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工作的意义读后感精选

工作的意义读后感精选

《工作的意义》是一本由[英]詹姆斯·苏兹曼(James Suzman)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2021-3-1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工作的意义》读后感(一):工作没有意义

作者是人类学家,从人类30万年的历史考察,本书主要观点: 1.人类和一些动物类似(如非洲的黑面织布鸟),做很多无用功来消耗能量,如参加马拉松和建造摩天大楼。 2.人类在进入农耕文明前,游牧采集生活每天只工作3个小时就够了,摄入的食物种类还比今天多样化,健康。这段时间占人类发展史95%的时间。 3.农业文明让地球人口从400万发展到7.8亿,也延长了人的劳作时间,人类开始了储蓄。 4.近代工业化才带来了“时间”钟表概念,化石能源带来的灯光,延长了人们的工作时间。带来了城市化,等级和贫富差距。与贫困相比,财富意味着更多劳动,也会意味着更多焦虑。 5.智能社会的到来,不会缩短工作时长,AI虽然代替了很多重复性劳动,但也让人被迫成为“自由职业”者,反而是更长的工作时长。

我们已经反思工作的意义,抑制欲望,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是被迫的“工作”。

《工作的意义》读后感(二):我们该改变看待工作的态度

因为总在寻找工作的意义,就看了这本书,没想到作者是从远古时代人类发展开始写的,到狩猎采集时代、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再到现在。原来工作这件事,过去是没有的,原来狩猎采集时代的人们是真的活在当下,今天吃饱不管明天,不必未雨绸缪,我竟然看的有点羡慕。

看前面一些章,满满的新知识,看到最后两章,又真是感同身受。作为当代社畜,太容易感知到周围的朋友同事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更努力地卷起来却换回更少回报,主动被动地陷入比较,莫名地为匮乏感而焦虑。匮乏感和焦虑感都被放大了,但也许我们本不用如此,我们可以更多关注自身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同时更关注当下的生活,也许我们可以转变思维,甚至放飞思维,改变我们看待工作的态度,更看重美好之物,如王尔德设想的田园般的未来:“或者创造美好的事物,或者阅读美好的事物,或者仅仅怀着钦佩和喜悦来审视这个世界”。

也许,我们有创造力,能够塑造未来的命运。

《工作的意义》读后感(三):身为人类的局限性

看来我的确已经算是具有理性的人。作者讽刺挖苦的,我也一直看不顺眼。恶心的管理岗、无意义的工作时长表现,王小波的《白银时代》也对此写了很多。西方经济学从根儿上就是胡说八道,我惊讶于竟然没多少人敏感于这一点。什么理论能够建立在“九个”、“不证自明的”、“原理”之上,学生就不曾怀疑它的安然吗?以前我还偶尔怀疑多数人的愚蠢,现在不了,我开始调头怀疑起自己的不自信究竟从何而来。

刚刚大言再也不读社会学了,难道我打脸了吗?不,这是一本人类学读物。哈哈哈!社会学还把马克思认作一位社会学家。不,我不同意。总之,我再也不读社会学了。《工作的意义》是一本质量颇高的人类学科普。

《工作的意义》这本书,是我的智慧之光,是我灵魂的火焰。我惊异而欣喜地发现,原来自己迄今为止自以为了解的“人”,仅仅是农业文明诞生之后的“人”。之前漫长得多的狩猎采集部落很可能与此很是不同。我又一次遇到了自己身为一个生命历程为几十年的人类的局限性。这本书极大地拓展了我对“人”的视野,甚至向着遥远的灵长类祖先而去了。虽然我已经接受人类头脑的复杂几乎是能够兼容全部其他生物生存策略的认知的,但读到资源丰富的狩猎采集部落生活状态的描述,它还是几乎翻新了我对“复杂”二字的理解。很多内心深处自然流露的情节也许得到了合理的出处解释,有些甚至令我感到释然。

我希望每天四小时工作制快些到来。有些事情是一定要变的。我不希望社会地位、权力在我之上的人依旧那么自私且愚蠢。扪心自问,我为这个世界做得已经很多了。隐藏在伪装之下的卑鄙和邪恶,等待你们的可能是阳光,也可能是火焰。

《工作的意义》读后感(四):回不去的狩猎社会

几乎所有人的一生都是被这样设定:出生、上学、工作、退休,其中许多人大约要有超过20年、投入数百万元去不间断地接受教育、训练,为日后的工作做准备。人为何要工作?为什么许多社会都会鄙视不工作者?几乎没有人去质疑工作的合法性和必要性,仿佛我们的命运早已如此设定,无需思考与质疑。

事实并非如此。人类学家詹姆斯·苏兹曼在这本书里通过梳理人类的历史,以此来探索工作的历史,说明一个道理:人类并未为工作而生,工作之所以成为了一种主流宿命,是因为人类走出非洲,扩散到其他大陆之后,经过数十万年进入农业社会,人口膨胀,需要更多人从事繁重的农业生产,不久,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工作-消费-工作”的闭环建立,工作成为愈加无法跳出的怪圈,在这个过程中,工作的意义从果腹逐步过渡到满足欲望,工作的类型也从农牧林渔、转向服务业。进入信息社会之后,服务业更是成为主流就业形态,而人心的欲望膨胀更是达到空前的程度,以至于人类对地球的改造都无法满足,需要创立所谓元宇宙来触摸镜花水月。

这本书的前三分之二部分的记述极为精彩,后三分之一部分则陷入另一种泥潭。詹姆斯·苏兹曼通过援引诸多调研说明,当下绝大多数人无法从工作中获得快乐,而原因在于许多工作并不创造实质性的意义,而这背后的一大原因是,那些真正创造巨大的价值的工作比如教师、医生、清洁工的报酬被严重低估,而许多高薪行业则未能创造等量齐观的价值。说到底,詹姆斯·苏兹曼关注到的还是不平等的问题,核心建议是改变财富不平等的现状、减少不必要的欲望,从农业社会的工作观念中解脱出来。

然而,不平等并非只是当下的社会痼疾,早在古罗马、古希腊时代就已存在。但问题如何解决?如何去看待差异与不平等?可能是个无解的话题。试看今日满园春色,一丛丛新绿的高矮疏密又何曾是一模一样?而为詹姆斯·苏兹曼所嘉许为最具有可持续性的狩猎社会,我们可能是回不去了。

《工作的意义》读后感(五):人是怎样被异化的:从自然到城市,从劳动到工作

农业起源最终给旧石器时代画上了句号,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农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重大失误,农业改变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并重塑了社会。农业的特点是控制动植物的繁育,从而扩大产量。农业极大地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所能支持人口的密度,是狩猎-采集所能支持的二三十倍。农业起源之后,人口暴增,人口增加之后又需要更多的土地,需要不断开垦山林、排干沼泽、控制河流。谷物种植需要人们时时看护,以避免鸟兽的破坏,还需要灌溉、除草等活动,人类由此不得不定居下来,土地的所有权随之更加清晰;暴增的人口也需要人们定居下来,以避免土地的争夺。

定居的结果是,所有的生活垃圾都只能留在人类居住地附近,水源污染,蚊虫滋生,高密度的人口导致传染病可以流行开来。定居生活与农业出现之后,人类的活动范围减少,食物类型较之狩猎-采集时代更单调。相比于狩猎-采集,农业是更高强度的劳动,劳动的形式也更单调。从考古证据来看,转向农业生活之后,因为跑步更少,人类股骨的骨壁变薄;又由于长年累月弯腰劳作、背负重物以及躬身研磨食物,腰椎病变多;食物单调,淀粉成分高,导致龋齿显著增加……简言之,农业让人类的健康状况恶化了。

除了人类身体健康状况受损之外,更糟糕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有的人成了支配他人的人,他们开始有了高贵的血统。如果有人不服从的话,就会遭到暴力对待。农业本身就是一种控制性的活动,控制动植物、控制土地、控制环境,当然,它也需要控制劳动力(人),毕竟劳动力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关键变量。控制了人,也就控制了农业活动所需要的其他一切因素。从这个角度说,农业社会出现支配权是一种必然。

社会等级的产生还与人口规模密切相关,并不是说狩猎-采集社会就完全没有权力、等级、暴力,而是农业起源之后,社会等级显著增强了。现在有研究说狩猎-采集时代的人类可能更加暴力,因为暴力导致的人口损失可能比20世纪还要高,这种说法的前提是狩猎-采集社会的人口基数太小。而农业带来高密度的人口使得成规模的暴力成为可能,也就是战争的出现。农业能够产生更多的生产剩余,能够供养职业化的军队,专业化的生产武器的工匠,以及专门的管理阶层。农业就像一个放大器,把一切都放大了二三十倍。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也大幅度地恶化。狩猎-采集社会的人同样干预自然,尤其是掌握用火技术之后。如澳大利亚的土著频频放火,焚烧土地,他们用火来控制植被,清理垃圾,不过规模都很小。还有研究者注意到,南美丛林的狩猎-采集者每到一地,都会砍伐树木,建立营地,几天或几个星期后他们离开,吃剩下的果核与其他垃圾混在一起,砍伐后留出来的空地接受阳光的照射,有利于果核发芽,最后可能长成果树。如果这样的干预持续几千年,丛林中就会长出许多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植物来。在这个意义上,狩猎-采集者就是“流动的生产者”。但是跟农业群体相比,他们的环境影响能力有限得多。

农业社会是要控制环境,彻底地控制。只要一个地方变成田地,天然植被就会完全被取代或破坏。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农业人群不断扩张,从只利用肥沃的土地,到开始利用农业边缘环境的土地,比如土地瘠薄的草原,这类环境的生态极为脆弱,一旦植被遭到破坏,就可能导致沙化。再比如小型的海岛,其生态容量有限,一旦破坏,就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