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从胡地到戎墟》读后感锦集

《从胡地到戎墟》读后感锦集

《从胡地到戎墟》是一本由王炳文著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28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胡地到戎墟》读后感(一):细看安史之乱

粗粗读了一遍,知识点太多,get到的的也就十之三四吧。

安史之乱是被构建出来的

盛唐这个概念也是变化之中的

……

有点赞同也有点疑惑。

最感兴趣的是后面安史之乱年表,梳理得十分详细,构建了安史之乱整体的时间轴。

作者对安禄山的许多细节都进行深究,对大家耳熟能详的史料中看出背后的历史细节来,读来很有感触。

《从胡地到戎墟》读后感(二):禄山:我是历史的棋(弃)子,我爹是谁重要嘛

其实是合集,在若干问题上平均用力了,未能断其一指。 作者对政治过程的发掘,推翻了流行的安禄山权力过大论。禄山升迁之速,系朝廷整肃幽营军镇造成的权力真空,叛乱前禄山实际失去对平卢军的掌控,也就是说再不叛可能要凉。则叛乱有很大偶然性。 史思明正是平卢军的替代者,也参与叛乱,但是是禄山的同盟,而不是下属。这里关系微妙。思明是基于个人野心行事,对朝廷并无忠诚,不叛动禄山的奶酪,叛乱也下水捞一把。 偶然中有必然。朝廷一系列失措,直至哥舒翰潼关之败,都与玄宗对忠王黨-朔方军镇的猜忌有关。这是唐朝的保留节目了。 既然主要是中央的黨争,是宫斗,禄山的族属就不重要了,但是作者又扯了半天,还是扯不清楚。 几乎所有看到的作者都没有明了一个基本的事实:边军是中央军,团结兵是地方兵,忠于朝廷反对叛乱。 陈寅恪河北胡化论就是瞎扯淡,丫就一宋儒,挺着义理的几把,见个洞就捅一捅。 作者停留于人事现象,这个问题也许可以和三省六部向中书门下制的蜕变相勾连?节度使正是典型的使职差遣。但是中书门下的逻辑,学界至今也停留在现象。 禄山的崛起,毕竟受到安道买、安波住家族的助力。可以补充一个史实,第一突厥汗国内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重用胡人,即粟特人。随着突厥倒台,粟特人投向唐朝。 边疆史的族群可分为三个圈层,长城沿线半农牧的戎狄,对应汉的六郡良家子,向外,草原的游牧帝国,再向外,中亚绿洲的雅利安人。 汉唐的扩张,贯穿这三个圈层,而矬宋连长城一线都丧失,更接触不到雅利安人。陈寅恪对此毫无概念。 陈氏的边疆联动也是想入非非,但是真实的联动是个好题目。

《从胡地到戎墟》读后感(三):灯下黑的“安史之乱”

读罢本书,第一感觉是张国刚的序言和全书关系不大,他扯了一大堆汉化、胡化和所谓农耕文明之类的,结果全书根本不是这个路子……其言是他个人的发挥。 总体来说,本书是本不错的中唐政治史研究著作。本书之论胡化,实则从“河北胡化”这一意象出发,辨析其演变与中唐政治之关联,即“胡化”形象的变迁史。

正如作者在第二章《论河北胡化的两个阶段》中所感叹的那样:

“迄今为止我们尚未见到对这一事件(即安史之乱)进行直接研究的著作”

作者在后记中也感慨近年来的唐史研究“忽冷忽热”,而唐代政治史研究“又显得分外‘土气’”

我并非唐史研究者,不好妄言其现状,但唐史研究也确有太多的灯下黑,安史之乱被视为一个不言而喻,无需辨析的对象、背景与事件,却忘记了这一概念本身的流变,那么又何谈深入理解呢?在这一点上,本书带给我们的学术反思要比具体观点更重要。 全书讨论者,一则政治文化,如“安史之乱”与“河北胡化”的建构;二则安史之乱前后具体的政治变革,如幽州格局、安禄山之族世、借兵回纥、燕朝内乱与仆固怀恩之叛。作者的研究相当扎实,在基本史料之外,充分运用墓志和语言学相关的材料,并能对中外学术研究均予以关照和回应,确为“安史之乱”这一重大命题填充了较多的空白。在这一点上,该书值得推荐。 不过,私以为作者在部分地方有些浅尝辄止,比如第一章讨论“盛唐”之时,何以在玄宗朝后兴起?在古文运动之影响外,或有其他因素。又比如,私以为“胡化”之关键,不在人数,亦不在军政,而在乎认同,尤其是文化认同,这是一切共同体得以凝聚的关键因素,若能就此展开讨论,必能有更深入之认识。作者曾提及胡人宗教,确一可取之方向。

《从胡地到戎墟》读后感(四):本书的瑜与瑕

〖优〗——总体来说,做安史之乱或者玄宗朝政治研究不可错过的书。 1,学术史梳理和辨析做的比较好,涵盖了中英日文文献,不容易做到。 2,将安史之乱放在玄宗朝甚至是唐前期政治史的大范围内进行解释,理清了很多的疑团。本书可做一部玄宗朝政治史研究来看。

3,从概念史入手,分析了相关术语的来龙去脉,比如“安史之乱”“河朔”“胡地”“戎墟”等等,但是分析过程浅尝辄止,每每期待下面的论述,却戛然而止。

4,从唐中央对东北军事的几次调整,铲除高丽—契丹种胡人在幽营军事中势力的角度,分析了粟特胡人安禄山的崛起,颇有见识。并且论证了安禄山权力由平卢转移到幽州的过程,以及辨析安禄山对于马政的掌控,都打破了以往安禄山在河北一带独掌大权的印象。至于这一论断是否正确,尚有待于更加细致的研究——尤其是平卢史思明和幽州安禄山在叛乱前的关系研究。第四章对于安禄山族属与身世的考证,充分体现了作者爬梳文献的能力与功底,马政视角观察安禄山青年时期的政治状态更是另辟蹊径。

〖问题〗 1,第一章太迷惑,感觉作者自己都没理清到底要讲什么,结论中的两阶段到底怎么和前面的论述对应也含混不清,我读了两遍,才搞明白大致想要表达什么——难道我脑子有问题?可能就像上面短评说的,过多的花里胡哨的概念,导致该讲的问题没讲清楚。 2,很多地方根本没交代史料,直接说结论,也不说你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尤其是需要大量罗列史料来证明结论的地方,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就直接飘下一句结论,〖如叛乱之后河北没有再被时人视为“胡地”,而是成为政治割据的“戎墟”——前面整整六页的分析我都没找到相关的史料依据〈仅仅一段田弘正的史料不足以得出这个结论〉——恰恰这个结论是需要大量列举史料来说明的,哪怕只是词语的统计数据也应该说明。〗 3,政治史的写作最忌讳求之过深,过度解读,本书有些论断即是过度联想,如赵含章案“宋璟在本案中的作用,绝不仅限于简单的进谏”,我本以为会有深入分析宋璟的内容,但作者没有往下写,而且下面写的和这句话没有一点关系,为何要无头无脑的抛下这一论断?如果作者怀疑宋璟有所牵连,就要老老实实的论述。

《从胡地到戎墟》读后感(五):短评加长版(未完)

现在看到“构建”两个字就想退出群聊……第一章出现的两个核心概念,“安史之乱”和“盛唐”,安史之乱还有点意思(虽然也有点混乱)盛唐这不就是把中学文常拿出来细说一番……嗯,考虑到专业非常相关还是接着往下看叭

第二章,“胡地”和“戎墟”两个概念出来了,挺有意思。但结论说“河北胡化是安史之乱和河朔割据的原因是倒果为因”,是否步子迈得太大?这一章的论述也有前后矛盾和过于武断的地方。

第三章,别再惦记你那胡化翻案了……如果寒人胡将崛起真是边镇调整的附属产品,那李林甫在幽营用奚胡,杨国忠就在剑南用移民来的高丽胡,这怎么说呢?(我真的错了,当时重心该放在鲜于叔明身上)

第四章跳了,不觉得安禄山的出身在21世纪还有啥好掰扯的。

第五章还蛮有意思,无论是路线之争还是借兵回纥政治性大于军事性我都是第一次见,不过我地理太差了路线之争看着费劲(。但是!!!第五章对宁国公主生育问题的讨论实在是既错误又不必要,直接说她没生就可以了,“葛勒可汗正值四十五岁之壮龄,宁国公主二十多岁,然一年后其终未能怀孕而致归宁。这使我们有理由怀疑宁国在生育方面或许多少存在一些问题。”且不说葛勒的孩子可能都比宁国大,甚至没有提到宁国归唐是因为葛勒死了,这个“壮”不知道是壮在哪里。而且这种话非常非常offensive!!!

第六章写得很好。继续讨论了第一章提出的“安史之乱”实质是安史的藕断丝连的问题。安燕是一个外用偏将、内用文人的政权,其实是很正规的甚至可以说,体现历史发展趋势的寒人政权。军州叛乱起家的史燕则从建立之初就透着不长久的气息,存在的最重要意义就是奠定了河北藩镇割据的格局。果然也很快被底层裨将出身的节帅们出卖给了唐廷。这一章对唐廷瓦解幽州文士集团出于瓦解安燕统治基础的看法比仇大师那个炒哲学系冷饭的说法要高明。

第七章比较无趣,又是内亚又是墓志,对我来说太超过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