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史前的现代化》读后感1000字

《史前的现代化》是一本由陈胜前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4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史前的现代化》读后感(一):【共振书评周】总之,农为本

先说下书的装帧与排版,这是我最喜欢考究的部分。三联出版的一向质量非常高,行间距字大小,非常合我意,喜欢页边距宽的排版,竖版集中,拉长了视距,非常喜欢。扉页有插图,几十张插图非常具象地展示了地点和大数据地使用,每一章有老庄孟子做起注,非常用心。

内容上看,我比较潦草,但本着自己就是农林学专业,对此非常感兴趣。这本书不太适合入门者去了解史前农业,并且一开始读这种局限性大,专一性强地书会略枯燥。每章的目录非常简洁,从前言到小结,思路清楚,像极了平常我看文献的格式?非常非常专业性质的一本书,与畅销书不一样,大量的论述和参考文献,也有实例论证,以华南和东北、西南地区的不同时代做例子。

再以不同的农业起源理论为依据,全书以起源和狩猎为两个大部分再去细化,我翻看的潦草了;。

《谁拓殖了青藏高原》这一章非常有意思,全书最喜欢的就是最后这一章,因为神秘因为鲜少有人,所以更值得探究。

农业是一整个社会与文化的重构,是全新的文化系统,是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未来值得更好的模式。

《史前的现代化》读后感(二):【共振书评周】《史前的“革命”?》

首先,必须得承认,此书对于门外汉的我并不好读,甚至说是一种折磨,在此我只能从问题意识出发,去阐释一种写作脉络。

书名事实上便带有一种不争论性,即史前是否有“现代化”这一说,作者将农业与工业并置,如果说工业革命完全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是现代化诞生了现代人,那么史前有关农业的活动自然也可以称之为现代化,更甚是一场革命,那么将农业的出现比附工业革命可行不可行?依旧是一个问题,在我看来,“像”这种本质上无法得出答案的比附是很难得到证明的。当然,作者也是强调“从中得到启示”,工业革命这种思维确实可以被考古学所借鉴。

而将这个问题再往前推一步,便是农业是否可以称之为“革命”?这种量变的积累到质变的突破具有很强的契机性,仿佛被包裹在无法被人窥见的黑箱中。当然,本书对这种质疑也未做出了肯定的回答,而是强调一种现代性视角,即“一切历史即当代史”——立足于中国快速工业化的现状,但这样又引出了一个问题,即这种视角的意义?这种长时段的研究是否能对当下具有指导意义是一个问题。

在第一章中主要是农业起源的理论的陈列与阐释,我们可以看到学界对于起源这种最基本的问题依旧争鸣不断,第二章主要是对农业起源的条件论述,以否定的形态阐释肯定的问题。接下来,便将视角转向中国本土,包括具体的环境、资源等的论述,但是对于文化和社会组织的相关论述相对较少,当然,对于原始人的思想意识本身就是一种揣测大于实证的过程。接着主要是对各地区的农业起源的分析,其中《谁拓殖了青藏高原》我较为感兴趣,想起最近在西藏发现希腊银盘的新闻,这种早期的交换(事实上作者也一直在强调农业群体与狩猎采集者的资源交换)是基于何种条件,特别是早期人类是如何看待他者,如何在他者中返顾自己?是我尤为感兴趣的,最后一节作者指出了相关悬置的问题,如“考古学透物见人的困难”,如何让物说话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总之,这本书绝对对路人不甚友好,于我也算是一种思维的体操吧。

《史前的现代化》读后感(三):【共振书评周】外行人眼里的此书

首先,这本书是一部考古学专业著作,所以如果不是这一行当的人,阅读此书是非常不友好的。这本书不同于大路边上的文科畅销书,即使是一个对这一行当一无所知,也能泛泛而谈地说上半天,而不至于出什么大的错误。(比如政治、哲学此类就是这样,还有一些近现代史的东西,门槛都非常低)考古学虽说在历史学院底下,但是跟一般都历史系其他专业相比,技术性非常强,需要的材料也更多,做出推断往往需要用到跨学科的理论。我是一个外行人,所以不打算对这本书的内容做详细介绍与点评,以免见笑于大方之家。

当然,外行人并不是说对于这本书就完全不能接触,也还没有到那种地步。作者在自序部分提到了本书的写作结构,也提出了自己建议的阅读方法以及本书的特色。此书有很大的篇幅是在摆事实,如果有兴趣可以看懂不妨一看,如果像我一样对考古学没有什么根底的可以跳过直奔结论。(一本书,一篇文章最重要也是最精华的部分就在于结论部分)如果对结论有深入研究的兴趣和必要,可以再回过头看作者的论证过程。

pp.4

pp.5

我读完了除了对于几个区域的详细介绍的几个章节之外的其他内容。最后的结论是全书的简要总结,可以最先看这一部分。之前的几章是对于农业起源问题的一个笼统的理论建构,是一步一步深入的过程。最前面的当然也是最友好的,对于我来说,几乎可以当做科普读物来读。作者介绍了五种农业起源的假说,我个人感觉(存疑吧),作者的推论应该是建立在宾福德的边缘区理论上的。不过作者也并没有全部抛弃其他的理论,也可以看到一些影子,比如对于驯化以及短缺问题的讨论。更进步的农业文明需要人付出更多的劳动,在我看来,我更同意农业是一种被迫的选择,是人类对于环境变化的一种回应。但如作者所言,我们做出这个推论的时候实际是在用我们自己的思想去揣度别人,难免又有“误差”的存在。“史前史”的过于遥远是一个研究中不得不面对的大问题。

在“书单”当中,这一本几乎是没有多少人选择,我选这本书更多地在意它的严谨的学术属性而不是通俗读物的畅销书性质。所以这也给我自己带来了一个不小的麻烦,我在阅读过程中自我感觉我并不能写出一份足够“合格”的书评。所以,就勉强如此吧。

《史前的现代化》读后感(四):【共振书评周】《史前的现代化》读后感——门里门外皆思想也

“史前”与“现代化”两个看似只有在“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哲学话语中才有些许联系的词语,为什么这里被联系起来,并且还是用“的”这一表示着较为密切关系的连接词呢?这是笔者在最初对这本书的好奇和疑惑。带着这个一个疑问,笔者翻开了这本以作者博士论文为基础而成书的考古学著作。

首先,这是一本专业性很强的著作。专业性强这个属性也就导致了非本专业读者阅读要带着极大的兴趣进行的,也就是所谓的“内行看门道 外行看热闹”。因为本书是以博士论文为基础的,而优秀的学术论文的一大优点就是脉络清晰、逻辑严密,所以这一点对非本专业读者很友好,当然也是支撑笔者看本书的重要因素。

其次,作者通过大量的图表、图片等可视化的方式展示着专业性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这一点无疑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并扩大了受众范围,让“门外汉”也能进一步了解和思考。

再者,在对本书评论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先对本书的主要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概括,当然这一简要介绍是基于笔者对本书的阅读和理解,故而有些许偏颇之处还望各位海涵。

《史前的现代化》,也就是笔者将农业起源问题置于现代化这一视角的理解,即从狩猎采集到定居的农业生产这一过程,就像我们更了解的“从农业小规模生产到工业革命后的机器大规模生产”这一过程一样,也是一种“现代化”。当然,关于“现代化”这一词语及其涵义,在如今的学科结构中,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理解,笔者在此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书内容而简单化地处理这一概念,毕竟对“现代化”这一词语的讨论,不是本文主要内容也不是笔者所能妄言的。

如此一来,这本书的内容瞬间清晰了很多,毕竟也就是另一种“现代化”,也就是将“现代化”这一词语的使用范围扩大到了史前时期,扩大到了更久远的历史中。其中,作者主要试图建立一个“超循环模型”去解释农业起源这一问题;不过鉴于起源问题涉及到众多的因素和条件限制,这一模型在今天考古学界中所被认可的解释力到底如何,仍有待我们进一步了解。再者,一旦涉及“循环”,笔者认为这不免就陷入哲学意味之中,彷佛一切皆有其理,而一切皆有无理,就显得空洞而无力了。当然,这一情况不只是存在于考古学之中,现存众多的人文社科学科不免都是如此。这就是统一性与差异性、一般与特殊之间的张力,而正是因为这种张力的存在才使得人文社科的研究那般五彩斑斓、那般引人入胜吧!

说回本书,作者为“农业起源”这一问题提供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在其论述中所涉及的众多理论也为“门外汉”的我们展示着理解问题的多样视角,展示着一代代学者辛苦耕耘之成果。而这对于今日做研究的学子、以期望了解考古学的“门外汉”而言,都是十分有益的存在。本书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和提及到的研究的困境,也让人们反思着今日之学界、今日之社会,这或许对于作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吧!

总而言之,如果宇宙之起源是物理学家的终身命题、社会之起源是社会学家的终身命题,那么对于考古学家而言,通过对考古材料的研究分析对人类之起源、农业之起源和文明之起源这三大起源问题有一些回答,也必将付出其终身努力而不憾。

《史前的现代化》读后感(五):【共振书评周】不管起源还是不起源,都是历史献给生命的序曲

作为主体的人不仅仅是参与着自然环境的选择与被选择,更是在进行一种具有物质与精神共同的艺术性创造论。无论是自然而生的起源,还是另辟蹊径的“不起源”,都是历史赠送人类的文明世界,而我们的先人站在其中,手握正待开启大门的钥匙。

自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以社会学的目光锁定扎根着中国的土地上,中国社会的乡土性似乎潜移默化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事实也诚然如此,大河孕育着平原文明,深厚富有肥力的土地使得中国历史、社会和国人厚重而沉稳,这不仅仅与平原与大河赋予的生命气质相关,更与这片土地选择着农业起源并成为中国古代至今最主要的产业密切相关。

农业是一场现代化运动,当“吃”成为脱离单一生活的行为之一,成为系统的运作模式与有供求以及商业链条的产业,农业具有了独立的身份,然而又随着生产工具的发展,不同地域人们形成了基于不同地理条件下的不同饮食文化,饮食偏好以及民间信仰、风俗的影响使得农业具有文化意味。然而当回顾最初农业从采集到种植,革命在于主动性的掌握。

农业本就是一种起源,生命的第一奥义是生存,无论有无自我意识的萌芽,生存是生命的自动化过程,在界定农业是什么时,作者比较了这四个名词:驯化(domestication)、培育(cultivation)、食物生产(food production)、农业(agriculture)。驯化是一种生物学现象,其的主体是生物,而非人类;培育是文化现象,参与了人的主动过程;食物生产是对人生计状态的界定,农业则是成熟的食物生产。对象是驯化的还是野生的成为区分狩猎采集与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驯化这一概念在农业起源问题上具有断定的性质,因其包含着人类活动由自动向主动的转变,这使得探讨狩猎采集到系统的农业运作问题上,生物学的理论依据使考古学的理论层面也有实据可依的严谨。

接下来纵观已有的各个起源论的理论体系,无论是柴尔德的绿洲理论还是布莱德伍德的山麓起源论、宾福德的边缘区起源论,其共同的考察方向都在理论与内部——人类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柴尔德侧重人与自然的“接近”,布莱德伍德则认为起源于人的主动“选择”,宾福德则注重两者的“平衡”。以上理论都是以历史必然性为导向,探讨基于农业产生的主体,人,与主体作用的对象,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农业的产生不是人类单一的选择,而是历史必然的决定。

如果说以上几位持农业起源是必然的,则后文提到的林多斯的共同进化理论与海登的竞争理论则呈现给我们另一视角——农业的起源在于历史的偶然性。 农业的起源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依托人与环境中作用缓慢而长久的变量,“现代化”是不断处于完成中的过程,而非狂飙突进式的一夜革命。历史中存在的一些发生层面也参与着这个进程。现代化的必然发生之外,也存在着一些偶然的推动力。偶然的驯化使得农业发在慵懒中飞速走上轨道发展起来,海登理论核心在于人对于成功以及自我实现的追求使得农业作为追求威望的途径之一发展起来,作者对于农业起源问题的探讨,在前人之上调和了各种元素存在与影响力度,以必然性(狩猎采集者对恶劣环境的应对机制)和可能性(适应机制的演化、足够的初始条件)将农业起源置于历史之中,审视人类主动性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从而使问题的探讨难以脱离对人类行为以及思想的考虑。无论是从发生层面上的人类食物史、狩猎采集的流动性以及狩猎采集者的社会观念(所有权、技术进步与发展趋向、人类精神文明进步),到客观现实情况(人口增长)催生对恶劣生存条件的应对机制,还是从不发生层面,如美洲热带雨林地区的次生适应(殖民者带来先进生产工具)、水资源的限制,这两个问题或者说一个问题的两种表现方式的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作为主体不仅仅是参与着自然环境的选择与被选择,更是一种具有物质与精神共同的艺术性创造。

在阐述“农业的不起源”问题时,作者举极端地区的例子以提出了上面的观点,由此可以联想到,不起源是一种反向的催生,环境的在提供资源的同时也存在着制约发展情况,同样,成功的适应不单单是顺势而为一种情况,也存在着迎难而上的逆转适应。这样看来,无论是自然而生的起源,还是另辟蹊径的“不起源”,都是历史赠送人类的文明世界,而我们的先人站在其中,手握正待开启大门的钥匙。

生存是生命的起源,无论中西方哪一种文明的土地之上。古老的东方,农业催生了生命之外的事物,田间耕作中的歌谣出现了诗经,庆祝丰收孕育着歌曲舞蹈,逍遥世外的小农社会的运作深谙老庄的道法自然······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文学艺术的源头就在这片文明的山坡上,山坡之外的海洋以及海洋之外,自然之中的露珠晨现夜消被诉说成美丽的达芙妮女神躲避着太阳神阿波罗的追赶,人们庆祝劳动与葡萄丰收的酒神祭诞生着希腊世界的伟大舞台悲剧,反归自然写作着浪漫主义者们最绚丽又磅礴的诗篇······这些都不仅仅是农业起源本身,农业的客观存在历史展现着先人们的智慧与伟大,于此之外更是人类精神之上迸发出的闪耀光芒谱写的生命篇章。

借豆瓣共振读书周活动回顾我的历史学学习,写到这句话,不觉告诉自己别写成毕业论文致谢了毕竟我真的毕业论文致谢还没写,不过总觉得对于知识与学术仍有千言万语,历史学的学习为我打开了新的世界,历史学讲究理据,它和文学不同,但很难去以某一评判标准划清两件事或者两种概念,总是害怕陷入死板的用一段词语组合的语句去解释另一个词语的文字游戏,其中的乐趣不过是材料的堆砌,然而内化成自我观念与思考的过程才是大脑的吉光片羽,时刻警醒自己避免被现实与物质拘泥住,成为向后看而不向前看的乾嘉学派作古,或是否定一切的历史虚无主义者,保持对历史的敬畏之心,虽不敢以学术自居,但仍愿勤勉研学,兢兢业业,正如千百年来做研究的历史中的先生们一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