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祖父的园子》读后感摘抄

《祖父的园子》读后感摘抄

《祖父的园子》是一本由萧红/著 / 龚燕翎/绘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6.8,页数: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祖父的园子》读后感(一):小小的园子,大大的土地!

一、作者

《祖父的园子》节选自现代著名小说家萧红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祖父的园子》是《呼兰河传》里的菜园趣事。萧红的母亲去世后,父亲另娶她人,缺少了父母的关爱。萧红自幼跟随外祖父母生活,在那里感受到了童年的美好和外祖父母的关爱。可以说祖父的园子是萧红记忆里最美好的一段童年时光,通过绘本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外祖父对她无尽的爱。

绘者是龚燕翎,自由插画师,作者利用剪切拼贴的技法讲园子里的气息展露出来,童心演绎,入围了丰子恺图画书奖。

本文入选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

二,小小的园子,大大的土地。

生活在现在都市生活里,能够拥有一片这样的园子真的很少有了。现在的孩子们也不似我们小时候那样可以肆无忌惮地在园子里疯玩,捉虫子、玩土,体验田园生活了。小时候的我们疯跑在土地上,日子过的悠闲自在而惬意。

萧红的《祖父的园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园子,自己在园子里肆意玩耍,外祖父在园子里耕作。想帮忙的时候就帮忙,不想帮忙的时候就疯玩,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顾。不管自己有没有埋好种子,也不管自己是否浇了水。这边无聊的时候就抓虫子、逮蝴蝶,那边有意思的时候就摘蔬菜,想吃就吃也不顾洗还是没洗。困的时候躺下就睡。日子就是这般美好。

三,自然教育

多多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在太阳下健康、快乐、漂亮地长大。摸一摸泥土,闻一闻泥土的味道,在田园认识各种蔬菜水果、昆虫、鸟类,难度不必书本上认识它们更直接嘛?实践活动更能提高孩子们的乐趣,快走进大自然,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吧!

《祖父的园子》读后感(二):原来记忆中的那片园子,那么远又那么近!

随着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发展,人们逐渐习惯了城市的车水马龙,孩子们也逐渐习惯了电脑,平板等电子设施的陪伴。 而在互联网+经济的影响下,人们的视野逐渐回归到了中国式田园生活。就像网红博主李子柒视频里所呈现的那样一般,又有谁不希望拥有像李子柒视频中那样的田园院落:诗情画意,绿树浓荫,花草繁茂,不谈悲喜,不争朝夕,怡然自得。

而祖父的园子正是这样的存在。对于祖父来说,他的园子是生活,是希望,更是对生活的期许,那片属于《祖父的园子》正在向我们苒苒盛开。 走进祖父的园子,我们看到了花园里颜色各样的鲜花,有红的,有绿的,还有各色明晃晃的蝴蝶萦绕在耳畔前。祖父在栽花的时候,萧红就在旁边跟着栽花;祖父拔草的时候,萧红就在旁别跟着拔草;祖父在园子里种小白菜的时候,萧红就跟在祖父的屁股后面,把洒下种子的土坑深一脚,浅一脚的填好。当看到园子里飞来的蜻蜓和蝴蝶时会忍不住的在园子里追来追去,会在田间地头追蚂蚱,玩累的时候,会选择一片阴凉的空地躺下,把草帽遮在脸上就可以安心的睡去。

对于萧红来说,祖父的园子是她童年最大的快乐源泉,更是她童年最大的秘密基地,那时四五岁的她,虽然和个跟屁虫一样跟在祖父的后面,但是却能真正做到分清楚菜苗和野草究竟是哪个?很难辨别清楚哪一个种花可以摘来戴。因而,园子里的倭瓜花总是惨遭萧红的毒手。 整个画面中,萧红没有用文字提到对祖父的怀念之情,但作者通过勾勒和祖父一起栽花拔草,一起种菜,一起玩耍,一起欣赏风景等画面表达了对祖父深深的思念。因而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到祖父的这片园子,不仅仅是常规意义上的一片园子,她更像是一座萧红童年的秘密基地,这里没有压抑,没用父亲和祖母对她的冷淡,她可以在祖父的庇护下无忧无虑的尽情玩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萧红的文字是纯粹的,在那个相对动乱的时代,这份童年的纯粹是来之不易的。相比于当下一些孩子们被电子设备吸引的童年,作为父母的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让孩子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体会到耕种的快乐,更需要深层次的体会到陪伴的重要性!

《祖父的园子》读后感(三):这里,只有童趣和欢笑,你想不想拥有这样的园子?

读萧红的文章,总是有种很矛盾纠结的心情。

一方面,现当代作家里,萧红是一位独具艺术风格女作家,文学造诣极高;另一方面,近几年大众传媒中有“萧红热”的现象,萧红的人生经历或多或少人们都会有耳闻,以至于在读她的作品时难免代入她的人生经历,那些经过大众传媒渲染的苦痛,让她文字本身的魅力之上又蒙上了另一种悲伤的色彩。

所以,从来没有设想过,萧红的文字也能画成画,也能做成绘本,还能给孩子们普及。以至于最初拿到书的时候,无法让印象中的萧红的《祖父的园子》和手中的《祖父的园子》声画合一——直到读了它。

作者是有多爱萧红和萧红的文字,也是多么懂得,在祖父的园子里的萧红,除了是日后那个走出呼兰河,红遍中国的给赵家留名的女孩,还是一个孩子。在我看来,这本绘本最出彩的地方就是,绘图跳出了“萧红”,展现的只是,祖父的园子中的那个小女孩。据一些传记讲,在祖父园子中的时光,是萧红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而祖父,也是那个世间为数不多的疼爱她的人。

这是一本画给在爱中的孩子的绘本,它传递出来的,也是暖暖的爱意,和满满灵动的童趣。文字不是一种技艺,只是一种恰如其分的表达。

这个孩子,在祖父的园子里玩儿。

祖父和自己相差好几十岁,她四五岁时,祖父都快七十了,但是岁月的鸿沟却并不横亘在他们之间成为代沟。他们一老一少,在自然天地宽的世界里,有个偏安一隅的园子,在这里,有花有草有虫有鸟,他们吹着风,浇着水,晒着太阳,欣赏着蝴蝶曼舞。

小时候我们写作文的金句来了,直到现在还是忘不了——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汉字真是博大精深,你把这句念出来,朗朗上口,就像涤过水的新鲜蔬菜,轻轻脆脆的,又像诗歌又不是诗歌的感觉。记不得谁讲过,说萧红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就在这样的一篇小文中,都可见一斑。

小孩子,说是帮忙除草、浇水、种菜。

其实都是帮倒忙。除掉了刚发芽的菜苗子,却留下了逆风生长的野草;蹦蹦跳跳,东一脚西一脚的,谁知道踩坏的是苗子还是野草;种了一半的菜,也不去理会了,去捉虫去看蝴蝶去看流云去晒太阳,反正,在园子里,什么都是正经事,什么又都不是正经事——只要有人笑呵呵的接纳着,就是那么美好。

萧红笔下的园子,啊,真的像是人间的乌托邦啊。

萧红笔下的一老一少,流动的是爱和能量,孩子触碰不到萧红人生厚重的内核,他们看到的,就是他们想要感受的——自然、爱、童趣;玩耍、探索、观察……

到了我们做父母的年纪,才知道有的文字是真的好。越早读到,越早滋润心田。在文字的滋养下,能够爱这个世界,用有爱的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到真正自己去用文字刻画这个世界的时候,又怎么会空乏无物呢?

读经典,还真是的越早越好。

当然,能图文并茂,以图带文,图文共欣赏,那就更美好了。在一个亲子共读的妈妈看来,这本绘本版的《祖父的园子》做到了。

《祖父的园子》读后感(四):珍惜一生只有一次的田园童年

夏天到来,在每个孩子的脑海里,大概都会有一片特殊的“自然基地”——或者是采摘园的大棚,或者是城市里的植物园,或者是小区里面开辟的一片花圃,而最能够发现乐趣的,一定是那个结瓜挂果,开花长叶的小园子,倘若这是自己家园子,就会有更多的期待——什么时候瓜果熟,蜻蜓蝴蝶蚂蚱蟋蟀豆娘到底在哪里藏着?眼看着葫芦开花,葫芦长大,是不是真的会跳出来葫芦娃?

所以,当我走进萧红的《祖父的园子》这本书时,仿佛再次回到儿时,也让我找出童年的回忆。小学放暑假去乡下姥爷家,来到那个园子里,全是好奇:躺在地上的藤蔓结出来的是什么瓜?青色的西红柿明天能不能变红?黄瓜上面的刺是不是真的扎手,原来大白菜能长这么大,一畦一畦的菜,对于童年的我来说,都是未知的探险。

萧红在成年之后,也在一直回忆着儿时的这片园子。对于当时还是小朋友的她来说,园子的乐趣是难忘而且珍贵的。瓜果花草,各种昆虫。和那位一生中对她最好的祖父。

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作家,他们儿时成长的环境直接影响了他们一生的创作。比如彼得兔的妈妈比阿特丽克丝,阅读过她的自传之后发现,她所成长的那个坎姆菲尔德庄园,是阿特丽克丝眼中“全世界都找不出更让我喜爱的地方”:这里“橡树在冬夜里低吟和摇曳着,橡树下方,绿色的草地延展开来,一直铺向水塘的方向…再往东,穿过大片的绿草地和稀稀疏疏的几棵橡树,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一直延伸到远方的潘珊格森林。延伸到升起的地平线。……每一排篱笆里都耸立着棵棵树木,站在门前的小山丘上,一眼望去,排排大树,重重叠叠。到了夏天,远景是清一色的浓绿……”

这里独特的环境吸引着波特(比阿特丽克丝),这里更有她的祖母陪伴,祖母会给她看书,给她讲儿时的故事,这段时光以及后来在苏格兰南部的达尔盖斯宅邸的时光,都是大自然以最真实的模样给了波特艺术的启发和灵感。让她和弟弟开启了临摹和彩绘的旅程,也为未来彼得兔这一可爱的动物形象的横空出世铺就了道路。

迟子建在自己的作品里自述,是北极村,是大兴安岭这片土地,给了她无数的创作灵感,她笔下的雪的世界,人的情感,无一不展示出冰天雪地的风韵和特色,在这一点上,我们隐隐地都能看出来同为东北作家,迟子建和萧红对于故乡的发自心底的热爱和出走家园之后的怀念。

很多人熟悉萧红,都来自于她的《呼兰河传》,假设将里面的情节和人物尽皆忘记,小说里的那种充满感情的叙述方式,会一直留存在读者内心里。我常常在萧红的文字中读出一种平和,这种平和,是对过往生活的深刻记忆,也来自于这位作家内心的笃定。这就是她长大的生活和她对生活的评判。

绘本《祖父的园子》内容来自《呼兰河传》。相信一千个读者眼里会有一千个祖父的园子的模样,每个园子都是成长经历的折射。七十岁的祖父带着四五岁的萧红,在园子里播种,铲地,浇水。祖父一边劳动,一边看顾萧红。而萧红呢,在这本绘本里,完全展现的就是她眼睛里的世界,园子多么大!但是我们只能随着她的视角,看到蝴蝶,看到花草,看到那株太阳一出来,叶子就发光的榆树,看到小白菜变成“大”白菜,学习区分谷子和狗尾草,看到日出,看到高高的玉米杆子上,还挂着紫色的豆角……

其实,成年人在阅读文字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经历自动“脑补”画面。但是,对于经历有限的孩子,绘本提供了一个美好的“定格”。绘本会有这样一种“取景”的功能,当作者用语言叙述一句话,插画师就用图画来为孩子展现。在《祖父的园子》这本书中,负责插画的龚燕玲老师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初读本书,很多读者都会被画面的内容吸引,画面中有极可爱的小姑娘,身材小得堪与山雀媲美,蝴蝶的身材却比爷爷还要大。即便如此,整个画面看起来却并不违和。画面展现的园子里的植物,几乎没有雷同,一丛丛摇曳生姿,花团锦簇却基调温和。一页页的插画中,有园子的特景,却更有爷爷和萧红的趣味互动。每一页都有变化,每一帧都是取着文字中的精华。

有幸看过本书的原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图画,原画是一幅幅拼贴画,就是插画师将每一个叶片,每一个昆虫,剪下来再一点一点地拼贴完成的,甚至连用来拼贴的纸,都是插画师自己动手制作的!也难怪在每一页纸上,都有深浅不一的颜色和曲曲折折的纹路。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每一张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图画,都是插画师的心血,这份思考和投入,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绚丽的《祖父的园子》。

现当代文学中,适合孩子们阅读和了解的作家其实并不多。在我看来,可能因为太多是大人世界里发生的事吧。萧红被选入课本的作品中,更多人熟悉的就是那变化多端的火烧云,今天,我们在祖父的园子里,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里的萧红,这些是《呼兰河传》里能让人感受到欢乐的叙述和场景,也希望借此带着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们,再次回到萧红的世界里,再次重温和她一起亲历过的呼兰河边发生的种种人间悲欢吧!

也想对能够生活在田园里的小朋友说,珍惜一生只有一次的田园童年吧,这将是你一生中最宝贵的回忆,它可能会在长大后的某一个晚上,带你重新体会生命曾经的美好和感动。

《祖父的园子》读后感(五):生命是向上,成长是自由,孩子的快乐其实很简单

文|程小亦

来源|程小亦

有一次我跟女儿上街买菜,有一位摊主在卖一种树根,旁边有位顾客问到:“老板,树根不是都长在山上吗?”此时站在一旁的女儿脱口而出:“树根也长在河边砂地。”,

只见这名顾客转头用异样的眼光看了看女儿,然后竖起大拇指表扬女儿。老板则打趣地说:“你看,连小孩都懂。”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平时带孩子多接触大自然,看看阳光下的花草树木,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教育。

最近与孩子一起看绘本《祖父的园子》,记忆仿佛一下子拉回到了童年时代,我七八岁时就跟着父母一起下田上山干农活,锄草,种地瓜、挖老姜,割稻谷,捡毛竹叶。。。儿时的劳动后收获的种种喜悦深深地烙印在脑子里,如今我已是一位二胎宝妈,生活在喧嚣的城市,但内心始终向往着耕种的日子,周末闲暇之余,也会带孩子亲自体验各种农家劳动,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奥秘。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中国女作家萧红,书中每一页都配有精美的插画,仿佛就像来到了爷爷奶奶的菜园子那般亲切自如。

呼兰河这座小城是萧红的故乡,萧红四五岁时,爷爷已经七十岁了。萧红家有一个大花园子,萧红经常跟着爷爷在花园里干活。

菜园里的菜,小萧红并不全认识,她常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了,把狗尾巴草当作谷穗留着,等爷爷发现了她铲下了一片狗尾巴草,爷爷认真地教她认识了狗尾巴草和谷穗的区别。

年幼的小萧红也没认真听,只好马马虎虎地承认自己错了,然后拨脚就跑去摘黄瓜 。

让我想起来,年初二岁的孩子在楼下埋下了几小片土豆,后来长芽了,孩子每天早上下楼都要给它浇水,有一天孩子也埋下了一颗枇杷籽,枇杷长芽了,孩子却说那是土豆。无论我怎么教孩子都不愿意相信那是枇杷的小芽。

对于孩子来说,真相并不是要分得清他们是什么,而是在悉心照顾植物的过程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欢乐之情。

孩子的快乐很简单,给她一个空间,她就可以搬出一个大舞台。

爷爷的园子里种了很多植物,有小白菜、黄瓜、南瓜、谷子、倭瓜、玉米还有各种各样的花。

菜园里还会招来各种昆虫,比如蜻蜓、蝴蝶、毛毛虫、蝗虫、小鸟等等,小萧红也很调皮,常常捣蛋,拿着水瓢片天空里一场,就大喊“下雨了,下雨了。”黄瓜吃了一半就丢掉,到处追蜻蜓,还要到处捉蚂蚱。

小小年纪的萧红在爷爷的园子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尽情地玩,渐渐地她发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奥秘。

除此之外,她还发现,凡是在太阳下面的都是健康的。

孩子从出生到呱呱落地开始,对世界的认识刚开始是要父母慢慢引导,后来习惯用自己的亲手触摸和体验,慢慢地形成自己的固有认知。

父母有空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比如认领一些植物,让孩子亲手种植和培育,参与植物的生命养护过程。

从花开花谢到日出日落,让孩子亲自体会到世间万物都是自由的,每个东西都有无限的生命,你需要用心去呵护,去守护,甚至是去爱每一个有生命力的东西。

03生命是向上,成长是自由的

年幼的萧红玩累了,把草帽遮在脸上,不知不觉地在菜园里睡着了,菜园里的各种植物都在悄悄地生长。

植物日复一日地生长,让小萧红明白了任何事物都是自由的,管它玉米长多高,管蝴蝶飞多远,它们若是愿意,就让他们随意生长吧。

这多么像每一位成长中的孩子,如果父母都能够意识到,生命是向上的,成长是自由的。那么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像《祖父的园子》里的每颗植物一样,向着阳光和雨露蓬勃生长,永远快乐和自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