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鲁迅:大先生,小日子》的读后感大全

《鲁迅:大先生,小日子》的读后感大全

《鲁迅:大先生,小日子》是一本由菜馍双全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21-7,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鲁迅:大先生,小日子》读后感(一):认识鲁迅的入门书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我们还要去阅读很多年前的作品,还要在课本中一点一点去分析那些经典,去了解鲁迅等大家的生平和经历,为什么他们的作品从来就没不会过时。我认为答案就是他们的远见,他们不是把眼界放在近十年,二十年,而是在考虑这个国家的未来,所以他们的很多观点和看法现在看来依旧是很新鲜的;现在遇到的问题在这些大家的作品中,依然可以找到答案,甚至会转变我们的思路,解放我们的思想,让我们重新去审视一些问题。

鲁迅是我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我们对于他的印象一直是一个很强硬的斗士,可是这本书却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周树人,讲述他在生活中的样子。鲁迅也像我们每个人一样,也会在开心或抑郁的时候和朋友小酌一杯,甚至喝醉;也会沉迷香烟无法戒掉;也会在吃到美食时控制不住想要与人分享的心情。这些是鲁迅的小日子,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小日子,从他的生活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有时甚至会会心一笑,觉得自己找到了知己。这些鲁迅先生的生活片段是我们自己很难从鲁迅作品中看到的,菜馍双全为我们还原了这一切。

上学时几乎每个学期的语文课本上都会有鲁迅先生的文章,那也是整本书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无论是《茶馆》还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每一篇我都很喜欢。在他对日常生活的叙述中透露出对于社会的不满,也会在严肃的文章中隐隐透露出自己的情趣和幽默。当我们读完这本书,了解鲁迅的生活习惯和性格之后,就可以更好的欣赏他的作品,例如看到《茶馆》中的“头一口就惊人,冒的是黄烟,我以为他误把爆竹买来了!听了一会儿,还好,并没有爆炸,就放胆继续地吸。吸了不到四五口,我看见蚊子都争着向外边飞,我很高兴。既吸烟,又驱蚊,太可贵了!再吸几口之后,墙上又发现了臭虫,大概也要搬家,我更高兴了!吸到了半枝,何容先生与我也跑出去了,他低声地说:“看样子,还得戒烟!””,这一部分时,可以看出这一段是借书中人物之口给自己吸烟找借口,可以看出鲁迅的小私心,也会让我们在阅读时多一些乐趣。

书中还讲述了鲁迅先生身边的人,他的妻子,朋友,老师等,每个人都在他的生活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他产生一定的影响,讲述他和身边人的故事,可以更好的了解鲁迅的性格。这本书与一般的人物传记不同,是一本很轻松的读物,并没有按时间顺序去讲述鲁迅的生平,而是像散文一样去讲述他的生活习惯和细节,作为了解鲁迅的入门作品还是不错的,可以减少我们和名家的距离感。

《鲁迅:大先生,小日子》读后感(二):吃吃鲁迅先生的瓜

读完了这本书之后你会发现这位作者真是鲁迅的铁杆粉丝。不知道他读了多少鲁迅的作品以及鲁迅的传记,才能挖到鲁迅的这么多八卦。从这部作品里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位“大先生”的平常“小日子”,也可以了解到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真性情。

本书从鲁迅的日常生活、工作情况、感情生活以及与亲戚朋友的相处等几个方面为读者刻画了一个非常饱满立体的大先生。说道鲁迅,有的人可能认为他牙尖嘴利、擅长讽刺,有的人认为他铮铮铁骨、不屈不挠,有的人说他较真儿,有的人又认为他大方。其实读完这本书你就会发现,这些性格,鲁迅兼而有之。

鲁迅确实是个认真的人,也是个爱较真儿的人。他为了不违抗母命而与朱安成婚,但是朱安却从未走进过他的心里。他的一生中特别喜欢打抱不平,很多时候是通过笔杆子,但是被逼急了也不忘拿起法律武器。比如与章士钊以及北新书局的官司。

但是鲁迅又是个善良宽厚之人。比如他待萧红萧军,比如他在与周作人失和后仍然供应侄子上学,又比如在他写作成名之后好多青年人找他借钱甚至要钱,他都一一答应,甚至闹得自己都入不敷出。这样善良得近乎有些迂腐的鲁迅先生是我们都始料未及的。

而鲁迅对于爱人许广平及儿子周海婴的细腻感情更是让人很难与他冷冰冰的外表联系起来。在他与许广平的通信中,他们互相称呼着令人肉麻的外号,鲁迅还时不时地撒个娇,对许广平的依赖之情跃然纸上。他对儿子周海婴的溺爱更是动人。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他小时候受够了限制和拘束,所以要让孩子解放天性。

小的时候看大先生的文章,觉得他就是那个童年无忧无虑的迅哥儿,有些调皮,又很好学,羡慕他的百草园,钦佩他不迟到的好习惯。长大了读他的《狂人日记》,又深感先生忧国忧民之心,他的笔就是手中的枪,他用激昂的文字试着唤醒中国人麻木的反抗之心。如今再读这本《鲁迅:大先生,小日子》,懂得了他也是有着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的平常人,也看到了他的真性情。建议喜欢鲁迅先生的人不妨都来读读这本书。

《鲁迅:大先生,小日子》读后感(三):《鲁迅:大先生,小日子》:走进鲁迅的日常生活去了解鲁迅

鲁迅,已经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他的文学思想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我们从小时候就开始学习他的文章,而我们对他的印象也更多停留在:“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或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之上。但鲁迅也是一个普通人,它有着普通人所拥有的七情六欲。他也需要生活,需要衣食住行,他有朋友、家人,他也有喜怒哀乐。鲁迅不仅仅是一位斗士,同时还是一位生活家。

“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部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这是鲁迅的文章《这也是生活》中的一句话,这也是这本书《鲁迅:大先生,小日子》最好的注脚。

作家、媒体人菜馍双全,作为鲁迅的超级粉丝,把鲁迅先生最日常的生活部分,把鲁迅作为战士之外的另外一面,真实而全面的还原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认识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让我们走近这个神一样的男人,让我们可以就站在他的身边,看着他嬉笑怒骂,看着他敢爱敢恨,看着他过自己的日常小日子。 这部书的一开始就带领我们进入鲁迅最日常的生活。看鲁迅喝酒,看鲁迅吃抽烟,看鲁迅下馆子,看鲁迅买房、租房,看鲁迅照顾孩子,怎样当好一个父亲。还有比这更日常的吗?这绝对是一个作为普通人最普通的生活。鲁迅也曾经是普通人,也有普通的生活。但他的普通生活中也有着不普通的一面。比如鲁迅喝酒,但从来不会喝醉;鲁迅下馆子,只在意和下馆子的人,而不是满足口腹之欲;鲁迅买房、租房,从来是为了让家人生活更舒服,而不是满足物质的享受。对于他来说,有一个安静的读书场所就已足够。鲁迅之所以能够成为鲁迅,在他最普通的生活的另一面,你就一定能看到不普通的部分。

我们都知道鲁迅写了大量的著作,并且都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鲁迅是天才吗?他自己就曾经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所以在这本《鲁迅:大先生,小日子》之中,我们也看到了鲁迅作为学问家的另一面。鲁迅穿着孔素,从来不讲究衣着,鲁迅喜欢孤独的读书、写作,甚至不喜欢旅游。能想象到他在上海住了十年,而没有逛过公园吗?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他只是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鲁迅的家庭生活也是最经常被人提到的一部分。他和周作人被号称“双子星”,但为什么两个相互扶持的兄弟最后会形同陌路?他和许广平的爱情被人们津津乐道,但他同样辜负了另外一个妻子朱安的一生。这是鲁迅作为普通人无法避免的缺点,但他有着如此执着的爱,也是让我们敬佩的地方。鲁迅的母亲、妻子、兄弟、老师、学生、朋友,所有能够走进鲁迅生活的人,都对于鲁迅的人生会有影响,都成为这本书所记录的部分。 鲁迅成长过、工作过、生活过也斗争过,爱过、恨过,而这才是一个全面的鲁迅。我们在阅读鲁迅的那些战斗檄文的时候,也不妨真正的走入他的日常生活,走进《鲁迅:大先生,小日子》之中,去最全面的了解这样一位伟人。

《鲁迅:大先生,小日子》读后感(四):《鲁迅:大先生,小日子》——这一次,让我们更加接近鲁迅先生

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我们热爱他的文字,也从他的文字中去了解他,我们仍然渴望可以从他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更加接近他。 《鲁迅:大先生,小日子》是菜馍双全的新作,作者历时五载,深入阅读鲁迅的文集,搜集挖掘鲁迅的相关资料,从他的生活点滴中为我们还原出了一个性格鲜明又不失幽默有趣的鲁迅先生。

不得不说,作者做了相当充分的案头工作,像挖掘宝藏一样挖掘鲁迅先生的所有故事,从鲁迅先生的亲人、朋友到他的老师、学生,从抽烟、喝酒到收藏、租房,囊括了生活的各个方面,让我们从一点一滴的生活细节中,更加接近鲁迅先生。

这本书的开头就讲了鲁迅先生喝酒、抽烟的故事,好像一下子就把我们与先生的距离拉近了。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如孔乙己、如阿Q都因为喝着一点酒更显得生动几分,在绍兴出生长大的先生,想必对香醇浓厚、风味独特的绍兴老酒更有着别样的情感吧。与三五知己好友,畅饮谈心,餐桌上的那坛酒也让彼此的友情升温,高声谈笑间,享受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光。鲁迅先生和香烟似乎有成更密切的关系,仿佛在我们的记忆里就有这样的一幅画面,先生吸着香烟,静静地坐在桌旁工作、学习、写作,当那火光一亮一闪,当那烟雾渐渐升腾,那震动人心的文字也随着思考荡漾在笔端。

鲁迅先生的文字里有着无人可及的深刻与辛辣,而作为父亲,我们看到了他温柔的一面。在鲁迅未成为父亲之前便发表了一篇文章《现在我们怎么做父亲》,文章中说“父亲对于子女,应该是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当他自己身为父亲的时候,他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了自己的主张。在童稚的儿子面前,老来得子的先生总是会多几分耐心,他从不打骂儿子,也很少对儿子提太多要求,给了儿子最大的自由,在当代“严父”的框架之外,他是完全不同的形象。就像先生的诗《答客诮》中所写“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先生是现实中的“大丈夫”,更是真实小日子里的慈父。

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对鲁迅先生影响较大的三位老师,第一位老师是在三味书屋就读时的寿镜吾先生,鲁迅先生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读了很多书,夯实了古典文学的基础和功底。在留学时遇到了著名革命家、国学大师章太炎,他对鲁迅先生的影响不只在学术上,更是发自心底的革命精神。在仙台医专读书时遇到了解剖学老师藤野先生,正直、热情他给了鲁迅先生温暖的关怀和莫大的支持。这三位老师推动了鲁迅先生的成长和进步,他们的人格魅力成为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生活的点滴让鲁迅先生的形象丰满而立体,这一次,我们是如此的接近他,让我们有机会去了解一个更加生动有趣的鲁迅先生。

《鲁迅:大先生,小日子》读后感(五):鲁迅的「人设」

先生如果在世,怕是这个题目看完就不想看下去,他一生最不爱被别人贴标签。

"人设"一词放在今天绝不是个好词,顺着别人的眼光来塑造自己,而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是现在的人设;然而鲁迅的人设,不是立给别人看的,是给自己的。

鲁迅似乎总是一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姿态,严肃的民主战士形象,结合他犀利讽刺的文笔,俨然一副不好惹的样子。

作者通过写鲁迅生活琐碎,对待朋友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有灵魂的可爱的“讯哥儿”,文中大部分真实看法来自于友人回忆鲁迅的文章,因此具有很强的可参考性。

想要读懂中国的人和事,就去读鲁迅;想要读懂鲁迅,那么这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不止鲁迅的文章,读他的生活,在今天也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1/

在精神和思想方面鲁迅无疑是个巨人,而在生活方面,鲁迅却是个十足有趣的人。

作者这样形容鲁迅:

“不是鸡汤文里的有趣,不是无趣的人天天挂在嘴上的有趣,不是偶然流露的有趣,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有趣的有趣,不是‘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里的有趣’”

“他的有趣,是和十万和百万里也未必可以挑一的有趣。

他的有趣,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如生’的有趣

他的有趣,是不知不觉细想下才恍然大悟的有趣。”

“有趣于他而言,不过是生活点缀,丢在地上的弹珠——无需刻意,俯拾皆是”

文章的深刻,来自于对待生活的真诚

2/

清晰地认识自己,却成了现在的我们最需要的。

书中《高帽与小鞋》是我最喜欢的一节

一个人一旦有了标签就容易囿于标签,世人给他的标签是思想先锋,是大学教授,是民主战士,,是左联盟主,而讨厌他的人却说他是世故老人,是保守派老朽。面对褒贬,鲁迅泰然处之,清醒的头脑让他虽深处乱世,却对古今中外、个人与国家有着通透的理解,外人给他的标签,贬之褒之,他都未放在心上。

更出名的一件事是鲁迅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在给台静农的回信中,他说:

“我眼前所见的依然是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学,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吧”

他为唤醒国人而发声,而不是为自己的学术成就,因此不需要著作荣誉等身来证明自己。

3/

他有文人的傲骨,却无文人的疏离

文人总耻于谈钱,鲁迅却不是,相反他大方地谈钱。鲁迅在《灯下漫游》一文中,便是以换钱为开始,而引出自己的思考,“宁为太平狗”才是比生逢乱世更悲哀的事情。他曾说:“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所卖掉”。

无论撰稿,还是做教育部佥事,本不至于过得艰苦,然而混战时期,教育部欠薪,鲁迅还要负责一大家人的生活,一度使其日子拮据,因而不得不借钱甚至借高利贷养家。然而另一边,他对待朋友和有志青年毫不吝啬,经常资助贫穷的青年读书。

他的小说与时评都是那么犀利而一针见血地指出弊病,小说主人公不似张爱玲般纸醉金迷的人,而是中国社会真正的底层的人,我想,他从未离开生活,一直在观察生活。

反观如今,名人总想要脱离阶级,而后发出“何不食肉糜”的声音。

4/

鲁迅之婚姻,历来为人们所讨论,与发妻朱安是包办婚姻,因妻子与他毫无共同语言,鲁迅前半生都很痛苦,或许《我之节烈观》也是在这之中产生。我们自然不能以现在的道德标准来要求鲁迅,他和朱安的婚姻是时代的悲剧。直至后来搬到上海和许广平一起,才真正体会到热恋的滋味,在《与妻书》中,给许广平的众多昵称又体现了一个温柔的鲁迅。

非常喜欢封面,标志性的隶书一字胡须

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读鲁迅,他看中国人之深刻,即便放在现在,很多问题也具有参考价值,应时读时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