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三十岁,回乡去的读后感大全

三十岁,回乡去的读后感大全

《三十岁,回乡去》是一本由蔺桃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页数:2020-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十岁,回乡去》读后感(一):站在30的路口

一直想重新定义自己的30岁,而立之年的生日即将到来,之前总是幻想做个大胆的决定,开启不一样的人生,却迟迟不敢下手去改变,体制内的安稳在目前这个大环境下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目标,可是自己仍有很多的不甘心,不想就这样一眼看到头。

七月末,翻看得到的新书,这本书的标题让我心里一动。“三十岁,回乡去”,大胆、朴素的念头,书里说归乡“直指我们的族群底色”,书里的哥哥姐姐在外人眼里都曾经做过非常令人艳羡的工作,可是最后他们都听从了内心的呼唤,让自己的心灵在舒适的地方停泊。这是一种勇气,一种不同于年少时的坚定和淡然。在林小熏的故事中有这么一个画面:“身侧是稻田和矮树,道路那头是层叠的群山。几人背影,信步从容……”,远去的记忆仿佛复活一般,原来把生活做减法竟会是如此的幸福安然。

30岁,不再害怕与焦虑,此心安处是吾乡。

《三十岁,回乡去》读后感(二):既是一本情怀书,又是一本工具书

蔺桃和我的交集断断续续,但一直都在。最早在同一家报社,后来她作为第一届陆生,去台湾继续求学,彼时我已经在澳洲,兼职给一份周报做“留学生”专栏,她成了我的采访对象;几年后,我无意中合作了一家图书工作室,编辑取出一堆得意的样书,其中就有蔺桃的《藏在小日子里的慢调台湾》;然后,她来杭州做新书分享会,选在我当时打理的悦览树24小时书房;又过了几年,她邀请我去上海作为嘉宾参加乡愁经济线下交流活动,我后来得知,这是她在负责的一个项目,虽然那时她在美国。

说了这么多,是想说,蔺桃真的是一个能量超大的姑娘,去台湾读书、到美国陪读,采访、写字、生娃、带娃、做饭、社交……这些事,对我来说,光是一样就够够的了,而她却能协调得如此完好(也许对你自己来说,中间也非常煎熬,但真的已经足够好啦。)

而这次的联系,是她要给我寄一本新书。

蔺桃要给我寄书的时候,我正在和一个大号聊着“三十岁”这个年龄节点。三十岁是什么呢?就是有过一段懵懂的工作经历后,慢慢知道自己要什么,也对适合自己的东西越来越清晰的年纪。

书中提到的人,除了有一个“返乡”的标签外,还都处在三十以上的年纪,乡村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而非与生俱来。这种转折,就是冲突,周华诚他们是在城市待久了后重新发现了乡村的妙,也有像林小熏那样的,她承认自己在身体上离不开城市,但不妨碍她心系乡村,通过游学,为他们营造新的故乡;或是像桃二,茶园在乡村,工作在城里,游刃有余地过着城乡两地的日子。

表现形式很多,但他们都在“归乡”的路上越走越精神。

而之所以提笔就来的例子是以上三位,也是因为正好认得他们。这三位都是有声有色的人物,工作经历丰富,在城市里的很多岗位都干过,是杂家。一旦发现了回乡的巨大魅力,又投入地乐在其中,并且影响了身边很多人。这些,都在蔺桃的笔下,娓娓道来,成了一个个有画面感的好看的故事。

有过文字记者从业经历的人,都有一种把事情客观记录的能力,直击要点,没有废话。说白点,就是能讲一个好看的story,而不是在那儿修饰和感慨,所有的“回归内心”都是通过当事人的行动表现出来的,而不是作者在那儿说。真的,“感慨”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矫情而令人生厌的,忘记要给读者自己评价的权利。幸好,整本书都很洁净。

《三十岁,回乡去》既是一本情怀书,也是一本工具书,它在某种程度上,指导着那些想要回去又不知道如何迈开脚步的人,至少是为他们提供了视角。谢谢蔺桃,清新了这个五味杂陈的2020年。

蒋瞰: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山居莫干》《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深夜书房》《宁波有意思》

《三十岁,回乡去》读后感(三):离乡知识人曾经的一次安身立命

桃子送我一本她的新书,我想是写给城里人的,那些灵魂还不安定的人的书,具体来说是写给哪些依然有田园牧歌梦想的城里人的,乡下人大抵不会去正眼看已经居在他们身边的这些案例,哪怕你的电商真的亏了又或是赚钱了,因为诗和远方都已经近在咫尺,便不会珍惜,这恐怕是人类的通病。

关于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和边缘化的知识分子,前者是社会转型的代价,后者

总会引发不平衡与革命变革的动因。与古圣先贤不同的是,现代读书人本质上无法回乡,因为匹配的是不同的文明尺度。所以一百多年来,现代读书人,通过科举高考、交通、书信、公共发言、媒体、参与政治,构建一个自己的存在方式,当然还有祭祀、宗族交往等等,与故乡脚步的丈量,带回的是某种现代性的生活方式,但是大体上乡愿式的改造故乡的,依靠的凭借的往往都是电商,移动端社交,文创设计,无论如何热闹,都显得异类,至少在早期。有人说

本身并不具备现代技术,无论是农业还是旅游的技能,但是尽管如此,谁也不能否认他们的热忱与理想主义,更何况是一批已经实打实踩初了道路的理想主义。

就像故乡的邻居不相信他们的真诚一样,很多人读完这些,也会问一下动机,倒不是说像2014年在西西弗金老师说到的,,现代城市竞争的的失落者奔涌回乡村,而是乡村到底该有什么样的价值多元。正如陈茹萍说的“我们不是归隐,我们只是选择当下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和地方”,然而他们又掩饰不住对未来不确定未知的担忧,毕竟在乡村创业要面临更多的制约力量,要对现实困难一个个地克服,这充满着整个过程,磨炼着他们的心性

桃子复盘了他们的童年,多数还有一样的共性,美好而纯粹,不然也不会都表示了对物欲对繁华的的某种疏离,找到了与乡土、乡村结合的独特方式,也找到了他们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这当然是桃子和编辑的“另一种理想”,深入乡村,理解复杂中国的多种面向,多圈存在,不拘泥在北上广的朋友圈,无限靠近自然,拥抱真实的生态,这无疑是对的,且永远是对的,重新定义乡村以及乡村生活,是离乡知识人安身立命的一种追求,是个体自由在大时代下一种退缩式求全,是一代读书人寻求身份认同、个人价值凸显的集体命题。

公平的难题从来需要从创新的角度去寻求突破,不然这些不公平的角落永远在制度设计的视线之外,相对于个人的内心淡泊和安宁,群体性回乡其实还是社会发展阶段导致的,毕竟交通和通讯,物流和供应链,自由时间和消费能力都在促成这些回乡的事业,让一些种子落地生根。

但是你还记得上个月的马金瑜?,装饰的梦很可能最骗了自己。作为一个执着于乡村和记录的他者,桃子无非就是把别人的心路过程扒开了揉碎了研究看,各有各的突破,也各有各的局限,不过我内心担心的还是在他们扶贫又扶智、促进当地多元发展的同时,谁给予他们后续的可持续的资源?是市场吗?是公权力吗?还是社会公益?或许都不是。

正如我的同乡师友王光明一直反对我在故乡的一系列不切实际的做法一样,在几年深入了解我的故乡之后,在历经不少项目之后,当然主要是我的能力不足的问题,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生态系统的东西。说来惭愧,自我2015年发表再造故乡宣言,我及我们大别山人往故乡投入几百万元的,上千人的心力投入,更有全职回乡的兄弟,和以事业为天职的青年,但是很难深入触动当地的教育格局和行政格局,虽然也有一些改变,更别说其他生态系统。做完这些事情,我对人性对社会都有了更多元更深刻的理解,也更理解一些前辈的固执,家园和故国,家世和国情,是横在我们和理想主义之间的鸿沟,书中的多数人还年轻,或许再过了三五年,他们不再从事这些事业,请不要谴责,请给予理解,因为他们曾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根本,这就是全部的意义。

20210307

《三十岁,回乡去》读后感(四):三十岁,回乡去:一抹乡愁,浪漫归乡路

看完蔺桃的《三十岁,回乡去》,让我想起了鲁迅在《故乡》中的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变成了路”。诚然,与当下大多数青年选择在繁华便利的都市工作、生活相比,蔺桃书中的这些30岁返乡创业青年是“逆城市化”,他们走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但是我想,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也许是被他人感召、也许是自我选择、又或许是时代发展使然。

《三十岁,回乡去》是作者在30岁这一年陷入迷茫、焦虑中,不知道该做出怎样的人生选择时,产生的要做一个采访“30岁返乡”群体的计划,希望借由访谈他人、重新找回自己面对生活的勇气和智慧。因此,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在城市工作、生活的青年人“再造故乡”、“再造乡村”的故事,他们有人返乡建了一座农场;有人在家乡开了一家三更书店;有人在西藏建了一个森林学校;有人关心乡村建筑,建设古村;有人通过社区营造让古城再生......每一个返乡人的故事,通过作者的叙述都充满了鲜度、温度和高度。

三十而退,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有一天,当你到了而立之年,在奋斗的城市里有了稳定的事业、生活,但是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乡村有你更想去追寻的东西,你是选择继续留在城市还是遵从内心拥抱乡村,在那里实践你的理想?

“很长一段时间,对于高强度、快节奏城市生活的疲于应付和厌倦,让我在想:生命不止向前一个方向,还应该向左向右,向上;生命不应该只有长度的考量,还要有宽度、高度的考量”。“返乡人”封新城基于这样的想法,在2015年裸辞了他创办和主编了19年的《新周刊》,退出城市,去到大理苍山背后、洱海源头的小山村凤羽坝子盖了一个院子,叫“退步堂”,在那里实践他“软乡村、酷农业、融艺术、慢生活”的理念。

在《三十岁,回乡去》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像封新城这样的返乡青年,他们在乡村这片荒芜的大地上按照自己的想法一点一滴把它描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在这过程中,他们会面临挑战、经历失败,但是这些都不能吓跑他们。我想有理想信念支撑的人,大概总是比常人能多吃些苦。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生命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只要敢于探索,人生就会有无限可能,人生是黑白剪影?还是五彩斑斓?这个取决于自己的选择。

在他们身上,我还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当从农村走出去的人、或在城市中长大的逆行者回到乡村,用自己的经验、能力、资源帮助改善乡村面貌,如以友善生态耕种打造农产品IP,提高农民的收入;把传统手工艺与当代设计结合,让村民走上国际设计周;修复古村落,改造成民宿,打造本土文化生活度假品牌。

只有人才回流,乡村才会有希望。

乡村,未来会不会成为最宜居之地?

为什么在城市里有稳定工作、生活的人愿意返回乡村?

39岁的乡村建筑师王求安说“乡村是与城市完全不一样的地方,是能让你放松自在,可以倾注某些东西的地方”;

创办乡村建设杂志《碧山》的林小薰,带着都市人的一身紧绷来到村里,自己就像茶叶泡进开水里,整个舒展开来。

......

每个选择返乡的人,各自的理由也许不同,但是都在这个选择中感受到了乡村带来的自由与宁静,这是快节奏的都市所无法给与的。

透过一个个鲜活的返乡人的故事,一幅美丽、静谧、舒适、兴旺的乡村画面在我眼前呈现出来,我仿佛看到了未来乡村的模样,它既有传统特色的古建筑、地方特色的产业经济、良好的生态环境,还有咖啡馆书屋、小镇图书馆、生态公园、一所有别于城市学校的村小......,乡村它不在只是单向的为城市输送农产品、剩余劳动力,他也能吸引久居城市的人、从乡村走出去的人回到乡村,也许只是来度个小假、又或者久居。等这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中国真正实现了“城乡融合”。

长久以来,很多出生农村的人,仿佛背了一个原罪,他们在城市努力奋斗,不过是为了摆脱农民这个身份,成为一个有城市户口的人;而出生城市的人仿佛天生就有一种优越感,特别是在一线城市,为什么?

因为农村被贴上了落后、贫穷的标签,但是谁导致了呢?农村支撑起了第一产业,为14亿中国人保障了粮食安全,但是支撑起第二、第三产业的城市却没有反哺到农村。

所以,当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返回农村,投入到乡村建设中时,我看到了未来乡村的希望,乡村是一个隐藏着巨大资源但有待挖掘的宝藏,返乡人就是那个挖掘者,他们让出生于农村的人感受到乡村的文化价值自信,让城市的人被乡村的文化魅力所吸引。

“双向奔赴”才是一个健康的、可持续的乡村发展之路。

时代的逆行者:活成你想要的样子

人的一生很短暂,如果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不要犹豫,去做就是了,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是我在蔺桃笔下的返乡人身上看到的宝贵品质。如潮安小伙鱼饭因为有一天忽然发现家乡正变得越来越遭:古旧的建筑无人关注、保护;街道混乱,夜晚充斥着夜宵档混杂的吵闹声,决定回家乡开一家三更书店,利用书店这个平台,开读书会、咖啡分享活动、音乐节......在家乡掀起了一股文化风潮,带给乡人诗和远方。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如果有一天我选择做一个自由职业者,那我会选择开一家特别的书店,卖好书,开好读书会,营造好阅读氛围,这是我期待的慢文化生活,也是我想要活成的样子。

在这些返乡人身上,我看到了善良、勇气、才华、创新......,他们是这个时代的一股清流,是现实世界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乡变得更好,让更多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让城市与乡村能够串联;他们是乡村振兴的伟大先行者、实践者、创新者,尽己所能,让乡村焕发出活力与生机;他们是时代的逆行者,看过这个世界的繁华,也能享受享受乡村生活的平淡。

那一抹乡愁,召唤着返乡人,他们在那里制造属于乡村的浪漫。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