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治愈隐性虐待读后感摘抄

治愈隐性虐待读后感摘抄

《治愈隐性虐待》是一本由[美] 香农·托马斯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21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治愈隐性虐待》读后感(一):看见自己的过程,很痛

年前看到豆友发的治愈隐形虐待这本书摘后,去微信读书上认真看了一点点,这一看 那些模糊的我以为已经被遗忘的记忆一点点被回想起来,痛哭了好几天晚上,都是不想也不敢去面对的真相 随着二十八年的成长已经形成了很强的心理阻抗和保护机制,哪怕是找心理咨询师做催眠都无法回想起童年那些经历,每次催眠一到要深入时就会无意识开启防护机制,人就会昏睡过去。等醒来只觉得很久没有睡的这么安心过了 一直自欺欺人骗自己从小到大过的很好,父母很爱我,我得过很多人的爱,但其实一直过得都不好,不敢认清现实也不敢表现出来,更不敢让人知道,明明有能力但就是没有力量让自己脱离困境,所有的亲密关系要么客气而疏离,要么深入,却处理的一团糟。

认清这些真相,真的好痛,好残忍,但也庆幸这么多年努力自我疗愈的精力没有白费.终于敢独自一人面对内心血淋淋的伤疤和千疮百孔的过去.

所有对自己的不满,挑剔,不接纳,厌恶,都因为深深的被自己看见而开始体谅和接纳。没有比跟自己和解更让人舒坦的事了.

建立起自己的界限,跟所有消耗巨大,不被滋养的关系划清界限,必要时一刀两断,于我来说这不是狠心,是踏出爱自己的第一步,不在为虚情假意不够真心的关系去烦恼,那些只想索取,不愿意付出真心的关系,都该重新被审视,哪怕是自己的父母.

这是我心理独立上的第一步,尽管极度的艰难,吃力,痛苦,孤独,也不愿意在做一个巨婴,活在互相虐待互相索取的关系里终日不得解脱.

我放下了爱,也放下了恨,拥抱自己的脆弱,敏感,阴影,伤痕累累和过往所有的不堪,内心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种圆满的孤独。

愿所有被隐性虐待过的人都能有勇气去看见自己,心疼自己,接纳自己,好好的爱自己。

《治愈隐性虐待》读后感(二):你被心理虐待者,选中了!

你可能曾经尝试向人们描述你受到的伤害。结果常常是,连自己听到自己说出的话,都会觉得显得格外狭隘,小气,甚至偏执。

你可能在不停的反思,为啥自己会“选择”这样的人?

可能你身边的人都认为,任何责任都是双方的。

第一,心理虐待者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他们是意识清醒地选择和受害者“玩游戏”,把他人当做木偶来操纵。所以,施虐者的行为非常隐秘,他们会刻意隐藏。所以你即使意识到自己被损害,也很难从周围环境中取得真正的同情和支持。

第二,不是你选择了施虐者。你是被对方选中了。他们有意对你进行“驯服”,你生怕对方会突然不高兴,结果你和他们相处的时候越来越小心翼翼。当你放下警惕,他们就会逐步开始操纵,以折磨你为乐,不断地从背后捅你刀,把你当成替罪羊或者出气筒。

第三,虐待关系中,是其中一方的蓄意为恶。“有毒的人”是自己主动选择成为施虐者。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自己的谎言和耍的把戏,以及自己从掌控他人中获得的乐趣。

被虐待的一方会感受到什么呢?

欢乐和能量完全被吸干了,像行尸走肉。

美好的感觉被焦虑和抑郁取代。

绝望。

孤独。

失去信任感。

如果你有以上这些感受,请记住:

你没有“疯”,你是被心理虐待者发现并选中了!

这就是真相。

认清这一真相是你开始康复之旅的必须步骤。

为什么会选择你呢?

拥有以下这些特质,会成为施虐者的“特定目标”:

富有同情心,敏感,善解人意,性格被动。

以下要划重点!!!!!!

你的被动性是导致不良关系持续的原因之一。如果你想康复,就必须生活在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中。一种与总是被打击而垂头丧气相反的精神状态。你的康复就是勇敢站起来,看着别人的眼睛并平静地说:“我有我自己的观点,就算你不同意也没有关系。”

就以这种强大的姿态阅读这本书吧。

作者说:

我希望你能找到自己内心的力量。

一个坚强的人会向施虐者发出挑战。

希望读过这本书的人都敢于想那些潜在的施虐者说“不”。

不要再继续默默忍受痛苦!

《治愈隐性虐待》读后感(三):或许,你根本没有错,你只是一个受害者

接受自己是纯粹的受害者,比自我怀疑要难得多

你经历过心理虐待吗?

我经历过。

讽刺的是,我是读完这本书后,才意识到自己的一些经历,其实是“心理虐待”。

在此之前,我只觉得我和那些对我“施虐”的人不是一类人、立场不同,或是无法沟通。

——是的,我并不觉得他们的行为是故意的,直到我读了这本书。

这是一种怎样的经历呢? 比如:

你的母亲长期对你感情淡漠、不闻不问,并乐于向亲戚朋友们“宣传”你是一个怎样性情古怪、喜怒无常的人。

有人做了一些非常伤害你的事,当你发现并为之崩溃时,对方却反驳这完全是你的错、觉得你的情绪反应过于激烈,建议你去看心理医生。

你在工作中不小心得罪了领导,对方默许其他同事排挤你,大家纷纷站队、对你敬而远之,并且在公司内部散播关于你的、毫无根据的谣言与八卦。

…… 心理虐待在生活中非常普遍,但因为它的隐蔽性,以至于很多人和我一样,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经历的这一切就是心理虐待,更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其中的受害者——尤其是当施虐的一方是自己的至亲或是挚爱的时候。

与此同时,我们会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自我怀疑、自我谴责,愧疚、焦虑、痛苦、失眠,在内心深处不停对自己施压——我们觉得我们的关系之所以破裂至此肯定是有原因,自己肯定是做错了什么……到底是什么呢?到底是什么呢?我一定要把它找出来,我一定要把它找出来!

这种混乱而焦灼的思绪充斥着我们的大脑,以至于我们很难意识到,或是完全不敢去想:这一切都是对方造成的,我要做的是摆脱这个人或事对我的影响,而不是懊悔与自责。

“我到底错在了哪?”

或许,你根本没有错,你只是一个受害者。

——这便是我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更多人的原因。

整理了很多读书笔记,想要好好介绍这本书,打开文档却又感到无从下笔——想说的太多,却又仿佛不知从何说起,或许是因为我还没有从被伤害的感受中走出来吧。

作者在书中提到,受虐者的康复需要经历6个阶段:

绝望、学习、清醒、设立界限、恢复、维持

我不确定我目前的阶段算是“学习”还是“清醒”,如果人真的能通过读一两本书就能做到醍醐灌顶、实现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那该有多好啊~

总之,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包括现在),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思考:对方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太难了,在思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反思、怀疑、自责、愧疚、焦虑、懊悔……这些痛苦都是实实在在的,非常折磨人,并且会消耗非常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

可悲的是,有些人对你来说意义重大,你宁愿独自承担痛苦与自责,也不愿接受和承认伤害你的人是故意的——TA就是这样一个人,既不在乎你、也不关心你、甚至可能从没有真正爱过你。

接受自己是纯粹的受害者,有时要比自我怀疑难得多。

可是,错误总要有人承担,当你不愿去攻击对方时,往往便将这种攻击转向自己——这便是很多人在经历情感伤害后变得情感混乱、焦虑、抑郁,甚至产生自杀倾向的原因。

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感受,如果你从未体会过,那恭喜你,你是一个十分幸运的人。

分享一些读书笔记,并推荐这本书,希望有类似经历的朋友也能从中获益。

1. 什么是心理虐待? 在心理学中,心理虐待是指施虐一方使用长期的精神暴力、言语暴力、情绪暴力,通过羞辱、无视、孤立、冷战、贬低、咒骂、威胁、污蔑、中伤等方式,对受虐一方的精神和心灵造成严重伤害的一种行为。

不要小瞧心理虐待的伤害,虽然它不像拳打脚踢那样会留下身体上的伤疤,但可以令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伤痕累累。它对一个人的精神摧残往往是毁灭性的,它可以让一个原本身心健康的人厌恶自己、厌弃世界乃至对人生绝望——却还不自知。它会让你的情绪全面崩溃,让外人看起来并觉得你才是疯癫的那一个。

2. 心理虐待是如何发生的?

心理虐待的施虐方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明显地施暴,他们往往先披着“为你好”的外衣,等受害者对其产生了好感、信任或依赖的心理时,再通过行为逐步“驯化”受害者,不断践踏受害者的自尊心,摧残受害者的意志,让他们产生一种“我是不是真的做错了”的感觉。

长此以往,受害者在这样的“反思”之下,往往会自轻自贱、自觉低人一等。 长期遭受心理虐待的受害者,容易出现情绪障碍和性格方面的负面改变。

例如,严重抑郁、焦虑、挫败、低自尊、自我贬低、习得性无助,认为自己有罪、活该,严重低估自己的价值,甚至厌世、轻生。

3. 为何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喜欢心理虐待他人?

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容易过高地评价自己的才智、品德、外貌、成就、理想。但同时,他们又具有敏感脆弱、低自尊、缺乏共情能力等特征。他们渴求别人持续的关注和赞美,因此,一旦别人比他优秀或批评他,他便会感到被羞辱和伤害。因此,这种人很喜欢通过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

4. 如何理解杠精?

具有辩论倾向的人。他们非常擅长质疑别人,擅长从每一句话中寻找瑕疵来挑刺,但他们抬杠的最终目的并非为了解决问题或达成共识,而仅仅是为了头脑和口舌的交锋,以及享受赢得争吵带来的快感。

5.在一段关系中,施虐者隐性虐待他人的方式

打击一个人的方法不止一种,这些方法包括各种形式的隐性虐待。

心理虐待的施虐者经常使用消极攻击控制他人。你很难看清楚他们正在做什么,这也是为什么幸存者经常怀疑是否是自己过于敏感或缺乏安全感。

心理虐待的施虐者在一段关系中保持主导地位的方式有抽身和情感退缩。这是一场“比一比谁更不在乎”的游戏。谁投入的感情更少,谁就赢了,对吗?——不管怎样,施虐者是这样认为的。

他们的“接近–消失”行为给幸存者的内心世界造成了混乱,但这就是他们想要的结果。是的,他们故意虐待他人。

这些心理游戏扼杀了伴侣之间可能曾经建立起来的任何程度的联结。施虐者伤害他们亲近的人的能力,与他们缺乏亲密关系中的依恋的情况完全一致。

6. 当你被排挤的时候,你可能身处一个“有毒的团体”。

有毒的团体的共同之处在于施虐者及团体成员并不想真正了解幸存者,他们想要做的是给幸存者树立一个个虚假的形象,以便为施虐者的虐待行为辩护。这是一种制造替罪羊的经典伎俩,最终目的是让幸存者承担集体功能失调的压力。

7. 何为“有毒的父母”?

自恋、反社会和精神病态的人格特质塑造了最糟糕的父母,与充满爱的父母无私奉献的天性相反,有毒的父母缺乏基本的共情能力。与孩子的任何需求相比,他们优先满足自己的需求,并且认为自己的行为完全是正当的。

施虐者在家庭中制造出“合情合理”的怨恨。

在后来的生活中,他们想知道为什么他们和成年子女之间没有建立起真正的依恋关系。

这是因为长久的自私和尽心的养育是不相容的。

8. 如何识别自己经历的是否是心理虐待?

对幸存者来说,有一个问题很重要:你会用他人对待你的方式对待他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心理虐待就更容易被识别了。

幸存者要抵制任何程度的隐瞒,真相是残酷的,但揭露真相是必要的。

9. 为何施虐者会伤害爱自己的人、故意破坏自己的亲密关系?

自恋者、反社会者和精神病态者有依恋障碍,因此,亲密的关系会让他们感觉不舒服。他们故意挑起冲突,目的是在自己和他人之间制造情感距离。

如果一件重要的事情不是围绕着施虐者展开的,他们就不会接受,他们不能容忍人们的注意力转向别处。

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健康的依恋,但他们拒绝面对自己的缺陷,因而为自己无法建立稳定的关系创造完美的借口。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甚至承认正常的关系对他们来说很无聊。

他们在操纵他人精神的“游戏”中长大,在他们的人生中,混乱总是如影随形。

因此,一段没有或很少有真正依恋的关系反而让他们感觉更舒服。就算不以混乱为乐,他们也不喜欢过正常人的生活。

10.为何一些心理虐待中的受害者不会选择反抗与逃离?

习得性无助的心理障碍在人类世界中也存在。

在长期的(肉体的或精神的)暴力对待下,受虐者会“习得”一种“反抗也是徒劳的、甚至会招来更多痛苦”的“无助”心态,所以干脆就不反抗了,任由对方作践。

11. 施虐者通常会选择怎样的目标实施心理虐待?

心理虐待的施虐者喜欢把目标对准那些拥有其没有或无法拥有的东西的人。

自恋者、反社会者及精神病态者之所以臭名昭著,是因为他们会挑选拥有一切美好事物的人作为目标,而摧毁那些美好的事物能使他们产生优越感。

对“有毒的人”来说,摧毁一个原本健康、快乐的人,是他们的娱乐方式和力量之源。

这一点常常被幸存者忽略,因为在虐待发生时,他们认为自己是残缺不全的。由于施虐者说了一些满怀怨恨的话,幸存者便认为自己之所以会成为他们的目标是因为自己“软弱无能”。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那些对施虐者而言毫无价值的目标不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施虐者喜欢那些能让他们感觉自我良好的人,施虐者就像水蛭一样依附于能给他们提供“食物”的人身上。一旦他们吃饱了,就开始破坏幸存者身上令他们嫉妒的品质。

因为“有毒的人”不能拥有这些积极的品质,所以他们也不希望幸存者拥有。

12. 施虐者喜欢收集幸存者的哪些信息?

他们最喜欢有关幸存者的两方面的信息:一是幸存者的不安全感,二是幸存者的个人成长经历。

为什么施虐者格外关注这两方面的信息?

因为他们试图把彼此关系中存在冲突和问题的所有责任都推给幸存者。

他们每次只给一匙“毒药”是为了让幸存者更容易咽下去,也更不容易被发现。当他人指出我们的缺点,并且将我们认为的自己的性格缺点与他们对我们的抱怨联系起来时,我们更有可能相信那是真的。这是一个让幸存者承担责任,而施虐者则完全置身事外的完美圈套。 当他人指出我们的缺点,并且将我们认为的自己的性格缺点与他们对我们的抱怨联系起来时,我们更有可能相信那是真的。

这是一个让幸存者承担责任,施虐者则完全置身事外的完美圈套。

一个“有毒的人”知道,如果他们指控幸存者,这些指控就能够深深地刺伤他们。

施虐者会让幸存者自我反省,让他们反思针对施虐者的那些抱怨是否属实。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转移注意力的策略。事实上,施虐者才需要更多的自我反省,但这永远不会发生。

13. 心理虐待有哪些具体的方式或手段?

1)煤气灯效应

通过设置情境使目标怀疑自己对情境的记忆和评估。施虐者这样做是为了让幸存者变得不自信,进而只能把自己的一切全权交给施虐者。

简单说来,就是通过一些手段,让你觉得自己笨、迷糊、脑子不清楚,从而完全信赖施虐者。

2)恶意宣传

让所有人都觉得你有问题,或者别人都有问题,你只能信任“他”。

3)飞猴

寻找自己的帮手,一起伤害你

4)自恋攻击

自我膨胀,不能承受任何错误和挫折,明明自己做错了,却把责任推卸给你。

5)间歇性强化

喜怒无常,难以取悦

6)理想化、贬值和抛弃三个阶段是理解心理虐待关系的基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