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在生命尽头拥抱你》读后感精选

《在生命尽头拥抱你》读后感精选

《在生命尽头拥抱你》是一本由[加]克里斯托弗·克尔 / [美]卡琳·马多罗锡安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元,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生命尽头拥抱你》读后感(一):这本书在从另外一个角度诠释生命

这本书在从另外一个角度诠释生命——

克里斯托弗▪克尔用他的职业和研究兴趣,能帮助更多临终患者寻得宽慰,也能为康复医疗从业者勾画出临终患者真实的模样,让医疗不在冰冷,充满情感与高度共性的体验性引导,让人感受深刻。

从克尔博士的职业路径中,能感受出他的职业梦想,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一个领域做出着发现和贡献,他的发现能在积极的意义上帮助到很多痛苦中的患者家人,也能在康复医疗方面提供自己的研究观察成果,继而帮助到更多的痛苦缓解。他的患者们临终的那些美好梦境,其实是在世时没有实现的遗憾。

那么,现在的你呢?每个人都有过自己的职业梦想,但梦想都坚持了吗?如果坚持了,那做出成果了吗?不能像克尔博士的临终关怀患者那样,到最后一刻还在怀念那份没实现的美好。人生,终有归途,期盼,每个人生都无遗憾,将那份圆满的美好留给自己。

《在生命尽头拥抱你》读后感(二):拥抱生命尽头

每次思考死亡,总是会以“算了,想也没用”告终。死亡什么时候会降临?会以怎样的方式发生?我怎样面对身边的人或者我自己的死亡?这些问题在真的出现之前永远是无解,而这种无解最终导向了恐惧和逃避,到时候再说吧,我这样想。

曾经看到过一个问题,是说你愿不愿意知道自己将在什么时间死去,得出的结论是,生命的意义正是在于其未知的长度,只有这样,人们才会努力地扩展其宽度和深度。而这条未知长度的旅程的结尾,则常常被努力挖掘的我们避而不谈,这一必经的时刻总被厌恶和惧怕。书中作者提到了这样的观点:现代医学的偏见使人们将死亡视作一种失败,因而忽略掉了许多技术之外的东西。我们用尽办法希望延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这种在生命尽头的挣扎似乎已经变成了执念,而走到那个时候的人究竟需要什么,他们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是什么样的看法,却很少被人真正关注。

临终关怀这个名词在最近几年更多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在延长生命之外,走得安详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求。死亡也开始被更多还尚未靠近死亡的人当作一个话题来探讨。我想这是一种人生观的进步。书中作者经历的故事其实很有可能将会是我们每一个人会有的,而他正是在我们对于这样的话题踌躇不前时用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预告。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人们依然可以获得幸福和宁静,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接近死亡都不一定意味着痛苦。

书中写到的小女孩杰茜卡在临终前梦到了自己已逝的狗狗“影子”,然而这种即将走到生命终点的预示并未引起她的恐慌,反而让她感到了舒缓,因为自己的毛茸茸的朋友就要接自己去到一个安全的地方,那里还有她喜欢的玛丽阿姨在等她。这种临终之梦亦真亦幻的情境让我似乎也暂时消解了一些对死亡也是对未知的恐慌——或许某一天,我的亲人和我自己也会在平和中迎接那个结局,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甚至又重新充满了希望。

“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永远不会真正消失”,在真正面对死亡之前,我没法说我真的可以微笑着迎接它了,但是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冰冷的“抢救”身后还可以存在的温暖安抚。临终关怀医生们对患者的保护,患者们对于死亡的令我意外的态度,都是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未知晓的。希望我们都能在安全感中走完一生。

《在生命尽头拥抱你》读后感(三):可能是目前中文读者能够读到的第一本详细讲述临终梦境的“科普”书

《在生命尽头拥抱你——临终关怀医生手记》可能是目前中文读者能够读到的第一本详细讲述临终梦境的“科普”类书籍了。对于中文世界的读者而言,开诚布公地讨论死亡也是近几年才开始慢慢兴起的事,更不要说更深一步地去讨论临终体验和临终梦境了。所以初读《在生命尽头拥抱你》这本书的前几个章节的时候,我是被稍稍震撼到的,“啊!原来早已经有人对临终关怀进行了这么细致和细分的研究了啊!”

书中每一个真实故事都非常具有代表性,而且具有触动人心的力量。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展现出了极大的真诚和坦率,他在讲述中反思,也让读者得以从他的反思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和过往的“认知偏差”。如何正确区分临终体验与精神错乱,如何为难以被科学量化的临终体验寻找到科学依据和研究证据,如何面对临终体验研究中出现的“矛盾”与“讽刺”,如何去讲述那些难以被具体描述的人性力量和临终体验的超越时空性……我一边在每一个临终故事里被“爱”的力量和人在临终体验中迸发出的闪光深深打动,一边对本书作者所做出的每一步艰难探索和努力充满敬意。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有想到原来“临终梦境”的意义是如此巨大,尊重患者的“临终梦境”对患者本人的意义是那么重要,更没有想到,对“临终梦境”的理解与认识,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我对于临终关怀、安宁疗护以及死亡、宗教的认识,丰富了我的认知维度。

通读这本书的过程,不仅是一个重新认识临终体验和死亡的过程,也是一个感受到自己被一名临终关怀医生理解、体谅甚至疗愈的过程。他会告诉读者,悲伤是被允许的,对死亡的回避和恐惧是被允许的,但同时“疾病和悲伤自然要求我们向内看,这是我们为生存在斗争的产物,也是我们对死亡与生俱来的抵抗。”“临终之人仍然珍惜生命,但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别人。他们想自己所在的人表达关心,在动作中传递出善意和希望……他们的故事里,隐藏的是同样令人惊叹的内涵,被重复了一遍又一遍。”即便对于一个目前尚且健康的人而言,阅读这些故事也会让人更加懂得“建立链接”是一件多么重要且难能可贵的事,会让我们在当下活的更真实,也更真诚。

但本书的中文译名却并不太令人满意。它的英文书名“Death is but a dream”,在我的理解是化用了“Life is but a dream”这个人们常用的表达,一般中文或许可以理解为“人生如梦/人生不过梦一场”。作者把Life替换成了Death,“死亡如梦/死亡不过梦一场”,既是对“临终梦境”的字面表述,也是对临终体验和临终梦境的一种“诗意化”的描述。副标题的“Finding hope and meaning at Life's end”(在生命尽头寻找希望与意义)也把本书的核心意图阐述的非常明确。但中文译名就显得温暖有余,而信息严重不足了。不知道译者和出版方是否是出于受众接受度和市场方面的考虑才做了这样的改动,希望可以再多斟酌。

最后还是要非常感谢本书作者,以及将这本书带到中文世界里的各位老师。

《在生命尽头拥抱你》读后感(四):对临终体验的一些思考

近两年,家里的长辈们开始陆续去世,父母也越来越年长,要帮助老人们,首先需要理解他们,同时也免不了开始想象自己老去的时候,如何能做好准备,做得更好。看到这本临终关怀医生手记,我立刻借回了家一口气读完,里面记录了作者护理过的那些病人们临终前的体验和故事,最重要的是,作者提到不同性格、不同经历的人,都会在临终前经历某种近乎真实的梦境,在梦境里他们得到了已逝的亲友们的认可、接纳和迎接,经历的创伤得到了修复,与自己的较劲得到和解,帮助临终的人们得到宁静和温暖。这是我第一次了解这样的临终体验,在此之前我只听说过回光返照的现象,但相比之下临终体验更持久,而且对濒死者的精神帮助很大,读罢,我有这样几点感受和思考:

首先,了解到老人们很可能感受到这种临终体验,无疑是种很大的慰藉,无论是对死者还是生者而言。老人们在接近走完一生的过程中,肉体越来越衰弱,精神也变得慢慢混沌疲乏,特别是有的老人,面对死亡的阴影恐惧不安,变得敏感易怒,难以相处,不但令子女亲友难以安慰,甚至会让家庭关系变得紧张激烈。有这种临终体验,可以在亲友们力不能及之处,帮助老人们更平静地走向生命的终点,会让人感到死亡不那么冰冷可怕。

其次,我感受到童年贯穿一生的巨大影响。老人们有过自己的童年、青春、中年、老年,当他们走近死亡的几十年里,他们的长辈们往往早已离开这个世界多时,陪伴在他们身边的是后人们,子女孙辈,然而在作者记录的临终梦境里,这些老人们梦到的无一不是他们的长辈们,有时候是父母,有时候是祖父母,还有的是父母的朋友,而且都是在他们自己年龄尚小的时候,也许真是“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治愈”吧,在生命划上句号的时候,人的潜意识依然会回到生命开始的那段时光里寻找对他来说最重要的那些人和事。这让我一方面感悟到,作为子女在帮助父母晚年生活的时候会有一些天然的局限性,虽然他们是最爱我们的人,我们也会尽力去帮助他们,但时光不能倒流,我们对他们内心深处的一些问题可能无能为力,这是让人悲伤无奈的现实,但也说明了子女们尽力就好,不用太强求自己去控制或改变老人们。另一方面,让我在看待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时也有很大的鼓舞和启发,我更加确信没有什么比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帮助其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更重要的了,我们并不需要费心费力地呵护或鞭策孩子一生,或者为了学习成绩或某些个人选择问题给孩子太大的压力,那些在生命里都不那么重要。

再次,我感到了一些对进化论和唯物论的怀疑。如果从进化的角度思考这种临终体验的机制,我的第一反应是觉得what for?如果人真的只是进化而来的基因机器,那么对濒死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延续DNA的使命早已完成,生命也即将结束,为什么还会进化出这么普遍的令他们心理感受好一点的机制呢?怎么看都更像是一个神创论的操作逻辑。不过这也只是个人的看法,毕竟也可以有些唯物主义的解释,比如有朋友觉得这种机制有些合理化的意思,大脑一直都会通过一些诸如“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之类的机制保护自己的感受,至于那些拧巴了一生的人,直到临终前才得到平静的和解的原因,可能是肉体感受到了疲弱,这种“对抗”的能力不足了,于是在最后关头启动了妥协的机制。

总之,这本书给了我一些重要的启发,书里还有些不错的故事,如果你想了解关于死亡的真实情况,阅读这本书是个不错的主意。

《在生命尽头拥抱你》读后感(五):从容的度过生命谢幕时刻

近期有个新闻,一位90多岁的老人吃饭的时候总会做一个奇怪的举动。老人每次吃饭的时候,都会对着老伴的遗像说话,给遗像喂饭。一边喂一边说,“吃点吧。”原来老伴刚去世不久,老人一时还无法接受现实。

《在生命尽头拥抱你》以科学的精神,治愈的场景,疗愈在生命尽头的情感。作者克里斯托弗·克尔是一名临终关怀医生,换句话说他所有的病人都是生命进入倒计时的人,不分男女老少。这些在生命尽头的人,谈到最多的内容不是病情,而是爱、人生的意义。克尔医生连续十多年追踪这些患者的情况,并作了数据分析,临终梦境和幻觉,这种没有规律的事情至关重要,对于病人能够释怀糟糕的现状,对于家人则能得到情绪上的抚慰。

最初,医生是这么看待临终梦境的

在克尔医生还是一名普通的实习生的时候,曾跟随其他医生一起去查房,那时候临终梦境普遍被当成患者的错觉,并没有医生认真的分析过。

查房的医生问患者,今天感觉如何?

患者说,挺好,就是墙上一直有一些吓人的粉色蜘蛛,你看见没?

医生虽然明白患者说的不是真的,但纠正患者会让他们心神不宁,只是愣了一下,就说“恩,当然看见了。”

医患关系中,医生和患者之间存在着信息差,而且这种信息差常常难以弥合,那么在这段关系中需要以信任为前提。医生不能仅凭客观事实来对待病人,尤其是那些出现幻觉的人。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荒唐好笑,但对于病人来说,那就是真实存在的,若是医生强行指出问题,大概率会让患者感到心神不宁,也让医生自己处于无法正常诊断治疗的境地。

但仅此而已,缺乏临终关怀经验的医生都把患者描述的环境,当成神志不清情况下的胡言乱语,既然是胡言乱语,就不会有人认真对待,一次又一次体察生命终点境况的机会,就这么错失掉了。

刚开始步入这一行的时候,克尔医生试图从既有的文献资料上去寻找关于临终幻境的解决,但各种交叉学科有强行解释的嫌疑,专业的论文数据样本似乎又不足,论证的结果不够充分,又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致在过去的50年里,相关的论文非常少。

临终体验不是神经错乱

神经学家和内科医生关于临终的定义,往往是生命最后的几个小时或几分钟。这时候,大脑由于缺氧和神经系统的化学变化而受损,会发生神经错乱的情况。正因为如此,临终梦境常常和神经错乱混为一谈。而实际上,临终体验覆盖的时间可以更长,尤其是对于在临终关怀医院等待的人来说。

一位名叫弗兰克的长者,在离世前3天还是保持清醒。95岁的老爷爷,梦到了自己回到了1927年,成为一个小男孩。他告诉医生,他一直在两个世界游走。随着时间的推移,弗兰克梦到了一生中最珍爱的妻子,越是梦到那种温存的场景,他的内心就越平和,只到有一天,他要求停止治疗。

在临终关怀中,适当的停止治疗在医学上必要的。不仅解除了医生的压力,对弗兰克而言,也是一种救赎,他要去天堂找他亲爱的露西,而医生们则帮助他安排团聚。

的确,对于这样的患者而言,身心都做好了谢幕的准备,离去相较于勉强的或者,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