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如何制造一个人读后感精选

如何制造一个人读后感精选

《如何制造一个人》是一本由[英] 菲利普·鲍尔著作,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4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制造一个人》读后感(一):弗兰肯斯坦猜想

利用人的大脑类器官,科学家们可以开展侵入式实验,并且可以采用一些最终会导致大脑结构被破坏的方法,这些研究显然是无法在活人上进行的。——《如何制造一个人》菲利普·鲍尔 京极夏彦曾经写过一部诡异的推理小说,叫《魍魉之匣》,“魍魉”指的是陆离精怪,在那部小说中,京极夏彦一展他丰富的知识底蕴,用民俗和生物学结合到一起,讲述了一个疯狂的母亲,用仅存的早逝女儿的头颅与一整间生化工厂连接起来,以求得让她永生的梦。不管多诡异,理论上是完全说得通的,而现实的困难大概就是,要复刻这往近了算也花了6500万年才有的“造人”实属不易。 不过,2017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实现的,似乎又让“弗兰肯斯坦”猜想近了一步:科学家们从本书作者菲利普·鲍尔肩上取下一块皮肤组织,用基因诱导技术将其还原为诱导多能干细胞,又进一步引导它往神经元生长,而这堆细胞成功地发育成了一个大脑类器官。它的神经元数量比起真实大脑来说少得多,放电频率也只有真大脑的3%~4%,但足以让科学家兴奋。因为如果可以实现人造脑——当然不可能完美到替换生病的大脑——就意味着可以跨过伦理问题来研究与大脑相关的疾病或其他。而伦敦大学的科学家们最初组织这个实验也正是为了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癫痫、脑梗等治疗途径。 不过,我倒是觉得这条路只能作为辅助,因为除了单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混杂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原因的疾病很难脱离身体找到治疗途径。倒是,体外培养组织这条路,更大的用途,或许是培育出可替换的心脏、肾或肝脏、肺,解决器官移植的燃眉之急——不过这项技术本身就需要克服脱离身体要如何生出完整器官这一难题。 本书作者不是科学家,而是一位科学作家,于是非常热心地花了很多篇幅讨论此中技术下的“人”的定义问题,但是看下来的感觉就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笑) 或许没有错,如果黑客帝国,赛博人类真的实现了,将颠覆既往认知。但我并不认为会动摇到从笛卡尔到休谟,再到西德尼的自我认识——自我基于个体的独特性和完整性。因为这里的重点在于“个体”,而非后者,意识决定个体的边界,对无法认知的存在于定义个体而言毫无意义,所以独特与否、完整与否,事关意识如何看待它的边界,而不是客观反映。我们不能说一个人胳膊换了义肢他就不完整了——除非他自己认为自己不完整了。 讨论这些形而上学的东西无益于面对现实问题,生物学真正面临的伦理并不在如何定义人——请把它留给哲学家,而是要区分,用猪的身体当做人类器官的培育容器是一回事,把人脑放到猪的身体上希望它获得意识是另一回事。

《如何制造一个人》读后感(二):“类器官”可以“组合出”人类吗

如果仅仅因为封面就把这本书定义为一本备孕须知或者是生育经验的书类就大错特错了。这本书是基于细胞学的制造一个人,就是基于人类组织,在实验室体外培育出的“类器官”,在研究如何将“类器官”组合成一个“人”的可能性。是一本认认真真研究生命科学的专业书籍。

这是一本地地道道的理科类书籍,同时也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可以满足我的强烈好奇心。而且作者的讲述非常的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就像是名家推荐给他的点评:是用文学家的语言来介绍前沿的生命科学,探讨与之相关的伦理和社会问题,思考人体和人性的哲学。因此,大众读起来也不会觉得吃力。除了可以了解很多专业知识之外,作者非常善于用已有的科幻电影做例子。比如《幸运儿》《美丽新世界》《骇客帝国》等等,更加拉进了读者与本书的距离,增强理解。

我们知道克隆羊,也知道人类技术也可以克隆人,但为什么被禁止呢?这就是伦理和道德层面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动物的身上培养出人类器官,但是这类“类器官”是什么结构和原理?如果可以全面应用在医疗行业,是不是人类的医学发展又要迈进很大的一步,很多残疾人的福音?除此之外,通过3D打印的方法打印组织甚至器官。这些都需要研究,孜孜不倦的研究。未来人类的发展,或者生命的发展都基于此,目前无论是科幻电影还是媒体们宣传的生命科学发展的预测,其实都需要很长一段的时间发展才能够真的实现。

毕竟,从细胞,研究到人类本身,关于人类生命工程研究的任何一项技术的进步和政策,都有可能带来社会变化。

这本书的写作缘起是作者参与的一个“类器官”相关的研究项目,需要记录相关数据及发展。科研人员从作者胳膊上采取了一小块组织,在实验室的培养皿中,培养出了一个迷你大脑。事实上,这个迷你大脑,是由细胞转化神经元形成的类似组织,它并没有自己的思想,这也引发了作者对于灵魂与肉体的研究和思考。这部分在书中也做了详细叙述,事实上,灵魂与肉体的关系思考自古有之。

本书的内容详实,八章内容几乎为我们大众科普了细胞生物学的方方面面,以及当前的生命科学发展进展,专注于人类发展的考虑和考量认知。同时,作者的内容博古通今,会讲清楚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或发展脉络,读起来会有一个全面的清晰认识。我们的学识也许不再能研究科学,但是我们的学习,能让我们更清晰的认识世界和自己。

《如何制造一个人》读后感(三):如何“多快好省”的制造一个人

如何“多快好省”的制造一个人

《如何制造一个人》,菲利普鲍尔写的这本书,英文书名中的一些字母,被“置换”成了心脏,肺叶,还有可能是受精卵的图案,初看这书名,可能会以为它是专讲不孕不育的,就如同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那种小广告,然后再以科学的名义,讲一点所谓的荤段子,就如同很多国产妇产科电视剧一直在做的那种事……

但事实上,这本书极为正经和渊博,甚至有点过头,因为它干脆把这门改造生命的科学,从无到有,从头到尾的讲述了一遍,也极为细致的把一个细胞,一个受精卵,然后分裂,最后经过一个复杂的历程,最后“幻化”成人的全过程,都讲述了一遍。

而且不单单是讲科学,而且还讲“被科学塑造的文化”,因为造人这个事情,除了眼下调侃味十足的字面意义,长久以来,这是被上帝所垄断的专利,而且因为上帝永远存在,所以这项专利似乎永远没有过期的一天。

但现在人类不但要挑战上帝其它方面的“鬼斧神工”,甚至连制造人类本身的事情,都想替上帝代劳。但这牵涉太大了,不仅仅是铺路造桥,温室效应,转基因食物这么简单,而是有关整个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

特别在于,人工制造出来的,不只是试管婴儿,甚至本书中还提到了我之前都没听说过的“三亲婴儿”,为了避免夫妻把生理缺陷遗传给孩子,医生去除女性捐赠者的卵子中的细胞核,接着用母亲卵细胞中对应的遗传基因取而代之,最后再按照标准的试管婴儿技术进行培育。这样诞生的孩子将会继承一位父亲和两位母亲的遗传基因。简单地说,就是这名婴儿有三名血缘亲代,即两母一父。

这已经不只是代替上帝造人这么简单,而是“凭空”弄出了自然环境中不可能诞生的人类,而这样的人类,不管是其自身,还是对于其他“正常”的人类来说,与其说是一种希望,不如说是一种威胁。

打一个可能不是太对应和恰当的例子,就如同人类发明制造出了塑料,虽然跟一般易碎难塑形的自然材料来说,塑料有它非常明显的优点。但对于一种非自然,纯人工合成的材料,它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早就隐藏着糟糕的缺点,那就是不能腐败,也无法分解,从而变成了祸害极大的白色污染。

于是出于谨慎和负责的态度,各国对于类似相关的人类克隆实验都是明文禁止。之前有科学家曾经以身试法,想借机扬名,最后还是被判了刑,还要交巨额罚款。

但话又说回来,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这可能也如同潘多拉盒子,打开了之后,就可能再也关不上了。而人类对此最负责的做法,可能也不是谈虎色变,莫谈“造”事,而是以一种更细致可靠,更全面负责的科学精神与技术,在排除一切可能的负面影响之外,将“如何制造一个人”这一终极理想,“多快好省”的稳步向前实现。

鲍尔老师是科学作家,也是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欧盟委员会合成生物学专家团团员,所以他不只是在谈理论,更是有充沛的经验与技术在支撑,而且在2017年夏,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们在他的肩上取下一小块组织,8个月后这些细胞组成了一个迷你大脑……而这也成了作者写作此书的缘起。

《如何制造一个人》读后感(四):科技,人,和道德伦理

是怎样的一本书,能够受到《科学》、《自然》和《柳叶刀》三大顶尖学术杂志的推荐?生物技术足够发达之日,是否会出现《弗兰肯斯坦》和《美丽新世界》中的可怕场面?当基因编辑可以被运用到人类身上时,该如何解决即将出现的一系列道德伦理问题?在能够决定胚胎所具备的所有特性后,人类是否会为自己的后代规划好一生?我们可以让下一代避免所有已知和未知的致病基因吗?在出生前就被安排了命运的下一代会感谢我们的选择? 《如何制造一个人》这本书以平实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答了上述提到的这些问题。只需要具备一些高中生物知识,你便能够读懂作者的观点。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英文版于2019年出版,而中文版于2021年出版,在科普作品中时间滞后量非常少,介绍了最新的科技前沿成果。作者菲利普·鲍尔是科学作家、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欧盟委员会合成生物学专家团成员。他曾在世界科学期刊《自然》杂志担任编辑超过20年,目前仍是《自然》的顾问编辑。仅从他漂亮的履历,便可对这本书的质量有所期待和放心。

作者借由自己肩膀上取下的组织培育成的“迷你大脑”引出话题,从生命起源、细胞结构、有丝分裂、蛋白质和DNA结构等介绍了细胞的过去和现在。生命由细胞构成,而细胞是最小的有生命的单位(当然,病毒是个例外)。人的生命起源于受精卵,也就是说,人类繁衍离不开性,这是个无法避免的话题。书中还提及了摩尔根果蝇实验、永生的海拉细胞、蝾螈胚胎细胞核全能型等等……真的是会让我想起不少之前看过的书和实验,那种亲切的感觉让我在阅读的时候不禁会心一笑,太熟悉了! 第二章提及细胞全能性时,突然就想起哈佛大学心肌干细胞造假事件,这件事引起了学术圈内极大的轰动。毕竟,细胞分化是不可逆回的,细胞的全能性只会越来越小。倘若心肌干细胞真的存在,那将会造福无数患有心脏疾病的人类。只可惜这终究是一场泡影。

就在阅读期间,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实施了一台特殊的肾移植手术,医生成功将猪的肾脏移植到人体且未立即出现排异反应。人体肾脏移植早已是一项成熟的技术,将动物器官移植给人类则有希望从根本上解决供体不足的问题。然而对于将动物器官移植给人类何时能发展成熟,光是伦理学上就存在着不少的争议。 动物器官移植具有一片光明前景,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即使通过基因编辑敲除了供体猪的半乳糖基因,避免产生超急性排斥反应,但是对于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则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况且人畜共患病难以全部剔除,解决已知疾病容易,但对于未知疾病,人类几乎束手无策。 目前仅仅是猪的肾脏,或许当动物大脑组织都被允许培育研究,甚至移植之日,人类与动物的嵌合体将会合法诞生,更多动物零件工厂将成为现实。 如何培养人类组织、器官,最终制造一个人,一直是个神秘而又富有魅力的话题。科学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当然,这其中包括便利和问题。

一些碎碎念和题外话 第四章中间附有几张印有照片的插页,能让读者对于在书中提到的一些概念有直观的了解,感受生命的神奇与魅力。

每一节前的分隔符是人类胚胎的样子,可能算是一个小彩蛋(?)

章节页设计得好好看,特别合我胃口!

译者特别严谨,对于作者的一些不准确描述在注释中加以纠正。还贴心地对一些专业名词加以解释,减少阅读障碍。 看到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图片,忽然就梦回高中……第二章讲到减数分裂、胚胎着床、细胞全能性和分化的部分真的超级详细,几乎让我以为又复习了一遍课本,可以说是非常照顾零基础读者。

最后感慨一下赫胥黎家族真的是太厉害了!书中提到了生物学家朱利安·赫胥黎的一些研究成果,他的弟弟阿道司·赫胥黎就是《美丽新世界》的作者。(顺便,他们俩的书我都买了但还没看) 看过的中信的书从来都没让我失望过,上次是大方,这次是新思,都记下了。《如何制造一个人》应该是今年看到对于进化学和伦理学讨论得极为精彩的一本书了,特别喜欢!改天还要再翻翻。

《如何制造一个人》读后感(五):我不是我的DNA、我的大脑或我的细胞

我已经很久没有读一本科普读得这么酣畅淋漓了。

一般来说,一本好的科普能在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读性之间达到一个平衡。这样的科普可以让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大众读者(比如我)在不陷入太多术语和繁复细节的前提下对某个专业领域形成基本的了解。而一本优秀的科普是难得一见的。因为作者不仅得把科普讲得科学、准确、不枯燥,还需要在人文领域作出深刻的探讨。他/她不仅需要旁征博引,还需要对科普所涉及的哲学、科技史、伦理等领域有充分的了解,并用这些人文领域的理论来分析自然科学领域最前沿的伦理的“灰色地带”。他/她不仅得精于自己的专业、懂得如何讲故事、还得在人文领域延伸出充分灵敏的触角、以作出有意义的批判。本书的作者就做到了这些。作为一个很喜欢读生化、演化、癌症、基因相关科普的大众读者,我在这本书身上得到了极佳的阅读体验。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几乎都能听到我的神经元噼噼啪啪地发出火花,神经脉冲一次次带来打开新世界、推翻原有迷思的颅内高潮。(请参考斯嘉丽在《超体》里的体验)在阅读体验上,这几乎是读非虚构、尤其是读科普所能带来的最高体验了。

在智识方面,这本书在三个大主题上提升了我的认知水平:①以超体有机体的模型来理解人体,②破除基因作为人类组装手册的僵化认识,③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研究前沿到底发生了什么。

其实在之前关于癌症和多细胞生物演化的科普中,我已经接触过一些打破人体的统一性的观点。把人体视为细胞的集合或是基因的集合能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癌症是如何在人体内演化出来的。对于构成我们身体的千千万万个细胞而言,“我”并不存在,存在只有细胞本身的“利益”和“选择”。如果细胞精诚合作、按照正常人类应有的操作手册各自完成自己的使命,那么“我”将继续存在并发挥功能。如果它们中的一些“鸡贼”地演化出了损“人”利己的生存方式、剥削和诱导其他身体部门的“同事”细胞来复制自己,而又成功躲过或是打败了其他“同事”细胞的监督和纠察,那么“我”就将面临大厦将倾的存在危机——“我”很可能会得到一张检查报告,上书大大的“癌”字。《狡猾的细胞》和《基因社会》这两本科普曾经帮助我理解了这种解构人的统一性的视角,但并没有把这种视角推进到生物学和生态学的领域,尤其是没有触及“超级有机体”这个概念。在《如何制造一个人》之前,我对“超级有机体”的理解停留在对昆虫的理解,尤其是蚁群和蜂群中的个体如何为了整体利益而做出精妙的选择(当然也有不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例外情况)。但要我用这种目光来看待“我”和“构成我的细胞们”之间的关系,我对我的细胞真的没有这么大的信心,主要是因为我对这一视角的大部分知识来自于癌症演化的科普,也就是说我知道“构成我的细胞们”是怎么一言不合就闹掰了、变得越来越“自私”地长肿瘤而不是服务于整个“我”的人体,而并不理解“构成我的细胞们”为啥非得精诚合作。这部分的知识涉及大量的表观遗传学和多细胞生物演化的内容,而这个部分是我的一个知识空白,同时也是目前科研还没有完全参透、因而科普也不多的领域。

在《如何制造一个人》之前,我知道表观遗传学的大坑我迟早都得填,但完全不知道要怎么填,因为这玩意儿实在太复杂了,很少有科普愿意讲这个领域、讲得清这个领域,要找到一本讲得有意思的就更难了。《如何制造一个人》帮助我认识到了我之前的一些迷思,比如,我们不能把基因简单地等同于“如何用氨基酸/蛋白质组装一个人”的操作手册,因为表观遗传学标记始终积极地参与基因的表达过程,甚至在很多具体情况下会决定“人的组装”。这个认知对我的影响不仅在知识层面,更重要的是能帮助我对抗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天命论和宿命感。在我们的年代,普通(家里没矿)个体的命运几乎完全由智商、情商和颜值决定,而这三点基本上都是与生俱来的。如果不确信表观遗传学在基因表达中的重要性,我们就会轻易地把“与生俱来”等同于基因决定论,那么躺平就会成为个体唯一合理的选择。而理解表观遗传学则在“与生俱来”之外、多给个人努力赋予了一些权重。比如,你所选择的生活方式会影响你的基因如何表达,虽然这个影响过程现在看起来仍像一个黑盒子一样让人猜不透,但至少我们可以抱有一个乐观的几率,即我们的命运还有一部分在我们自己手中。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研究前沿就更有意思了。这个部分的科普既猎奇、让人大开眼界,又充满伦理讨论的可能性。在这个部分读者会反复看到这几年在社交媒体里被妖魔化的种种科研发现,比如意大利那个臭名昭著的“移植大脑”,比如胚胎干细胞培育、类器官培养、无性生殖、基因编辑,以及这些新技术对“何以为人”带来的种种冲击。作为一个一直关注这个领域的大众读者,这本书很细致地把模糊的细节给我掰开了讲,致力于让我在能看懂的前提下理解到底在这个领域发生了什么、那些听起来既充满希望又很可怕的实验所面对的限制有哪些。恶魔住在细节里,确实如此。补充这些细节有助于破除过于乐观的想象或妖魔化的担忧。同时,作者的文理兼修让我得以同时梳理科技史和科技伦理学研究的发展,理解大众对这些科技的认知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除了科普之外,这部分内容对我来说最大的反思在这三个方面:①我之前一直以为克隆绵羊多莉应该长得跟她的DNA供体一模一样,如今理解了表观遗传学的运作方式,我才能真正理解,其实克隆跟DNA供体不可能完全一样,那么对自我复制式的克隆的想象也就立刻烟消云散了——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过好几次有人克隆自己的宠物结果得到一只长得根本不像的动物然后怀疑自己被骗了,现在看来,这很正常嘛;②看似科学的理解背后其实仍有落后的性别观的影响,这种影响非常不易察觉但应该反思——比如把怀孕定义为从受精开始其实是受几个世纪以来认为女性只是容器的思维的遗毒,表观遗传学告诉我们,母亲的身体对孩子的基因表达和发展其实有相当大的选择权和影响力;③破除了基因决定论,也就是明了了DNA≠人,那么大脑=人吗?保存了大脑就是保存了这个人吗?表观遗传学其实也破除了我们对身体的鄙视、对所谓灵魂及其代表——大脑——的过度崇拜。虽然作者指出借用隐喻来帮助大众理解复杂的生命科学有极大的违背科学、道德、逻辑学和社会公平的风险,但我仍然非常喜欢他用来帮助我们思考到底什么是人的比喻:

我不是我的DNA,复制我的DNA也不能复制我。我也不是我的大脑,复制我的大脑也不能复制我。

作为一条流淌的河,我也是无法两次同样跨入的存在。这种思考让我更深地理解了”活在当下“,让我对自己的身体、对也许微乎其微却确实存在的自己的选择的影响力有了更多的信念。

最后要特别表扬这本书的注释部分。译者/编辑/校对非常细心地提供了必要概念的解释、厘清,并更正了作者无伤大雅的小错误。如果没有这些注释,我不会获得这么好的阅读体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