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哈德良长城经典读后感有感

哈德良长城经典读后感有感

《哈德良长城》是一本由阿德里安·戈兹沃西著作,未读·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哈德良长城》读后感(一):《哈德良长城》——倾听历史的回响

阅读这本《哈德良长城》的时候,我正坐在时速三百多千米的高铁上在广茂的豫中平原上驰骋,这本小书虽然不厚,刚刚好两百页,但是看过之后却让人感慨良多。

初次看到图文并茂展示的哈德良长城的时候,看着图片上那低矮的城墙,心想,这样的矮墙跟我们的万里长城简直没有可比性,可是看过英国历史学家阿德里安·戈兹沃西的文字表述之后,发现他们在史料贫瘠的基础上竟然可以通过对考古挖掘,半是史料半是分析推测的方式对一道一千多年前古罗马帝国的边境长城的遗址获得这样的研究成果,也是让人赞叹了,尽管这本书绝大部分内容都建立在作者对罗马历史和罗马军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但是这样的成绩也着实不易了。

我不知道我们国家有没有对万里长城的类似研究成果,如果有的话,应该会是一部恢弘的鸿篇巨著,毕竟,长城无论是建成年代还是完整程度都远优于哈德良长城,而且由于我国历史典籍的时代连贯性,研究史料将是何等丰富。

粗略了解了一下,发现国内对长城研究的学者也大有人在,关于长城的研究著作有于国良的《中国长城沿革考》、张维华的《中国长城建置考》(可惜仅有上编)、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罗哲文的《长城》、刘金柱的《万里长城》、档案出版社的《明长城实考》、知识出版社的《北京地区长城研究文献名录》和景爱的《中国长城史》等,相信这些研究成果还正在不断增加中。

《哈德良长城》这本书是“里程碑文库”中的重要著作,该文库旨在邀请全球人文社科领域的顶尖学者以“大家小书”的形式,深挖人类文明长河中的一项项不朽成就背后的社会、人文、历史背景,并串联起影响、造就其里程碑地位的人物和事件,将人类社会的成就传承于世,这项宏伟的计划让人肃然起敬。

看着高铁窗外疾驰而过的春天的田野上,绿油油的麦苗和金灿灿的油菜花在阴云下为充满希望的田野涂画色彩,想起一千多年前的某个冬夜,或许跟我正在乘坐的高铁同一条路线,同一个方向,李愬带领几千唐军雪夜袭取蔡州,一战而成就千古名将之名。中原大地,在历史上有太多的故事发生,南下北上,东进西退,同样的事例在中原大地数千年的历史时空中交替上演,可是在社会经济繁荣的当代又有多少人能知道在自己生活的同一片土地之上又如此多的经典故事发生过呢?拿我生长的这个小县城来说,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知道,安史之乱时期,在无险可守的平原县城,在缺吃食少战备的情况下,张巡带领两千守军和叛军四万大军相持几百个日夜,令围城叛军束手无策,还打得他们几番狼狈逃窜,这样的光辉战绩简直就是奇迹。

多么希望,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家乡曾经发生过的重要历史故事,都能知晓家乡里的那些英雄人物故事,这些比书本上的那些英雄伟人给人的震撼更大,对人们的思想冲击力也更强,但愿这本小小的《哈德良长城》和整个“里程碑文库”书籍都可以让更多人读到,这是人类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

《哈德良长城》读后感(二):走近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世界文化遗产——见证罗马帝国荣耀的建筑奇迹

2000多年前的东方,我国正处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将修筑的烽火台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最早的长城。

2000多年前的西方,英国正处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罗马人为了保卫他们的占领地,历经6年建成了一座长城,这座长城横亘在英格兰北部,从东海岸的纽卡斯尔延伸至西海岸的卡莱尔,全长117.5 千米(在当时被计作80罗马里。罗马里作为古罗马的长度单位,书中有详尽的说明),被世人称之为“哈德良长城”。

乍一听,也许你会觉得并不熟悉这座位于英国不列颠岛上古代建筑,但提起全球热播的美剧《权力的游戏》相信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剧中多次出现的那条“绝境长城”便是英国著名的“哈德良长城”。此刻,你是否和笔者一样,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哈德良长城:罗马帝国的荣光与文明世界的尽头》这本书,想更深入的了解它呢?下面让我们一同跟随本书的作者,著名英国历史学家阿德里安·戈兹沃西来认识这座长城,探寻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透过长城的外形,见证它的‘经历’

从外形上看,不同于中国长城高大雄伟的建筑风格,哈德良长城看上去又矮又短,但实际上它不仅是一条简单的城墙,而是由城墙、瞭望塔、里堡和城堡等一系列防御工事组成的坚固的防御体系。城墙全部由方块石灰石砌成,城墙上每隔1罗马里便修建一座带有城门的城堡,城堡之间是两座望楼。城墙的顶部可供士兵通行,每隔一定的距离便能看见塔楼或要塞,每座要塞在当时都驻扎着士兵。城墙北部有一条壕沟,用以防止敌人直接冲击城墙。城墙的南侧是专门用来运送物资的军用大道,据说至今仍作为公路被当地人使用。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哈德良长城的实用性很强。早在图拉真在位期间,虽然卫戍部队规模不断缩减,但在斯塔内盖特沿线能看到有驻兵把守的要塞,而这些地方正是后来修建的哈德良长城的南侧。比起试图不断扩大国家领土板块的前几任统治者,这位热衷于建筑的继任者哈德良,把注意力放在了保护该地区的和平与安宁的问题上,为了抵御蛮族的侵扰,他下令并亲自参与了哈德良长城的修建工作。除了军事防御的功能外,哈德良长城的建成吸引了大量来自帝国各地的平民、商人等在此定居,带来了商业的繁荣,成为帝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哈德良长城,是历史的承载、时代的见证。回味作者朴实易懂的文字,透过书中大量的精致插图,使我们仿佛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此刻正站在长城中央,在残垣断壁间感受着它曾经的气势和恢弘;感受着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感受着建造者对和平的守望,感叹于前人留给后人的伟大文化财富。

《哈德良长城》读后感(三):所有看见的历史,都构成了现在的自己——《哈德良长城:罗马帝国的荣光与文明世界的尽头》读后记

《哈德良长城:罗马帝国的荣光与文明世界的尽头》一书,同属是北京燕山出版社引进的“里程碑文库”系列,全书对哈德良长城的历史、建筑、功能以及周边人群的生活进行了详尽的叙述,再配以本系列图书一贯采用的大量插图,生动形象把哈德良长城展示在我们面前。但我之所以会被这本书吸引,则完全由于自己是一名中国人。

作为中国人,对含有“长城”字眼的书籍会天然地有一些认同感和亲近感,虽然哈德良长城与我们中国长城毫无关联。

哈德良长城虽然横跨了不列颠北部,但73英里(118公里)的长度,相比总长度达21196公里的中国“万里长城”,真的只能算是一段“短城”。这一点本书中也直言不讳,“尽管哈德良长城已是极其壮观,足以令人印象深刻,但与我们熟知的、中国那座复杂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相比,仍然相形见绌”。

尽管哈德良长城无法与中国长城相比,但这丝毫不妨碍它成为“最受游客欢迎的景点之一”,不妨碍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被合并入“罗马帝国边疆”世界文化遗产)”,不妨碍专家、学者们对其进行持续的考古发掘和历史研究,正如本书的副标题所揭示的,“哈德良长城可被视为罗马帝国的尽头,文明与野蛮以此为界”。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内心反复升起这样一个念头,是什么样的力量驱使现代人去研究这样一个建筑、去探寻这样一段历史,是什么样的力量驱使更多的人们会踏上寻访哈德良长城以及其它各种各样的历史遗址?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指向哈德良长城的,更指向拥有更多文明传承的中国。

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让我直接联想到了美国哲学家桑德尔教授的“构成性的社群观”——

我们每个人都是以单独的个体存在,却无法独自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总是需要与这个世界保持联系、得到外部世界的认同,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这包括身份认同、生活理想、道德感与责任意识。我们生而带有一种历史,我们的生活故事是更为宏大的社会故事的一部分,也蕴含于无数他人的故事之中,包括历史上我们前辈的故事。隔断了这种联系,就割裂了我的存在。

明白了这一点,让我豁然明白,我们之所以热衷于历史、热衷于旅游、热衷于社交,甚至包括热衷于网络,都是在寻求保持这种联系。这也是我对《哈德良长城》中拥有“长城”二字兴趣背后的原因:因为我是中国人,“长城”对我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所以我愿意了解同为“长城”的哈德良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这并不是我要去寻求与哈德良长城的共鸣,而是要通过与哈德良长城的对比,获得与中国长城更好的联结,因为那是属于我的身份认同。

由此,我也相信每一位阅读本书的中国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在拿到、翻阅本书,甚至在仅仅看到或听到本书书名的时候,就会第一时间联想到中国长城、对比中国长城。甚至进一步来说,引进本书的出版社、编辑人员也不可避免地在引进本书过程中受到中国长城概念的影响,因为那是我们共同的身份认同、共同的“构成性的社群观”。

《哈德良长城》读后感(四):《哈德良长城》:罗马帝国的尽头,文明与野蛮的分割线

在今天的英国不列颠岛北部,有一处深受游客欢迎的景点,这是一条长73英里(118千米),名曰“哈德良长城”的边防设施遗址。它曾是古罗马帝国抵御北方蛮族皮克特人的重要工事,也是罗马帝国的尽头。在这里,文明与野蛮以此为界……

相较雄伟壮阔的中国万里长城,这座仅有三个世纪历史的哈德良长城无论从规模还是时间跨度都相形见绌,大部分城墙的高度也只有三四米,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么一条长久以来被人无视的“长墙”,却与罗马帝国其他边境线截然不同,屡次把皮克特人的进攻挡在界线之外。很多人不禁疑惑,哈德良长城又短又低矮,为何却成为北方蛮族不可逾越的屏障?

带着疑问我翻开了由英国古罗马史专家阿德里安.戈兹沃西博士撰写的《哈德良长城:罗马帝国的荣光与世界文明的尽头》一书。作为现存规模最大的古罗马帝国建筑遗址,长城于古罗马皇帝哈德良执政时期修建。 它不仅是高分美剧《权力的游戏》中名噪一时的“绝境长城”的原型,在电影《亚瑟王》镜头的渲染下也是分外抢眼。

在剧中,这座由守夜人镇守,横跨维斯特洛大陆北部、冰雪筑成的长城是七大王国的北端边疆,将塞南的王国与塞北的野人分割开来,被七国人民视为文明与荒蛮的分界线。同时,它更是一座巨型防御工事,负责保护南面的七国土地免遭异鬼的侵袭。关于这一点,在戈兹沃西博士笔下也有同样的定论。褪去神话的外衣,书中对罗马士兵的概述与马丁老爷子笔下古老而荣誉的守夜人军团何其相似,因此在他看来,哈德良长城的防御更多靠的是军队体系和罗马士兵,而并非孤零零的建筑本身。

作为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第三位皇帝,“五贤帝”之一的哈德良大帝在位期间,穷尽毕生之力于不列颠岛北部建造了这座横贯东西的长城,以御防那些居住在今苏格兰的“蛮族”的入侵。这位痴迷建筑,尤擅设计雄伟建筑物的罗马皇帝在位期间无意于军事扩张,但却提倡严格的军事训练,很注重士兵整体素质的培养,深刻意识到一座坚固的防御设施对于彼时的罗马帝国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哈德良长城就是这种意识形态下的产物。

关于哈德良大帝修建这样一座横跨不列颠尼亚的防御工事的真实目的,今天的我们似乎不得而知,但通过一些历史资料的残留加之合理的想象推测却还是可见一斑。穿越历史的尘埃,书中通过对长城内部结构规划的复原与城墙的建造、军事布防等方面详细的发掘与概述,生动还原了一个富有活力与激情的哈德良时代。

在哈德良身后,他的继任者不再将长城作为北境边防的主要防御设施,以致令哈德良长城丧失了其主要功能和修建的初衷。今日的哈德良长城早已破败不堪,我们也只能从少数断壁残垣和残存的基座中一窥昔日罗马帝国的雄风!

《哈德良长城》读后感(五):英国有座百里长城,罗马人用了200年,之后的命运令人深思

说到长城,大部分人尤其是中国人,第一反应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那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化传承,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伟大奇迹;但如果要是跟英国人提起来,他们还会说出另外一个答案,那就是位于英格兰北部的哈德良长城。

哈德良长城全长不到八十英里,在我们中国人看来,这根本就不值一提,但它的意义非凡,不仅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古罗马帝国建筑遗址,而且还被认为是帝国的尽头,是文明与野蛮的分界线。

拔高到这份上还是有点看头的,哈德良长城也确实不一般,英国历史学家阿德里安·戈兹沃西就写了一部同名著作《哈德良长城》,为我们拨开围绕在它四周的重重迷雾,从传说中筛选出事实,穿越回古代罗马的极盛时代,重新审视“五贤帝”的文治武功,走近那些曾在长城上生活过的士兵与平民。

公元43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在废黜皇后郭圣通后,又将皇太子刘彊废黜,改立东海王刘阳为皇太子;而在遥远的不列颠,罗马军队入侵了,并在多次战争之后,稳固了这块新的不列颠尼亚行省,甚至不列颠的土著们,也开始过起了罗马式的文化。

然而,罗马人控制的范围,只限于今天的英格兰地区,再往北的苏格兰人则坚决斗争,双方反复拉锯,罗马人最终还是服软了。

到了公元117年,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的第三位皇帝普布利乌斯·埃利乌斯·哈德良即位,此人跟之前拼命扩张的皇帝不同,他主动停止了东方旷日持久的战争,也在积极探索包括不列颠在内的北部边境问题。

公元122年,哈德良来到不列颠视察,发现罗马人继续进军很困难,就下令在泰恩河口和索尔威湾一线修建长城,把已经占据的地盘保护起来。

皇帝的话大家不能不听,而且这也比跟苏格兰人作战牺牲要好得多,经过罗马军团吭哧吭哧地干了五六年,到公元127年左右,哈德良长城顺利完工。

当时,哈德良长城附近分段驻扎了大批罗马军队,在这样的阵势下,北边的苏格兰人自然是进不来了,但罗马人也不好再往北拓展了,实际上是罗马人的一种防守措施。

不过,到了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的情况变得很不妙,作为北部边疆的不列颠更是受到冲击,哈德良长城的沿线驻军被削减,控制力进一步下降。

随着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对军队的改革,守备哈德良长城的军队不再机动作战,反而方便了北边的敌人。

公元368年,皮克特人攻破哈德良长城,不列颠尼亚行省的状况更加恶化。

其后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不列颠尼亚行省的军队被抽调到大陆上作战,罗马人对这片土地采取了放弃的态度,哈德良长城也被废弃。

罗马人走后,不列颠岛先后被丹麦人、诺曼人征服,哈德良长城的部分堡垒遗址继续修葺使用,还有大批石料被拆下来修建城堡、修道院、教堂等,甚至还被用于铺设军用道路。

直到19世纪,英国考古专家发现了哈德良长城的少数断壁残垣和残存的基座,才真正开始保护起来;1987年,哈德良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哈德良长城》由点及面,探索罗马帝国的边境生活,还有数十张精美插图、实拍照片,图文并茂,提供更轻松直观的长城探索之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