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近思录详注集评》读后感100字

《近思录详注集评》读后感100字

《近思录详注集评》是一本由陈荣捷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4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近思录详注集评》读后感(一):《近思录详注集评》:打开儒学经典大门,进入儒家哲思殿堂的入门书籍

中国文人常有一种现象,等到年龄渐长,就开始沉醉于中国古典哲学之中。也许这里面就有着关于人生最本质的答案,当一个文人有了极高的人生阅历,极深的学识,他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就会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想要了解的世界也就更加深邃和复杂,现实世界已经无法找到他们要的答案,那么那些先贤哲人之处也许有着最真实的正解。而年龄见长,阅历更深,他们所看到的中国古典哲学也就更有深度,更见人性的光辉,如果他们可以把这些见解发表出来,那就是人类的财富。 陈荣捷,国际汉学界新儒学的研究泰斗,一生学贯中西。特别是他有着在外国的留学经历,让他的眼界更加开阔;他接受了西方的教育,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也会有着不一样的见解。而这些都是他人生宝贵经验的一部分,这些宝贵的经验都会在他的治学态度之中,这也构成了他研究的特色,他更开放、更包容。虽然他晚年致力于研究朱熹朱子,也非常推崇朱熹,但对于反对朱熹的其他人也并没有特意贬低,比如王阳明,他也一样放在了学术的高地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这一本《近思录详注集评》就是他晚年研究朱子的集大成者。

《近思录》是和《论语》一样的语录体儒学经典。它主要由朱子和吕东莱合辑,记住了北宋新儒学四大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人的语录,集合而成。而《近思录》是对于儒学经典的继承和发扬,是对于中国儒学阶段性里程碑性的著作。关于《近思录》,它的注释也一样丰富多彩。在中国古代对于它的注释,就有几十种之多,而陈荣捷的这一本《近思录详注集评》,更是把关于这些经典的注解发扬光大,让《近思录》的注解版本又多一经典。 陈荣捷这本注解的特点,就是用古人的言论来注解古人的思想。特别是引用了大量朱子的本身言论来注解《近思录》。从这之中,我们既可以看到朱熹对于《近思路》的各种见解。毕竟《近思录》是由朱熹编辑成册,他的个人见解一定对于这本书的整体思想体系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他的这些注解也一定是最接近于《近思录》思想的注解。而陈荣捷引用的哪一条的朱子见解来注释《近思录》,也一定有着他自己的考量,这也成为他思想体现的一部分。因此这本书就成了三个人思想碰撞的舞台,北宋四大家的思想本身;朱熹等人的注解本身和陈荣捷所借用的条目本身,都会在这本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让我们阅读这本儒学经典时,可以有着更广阔的思路

《近思录详注集评》,无疑是对于研究儒学经典的一本最佳入门书,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儒学经典还需要重新阅读吗?像《近思录》这样的著作还有必要去看吗?更何况阅读这本书还要深具一定的古文素养,阅读难度并不低。 那我们随便找一段内容,看一下是否对于我们的人生还会影响呢?《近思录》卷一道体28:“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为两段事。“洒扫应对”是其然,必有所以然。”看是极其简短的一句话却讲出了人生最为至深的道理。朱子评曰:““洒扫应对”,末也。“精义入神”,本也。”而本末就是我们最应该注意的人生事项之一,既不能舍本逐末,又不能本末倒置。“治心修身”是本,“洒扫应对”是末。连一“洒扫应对”都是你人生必修之课,是“治心修身”的重要体验之一,还有什么不重要的呢?

中国古典哲学虽然有其糟粕的一部分需要我们摒弃,但更多是蕴含着前辈先贤的人生至理名言,需要我们认真体会、仔细钻研,它必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补益。而这本《近思录详注集评》无疑是我们进入古人哲学的入门级读本,虽然有难度,但有着浅显古文基础的人是可以看得懂的。那就从这本书开始登入中国古代先贤的哲思殿堂吧!

《近思录详注集评》读后感(二):读懂《近思录详注集评》,就读懂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近思录》是南宋末年理学大家朱熹、吕祖谦类编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北宋四子)语录而成。二人从四位理学大师的大量思想著作中精选622则语录,分为道体、为学、致知、存养、克治、家道、出处、治体、治法、政事、教学、警戒、异端、圣贤 ,此14 卷结集成书。其书名出自《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作为理学入德之门、进学之阶,《近思录》自著成之日即备受当世及后世儒者的推崇与重视,历代集注总体数量多达近百种,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注本有宋代叶采的注本和清代茅星来、江永、张伯行的集注本。它们不仅阐发了各自对《近思录》的认知与理解,而且补入后世重要理学家的思想,对后人有着深刻的教育警醒意义,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程朱理学的普及与传播。

已故著名哲学史家、旅美华人、朱子学研究权威陈荣捷先生生前著有《朱子门人》、《朱学论集》、《朱子新探索》、《近思录详注集评》等与朱熹理学文献相关的理论著作。在《近思录详注集评》的引言部分,陈先生如此写道:“《近思录》除儒道经书之外, 注释比任何一书为多”。书中“集评”部分源自诸多经典朱子著作及中国、朝鲜、日本多种或注释本或笔记,采录张伯行、茅星来、江永等旧注及朝鲜、日本学者之评语,并不吝对《近思录》原本中的典籍、术语、引用语、人名、地名等均加以详细说明,且各卷条目皆标注有数字序号,尤其对于初接触理学者有着非常友好的阅读体验。

据叶采《近思录集解》的点校者程水龙先生介绍: “各种整理形式的《近思录》版本,国内存世近二百种,韩国现藏高丽、朝鲜时代的传本总计约49种268部”,由此可见,《近思录》在儒学发展史上拥有无可取代的地位,确如陈荣捷先生所说:

“《近思录》为我国第一本哲学选辑之书,亦为北宋理学之大纲,更是朱子哲学之轮廓。以后宋代之《朱子语类》,明代之《性理大全》,与清代之《朱子全书》与《性理精义》,均依此书之次序为次序,支配我国士人之精神思想凡五六百年。影响所及,亦操纵韩国与日本思想数百载,且成为官学。”

“集注”一体,古来有之,看似分别粘贴、未尝“增损一字”,无需耗费多少精力,实则不然。除了涉及版本校勘时的明察秋毫、取舍定夺等学术工夫以外,最主要的是,经此编排整理,极大程度上便利了学者的阅读。与旁征博引式的“集释”、“集解”相比,“集注”在资料丰富性、文献保存性方面更加声名赫赫,以这本《近思录详注集评》为例,范围不逾张、茅、江三家旧注之外,在资料丰富性方面似无多大发挥,但在文献保存性、研究便利性方面的表现还是颇为可圈可点的。

后世学者认为,《近思录》之不朽,尤其体现在它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体系上,由此足见朱、吕二子编纂理念的体大思精。关于《近思录》各卷之间以及每一卷内部的各条目的先后顺序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叶采、茅星来、张伯行等注家都早已有过论述。其中尤以最早注解该书的叶采《近思录集解》所论最为精当。叶采于《近思录》各卷前原撰有一小序,此序足以作为《近思录》一书的提要与阅读指南。

从这本《近思录详评集注》我们不难发现,陈荣捷先生的学问方法,重观念史的分析,而不忽视史实考证,有深厚的西学学养,而倡导以朱解朱,注重原始资料,超越门户之见,特别重视利用日、韩学者的研究成果。他从历史的脉络观察思想发展,从概念的分析探讨学派流变,学风平实缜密,治学精审严谨,其学风和方法实乃理学研究当之无愧的典范!

《近思录详注集评》读后感(三):《近思录》“圣贤传心明道之要法,学者造道成德之大端”

《近思录》“圣贤传心明道之要法,学者造道成德之大端”

《近思录》是由朱熹与吕祖谦一起采辑北宋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北宋四子)四名理学家的言论编纂而成。淳熙乙未之夏,朱熹,吕祖谦在寒泉精舍,一齐读着前贤(四子)之书,而叹其“广大闳博,若无津涯,”而恐初学者“不知所入也”,因而专门编成《近思录》一书以使后学的晚生们“足以得其门而入”。这就是《近思录》之初衷。《近思录》作为一本理学入门书,“为我国第一本哲学选辑之书…支配我国士人之精神思想凡五百年”。

《近思录》的书名取自于《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古人解释“切问”说:“切问于己所学未悟之事。”解释“近思”说:“思己所未能及之事。”

明道先生(程灏)说:“学不博则不能守约志不笃则不能力行,且问近思在己者,则仁在其中矣”,伊川先生(程颐)说:“近思者以类而推”。近思录取其“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者”分类编纂而成。朱熹说,子夏所说的这四件事,即博学、笃志、切问、近思,都是关于学问思辨的。

《近思录》在章节编排上也都以朱熹在他的哲学和他的道统观念上为依据。“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于心上起经纶”;全书以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为首,皆以太极化阴阳,阴阳而五行以至于万物化生与圣人之立人极。并且每卷都以周敦颐之言为始,接下来是二程,再下来为张载,其实张载的年龄比二程要年长,应居先,而朱熹的这种编排次序,当是以周敦颐为理学之开端,以二程为理学之成立,张子为理学之补充。朱熹在他的《语类》卷有以“孔孟周程”为题之篇,又说道:“横渠之于程子,尤伯夷伊尹之于孔子”。可见朱子对理学的前贤的评析!一般的谈论理学者都称“北宋五子”,而《近思录》只收“北宋四子”之言,却未收邵雍之言,原因也有文章解释,不多赘述!

历史上对朱熹的评论中,作为朱熹的得意门生和女婿的黄榦总结:“继往圣将微之绪,启前贤未发之机,辨诸儒之得失,辟异端之讹谬,明天理,正人心,事业之大,又孰有加于此者。”黄榦对朱熹的推崇,不是他个人的私见,而是理学家的公论。例如稍后的魏了翁,也有相似的看法。在《朱文公年谱序》里,魏了翁说:“帝王不作,而洙泗之教兴,微孟子,吾不知大道之与异端,果孰为胜负也。圣贤既熄,而关洛之学兴,微朱子,亦未知圣传之与俗学,果孰为显晦也。韩子谓孟子之功不在禹下,予谓朱子之功不在孟子下”(《鹤山大全集》卷五十四) 。黄榦的这段评论,在理学家看来是“定论”。

朱熹建立了严密的理学思想体系,包括天理论、性论、格物致知论、持敬说,把客观唯心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个理学思想体系中的范畴与命题,总结了北宋以来理学的成就,使理学思想更严密、更丰富。堪称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学术及著作为理学思想体系初步确立了范围及基础。为理学的开创及传衍明确了历史统绪。

陈荣捷

陈荣捷先生是欧美学术界公认的中国哲学权威,20世纪后半期英文世界中国哲学研究的领袖,也是国际汉学界新儒学泰斗。陈荣捷在把儒家思想学说传播到西方世界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被人誉为“北美大陆的儒家拓荒者”。

作为世界著名的中国哲学史家和宋明理学研究权威,陈荣捷先生毕生从事中国哲学研究、教学与传播工作,孜孜勤勤,融通中外,著作等身,被誉为“把东方哲学文化思想最为完备地介绍到西方的中国大儒”。

陈荣捷

陈荣捷对20 世纪美国的中国哲学研究居功至伟,他在西方传播中国传统哲学近60 年。19冯友兰为陈荣捷赋诗一首:

“白鹿薪传一代宗,

流行直到海之东。

何期千载檀山月,

也照匡庐洞里风。”

向我们总结了陈荣捷在传播中国传统哲学方面的贡献,可见陈荣捷在世界上的贡献之大、影响之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