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精怪故事读后感锦集

中国精怪故事读后感锦集

《中国精怪故事》是一本由车锡伦 孙叔瀛 / 编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0,页数:10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精怪故事》读后感(一):中国精怪故事

每一个中国人印象中的妖怪都不一样,在老人眼里,妖怪是专爱将小孩子当点心吃的邪恶怪物;在小说家的笔下,妖怪有时是法力通天、仗势欺人的大反派,有时却也是万人敬仰的大英雄。鬼狐仙怪在中国文化中多了一分亲民草根的气息,它们传承于纷繁热闹的民间艺术、温暖柔软的儿时故事、新奇隐秘的话本传奇……中国的妖怪更多的是人们心里*美好的回忆。

《中国精怪故事集》囊括了近百种中国妖怪及其故事。分鬼怪、妖怪、精怪三篇,又各自附杂辑将较为冷门的妖怪故事收录其中,以满足读者阅读所需。

《中国精怪故事》读后感(二):哪有什么集体记忆,都是统一叙事罢了

民间口头文学的迷人,在于那些“荒唐生硬”的部分,那是“神话思维”(列维-施特劳斯语)在前现代生活中的编码。而现代人因着时空的区隔,不得不对这些编码连蒙带猜——它们是难解的,且无法被简单庸俗地合理化。

本书名为《中国精怪故事》似是勉强了,或可名为《建国后不许成精却偏要成精所以只能带着正能量成精的故事》。书中的每个文本都莫名有着以现代读者(甚至是现代中国城镇读者)为视角的高度合理化倾向——而民间故事可不是这样的,特别是涉及到怪力乱神的那些。这些故事虽看似有“精怪”情节,却几乎篇篇都是以平庸表现手法写就的现实主义题材文本:在生产生活中只要善良勤劳勇敢,便能获得相应回报。当“民间故事”呈现出如此这般过于清晰的道德标准时,它一定已经是被官方大传统更改过的叙事文本,为的是宣教于民;而在地文化于一代代口述文学中所展现出的幽微深刻或者宝贵的元叙事,则荡然无存。

我当然不是说这些故事不是被采集来的,它们完全可以是被采集来的,然而他们采集的年代,采集于何人,整理者对其做了何种改造,编者又砍削了什么,或许是比最终呈现更值得关注的过程。

封底推荐语中“丰沛的集体记忆与民间元气”之说,相当大而无当了。哪有什么记忆,更谈不上元气,这样整齐划一的叙事,本身就是“丰沛”或者“元气”的对立面。

《中国精怪故事》读后感(三):精怪传说的现实意义——防治谣言

在特殊时期通过谣言蛊惑民众放炮,什么目的,不言而喻

类似案例很多,这里只做简单的介绍,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更多的去了解一下,书评参考文献:虚实之间

精怪故事是劳动人民对未知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朴素总结,也把对自然威力的恐惧变成便于传播的神话故事,这凝结成了“集 体记忆”,常读精怪故事,可提高见识和认知,避免被别有用心的群 体所 蛊 惑,寓教于乐,很有意义。 精怪故事不光是给孩子们看的 ,《中国精怪故事集》包含了上百则各种动植物精怪等,非常丰富,地区跨度也大,南北地区的故事传说都有,内容也是相当生猛读起来非常的过瘾。

《中国精怪故事》读后感(四):精怪故事与中国智慧共传承

最早看过关于精怪故事莫过于《聊斋》,其次便是由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改编的电视剧《魅变》,其中《木魅》令我印象深刻,一个梨树精为报恩,牺牲自己百年修为,放弃成仙机会,最后变回梨树时说道:“孩子,记住有时候魔鬼和伟人之间只差一步之遥。”

魔鬼与伟人之间,只差一步之遥!在人的世界如此,在精怪的世界亦是如此。这些故事代代流传,大多数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多多少少有所耳闻。它们伴随我们成长,也让我们懂得了很多道理,譬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知恩图报等等。也许长大后的我们深知这些精怪故事都是虚构,却因它存在于我们的童年,而对它倍感亲切。

车锡伦、孙叔瀛共同编撰的《中国精怪故事》就是这样一部中国精怪故事大全,收录了来自中华大地民俗智慧的原汁原味的中国故事,书中涉及到的故事可以说遍布全国各地,书中的精怪可谓无奇不有,动物、植物、器物等等,目之所及之物都可以凝聚天地之精华,变成精怪。这些精怪的性格也不一样,它们有的可爱,有的善良,当然也有的作恶。

阅读《中国精怪故事》可以发现中国劳动人民对世界万物的认识,对真善美的追求,这些故事中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民间的价值观和智慧、传统。

精怪故事来源于神话,却不同于神话,它贴近人们的生活,似乎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譬如:狼妖精可以忽然出现在老嬷嬷回家的路上,借机搭讪与她同行,在路途中将她吃掉;被猎人困住的刺猬女因被一个男子救下从此报恩嫁给他;小伙子救下的大雁在伤势好转后嫁给他……这些精怪故事虽然看起来不切实际,但是它却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中,这些精怪们可能随时出现在你身边,不是如同神仙那般不可触摸。这也许就是中国劳动人民对万物认识的过程,不管是身边的动物、植物、还是器物,它们都可以成为想象的来源。

如果仔细阅读本书,不难发现,书中涉及的精怪故事虽多,但所要表达的思想却有一致性,善恶有报、知恩图报这一主题的精怪故事颇多。为何会这样?我想这还是与古代人的传统观念有关。人性本善,向来对邪恶的事物是憎恨的态度,但对于美好的事物却是向往的,因此人将内心所向通过精怪故事呈现,所谓“我手写我心”便是这样的道理,虽然这些故事不是写出来的,是讲述出来的,但所要表达的思想却是一致的。这也是为何作恶多端的狼妖精最终被人制服,那些善良的精怪在被善意的人救下之后最终嫁给救下它们的人。

这些精怪故事似乎也对世人有警醒作用,那就是告诫世人: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人活一世应该多行好事,最终会换来好的回报。故事在流传的过程中,影响着一代代的人,即便是孩童,也在儿时潜移默化的接受了这种思想。也正是世人所向往真善美,追求正确的价值观,才得以让这些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留存。

这是《中国精怪故事》的特色之一,但同样是缺陷之一。读一篇故事觉得新奇,但多篇读下来会发现,许多精怪故事表达相似的主题,甚至读了故事的开头,就能知晓故事的结局,每个故事不同的是故事的发展过程。但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也会深感中国古代人民想象力强大,给一个故事的开头和结局,他们能够创作出无数个不同的故事。如果与孩子一同阅读《中国精怪故事》,可以尝试让他们猜测故事结局,甚至给出一个故事开头,让孩子亲自创作。

想来,这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中国精怪故事》另一特色是书籍的编排。本书将同类别的精怪故事按照顺序编排,同种精怪故事编排在一起,方便查阅、阅读,也方便读者进行对比分析,这样的阅读可能也是一大乐趣。

除此之外,本书在编排故事中,穿插了100多幅幅末民间珍稀剪纸,可谓赏心悦目,也使得本书更具收藏价值。

总之,《中国精怪故事》是一部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也适合亲子共读。就让那些留在我们童年的故事,也留给我们孩子的童年吧!

《中国精怪故事》读后感(五):返回人类的童年

阅读《中国精怪故事》,有一瞬间,我仿佛回到了童年。

我想起小时候,在外公的小屋里四处游荡,外公会收拾好弄乱的东西,然后抱了我在膝头,给我讲书里的故事。故事里有很多精怪,有花仙,有树妖,有田螺姑娘,王八搬家,夜叉出行,蛇精嫁给了书生,老鼠敲锣打鼓嫁女儿……那些故事,让我觉得世界是如此的奇妙。

外公已经埋骨地下多年,但他馈赠我的礼物仍然惠泽我的人生。对于书籍的热爱,像种子埋在心里,发芽、抽枝、蓬勃。我的阅读世界从此有块田地,特意留给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留给那个不可遗忘的多彩的世界。

那个世界是人类族群童年时代的产物。那神奇美妙的幻想,表现了人类本能的天真,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最早的神话是什么神话呢?一般人都认为是创世神话,认为创世神话从开天辟地讲起,应该是最早的。其实这是不对的!创世神话是相当后起的神话,处于蒙昧时期的原始先民没有那么恢宏缜密的想象,那是后来的整理者们为了世界观的完整而有意识的安排。最早的神话,应当是图腾神话。

人们最初崇拜的神并非类人的形象,而是动物,以及植物、无生物,是眼前所见切近的景物。在我们的原乡里,树木会走路,石头会走路,牛马会说话,猪狗会说话,飞鸟会说话,最早的一批神话,实在就是能言会走的动物植物的故事。原始人怀抱敬畏之心,认为万物有灵,努力在劳动实践中提高征服自然的能力。那些最聪明、最有本领的人就被作为英雄来崇拜,甚至被奉为神,比如征服野马的人被描述成了人头马身的神,这就是文化英雄的产生,他们还被奉为氏族的始祖,受到崇拜。始祖神话与图腾神话的渗透、结合,使得图腾动物增加了人的元素,以创世神话为代表的早期文明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

如果对中国各民族的活态神话一无所知,身为一个中国人,那将是极大的失落。《中国精怪故事》是以精怪及其活动为描述对象的民间幻想故事,本质上就是人类的远古思维的继续衍变,打上了它所经历的历史阶段的多重烙印,经过口口相传的集体创作,那些古老的记忆沉淀、变化,潜移默化,奠定我们民族心灵的底色。

编选者车锡伦、孙叔瀛是知名的民俗研究者,蒐集的故事涵盖范围广泛,堪称一部百科全书,展现了民间文学数之不尽的样品,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这本书还收入了100多幅清末民间珍稀剪纸,与文字相映成趣,更加突出中国文化特征和审美意味。

叙述者将他们日常生活的折射汇聚于故事,又将它们诉诸于凝练的口头叙述。我们可以体会到它们的丰富,所有的飞禽、走兽、虫豸,乃至和风、雨露、山石,都具有思想意识,都可以与人沟通,与人交友,与人成婚,如此顺理成章,活泼烂漫。我们可能也会感觉贫乏,贯穿其中的观念,大多是善恶有报、团结友爱、劳动光荣、贪婪可耻等等传统价值,精怪报恩、点化人类、主人公出发、受困、召唤伙伴、前进、战斗、完成使命,情节常常雷同,模式化明显。它们都是老爷爷爱讲的“很久很久以前”的奇奇怪怪的事儿。

这就是民间故事的特色。看上去,这些故事的功能与角色是高度相似的,但它们又以千百种不同的组合与变体出现。它们所内涵的那些最普世的价值观,在不断的重复中一再内化为我们生而为人所应秉持的基本原则。那些相似的模式反复出现在不同的口述中,故事的要素就像是数量有限的棋子在规定的格子里移动,然而又能制造出无尽的棋局。那是看似简单而又无穷的智慧。人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发展出各种各样的活动,我们不能破坏那些必须遵守的规则。这也像是我们童年的隐喻,成长总是相似的,而又全然不同。

在这个声讯发达的时代,我们容易被炫目的色调所吸引,我们也容易把阅读限制于功利的需求。在感到疲累的时候,我们都需要回到童年,或者,在内心为自己保留一个童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