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政治学有什么用?经典读后感有感

政治学有什么用?经典读后感有感

《政治学有什么用?》是一本由[英]加雷思·索思韦尔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政治学有什么用?》读后感(一):政治学到底有什么用?

政治学,看上去好似十分高大上,那我们又是否知道到底什么是政治学吗?

这本书首先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政治学,其实不仅仅是那些高大上的理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政治学。小偷应该负责任吗?朋友说你胖该怎么办?相信我们在某个时刻都曾思考过这样的问题,这便涉及到了政治学范畴。

这本书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政治学有什么用,就我的观点来看,这本书最棒的一个点就是在引导我们去辩证的思考,然后将政治学上的各个观点告诉给你,令人豁然开朗,然后不禁感叹先贤的智慧,他们思考的很全面,每个观点都有理有据。

因此,这本书很值得一读!能够扩展知识面,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政治学有什么用?》读后感(二):学点政治总没错

政治无处不在

吃穿住行

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尝到的

原来你每时每刻都被政治包围

有些时候权利的出发点是利你,却让人难以忍受

有些时候权利的出发点是“利”你,让人会心甘情愿地接受

这世界,需要一定的观察、分析、讨论......

但是这样活着不是太累了嘛

这世界太复杂 再聪明再能干的人也会有掉链子的时候

我这样平庸的人 干嘛想那么多呢(也不是啥都不要想-0)

过多的思虑就会变成焦虑

所以做个好人 守住底线 赚点小钱 开心一点 就好啦~

《政治学有什么用?》读后感(三):当好一个社会人

“政治学”或“政治”在日常生活的语境中似乎总带着一些负面。回家和爸妈聊一会美国大选,他们可能会不耐烦地说:“我不懂政治,你还是说说你什么时候要孩子吧!”看到一些电影里越来越多白人以外的演员,朋友可能会跟你吐槽:“真是政治正确啊,小美人鱼都能是黑人?!”

正如本书导语题目所言,政治学俯拾即是。只要你生活在一个国家里,有着简单的社会联系,即便住在山上,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你还是每天都要面临一些政治问题。比如说灯泡坏了去买新的,是选择世界知名品牌的产品,还是买没听过名字但很便宜的产品?要知道知名品牌的产品可能由第三世界国家的工厂代工,当地是否存在血汗工厂你不得而知;本地产品价格如此低廉,是否也存在对工人剩余价值的压榨?以及国家对于民族产品可能进行了价格保护,然而,这公平吗?

这本通俗实用的《政治学有什么用?》在政治学的“自由、平等、权力与权威、权利和正义”五个基本框架下面设定了40个生活及思考场景,从“朋友说我太胖了,但这跟他有这么关系?”到“我应该支持我的国家开战吗?”,这些看似就是我平时在想的问题,这本书会再往远处探究一步,展开问题背后能关联到的政治学原理和思辨。

比如当你每晚面临和家人抢夺电视遥控器的局面,不妨用书中的理论来思考这个问题:你想要看的节目是否会在连续的意义上为家庭带来幸福?这正是约翰· 斯图尔特·密尔提出的“应该从规则的角度(它们是否倾向于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幸福)而不是从单一行为的角度来对行为做出判断”。而托克维尔在对美国的功利主义观察中发现,民主的法律通常倾向于促进最多数人的福利”,而不是实现“所有人的繁荣”,如果这种功利主义在你家深得人心,那么如果家里多数人赞成看某个节目,少数人就只能听从“民意”了。

在是否有义务帮朋友喂猫的背后想到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从人工智能挤占劳动岗位想到马克思的“人的异化”,从是否应该在社交媒体上po自己的生活想到福柯的环形监狱。读这本书是一次锻炼发散思维和辩证思考的过程,它是政治哲学这座巨大冰山的浮出海面的一角,见识过后,我愿意继续去探究冰山的秘密。

《政治学有什么用?》读后感(四):无所不在的政治学

一提起政治,往往第一反应就是那属于高墙之内的上层决策,与我一介平民何干。然而,《政治学有什么用?》确确实实的向我们展示了政治学的无处不在,它脱胎于我们的生命与生活,又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日常与未来。政治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对政治学的误解

这种心理上对政治的排斥源于对政治学的误解,一方面体现为对政治学定义理解的模糊。从字面来看,政治学离我们似乎很远,他关乎国家、人民、权力、民主、选举、公平、正义,蝼蚁之力何以能改变这种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体现为日常生活中对政治话题的回避,“别谈政治,会炸群;别谈政治,会被请去喝茶”。

让我们来看看政治学的定义,即“政治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以边沁和约翰以边沁和约翰密尔以及政治相关领域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狭义的政治学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广义的政治学研究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这句话似乎依然拗口,但作者在《政治学有什么用?》中,用生活中时刻发生在你我身上的事件呈现了政治学的主要命题,小到别人对自己身材的评价、骑电动车是不是必须戴头盔的鸡毛蒜皮,大到我是否应该去投票、是否应该支持自己的国家开战,你所能想象到的一切对于人性和人类关系的思考都可以纳入政治学的范畴,也就是自由、平等、权力与权威、权利、正义。因此,政治学并非阳春白雪,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政治学的面貌

这本书并不是一本严肃教材,条分缕析的研究政治学的定义、历史和派别,而是通过对“接地气”的话题讨论展现了最基本的政治学面貌。古典政治学中,耳熟能详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贡献了政治学的创始作品《理想国》和《论政治》;工业革命兴起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政治学的新变化,以边沁和约翰·密尔为代表的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理论成为这一时期政治研究的重要成果。19世纪以来,马克思从经济角度对政治学的研究开始了以科学方法作为手段的新阶段,而20世纪以后,除纯粹理论研究外,对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人类学和统计学为手段的行为主义政治学繁荣发展。通过具体的名字和理论,作者对政治学的科普渐入人心。

《政治学有什么用?》的价值在于纠正普通人对政治学的误解,强调通过亲身经验进行政治学思考的意义,进入政治学的过程也是对自己司空见惯的事情进行政治学解读的过程:政治学不仅有用,而且在指导个人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决策行为中深有大用,即便没有兴趣成为专业的高阶政治学研究者,这种入门的政治学理念带给我们思考的逻辑也将对日常生活大有裨益。

《政治学有什么用?》读后感(五):政治就在你我身边

政治学是一门尤其关乎实用、关乎日常生活的学科。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政治学,那想必是“权力”二字。

权力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就居于人类事务的中心,更是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最关注的词汇之一。权力是什么?往简单了说,就是支配人的能力,使人按照特定意愿行事的能力。因此,权力不仅仅涉及政府与人民——家庭内部的结构地位,公司企业与客户、投资人、市场平台所有者的关系,生活习惯、网络舆论、医院学校,都无法逃脱权力之网。

其实,只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不对等、不匹配,就总有一方强势、一方弱势。这样的关系很容易被识别为权力关系,并不是学者们要用权力概念这根大棒到处挥舞,而是权力的特征与结果在这些关系中一再出现。这些特征每出现在一处,便用权力的相关理论作为透镜去观察、去研究,总有些收获。

通常,以政府权力为代表的公共权力和以金融资本为代表的资本权力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分工已经到了十分精深的地步,以至于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很多时候也确实构成了一种权力。无论是政府高官还是超级富豪,想要治愈疾病,都必须谨遵医嘱,这就是医学知识体系与医生的经验权威带来了控制病人行动的权力。这种权力不仅在于把人放在手术台上任由宰割,更在于每餐后半小时服药一片。所以,我们也会听到这样的名词:身份政治、医学凝视、家庭权力结构、日常生活批判。现代社会的权力,或者说,在现代社会中被理解的权力,不再是生杀予夺的简单模式,而就在每个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尽管权力的实现方式、运作模式大大地创新了,但其效果还是和古代一样,有好有坏、有益有害。政治学的任务,正在于识别、分辨这些过程,判断其好坏,设法保留好的,剔除坏的。毫无疑问,这里面包含了两个部分:第一,全面、系统、深入地观察、识别、描述事实,也就是去发现那些实现了的权力结构、运行着的权力系统;第二,基于这些事实,前提明确地、逻辑正确地判断好坏善恶,考虑改进改善的目标和方法。

《政治学有什么用?》主要介绍了第二个部分,也就是政治学家们根据他们所掌握的事实,运用个人方法与风格,思考、论辩、验证得出的理解事实、判断是非的方法与过程。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常称之为政治哲学,它的话题涉及许多大词:自由、民主、权利、权威、合法、进步等等。其实,就像权力一样,这些大词都可大可小。它们存在于遥远高冷的抽象世界,存在于国家民族社会的宏观层面,也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件件小事。索思韦尔教给我们的,正是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政治学来辨别是非、判断善恶、求取和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