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草叶集》读后感摘抄

《草叶集》读后感摘抄

《草叶集》是一本由[美] 沃尔特·惠特曼 / Walt Whitman著作,后浪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0元,页数:11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草叶集》读后感(一):更喜欢李野光先生的译本

对各个译本没有概念,先买了李野光先生的译本。买完后发现赵先生的版本更富盛名,又买了一套。对比后觉得李野光先生的版本语言更为精致,富有诗意。比如“我自己的歌二”:赵版:书架上也挤满了芳香;李版:架子上也满是芳香。觉得挤字用的太硬了,没有芳香的轻盈感。再比如六,赵版:一个孩子说这草是什么?李版:一个孩子说草是什么呢?后者更有哲学意味,给人以思想的冲击。当然,也可能赵版更忠实于原版,因为有些地方翻译出来两版意思不一样,没有英文原版,没法对比。个人孔见,非专业看法。

《草叶集》读后感(二):最好多看几个译本

好像都说《草叶集》是赵萝蕤的译本最好,我就赶紧买了一套。恕我愚笨,赵译的第一首《我歌唱自己》的第一句我就看不懂,什么是“一个脱离的人”?第二句“我从头到脚歌唱生理学”还是无法理解。难道惠特曼这么拗口难懂?在看了多个译本后,我才大体理解了这首诗在表达什么。所谓“脱离的人”是指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头到脚歌唱生理学”原来是“歌唱人包括精神与躯体的整体的美”。算了算了,是不是太直白就不是诗了?还是不要人云亦云,多比较几个译本,然后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比较好吧!

《草叶集》读后感(三):自我之歌

瓦尔特惠特曼, 一个宇宙,曼哈顿的儿子, 粗暴、肥壮、多欲、吃着、喝着、生殖着, 不是一个感伤主义者,不高高站在男人和女人的上面,或远离他们, 不谦逊也不放肆。 我赞赏食欲和色欲, 视觉、听觉、感觉都是神奇的,我的每一部分及附属于我的一切也都是奇迹。 我里外都是神圣的,我使触着我或被我所触的一切也都成为神圣的东西, 这腋下的芬芳气息比祈祷还美, 这头脸比神堂,圣经,和一切教条的意义更多。 假使我对事物的崇拜也有高低之别,那我最崇拜的就是我自己的横陈的 身体,或它的任何一部分, 你是我的半透明的模型! 突然发现自己可以爱惠特曼了。他的广博和赤忱原来超越了自己的狭隘。是可以真正容纳世界的人。 好像有种,可以,剥除人类负载的肮脏与污浊,让我们可以赤裸坦诚面对自我而不觉羞耻。

一个可以从草叶而生出世界的人。

《草叶集》读后感(四):万物有灵且美,世界没你会枯燥乏味

诗句满满的正能量!喜欢这个作者。

这是外国文学老师让看的,如果老师不让看我估计我也不会看吧哈哈哈哈……

我看了之后就觉得满满正能量,而且他好像看上去地理很好的样子,卷首辞写了那么多美国的河流和树木种类。

“从此我不再希求好运气,我自己就是好运气。

从此我不再抱怨,不再迟疑,什么都不需要

消除了闷在屋里的晦气,放下了书本,摆脱了苛刻的责难,我强壮满足,迈步走上大路。”

最近在看一些物化女性的作品分析,希望自己也能摆脱物化的过程,做一个积极向上的女性。很多时候我很羡慕那些在写字楼里上班的女性,她们那么优雅,那么聪明,真是性感极了。上次和小飞去吃靓靓蒸虾看见好几个,旁边就是好几觉金融机构,想必也是那里上班的大姐姐吧。

要靠自己,要相信自己,要靠双手得来的才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草叶集》读后感(五):一个阶段总结。

写个随笔吧。算是一份阶段总结。 倒也不是所有情感都只能在深夜沉淀下来慢慢回味,不过在夜深人静无人打扰状态下神思畅行效果确实很好。主要是我发现我熬夜多了会偏头痛,疼起来比较讨厌。 忙是常态,没有时间算借口也不算借口,但我想我应该给自己一个交代。 这样的年纪,理论知识不够丰富,三观还没有成型,极易受动摇,而我本人对一切未知的探索实则出于一种对有趣的追求,并且乐于接受与实践,当然,我喜欢有意思的事物大抵是我最积极的一面。 死亡诗社的缘故,意外结识了惠特曼先生。 我本是从不刻意去看外国诗歌的,偶得佳句罢了,没有深究极思的兴趣。今年寒假由于一些需要,又重访了惠特曼先生。 突然觉得叶芝先生说的话并非不无道理,“我们在与自己的争辩中创造诗”。 若读诗那我只宜在深夜一人。自由韵律明快节奏,人文主义的理想精神穿凿于其间。有一瞬,我甚至感受到自己的灵魂沥新,有获升华。或许这就是诗的永恒,不朽修辞里的魅力所在。一片寂静里,独自是真,但我又不是一人。字里行间是印墨的低语,俯近聆听却是心灵的鸣音。 前辈说,“自由!” 我便神往。 “不论是善是恶,我将随意之所及,毫无顾忌,以一种原始的活力述说自然”,我亦想谱写自己之歌,将自由贯彻生命。所以我曾竭力的张扬情绪,放纵言辞,也许状态可以与尼采宣扬的狄俄尼索斯精神相比,总之泛情绪化趋于极端。 过犹不及是可预的。渗透后即显现。 事实上,这样能做到的只是唯物角度体现出来的自我,看上去恣意随性,同时它也完完全全阻断了内在的自我。谦逊内敛反思一并屈服于主观臆断。结果是,我没能做成自己。在be myself这条路上囫囵行了一遭,如水过无痕。 惑矣错矣。 我早该汲取而不是无条件领会自由以致偏离。 好一场莽撞的自由行。 面对着自己高悬的“君子不器”,欲抱朴而器,有些愧意。 不过也没什么好过分自悔的,得了一场快意的经历不算很亏。拘束下的新生。 想起去年秋天在戏组拿到的文题,“问伊人,生何所求”,那时写的是红楼梦里的经济利益,人情买卖。但我总觉得我们矻矻以求的人生意义其实是在生活里不断感悟,不断感受。 步履不停。 2020.2.24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