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孔子》读后感100字

《孔子》读后感100字

《孔子》是一本由[日] 和辻哲郎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19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孔子》读后感(一):瑕不掩瑜的孔子解读

快一百年前写就的汉学小书。作者借由辩梳《论语》向读者展示世界范围里的孔子、孔子事迹真实与否和《论语》导读。在短短百来页的小书里塞满那么多内容是挺困难的,所以孔传这部分其实没有怎么说,更多的是作者的思索。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给这本书四星的评价比较恰当。说实话,对于百年之后的今天,本书对于孔子的考证和论语的论述难免落伍了不少,甚至还有些外国人的误解。

就比如说,孔子问老子一节。作者认为很奇怪,两者并没有什么联系。但大部分国人应该会知道,老子是周王室的图书管理员,孔子问老子自然就是来问礼。不过老子是否确有其人甚至说和孔子生活在同一时期就是另一段公案了。据现在学界公认,《老子》一书更有可能成书于战国。虽然这与作者的结论不谋而合,但论证的缺陷暴露了作者对汉学认知仍有不足。

这可能与作者哲学家的身份有关,汉学毕竟不是他的专业。但是,本书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出自作者开阔的哲学家视野,将孔子置于世界人类文明里,跟苏格拉底、耶稣和释迦摩尼这些人类教师做比较,总结出“人类的教师”特征。关于《论语》的解读,也是将其视之为儒者们的理想自述去解析的。这部分即使过了百年仍旧熠熠生辉,光凭这一点,本书就十分值得一读。

《孔子》读后感(二):跟着友邻读书

也许是因为友邻翻译的书,认认真真读了好几个午后,可是想写短评的时候却迟迟下不了笔。凭感觉读书,读完情绪复杂地不得了,却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是从硕士开始就有的坏毛病,想要改过来就很困难。

我很尊敬的一位老师非常喜欢孔子,平时讲教育史,每每都会拿孔子做例子,可是很多时候我体会不到那种亲切感,常常不能感同身受。现在想来,应该是我分不清孔子、汉儒和宋学的区别,层层叠加的文化传统,混淆在一起造成的错位。正是基于对历史真实性的重视,和辻哲郎的《孔子》在开篇并没有介绍孔子的生平事迹而是谈到了对历史的理解。

序言和译后记都说到作者把孔子放在更广阔的语境下,与其他文化的代表人物一起被称之为“人类的教师”。虽然孔子早就教导过“性相近”“习相远”,但从不同文化的特异之处找到它们的共性,而不是光顾了偏向于各自的习俗,在今天尤其显得难能可贵;它不仅有宏阔的视野,也包含着一种宽厚的胸襟。当然,小而精深的研究不仅耗费精力,多少也限制了某些具体理解的可能性。

有些地方,作者常常给出出乎意料却又合情合理的解释。比如孔子在知天命的年纪从政,作者解释说“孔子能够脱离出四十来岁时的理想主义下的焦躁感,到了五十岁的时候,介入了势必要有所妥协的现实政治之中。这种体验,才让孔子做好了进入耳顺心境的准备。”这样的结论虽然值得商榷,但是考证和论证的过程看得很过瘾!傅老师的序言当然赛高,译后记也很感人,感谢译者把这样的“小书”介绍给我们,也想问问译者,为啥觉得自己有义务翻译这本书呢?

最后,把这段话送给这位我非常尊敬又喜欢孔子的老师,“学者,则应当超越贫富,唯乐于道,唯好于礼而已。这种道,便是无限的修养。所谓‘切磋琢磨’,则是用来形容这样一种没有止境的、无限的道。”

《孔子》读后感(三):虎头孔夫子

本书作者和辻哲郎是位日本思想家、哲学家,这是他少数在汉学方面的著作。有趣的是他在1938年出版时就以哲学家独特的眼光,把苏格拉底,佛陀和耶稣与孔子作为人类文明的四大教育家放在一起比较。这要比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40年提出的“轴心时代”还要领先。这也是这本书在岩波系列里长盛不衰的原因。

本书的缺点也很明显,它的立论是基于另一位中国哲学大师武内义雄的分析,把《论语》二十章分为河间七篇,齐人所传七篇,齐鲁二篇以及其他几篇共四个部分(P5)。这样的后续对孔子及其弟子思想内容的分析就显得取巧,而最大卖点的四大人类教育家的对照论述,仅在第一章和最后一章有所比较。仅能泛泛地对四个伟人的著作形成、弟子规模,文化传播进行一个纵向比较,想在短短100多页的小册子里进行全方面阐述,或更深入地进行哲学分析是本书根本无法承载的,对于作者这样一位有着佛教、西方哲学知识背景的教授来说,没能深入发掘孔子理念在哲学方面的闪光点,甚为可惜。

封面

当然我们无法责备近80多年前的大家能在岩波这种普及文化的丛书中给我们完备的知识供给。选择更新一点的笔者刚看完的、来自凯伦•阿姆斯特朗的《轴心时代》会发现更多时代历史背景(起源于希腊、黄河流域、死海、恒河流域畔的各位思想家)和思想异同的比较,这样收获会更大。

《孔子》读后感(四):哲学研究视角下的孔子

作者在本书的第一部分把释迦牟尼、孔子、苏格拉底和耶稣这“世界四圣”拉出来做对比,并提出了他们都是“人类的教师”的观点。这几位人类的教师不同于英雄与稻草人,他们之所以是“人类的教师”,不取决于少数者的洞察,也不在于是否获得了同时代大众的承认,而在于他们人格与思想贯穿世代的感化与影响,与孕育他们的文化作为契机。作者认为这些古代文化,在孕育出来以上思维伟大教师后也就达到了巅峰,并暂时走向了完结。文字的统一并不意味着各朝文化的统一,作者尽管认可汉字的独特机能,却并不认为先秦文化或汉文化被完全一贯地继承了下来。基于此,他视孔子为先秦文化的结晶,并指出了各朝各代对于孔子的理解存在差异,至此“人类教师的普遍性”论证完成。

第二章题为人类教师的传记,这种传记有别于传统人物传记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在长时间的过程中由无数人所怀抱的理想所凝结而成的“理想人”的形象,更接近于一种文化史上的发展。而当真正追溯他们真实的形象时,可信的信息与真实的记叙显得尤为稀少。作者在本章中对于部分文本内容的阐述似乎有很大程度上的偏离原意,解读上也带有非常明显的日本文化视角。

第三章主要是对《论语》的原典批判,作者贡献出了一些颇为有趣的观点。如对于“吾十有五志于学”一句,他想到的是圣人也并非在幼年时就醉心学习,倒不失为一种众人可以采纳的一种乐观的看法。人人均可以效仿的“人生历程”也将孔子对于自己一生的概况推及了人类的高度,视野开阔。

第四章关于人类教师的死亡的探讨非常惊艳。作者指出,其他三圣之死都被赋予了极为重大的意义,他们生前的教诲借着死亡的机缘展现出更为强大的效果——死亡本身便是对自由的觉悟。而只有孔子之死不具有特别的意义,孔子传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将死设定为中心的祖师传。“未知生,焉知死”,“朝闻道,夕死可矣”,“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的说教没有神秘色彩。比起其他三位革新家,作者似乎更倾向于将孔子归为原初型的思想家。孔子的语录比起其他三圣戏曲结构式的故事也显得尤为简明。

整本书提供了一种有别于国内传统的研究视角,对于四圣的对比探讨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展现了孔子作为人类教师的普遍性与独特性。

《孔子》读后感(五):不尽人意

和辻哲郎之名久已闻之,《风土》虽然没有读完,《古寺巡礼》也只翻了序,但总归很想领略一番大师的风采。不过《孔子》总感觉有些不尽人意。 简单来说,对于搞古典文学或许可以欣赏一番其中的考证功夫,看看和辻哲郎如何通过《论衡》《论语集解》等书分析出《论语》各篇成篇年代的不同(这段占了大部头),并以此说明孔子学说如何从绝对的世俗政治学说走向带有一定宗教性质的学说的。我对中国古典文献学毫无兴趣,所以也看不太出来这书考证之问题,唯能惊叹于和辻哲郎本是搞西哲之人,居然能对汉学原典有如此多的了解。当然,日本人考证本来就做的好,尽管我有理由认为我国的学者应该可以拿一些音韵学知识予以批评,而且和辻哲郎的分析也颇有一些部分带有猜测的成分,就连李零的推介也对这段分析不太认同,但这里真的给的出决定性的证据吗?如果推论占大多数,就算它很有道理,是不是也终究只能“聊做一说”呢? 另外的部分主要是孔子和苏格拉底、释迦摩尼和耶稣的对比。和辻哲郎这里也还是在历史考据的范围内,我觉得没什么意思,唯独有两点还算有趣:1.认为历史上对孔子的描述都受到对孔子的崇敬的影响,因此必须对这些话语进行提纯,比如找到其中的最古本予以分析(和辻哲郎说是“河间七篇”啥的)评价。这种意识本来可以进一步发展到对最古本的批判,从而走向一种更成体系的研究方法而不仅仅依托于传统的考证。2.认为四位“人类之师”的传记都不足为信,无论是福音书、涅槃经、《回忆苏格拉底的》还是司马迁的描写都被神话化了。这不禁让我想起网上经常有人说的“外国人不承认夏朝,不相信我国古代的文献,但他们也没挖出特洛伊木马,他们也不能证明福音书是真的呀”的论点。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外国人遗古遗的肯定远远比网友们想象的狠的多。这不耶稣不存在,苏格拉底被神化,两希都被铲了还说什么欧洲文化?西方历史学都开始做观念史了,和辻哲郎也做的是类似的东西。稍稍可惜的是既然《圣经》都可以批判,为什么没有把《论语》也当作不可信的素材呢?如果真的可以这样,如果真可以有一天超越版本“学”(我以前似乎写过点有关的东西)而仍然可以做文本分析,这不更可以激起大家对《论语》的研究吗?和辻哲郎明显很喜欢儒家学说,但总感觉《孔子》反而容易让大家就此止步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