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谁说有孩子的家就很乱读后感锦集

谁说有孩子的家就很乱读后感锦集

《谁说有孩子的家就很乱》是一本由[韩]申惠媛著作,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谁说有孩子的家就很乱》读后感(一):给有娃家庭的布置指南°

其实我看过不少装修收纳类的书籍,从《这样装修不后悔》到《小家,越住越大》系列再到《初次生活智慧:244个幸福做家务的方法》等等,我们都知道家的第一步是装修,紧接着是布置和收纳。

作为一个职场妈妈,我陪伴孩子的时间并不长,常误以为孩子的活动区域是儿童房。可随着孩子的成长变化后,发现有娃的家,并不局限“孩子的房间”,而是“有孩子的房子”,尤其在看这本《谁说有孩子的家就很乱》时,我又明确了自己的想法。作者的方向也很明确:“如果只讲孩子的房间,而不讲整个家的话,对妈妈们不会有太大的帮助。”所以房子不怕小,不怕东西多,更不怕孩子闹腾,最重要的是如何装修、布置和收纳,如何让全家人都住得舒心且快乐。

本书作者是一名具有17年经验的家居杂志室内装饰编辑,同时也是一位7岁孩子的妈妈,作为业内从业者,她在刚有孩子的时候,也曾不停地购买育儿产品,直到家里乱得无从下手,她才意识到有了孩子也不能放弃装修和装饰。这本书不仅有她的心得体会,也有她作为记者身份采访的一些有娃家庭在装修和收纳上,极具不一样的地方。

本书共331页,收录了15个具有代表性的有娃家庭的真实案例,图文并茂地以实拍的角度,问答的形式,去展现每个家庭的真实样貌,在书里能清楚看到每个家庭布置的亮点,以及收纳的方式,还有与众不同的装修风格,不管是一个娃的还是多个娃的,书中的家长都能在布置和收纳上,找到轻松应对的解决方法。

“没有门” 的家让彼此更亲近、和孩子一起装饰家、让孩子可以在家中释放天性……每一个章节从标题就让人觉得与众不同,更者,作者在每个章节下方,列上了所采访对象家庭的平方米数、几个孩子和年龄,在阅读的时候,就读者能直观地看到或选择想去阅读的内容,以便了解他们居住的环境是怎么样的。

其实针对没有门的卧室,我起初是有疑惑的,但看到了屋主说,“因为开着门,什么都看得很清楚,所以会很自然地更注意整洁。”我又豁然了,觉得确实可以,为何房间就一定要有门呢?想想我的思维还是固化了。

还有看到为了防止孩子们磕碰,屋主柜子上都没有装门把手,这些细节更多是家长的用心和考量,同时也有母亲把孩子绘制的画一张张保存并裱褙装框,那种重视孩子成长点滴的态度,让我有了改变的想法,如何存好孩子每个阶段的作品;更或给收纳篮做编号,分类让孩子有收纳的意识。

书中的房屋构造的不相同,而每个家长布置风格也不一样,不管是老宅翻新还是小平方房子的合理利用,亦或是别墅,书中都是细节化地呈现,书中有超过上千个装修、布置、收纳的方法,以实例去一一展开,这比看样板间的美图来得更直观有效。

从客厅、阳台、厨房、卧室、儿童房、餐厅、卫生间……每户房型作者都认真地拍摄记录,她还分享了每一户屋主对装修和收纳上的巧思,书中每张图上都有小字一一解说,看去既能洞悉屋主的想法,也能在直观的图文中看到育儿的家庭,有不同,也有相同的地方。

家是最温暖的港湾,家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好的习惯可以影响孩子的性格,舒适的环境也能给孩子以正向情绪的导入。一个温暖干净舒适的家,可以让孩子留下最有意义的回忆,不管是看似乱而有规律还是给屋子的适度留白,每一种方式,都让我感觉到,家的重点,在于自我的整洁意识和一定的断舍离,还有便是在布置上的审美同步。

《谁说有孩子的家就很乱》读后感(二):我们需要的是有孩子的家,而不是儿童房

很多家长一样,有了孩子,甚至早在备孕、怀孕阶段,就开始谋划儿童房,网上各种花里胡哨的儿童房样板间照片搜罗一堆,国内国际网购一堆,恨不得把天底下所有好东西塞都这个房间里。可真的有了孩子之后就会发现,这个房间基本就是“浪费”。除了极个别天使宝宝晚上可以在自己的房间睡个觉,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大人的跟屁虫,大人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哪怕妈妈坐在马桶上便便,他们也会乖乖守在旁边。所以,“儿童房”就成了个伪命题,或者用来评价你家房子够不够大、有没有闲散房间供你堆放母婴用品的一个标准。觉醒后的妈妈们(包括我自己在内)不再关注儿童房的设计,而是重新考虑整个家的布局和摆设。

这时,这本《谁说有孩子的家就很乱》就非常有参考价值了。这本书是15户有娃的韩国家庭总结出的装修经验,图片均来自各个家庭的实景拍摄。这些家庭有的有一个孩子,有的有两个,有的是自己买房有的是长期租房,但房子的装修和布局都有一些共同之处,可见也是爸爸妈妈们的心得总结。

首先,这些家庭不约而同的观点都是,孩子最喜欢的地方是妈妈在的地方。所以,这些家庭房子的格局基本都给孩子留足了和妈妈共处的空间。有的妈妈最喜欢厨房,有的妈妈最喜欢客厅,有的妈妈在家有自己的工作室,但无论哪里,都留出一个小部分让小朋友参与到其中。

有的家庭干脆把一家四口的书桌都摆放到一起。

“四人的书桌都放在了一起,创造了一家人可以聚在一起各自做各自事情的环境。写作业、学习、提问……爸爸妈妈不是单纯地守着孩子学习,而是一边做自己的事情,一边随时回答孩子们的问题。”

其次,父母们达成的一致的居住理念是:以舒服为第一位,整齐第二位。“有孩子的家就是有孩子东西的家,孩子喜欢的家。”“我个人喜欢比较整齐简约的家装风格,买东西只买必需品,能买小的就不买大的,喜欢有一定富余的空间,不喜欢填满。但是有了孩子之后,我的个人喜好就消失了。不过即使孩子的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孩子的书也堆得到处都是,我也不会因此生气。毕竟孩子的东西会让人感到温暖。”这段话简直道出了很多妈妈的心声。

这位妈妈是出版人,家里“到处都是书”,但她觉得很好,小孩子方便看书,也更利于亲子互动。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为都是乱放,但奇怪的是看起来也很有规律,”“虽然摆得到处都是,但却觉得很舒适”。恰恰是因为这样的“杂乱”让人便利,让日常的生活不至于一板一眼,才有此产生了亲切感。

这些爸爸妈妈们达成的第三个共识是:家里最基本的装修以简洁简单为主,家具和装饰则可以尽量美观个性。有一位妈妈概括:“房子应该是打底的画纸。”白纸上最容易作画,简洁朴素的家才适合一家人一点一点共通打造出家的样子。

白墙和实木颜色是这些家庭不约而同的基本配置。“不放太多东西,及时整理。家里只留确实需要的东西和最珍贵的东西。家做好收纳整理,人的大脑思路也会变得清晰。”

最后,在家长们普遍关注的收纳问题上,韩国妈妈们自然也都有一番自己的心得。“样板间和酒店看起来很漂亮的原因是整洁的空间里放了漂亮的家具和装饰品,更重要的是看不到太多生活用品。所以,充分利用整理箱、收纳家具等,把生活用品有效收纳起来。”简单说:摆出漂亮的,藏起不漂亮的!

这本书是十五个家庭的智慧结晶,这十五个家庭的爸爸妈妈都拥有自己的工作,有一些是买房,但也有租房。租来的房子多少会有一些困扰和遗憾,但他们都坚信,房子是租的,但生活不是。尤其有了孩子之后,如何让一个小生命安全、快乐地长大,懂得探索,懂得爱人与自爱,懂得审美,这是家教会他们的。这个家不一定居于闹市,也不一定豪华气派,但要有自己喜爱的东西和喜爱的人,让整个心灵完全放松,为以后 的出发积蓄力量。

《谁说有孩子的家就很乱》读后感(三):通过收纳、装修、布置打造出一个全家人都喜爱的空间吧!

收到出版社发来的样书时,我正在孕期,也正好为了给未来即将出生的小婴儿创造更宽敞的生活空间,完成了一次搬家。

坐在新家的沙发上,我开始翻阅本书,封面设计首先很引人注目,过去十年十分流行干练简约的日式家居风,图片大多单色系为主。在这本书里,因为有了孩子让家中多了五彩缤纷的色彩。你能看到作者不愧是在韩国家居杂志工作多年的编辑,她将个人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在选择拜访案例、拍摄角度、全书图片色温统一度上都作到了无可挑剔、十分养眼,让读者能沉浸在愉悦的阅读体验中探索家居装修、收纳、布置相关的灵感。尤其推荐给正在备孕和孕期中的父母们。

那么,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获得什么启发呢?总结出3点:

一、为孩子创造优质的居住空间是为人父母的天性

书中选了15家90㎡——317㎡的韩国中产家庭,其中13个案例都在百平米以上,且为自有房产,仅2家处于租赁中,经济条件最好的2家干脆选择在城市周边自建别墅。如果有条件,相信大多数家庭都想为孩子打造一个能痛快玩耍的空间。100㎡是最低标准,更别提有了二孩、三孩、宠物、在家开工作室、需要父母或住家保姆帮忙看孩子的家庭了。一个家庭对生活功能要求越多样化,需要的房间越多,房子越大越容易施展。

在自有房产中,人们更容易对装修色系、格局、家具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和调整,尤其是高知父母,他们具备的知识文化层次相对更高,不少人具备海外留学、工作经验。人看到与家居美感相关的事物多了,会很自然的提高家里的生活品质。并建立最低标准:不停留在只有地方住、家中不能杂乱就够了,他们想要创造全家人都喜欢的空间。

稍微了解一下韩国的房产面积,会发现这样的差异。在韩国,房产证上会登记:

①专用面积(含客厅、厨房、卧室、卫生间等)

②公用面积(楼梯、走廊、电梯、地下室等)

③供给面积(①+②)

④其他公用面积(地下室、小区内健身房、游泳池、小区配套设施等)

⑤合约面积(①+②+④)

⑥赠送面积(阳台不算在专用面积、公用面积和其他公用面积里,属于单独赠送)

在韩国买房和开发商签约时最常用的是专用面积,也就是国内常说的实用面积,实际拿到房子时是附带公摊和阳台等赠送面积的。也就是说,人家买房只交实用面积的钱,得到的是整个建筑面积。而国内买房则要交建筑面积的钱,只拿到实用面积。

考虑到国内的房屋面积计算公式和租售比情况,如果你在一线城市想实现宽敞的居住环境,显然租比买更合适。比如在北京,你租套100平的房子,每月租金1.2万左右,但想买一套得付出800-1000万的代价。我目前租的房子在房产证上建筑面积169平,可公摊就有39平,得房率仅77%。如果我选择买下这套房,均价就算6万,那么光是公摊就占240万,中介费和房产交易税50万,300万无形中就和我说88了,这还没加重新装修的成本呢。300万足够我在喜欢的区域和户型中随心选,租房生活上20年。而且过2年想法变了,也可以随时轻松搬迁。做了一张居住成本对比图,看起来比较走极端,但需求不同、丰俭由人吧。

总之,在了解自身对生活的要求之后,收纳是每个家庭都可以做到的,但装修、布置则要有财力支撑。

二、父母给予的家居审美,会影响后代的美感及品位

书中的父母,大多想让孩子住在美美的家中,顺利从小培养审美意识,将来拥有更好的品位。

为什么家和人的审美有关联呢?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有先天性格和后天性格,先天性格几乎无法改变。但通过主动搬家选择居住地,通过装修、整理、布置,来调整房间环境风水,改变经常出入的场合,显然会对一个人的后天性格、喜好、审美产生深远影响。

拿我家举例,老爸的财运在2000年之前还不错。但当一个人不具备理财意识,手里又刚赚了些钱时,往往因为金钱带来烦恼。从90年代起,老爸迷上了买买买,频繁从潘家园淘换各种硬木家具、瓷器、摆件,父母房间塞不下了开始往我的小房间里塞,最后实在没地方了就在天花板上加隔板继续塞进去。当然,现在看来当年买的古董确实是捡了便宜,因为早些年骗子少,确实用低价位买到不少真品,其中有些产于民国期间。但因为只停留在购物的兴奋期,等屋子里实在没地方了,正好赶上老爸命运走下坡路,于是既舍不得再乱买古董,也没想过给家里换更舒适的居住空间,只停留在全家人有吃有住的生存层面,并一成不变的生活到今天。

所以,我从小确实被中式家具、瓷器的造型、色泽所熏陶过,但只停留在皮毛,并不晓得住在一整套纯粹的中式风格家中是什么体验。也因为房间本身是万年盼着拆迁的老危房,这让我只限于把重心停留在实用主义层面,长期对装饰、布置兴趣很低。为什么呢?在过于狭窄的空间和未来的不确实性下,人的想象力很容易受限。除非能用高明的手法布置成极繁主义,否则看起来太不伦不类、风格太杂乱了。亲身体验是,住在破败的房子里很难有装饰的心,能努力把空间整理好,帮助自己专注在提升经济独立能力,早日走出去就是对改变生活质量最大的愿望了。

当然,我也曾经想突破下,出资整体装修下家里和公共空间,又被父母阻拦下来,说:万一今年给拆迁了呢,装修费不是白出了吗?在患得患失中过了一年又一年,我从32岁选择了赚钱、攒钱、搬走独立生活。这些年陆陆续续换过7次家,到现在终于换到宽敞的空间里。看着空白的墙面,很自然就把自己画的水墨画展示出来,也会考虑要换什么款式的窗帘和沙发套,摆上些绿植。软装成本并没有想象中高,也并不难,第一次搭配就算不好看,翻找些资料激发灵感,总能越调整越和谐。可根基是,得有能施展的空间呀。

总之,如果父母从小没有给到你审美环境,早点自我开发美感才是上策。

三、家中空间以谁为主不是唯一答案

书中提到,有的家长把主卧让给孩子居住,自己则住进更小的次卧。而有的父母则并不会以孩子为核心布置家,还是以自己的喜好为优先。我看到这个选择时,也比较赞同后者。比如在还没有生育之前,就在客厅一角预留了一组拉门柜和一组6层的收纳抽屉柜,计划把孩子的物品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少数量。

目前,和我家老人达成一致,一件婴儿用品都没有采购过,全部从亲戚、朋友、同事那里找二手物品。(目前只去过一次婴儿用品商店,待了3分钟就烦得离开了)打算将来这些不用了,及时送出给其他宝妈。

最后,也想和大家讨论下一个话题:审美在未来会多样化发展,还是趋于一致性呢?

书中,我认为美中不足的是,越看每一家的图片越觉得他们好像是邻居。为什么这么说呢?在15家里,你会看到居然在7家的客厅里,都摆着知名欧美设计师出品的潘通椅、鸡蛋椅、天鹅椅等,4家墙上挂着INS风北欧网红墙面收纳架,8家儿童房里出现韩国正流行的法国卡通人物巴巴爸爸产品。。。(恕本人太挑剔了。)

我就在想,怎么没有一个家庭里有任何韩国本国文化的物品?怎么没有一个家庭里有东南亚文化的装饰品?这些家庭里的样子怎么会这么雷同时,朱先生在旁边解释:因为现在欧美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呀!这一提醒,突然让我回想起2014年时去韩国旅行看到的街道场景,每条大街上跑的车子几乎都是黑白灰色,偶尔出现辆红色、黄色的汽车都是极个别的。似乎大家都求安全、低调,把个性化的、有色彩的汽车都出口给国外了。。。?

我真心希望每个国家的家庭布局,都能跳脱出互联网的影响,放下只有美式、欧式才是成熟的好风格这些自我设限,从本国文化中寻找亮点,并布置在家中吧。这样一来,下一代的审美可以有更多个性化,而不会限于大同。

也许,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未来已经不再需要在现实中布置家,而是在元宇宙中区分财富、阶级、购房区域、虚拟房屋中的装饰、布置。这些外在的象无论有万千变化,都不过是浮光掠影,最核心的审美和从生活中获得的平静、滋养、修行才是不变的本质。

祝每一个有孩子的家庭都能创造、改善生活条件,通过收纳、装修、布置打造出一个全家人都喜爱的空间,生活在其中焕发出精气神,激发出生命潜能。

毕竟,家居风水好,即是好环境;精神面貌好,即是好命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