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椿树峁读后感精选

椿树峁读后感精选

《椿树峁》是一本由谢侯之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页数:24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椿树峁》读后感(一):泪中带笑:黄土高原的乡土追忆与人情记事

初中地理课本上学习黄土高原地理形态“千沟万壑,沟壑纵深”,黄土高原上的地貌形态有“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峁”。《椿树峁》的作者谢侯之在这本书中给我们讲述了在椿树峁小队中插队生活的种种,是知识青年的往事回首,是人情世故的感叹淡然,是不容忘记那段历史的追忆。 在山村插队的生活是很苦很累的,山里人的热情款待让从北京大城市走出来的知识青年们措手不及,贫穷落后的山村吃不饱饭是常有的事,村民拿出过年过节都不舍得吃的东西招待年轻人们,在悲苦境遇下,山乡村民们的淳朴踏实和超然淡定足够让人放心。 古老的黄土高原,养育了这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一茬人苦受够了,一茬人又生出来,滔滔不绝。受尽苦难的人儿天黑起身上山劳作,在天地间的群山中,回荡着波澜壮阔的生命交响,礼赞死生苦难,在这黄土高原。 椿树峁这个小村庄总共只有就九户人家,孤零零地藏在大山深处,远离其他村庄的人烟。去椿树峁的路曲折迂回,弯里拐弯,在这狭窄又曲折的小道上,雨雪天更是寸步难行,椿树峁的娃娃和大人们在这落后的环境仍保持对生命的期待和乐观,穷苦日子的欢笑声,让人轻易忘记了岁月的艰辛。 那时环境恶劣到极致,满眼只有黄土,光秃秃的山上没有一棵树,走几里山路也见不到一颗灌木丛。如今感慨国家改革开放,几十年坚持如一日,退耕还林还草,成功改造了这片贫瘠的土地,回归了自然美丽的绿色生态。千沟万壑、起伏交错的黄土高原,永远向那群人复现心中那幅永久不褪色的画卷,那片岿然不动的山梁,那片凝固静止的海,是牵动知青心怀的陕北。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段真实的过去,这段难忘的知青岁月,在谢侯之书写的陕北故事和插队记叙下更像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者在讲故事,无需细节刻画,细节已经在深情的回忆中淋漓尽致的体现,无需雕刻琢磨,自然也能感受到那段岁月的苦与乐。如今椿树峁的村民早已经搬迁到万庄,如今虽已只剩遗址,但人行风雪中的烈酒、热气腾腾的热汤和大肉、夏日散发着薄纱般金辉的晚霞、儿时皮影中的云烟、咿咿呜呜扭啊扭的郿鄠调子、油灯下忙碌学习做题的身影……构成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现代性的想象。

《椿树峁》读后感(二):人有吃上就好

谢侯之在陕西的一个小山村里插队。

地方叫椿树峁。

没有椿树,只有峁。

上山的路极难,有一条小道,狭窄,排不下两个人,侧身就是悬崖。

峁上有九户人家。

插队的知青正好也有九个人。

椿树峁是附近有名的穷村,吃食常常断顿,取水则到山下沟里,最怕落雪、落雨,胶泥地里滑,取不上水。

下来的北京知青在小山村正式的第一餐晚饭,是熬下的酸菜猪肉,酸菜是自家酿的浆水菜,肉是村人专门去安塞集,走街上割来的带皮带肥肉,大块切了,伙着浆水,撒些盐,柴灶上炖好。

知青们却不领情,因了心情完全没胃口,加之肚子里不缺油,几乎不吃。

乡人们大是不解,好心劝道:“大肉哎,好东西哦。不吃上些?平日在咋就能见到了?”

人有吃上就好。

刚到村的知青,还不能理解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椿树峁虽然只有九户人,也合一个小队,副队长爱说:“人有吃上就好。”

第一次听这话,是谢侯之在后沟斜坡上见副队长和他儿背绵蓬草。父子俩走在路上摇摇晃晃的,摇摇晃晃的背着两个巨大的草垛,像爬上来了两棵树。

谢侯之第一次见,问背这些草干啥?

“吃哩嘛。没粮没办法嘛。”

原是绵蓬草里有籽。

打出来,磨细了,可以充饥。

又是晚饭,“副队长家窑烟道里冒出了烟,我去他家窑,一家六口,都端上了碗,碗里黑乎乎汤水,是绵蓬籽的面面,加的什么干菜草叶,又掺些糠麸子,具体菜谱不清,熬成了稀糊糊。”

副队长举了碗喝糊糊,幸福快乐,笑吟吟说道:“不管咋,人有吃上就好。”

是啊,人有吃上就好!

知青们大肉是见不到了,餐饭几乎都吃不饱,谢侯之家里寄了两条油亮亮的腊肉,只有一线瘦,大伙议论这是块好肉。放饭盒里蒸来吃,不小心蒸过了头,肥的部分化成了油,分着把油仰头喝掉,纷纷称赞味道真好。

谢侯之事后写了散文,就取名《椿树峁》,回忆在陕北山村里当知青的岁月。失去的印象才深,才能从底子里写出东西。他写的最生动的两件事,一是吃食,二是读书。先解决肚子,再解决脑子。

写吃食的大家,数不胜数。

唐鲁孙、梁实秋、曹雪芹算作一路,写美食之好,吃法之妙。

吴敬梓、李伯元算另一路,不专写吃食,写小说总要提吃饭,普普通通,但就是香。

汪曾祺夹在中间,大酒缸里一饭盒咸菜,也切细细的,写得也细,有味。

以前书读得粗,故事看个大概,注意到写吃,要从《官场现形记》起,大概是广州官场有一个什么活动,有位官员去晚了,尚未吃饭,别的不要,只将那肘子,用筷子,连皮带肉划成方块,拌在饭里,油汪汪一大碗,大口吞下。

家里极少吃米饭,肘子与饭同时出现的场合更是没见过,这一段硬是给我看出口水来。到南方后,试了一回,果然香得来不及嚼。

《儒林外史》开篇讲王冕画荷,远远的见一个夯汉,挑一担食盒来,手里提着一瓶酒,食盒上挂着一块毡条,来到柳树下,将毡铺了,食盒打开。三人走到树下,坐在下面把酒斟来吃……其中一人道“带两斤干鹿肉来见惠,这一盘便是了”。天气烦躁,树荫下饮酒,拈些鹿肉,摆些闲龙门,神仙生活。

谢侯之也写吃,大部分时间饿着肚子,有几次吃得爽快,吃得饕餮,真真地让人理解什么是油水寡淡。

他写年节回家,等火车,吃饭。

要了过油肉,要了红烧肉,没有米饭,就又要了馒头,想想够了。虽然糖醋里脊很馋人,但想着太贵。转念一想,老谢还是馋了,又“再加一个糖醋里脊”。

前面的菜很快吃完,又去要了馒头等糖醋里脊,此时车马上要开,他想走,又看到师傅已经把里脊炒的金黄油亮,他又舍不得走了。

车不等人。

谢侯之顾不上烫,先把肉往嘴里塞,把馒头掰开,往馒头里塞,实在装不下,那时候没有打包的说法,抓了一把往车上跑。

那肉挂满肉汁,刚炸出锅,烫得嘴也痛,手也痛。爬上车,先把手里的肉吃完,再去吃夹肉的馒头,发现不对,原来嘴里喉咙里嗓子眼里,都烫起来大泡。

为了这顿吃食,医院跑了大半个月,才算好。

他写能够吃饱的机会,丢一回少一回,下次碰到还不知道哪年哪月呢。

又一次吃饱,差点撑死。

谢侯之和几个同学到延安城送别,已然吃好喝好,桥下拍照留念,却救起个落水的小孩。

孩子家人为了表示感谢,拿吃的抽的喝得往怀里塞,摆上几大碗堆尖洋芋臊子白面条儿,里面见到有肉丁,白面的!精粮食!还开了几瓶红葡萄酒,都是好东西。

大家刚刚吃过饭,推脱吃不下了,老谢就想“三个都不吃,肯定过不去,总得有人牺牲,留后做掩护吧。”

于是充好汉吃上一碗,结果人家不干,非叫还吃,最后又吃上一碗,又将酒喝上一通,才算过关。

这些吃食不得了,吃完发现路都走不了,要撑死,催吐吐不出,只吐许多酸水,幸好没出大事。

普通的一份菜,一份面,那时候缺油少盐,肚子里缺油水,宁可撑死,不能放过。

谢侯之写这些,不是为了诉苦,知青生活苦,当地村民生活更苦。他想写自己的青春,想写那些年给他带来的坚韧,想写留在西北大地的念想和感情。

如果只是苦,那人生还有什么希望。

毕竟,人有吃上就好。

《椿树峁》读后感(三):平实的岁月记忆生出的质朴情感

作者描写了“十年浩劫”那个年代在陕北农村的插队经历,理性克制的语言极力抑制悲伤情绪的蔓延和溢出。这位“局内人”常常以一位客观冷静的“局外人”姿态和视角去经历黄土高原的岁月和生活:砍土、陶地、捣粪……与队长、与乡民,在汗水浸湿的劳动中融入这片硬土里。

朴实无华的文字,白描地记述回忆里的每个生活人物和每个互动细节,这种不掺杂过多个人情感和其他元素的添加,就如陕北人民生存必备的白面馍馍,原汁原味,厚实真切,没有人工糖精,咬一口都是辛勤劳动的喜悦。

这样一种更加客观的角度,平静地去回忆过往,却恰如其分地在朴实无华的文字中渗透出一种悲凉。正如作者离开再回首时,感叹:“不知为什么,心中总泛起污名的悲伤。”

这本散文集,形散但始终伴随质朴情感没有散:

雨——水

在写雨的篇章中,如“延安的小雨”和“细细小雨的椿树峁”,让我们看到了黄土地上难得的湿濡和绵绵,这里既有着知识分子的浪漫——在清清凉凉的空气里赏雨,在雨声营造的“高级图书馆”氛围里看书;但也是乡里人需要为生活着想的“祸事哈咧”——准备蓄水洗衣服、做饭,还要冒险下山走湿滑的红椒泥路等真真切切结结实实的现实难题。还有和水有关的“井沟坝”,“雨”和“水”都是大自然的赐予之物,给稀松平常的日子增添一点乐趣,同时乡里人也深刻明白“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可遇不可求更显珍贵,人定胜不了天,是中国千年来儒家顺天和好的大道。

“世间至理,不可逆天行事”,这也是劳动人民的实践出真知,悟出的生活哲学。

知识

除了在雨声中阅读,还有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在课堂里忘神地传授知识、在夜间煤油灯的亮光中席炕而读、在秋光薄云的山顶上看书。最逗的是,这位知识分子成了教书先生后,个人的日间作息都引起了乡里人的兴趣,“看谢老师下夜做甚了?”“一个箱子上摆两盏煤油灯了,真是个文化人”,“这厚的个怪书,谢老师咋就能读完了?”知青下乡,可能让文化人在历史的滚轮中吃了苦,遭了罪,但这艰苦岁月的日子,却是让文化扎根在贫瘠干枯的土地中,是浪漫触地的厚重感。同时,文化的融入,也让朴实的乡民在贫苦的日子里感受到如春雨般珍贵的甘甜。诚如作者所言“这些个词文曲文,在窑洞里给人营养,叫人喜欢”。

食物

谈完精神营养,不得不提温饱食粮。现在是中午十分,写完这一段,我也需要补充一下体力,满足味觉以及馋的欲望。中国人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中国的美食更是异彩纷呈,并形成了绵延上万年的饮食文化,深厚广博。但是中国人却也遭受过几次大饥荒的年代,知青下乡的岁月里,便是劳苦大众要与“吃”斗争的贫苦日子。因此,秋收谷子熟食的金黄色,变成了作者心中最明亮的颜色;赶火车前,馒头夹住、嘴里塞满、手上还抓着刚炸出锅的糖醋里脊,是作者见过最漂亮的糖醋里脊,也是吃过最好吃的糖醋里脊。即使在那顿大肉酣畅之后,作者的身体自食了不加节制,肆意贪婪的恶果,但是那种挨饿之后的欲望释放,是一种狼狈的喜悦,是人性本真的体现。

(此处要是有一盘糖醋里脊甚好)

现代生活,食物过盛,以至于年轻一代几乎不曾体验过饥饿的感觉。我们想吃可以随时买到,也不存在地域特色小吃的不便,城市发展带来了文化流动。所以,现代人保持适当的身材反而成了一大难题,减肥成了永恒的话题。因为,对抗本能是最艰难的事情,食物过盛的时代,个体需要节制的是避免吃过多,而不是维持吃得饱。记忆里的美食永远最美,但是时代一去不复返。当下忙碌的生活,我们忘记了品味美味,而是被周遭嘈杂的信息淹没,囫囵地吞下食物,食物成了资本的体现,成了潮流的展示,成了满足各种外在炫耀的商品,而失去最质朴的饱腹感,华而不实。就像我们为什么在才吃完午饭后,还有来一杯“秋天的第N杯奶茶”呢?我们在晚饭过后,欣赏电影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吃下一整桶爆米花?我们吃饭不是为了饱腹,而是为了追剧;我们吃饭不是为了享受美味,而是为了拍照;我们吃饭不是为了喜欢,而是为了追赶时髦。所以,一不小心,我们就吃了很多。以至于吃完又后悔,每天为食物而烦恼,为身材而焦虑,为身体而担忧。

很多时候,我们吃下的不是食物,而是各种外在形式内化的欲望。

欲望不加节制,我们必然自食恶果,不是我们吞食食物,而是被食物吞噬。

所以,当下的生活多姿多彩,却也充满诱惑,膨胀了欲望,却少了份记忆力最质朴的情感:一个白面馒头,一杯茶,可以顶一个上午;一本书可以陪伴今夜的月光;一捧清水,可以洒出纯净的欢声笑语。

愿我们召回那份质朴,回归自然本身,寻回融入时代里的文化,享受食物最简单的快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