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自由主义被遗忘的历史》读后感1000字

《自由主义被遗忘的历史》读后感1000字

《自由主义被遗忘的历史》是一本由[美]海伦娜·罗森布拉特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页数:2020-10-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由主义被遗忘的历史》读后感(一):正本清源之作

本书可读性强,篇幅也不算长,翻译流畅,阅读体验上佳。

一言以蔽之,19世纪的Liberal不能翻译成“自由”,20世纪的Liberal更接近“自由”。

我宁愿将19世纪的Liberalism看成某种意义的“进步主义”,有老对手,在19世纪晚期遇到了新敌人(或者说更进步?)。在2010年代,技术发展让所有的主流思想似乎都遇到了最新的敌人,自由主义是否能如作者所愿复兴?我持谨慎态度。

《自由主义被遗忘的历史》读后感(二):自由主义从来没有固定的信条

在西方,关于自由主义,一直有两个谱系,英美自由主义和大陆(法德)自由主义,双方争论不休。其实,从英语表示自由的两个单词freedom和liberty就可以看出两种谱系的不同,freedom源于古日耳曼语,主要强调个人的自主、人身自由和免于他人干涉,而liberty源于拉丁文,由古代的“慷慨”引申为“宽宏”,最后演变为“自由”。作者表示自己想探寻自由主义被遗忘的历史,力求避免陷入对于自由主义的论争,但从全书内容来看,她强调的是自由主义的大陆传统特别是在法国的理论发展,强调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立宪和代表制政府,是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利益,这其中不少是英美自由主义反对的。当然,自由主义从来就不是一套固定或统一的信条,历史上一直就存在各种争论。读这本书的收获是确立一个认识,还是要去读原典,比如说作者书中列为法国自由主义中心人物之一的贡斯当、托克维尔,还有密尔。

《自由主义被遗忘的历史》读后感(三):自由的“自由主义”

本书应为思想史的论著。作者自然是围绕自由主义这一意识形态寸步不离,而“被遗忘的”则主要指除美英以外,欧洲大陆主要是法德两国“自由主义”的传统和思潮。读罢总体观感,其一是对于自由主义的诠释可谓众说纷纭,远不像它的对立面譬如极权主义,**主义那么清晰单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亦或者不同的自由主义者经常是莫衷一互相矛盾,甚至指责对方反自由。这是思想层面;在政治操作层面,假自由而行的仁政和罪恶,亦都不在少数。其二就是近代以来法德两国对于自由主义的丰富和贡献,一般认为这两国虽盛产思想家,是其政治制度又往往是专制乃至极权的温床,作者也不讳言欧洲大陆追求无限理性的传统往往导致威权,但一方面,自由主义发展到如今,又是美英自由主义传统吸取了欧陆尤其是法德国家干预理念政治实践(譬如福利国家,公民教育)的结果。 让我印象深刻是德国的自由主义者和俾斯麦斗争合作,俾斯麦自然是凯撒式的专制化身和代言人,同时又是一位手段不乏柔软的功利主义者,然而德国的自由主义者在一系列的挫败后,认为需要利用强权达到其自由的目的,即通过“不自由的手段来达到自由”。俾斯麦和本国的自由主义者也曾展开过一系列的合作,利用自由主义者“文化斗争“的理念和运动去反对其政敌天主教会,然而最终又将抛弃并分化瓦解,自由主义者从此德国政治政坛上日渐式微,甚至引发了两次大战的悲剧。读完这一章节,我觉得诚如译者所言,“太阳之下本无新事’。 论著里作者还就自由主义和宗教自由,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国家干预和自由市场,爱国和自由主义,个人自由的权利和义务,新旧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和集体主义,自由主义和种族主义,甚至自由主义是否会导向极权主义等一系列林林总总的问题做出了发人深省的阐释和厘清,尤其在身处在疫情蔓延的当下,细细品来也是别有一番滋味。不过总而言之,正如自由这个词所蕴涵的丰富含义一样,几百年来自由主义的内容和形式是如此的琳琅满目乃至混乱不堪,一路走来也远非一帆风顺。然而对于人类这个高等动物而言,自由本身,依然有其永恒的追寻价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