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形式的起源经典读后感有感

形式的起源经典读后感有感

《形式的起源》是一本由[美] 克里斯托弗·威廉斯 / Christopher Will著作,后浪丨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0.00元,页数:1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形式的起源》读后感(一):工程界的通识

虽然学术的发展趋势是“专而精”,但是作为科普读物能够整合贯通多个门类知识,仿佛拥有上帝视角,就让人阅读起来相当畅快。

工程学界,有很多相通的道理。身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在书中温习了自己圈内的知识,也凭着这点基础,窥探了其他学科的一些奥妙。有时候不得不隐隐地觉得,万物背后隐隐地有着一个造物主,编码了花花世界。

《形式的起源》读后感(二):放弃“完美”

我想有一件睡衣,实用场合最好是看书的时候能穿,睡觉的时候也能穿。白天不开空调默默流汗的时候不要太长以免觉得腿很热,但是又不至于让邻居透过窗户看到的时候觉得裸露的面积不合时宜,最好还能在不穿内衣的情况下,能拿个快递,材质当然是越轻薄越好了,最好还透气并且不要贴在身上,对,如果考虑到是一次完美的购物,它最好还不要太贵,对,袖子最好是挖空的……

可能看第一句的时候还有人想给我推荐睡衣来着,后来发现越来越多的自相矛盾和很难满足,人们常常陷入这种购物“困境”,当然是贪婪,要一个东西满足所有的需求,最好还不要花最高的价钱……

“形态确实可以为功能服务,但永远,永远不可能完全追上功能的需求,就完成效果而言,非专业的工具不能与专业的工具相比。但这是全能性和效果性折中后的预期结果。”

写这句话的人是一个美国人叫克里斯托弗·威廉斯,他是德国海德堡大学设计理论博士,写了一本书叫《形式的起源》。如果用睡衣做比喻的话,一件可以坐卧的睡衣,就是睡衣届全能性的选手,如果我愿意买两件睡衣,一件作为睡觉用,一件作为起居服,那么可能我的需求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

天,写到这里突然知道为什么女人要那么多衣服,因为女人在需求创造上充满了想象力,她们对衣服的需求是有很多不同场景设计和想像的。

这本书有点像一本论文,但是读起来并不累,而且很有意思,基本的观点是——“很多当代卓越的建筑师、艺术家、设计师和发明家并没有受到当前潮流和风格的制约,他们遵循的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规律和原则。”

挑选解决当下核心问题的商品更为明智

“结构满足经济性原则,但此处所谓经济性并不仅仅指节约,如果结构缺乏经济性,鸟或飞机都无法飞行,它们会因为自身太过脆弱或太沉重而降落到地面。”

自然的选择,是一场博弈,要考虑“用较少的材料获得理想的强度,除非现有的元素已经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否则不必增添更多材料。”

书里有一个很好玩的例子是说大部分的生物都不能够利用帆和风力实现在水面滑行,但是形式相当原始的水母的确能做到这一点。

那反过来看我们的日常消费,经常被眼花缭乱的功能欺骗而交智商税,例如冰箱配备一个摄像头的功能能够监测冰箱里有什么菜。这个功能经常导致冰箱的维修,而大部分家庭,买个冰箱,只是为了制冷而已。

科技进步和探索来源于——现存的未必是最佳的

而这本书真正让人释怀的地方在于,我们日常做的大多数甄选,有可能本身就不可能得到一个完美的答案,因为“现存的未必是最佳方案。”

“人类所继承的大自然的遗产,以及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积累的发明创造要比自然界中的事物更加灵活多变。世界上还有许多人类尚未触及的适用形式的终极方案有待探索。”

“如果物品在使用、日常磨损、修理的过程中出现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这些变化无疑就是应当得到改进的地方。随着时间的增加,产品应当磨合得越来越顺手,而不是老旧、报废。”

如果跳远一点看这个问题,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走向了报废,也有可能是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只是要站在某个分岔路口去看,当时的契机,是否还有继续往磨合方向走的必要。

再多看一层,如果是长久需要保存的关系,就要往磨合和改进的方向走,而不是以不变应万变。

再再多看一点,不要在一个关系上,企图实现所有的功能。

《形式的起源》读后感(三):结构之美

用了三天下班之后的业余时间读完这本书,如果拿一句话来概括,那么这是一本关于“结构”的书,可这样说来实在又有些抽象。我也在想:会是什么样的人能从这本书中获得乐趣呢? 我们有多久没有专门观察和思考过自己所处的环境了?对于自然界和人造物,我们早已过分习惯,理所当然的觉得它们就应该是现在的样子。这本书的作者就是要唤起大家对于世间万物的兴趣:它们为什么会是现在的形式,又是如何发展成现在的形式。 生活中,人们不需要任何理论知识,一眼就能分辨出哪些是人类制造的物品哪些又是自然的产物。然而在作者眼中,人类建造的事物、采用的方法、选择的材料以及控制尺寸和结构所遵循的法则,都与大自然中运行着的其他一切没什么差别。人造事物的外观虽然是人类独有的,但形式背后所用的制作方法却是同大自然相通的。所以这本书在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阐述“结构”的时候,也没有刻意的划分自然物和人造物。

1.与力的对抗 结构的作用就是对抗随时存在的五种应力:压力、张力、扭力、剪力和弯曲应力。而结构的目标非常明确:用最少的代价获取最高的收益。大自然可以就结构局部负荷的多少选择增减材料,以优化结构,而人类的技艺远没有大自然精巧,因此人造结构只能采用一般的形态:圆形和穹顶形、正方形、矩形还有三角形。但是人造的物品和动物在形态上会有十分有趣的相似性。看来在与力对抗的时刻,人类和自然都遵循着共同的法则。

人造的物品和动物

2.尺寸 结构是在尺寸的基础上设置的。尺寸越小的生物受重力的影响越小。所以跳蚤的跳跃高度可达其自身体长的200倍,它只需要非常细的腿就能够支持自身的重量;而须鲸这样庞大的生物,其骨架甚至无法撑起整个沉重的身体,它们无法适应陆地生活,必须借助海水的浮力。 人造物也是一样,巴别塔无法建成或许并不是因为上帝改变了人类的语言,而是企图建造这种大规模结构,从一开始就有悖自然法则。因为随着结构尺寸变大,其强度会减弱。庞大的尺寸或许并不是不能实现,但想要实现它就需要额外的支撑、加固以及成比例增加的质量,到后来就到了不可实现的程度。

3.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又称黄金分割数列,因数学家莱昂纳多·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故又称为“兔子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0、1、1、2、3、5、8、13、21、34……简单的说,每一项都是前面相邻的两个数字之和。 自然界中很多动植物的生长都与斐波那契数列密切相关。比如松果的鳞片,树木的枝条,灌木的刺,或是向日葵的种子,贝壳的螺纹,他们的旋转排列都能在斐波那契数列中找到相应的数值。这个简单的数列竟然揭示了自然生长的最佳模式,优雅又迷人。

海螺

树枝和松果

4.不完美 大自然中现存的一切未必就是最佳的方案,或许在演化之路上,有些生物出于某种巧合,演化成了现在这种“不那么完美”的形态。人造物也是同样,作者举了内燃机的例子,虽然这种装置还远未发展到最佳的状态,但是它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和交通当中。

这是一本有启发性的书,对于“结构”的方方面面都做了简要的介绍。其中涉及到一些专业知识:机械、结构和材料、地质学、生物学、人类学甚至古生物学……但是作者选取的实例都比较简单,并且配合了大量的精美插图,让人能对某些抽象的描述有一个非常直观的理解。作者在书后注释中对于各种专业概念都有着简单的解释,足以满足阅读的需求,再加上译文很通顺,所以并不会觉得有任何晦涩。虽然书中提到的各个领域的知识都比较基础,但将这些细小的碎片拼接起来,就如同万事万物本就彼此关联,如此就形成了一个更加宏大和立体的视角,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世界。 所以什么样的人能从这本书中获得乐趣呢?大概是渴望对世界有更多了解的人们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