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神圣罗马帝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神圣罗马帝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神圣罗马帝国》是一本由[英国]约阿希姆•惠利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神圣罗马帝国》读后感(一):神圣罗马帝国的成功与失败

本书承续了牛津通识读本一贯可靠的质量,把重要的和令人感兴趣的点一网打尽。尽管文本以帝国统治者和政治军事的变迁为中心,但并未忽略社会、经济、文化侧面。德意志化的历程、帝国议会的来龙去脉、选帝侯的出现和制度化、帝国与罗马教廷的关系、领土变迁和仪式标志都讲得清清楚楚。再如谈法兰克王国时点出伯爵和边区公爵、奥托大帝加冕时的伪造文书等等。书中的细节如此丰富可靠,其中的每一段都足以扩写为整整一章——若将细节全部铺展开来,这部小书很容易就能膨胀为一部1000页以上的庞然大物。主要的困难来源于大量的人名重复,在极为精练浓缩的叙述中人物本来就转换得非常快,二者叠加起来更是令人心碎。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是打开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百科词条一一对照。

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封建帝国,或者说是人类史上并不多见的“典型”封建帝国。在这个意义上,神圣罗马帝国和封建主义才是例外,是独特的,绝大部分人类国度都不曾拥有过这种“经典”或“标准”版本的封建制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的封建制度来自于法兰克传统的恩庇制度,这个制度在查理大帝那里与继承自罗马的地方行政体系相结合,让皇帝通过私人关系网络来控制地方行政长官(伯爵和边区公爵)。查理大帝还在世的时候这套制度就已经不大靠得住了。于是查理大帝引入巡查制度,并且试图用基督教会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贵族们。这一系列操作的结果是,行政体系还是不可避免地崩盘了,地方各自为政,皇帝沦为了贵族的首领,而不是高于全部贵族的君主。由此,皇帝被迫亲自下场与贵族博弈,在一场场个人信任、政治交换、经济贿赂、军事威胁的游戏里,皇帝和贵族没有根本区别。这类游戏规则进一步被选帝侯制度固定下来。整整一千年的时间里,帝国沦为了贵族们谋取权势地位的游乐场,几乎没有任何结构性的变化,在一小部分政治、法律细节上的改革也是败多胜少。

文末,作者指出:“它的多层次治理体系为持久的联邦体系以及随之而来的地区和文化多样性奠定了基础。”在19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面对法兰西的大举入侵,暴露出自己彻底的无能为力,帝国长期内部分裂的态势再也无法维持下去。这种情况在不同条件下得到了云泥有别的评价。对于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人来说,已经逝去的神圣罗马帝国只不过是难以回首的失败过往——国家软弱无力、民众茫然无知、文化缺乏特色。可是在约阿希姆·惠利笔下,神圣罗马帝国至少在大部分时间里是成功的——寿命悠长、文化多样、在法律和权利方面为现代欧洲的民主和自由观念做出了贡献。

没有必要说二者中必定有一个是错的。德国人民希望以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追求自由与幸福,必然要舍弃那个内战频发、等级森严的老旧帝国。英国人近千年来极少发生内战,英格兰本土自诺曼征服以后也不再受到外敌威胁,对国家统一的欲求当然不高。因此,英国人视神圣罗马帝国为地方自治和联邦模式的先驱,尽管它同时包含着严苛的等级分化、严酷的生活条件和严峻的宗教对立。而德国人的切身体验在于内战,尤其是在外国势力介入后不断扩大规模的内战导致的大规模死亡与伤痛,帝国面对外国军事、文化和经济控制的无力感、脆弱感。

《神圣罗马帝国》读后感(二):神圣罗马帝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帝国,但它却是思考现在欧洲的根基

在我们阅读欧洲的历史著作时,总会碰到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等等不同的称呼。 他们是什么关系呢?是和我们中国的唐宋元明清一样的朝代更替吗?还是有着别的内涵?在这些名称下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这往往成为不了解欧洲历史读者最大的困惑。 罗马帝国,是在罗马共和国的基础上演化产生。公元前27年,屋大维利用政治手段成了最高执行官,并被要求授予“奥古斯都”,标志罗马帝国的成立,罗马共和国的终结。

公元324年,君士坦丁皇帝将拜占庭(今君士坦丁堡)作为罗马帝国的首都,但他未能收复全部的罗马帝国土地。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东罗马帝国就是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部分,更多被称为拜占庭,它一直延续到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入君士坦丁堡,宣告灭亡。 而西罗马帝国只维持了一个极为短暂的时期,它所处的这片土地,一直处于动荡之中。 神圣罗马帝国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诞生的,神圣罗马帝国没有一个固定的领土范围、没有固定的首都、甚至连统治者都不像其他帝国一样是世袭制。以我们现在对于国家为思维参考系的话,神圣罗马帝国甚至都无法称为帝国。

这就是伏尔泰那句经典的“三非理论”的来源,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但神圣罗马帝国必然有着它存在的意义,它也是思考欧洲现有政体来源的有效路径,特别是对于德意志国家,神圣罗马帝国是他们民族的精神支柱。 那么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牛津通识读本《神圣罗马帝国》给广大普通读者普及这段历史的常识。

通识教育就是为所有接受教育的朋友普及关于人类最普适性的一些知识,丰富人们的人文素养和精神世界,而历史肯定是通识教育最重要的一部分。牛津通识读本就是在满足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而诞生。 《神圣罗马帝国》是这套通识教育中的一本,是由剑桥大学德国历史和思想教授约阿希姆·惠利撰写。本书的篇幅并不长,只有不到十万字,却贯穿了神圣罗马帝国从公元800年查理曼单独执政,法兰克王国建立开始,一直到公元1806年,在拿破仑的威胁之下,弗朗茨二世解散神圣罗马帝国结束,一千多年的历史史实。让我们了解这段动荡的时间内,以德意志为中心的这片土地上所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

神圣罗马帝国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国家,这一称呼也是很晚才出现,所以神圣罗马帝国的启示时间并不确定。维持这一称呼的更多是制度的结构、社会的发展以及文化的特质,神圣罗马帝国更多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维系。 想具体了解神圣罗马帝国的真实状况吗?来仔细阅读这一本中英文双语科普著作《神圣罗马帝国》,走进那段时间欧洲的历史,探寻在这历史的背景下,欧洲是怎样一步一步的发展成长起来的,怎样最终变成现在欧洲的历史脉络。

《神圣罗马帝国》读后感(三):“历史叙事总是由当前事件所塑造”

当我们在阅读欧洲史的时候,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恰如《神圣罗马帝国》一书的开篇序言给它下的一个定义:神圣罗马帝国是欧洲历史上重要的政体结构。

但吊诡的是,如此重要的神圣罗马帝国,却很少能在历史学家笔下(包括读者眼中)得到客观的论述。

本书作者约阿希姆·惠利认为,在过去两个世纪的许多时候,关于神圣罗马的叙述旨在满足当时的诉求,而不是反映帝国的客观现实。

形成此种现象的原因非常复杂,神圣罗马帝国本身就具有一种特殊性,17世纪的德国史学家普芬多夫对此有一个著名的观点,他认为神圣罗马帝国“就像怪物”,意思是说帝国无法被简单定义,它不能直接归为君主制、贵族制或民主政体(这些是亚里士多德定义的政府类别)。

这种复杂性给从事神圣罗马帝国研究的学者们带来了困难,再加上帝国历史的复杂性,最终使得神圣罗马帝国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欧洲政体最终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却是一张模糊不清的面孔。

惠利教授的这本《神圣罗马帝国》准备直面这个棘手的难题,书本身并不厚,但却是对神圣罗马帝国上千年历史的总述,按照作者的说法,他“以编年史的叙述方式来组织材料”,“旨在展现帝国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如何通过截然不同的阶段不断发展”。

首先要说的是帝国的缘起。

根据历史教授王涛的说法,关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开端存在两种观点:其一认为帝国源自公元800年,查理曼打造的法兰克王国;另一种说法则定位到公元962年,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加冕罗马皇帝。

在《神圣罗马帝国》一书中,惠利教授采用的是第一种说法,以800年圣诞节,教皇利奥三世在罗马为查理曼加冕作为帝国的起点,查理曼就此成为罗马皇帝。

在此之前,查理曼已经是法兰克王国的统治者,并成为了意大利北部领土的国王,其原来的头衔是“法兰克和伦巴第之王”。

也就是说,神圣罗马帝国最初是以法兰克王国的面目出现的。

在公元9世纪中期,查理曼的帝国分为三个王国;随后,公元911年,“孩童”路易的去世意味着东法兰克帝国的加洛林王朝的终结。

962年,奥托一世以德意志国王的身份成为罗马帝国皇帝。奥托王朝的统治一直延续到11世纪,但在惠利看来,它本质上依旧是一个法兰克王国。

奥托王朝的终结以亨利二世1024年去世为标志,他们在加洛林王朝的基础上建立了德意志王国,确保当选的德意志国王能获得皇帝头衔,但同时也留下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困扰着后来的萨利安王朝以及霍亨斯陶芬王朝。

萨利安王朝的统治以1024年康拉德二世当选皇帝为标志,一直延续到1138年;

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统治则以1138年康拉德三世的统治为标志,延续到1250年。

在1250年之后,帝国陷入了长达一个世纪的“软弱国王”的时代,先后出现了多位弱势统治者,他们都没能成为皇帝。

在软弱国王时代,几位贵族领袖趁机崛起,宣称是真正合法的选帝侯,影响后世至深的哈布斯堡家族也在这个时候登上历史舞台,后者在15世纪取得统治地位。

1257年,首次由七位选帝侯投票选出国王,但相关规定直到1356年才以《金玺诏书》的形式确立,并一直延续到1806年帝国在拿破仑的干预下解体。

到了1500年左右,一个重要的变化发生了,帝国名称不再是神圣罗马帝国,变成了“属于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

这一重要转变使得惠利教授在本书的结尾对神圣罗马帝国盖棺定论:它起初是一个法兰克国王,最终变成了真正的德意志帝国。

以往的德意志学者认为,1740年后勃兰登堡-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的对抗日益加剧,这标志着帝国开始走向消亡。

但惠利教授认为,上述观点体现的是后来的德意志历史学家对帝国的轻视,这种轻视在最近的修正主义德意志历史叙事中也依旧存在。

惠利教授在书中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关于1740年之后帝国必然走向衰落”的说法并不符合实际,当时的人们对帝国仍然怀有强烈兴趣。即便是对帝国的抱怨在客观上也形成了一种贡献——推动了当时要求改革的呼声。

但对于神圣罗马帝国结束的时间,学界倒是没有争议,1806年8月6日,帝国正式宣布解散,弗朗茨二世在拿破仑的干预下退位,延续约一千年的帝国历史就此终结。

对于帝国终结之后的历史叙事,1945年以前编写的德国历史通常认为,神圣罗马帝国在1806年彻底消失于历史长河,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对此,惠利教授也存在不同的意见,他在本书结尾谈及了他自己的观点。

同时他也坦率地承认,“历史叙事总是由当前事件所塑造”,神圣罗马帝国将在历史学家和其他人构建的叙事中继续存在——因不同的叙事目的而呈现出不同的面目。

在结尾,惠利教授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将欧盟与神圣罗马帝国联系了起来:如果欧盟在当前危机中幸免于难,那么关于欧盟和神圣罗马帝国相似性的争论可能会再次成为热点;如果欧盟失败,则人们会给出另一种观点:神圣罗马帝国的解体已经预言了欧盟的失败。

在不同的叙事构建中,我们无法得知我们离神圣罗马帝国的真面目究竟是更近还是更远?

惠利教授提到了2008年在马格德堡和柏林举行的纪念帝国解体200周年的大型展览,展览很成功,但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时代终究已成陈迹,甚至大量德国民众对于帝国也只是存有模糊的认知。

而我们局外的旁观者,又能窥见多少历史的真实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