在各种碰撞中为生命共同体而付出一代代的努力。

03、海,百纳世界发展格局,共建命运共同体

海纳百川,世界就是大海,包罗万象。史前时代,人类就已经开始用不同方式理解生命和死亡,追寻人生意义的经验。那么,未来的世界又是什么样的趋势?

作者纵观中国的华夏文明,对比两河、埃及、以及印度文明,人类都有着共同的愿景:天人之道,“涅槃”重生。中国文明的博大精深,追求生命的意义:上不愧天,下不愧人,内不愧心。

现代的文明社会面临着世界新格局的挑战,世俗的利益关系改变了人类的价值观。信息化的时代让传统的社会共同体失去了实质的意义。科学的进步打乱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

人类的生命共同体捍卫的就是世界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个世界,未来的共同趋向应该是相互依存的国际关系,服务于共同的利益,在全球范围内平等互惠地可持续性地发展。

04、写后结语

许倬云教授在《江口望海潮》里从古代人的生活和文化互动入手,在柴米油盐里探讨文明变革,在锅碗瓢盆中盛满了深层智慧。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终断的文明,也将会为世界文明的进步推波助澜。

钱塘观潮,壮观天下无;中国如鲲鹏,水击三千里。大国风范和大国担当,才能成为世界海潮的弄潮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