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春山好》读后感锦集

《春山好》读后感锦集

《春山好》是一本由苏枕书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8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春山好》读后感(一):走出漫长雨季 拥抱春山

写《春山好》这本书时,作者苏枕书客居京都已逾十年。

此前读过她的《有鹿来》《松子落》,以及最近的《书问京都》,每本都很喜欢。喜欢的是她朴实的文笔里有着古诗的意趣,京都的风物在她的笔下娓娓道来,又像是和一个老友一同在京都漫游。在遍布京都的大小寺庙里闲逛,看大文字山的送火仪式,听她讲在阳台上种花养莲,在春天吃笋。

在这本写于2020年的书里,能够感受到多年以来她的变化和成长,在经历过书中所述的“漫长雨季”之后,她书里关注的内容也随着专业的精进而愈发深入。从自身遭遇去思考日本社会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以自己在日本韩国的游走联想到对东亚历史的追寻。

当她走出这个漫长的“雨季”,也就实现了从避居春山到怀抱春山的转变,她用这本书来和那个雨季告别的同时,也让关心她的人为她长舒一口气,前路还有无数新的探险在等着她。

遥致祝福。

《春山好》读后感(二):摘抄

成为病人|药物令我昏沉嗜睡,“有时觉得很难过,正要痛苦,却像有一道墙竖在那里,痛苦的力气也没有了”,复诊时这样像西村医生描述药物反应。她点头说:“这道墙是好的,它正在保护你,令你痛苦的情绪变得迟钝,你应当好好休息。” 夜之游行|后来也听省吾说过,如果他不是一口标准的京都话,则没有办法与本地寺院的高级僧侣深谈,也会被一些挑剔的香客歧视。“甚至连带着对我们寺庙也看低几分。” (不知道中国有没有?以我个人这些年在社会上的历练,北京腔和东北腔真的很不喜欢。) 真如堂四季|他用一贯自嘲轻讽的口吻补充道:“日本人别的不会,就会模仿。社会秩序之类的都是好听的说法,事实上是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什么,要不就觉得不安全。若画一个框,让日本人待在里面不要出去,我们就会老老实实在里面不动。”

真如堂手水舍的供花是贯主女儿每日清晨采撷寺中植物装点而成,并无特别的技巧,因为寒来暑往更迭有序,我觉得很亲切。一月有山茶、水仙、松枝、南天竹、菜花;二月有山茶、梅;三月有山茱萸、紫花地丁、马醉木;四月有樱花、棣棠、蔓长春花;五月有大丽菊、绣球、油点草、萨摩空木、扁竹根、溲疏;六月属于绣球,也有百合;七月有慈姑花、竹枝、射干、桔梗、青枫枝、莲花瓣;八月有胡枝子、深蓝鼠尾草;九月有紫玉簪、麦冬花;十月有花期漫长的油点草、菊花;十一月有茶梅、大吴风草、蔷薇果;十二月又回到山茶、水仙、松枝、南天竹。(还未曾亲眼见过的有萨摩空木、扁竹根、青枫枝、胡枝子。)

《春山好》读后感(三):读完书的胡思乱想

抑郁症:

不知道是社会环境压力变大,还是医学检测分辨手段进化的原因,听到的看到的抑郁症病人之多,远远出乎意料之外,身边也有未能抗过至暗时刻的亲人,令人神伤。虽说诗人穷而后工,度过黑暗后的文字也有了别样的力量,但我仍愿世上少些郁郁寡欢的人,哪怕因此也少了许多传世的辞章。

中日韩:

对日韩的了解越多,情感就越复杂纠缠,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可以一言蔽之。经济层面上生产与消费的趋同,掩盖不了水面之下文化和思想上的差异,但再往下,又似乎有些隐隐的枝蔓相连,或许是千年以降的文化瓜葛,或许是生而为人的本性使然,看不清,说不明。

写作:

读书时闭上眼,仿佛有些别的声音,但睁开眼,字里行间又找不到确切的痕迹。不知为何,总要想起苦雨斋里的老先生。

没有读过作者其他书籍,所以感受不到别人说的文风改变。仔细想想,书里的人物景色,其实大多也属你我身边常见,只是在作者的笔下,有了自己的一番灵韵。譬如画家的写生,画里的风景生生要比眼中所见超脱一层,而不同的看客,又能单独尝出自己的况味来。

夫婿:

旧都新城,遥相寄望。纸墨为灵犀,文气化红绳,人生百味,恬淡亦是一种,相濡以沫,冷暖自知。

郁郁乎文吾从周,

不教夫婿觅封侯。

春山风起槲吹哨,

竟是羌笛响本州。

《春山好》读后感(四):因此始终有春山可望

在异乡望他乡,买到这本书的时候正值坡县的雨季,刚从地铁站出来就迎来了瓢泼大雨。可能真的是围城,在国内的时候时时憧憬广阔天地,等真正出了国又顿觉孤独与迷茫。想借着文字,在春天看看春日的京都,想理解此地的山川风物,想领略异国的往昔与当下,文化与人情。

时隔近一个月,具体的内容已经隐约模糊,只记得作者沉静细腻的笔触。写的是生活中的日用饮食、名山古迹,却也不只是草木与人情。还有日本政客与民众的矛盾,女性的困境,大学日益保守的校园氛围,和迷茫的年青一代。这是他们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像是一个记录者,在作者的笔下有着同样在异乡治学的老友,有坚持交涉与呼喊的学者,有为女性受害者奔走的律师和作家,有寺庙的僧侣,有书店店主,摄影师,有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个人都是这个时局的经历者,面临着疫情、经济衰退和反全球化浪潮,走在未知的路上。

这几个月学了太多宏观层面上的内容,讲宏观经济,讲国际形势,有时候看着看着就在想,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他们在哪呢,他们有被看见吗?记得看过一段很喜欢的话,国家不应该在普通人需要仰起脖子才能看见的地方。国家平行于匹夫,弥漫于妇孺的言谈,作用于鳏寡孤独者。凡抽象,必有其具体开端,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驱动着国家的日常。我从不需要上升什么就可以看到它,就可以想到它。它也不应该俯下身去,睁大法眼,才能发现渺小的我。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是早上六点,倚在客厅的沙发上向阳台眺望,看到的是紫色的霞光。也许是因为和作者相似的背景,更能够理解和共情。同为社科出身,敏感多思,同在异乡求学时深陷抑郁,有一种无依无靠的漂泊感,也在理想和世俗反复横跳和妥协。这是我独自旅行的第十一年,是异乡求学的第一年,总觉得自己是风是行云,是精神吉普赛人,和作者一样,一身如寄,南北去留皆可 。只希望自己永远也不懂“”人生实难,大道多歧“的道理。因此才更加感叹于作者沉静细腻的笔触,有对人间温情,饮食和植物的珍重,也有对时局的审视和思考。

文学的四方天地,总是海纳人世间的诸多道理。就像从周在序言里写到的,在文字中可以看到一代人的希冀、坚持、失落和愤怒,看到他们与我们的相通之处。在直面现实的种种晦暗和见那之后,依然保持对知识和真理的信念,便是足以赞美的了。

也许可以对抗平静生活的人才是勇敢的人吧,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中保持进取的勇气。

有时羡艳有滋有味的人间烟火,有时偏安一隅只想听风声雨落。

想心安梦稳,想一夜好眠。

此时春山正好,有时间就出门走走吧。

《春山好》读后感(五):素描京都

枕书的《春山好》刚刚获得了单向街2020最佳年度旅行写作奖,颁奖词中这样写道:“在京都成为一座旅游城市后,它在中文世界依然是一座静止的美术馆。客居的身份,给予了苏枕书观察这座城市的独特视角,她所见的京都是动态的、对抗的、晦暗的、挣扎的,通过不断地和当地人对话,冲击自己的固有认知。是一份深经世事仍见“春山好”的心境”。

真如堂

这本三年成书的《春山好》较枕书的其他书有很大的不同。《京都如晤》是在寻常琐事中窥探京都的美好,闲静而淡雅又有几分小乐趣。在《松子落》中的京都是端庄的,是有着“千年古都”滤镜下的严肃京都,但时不时也会有些惹人爱的“小个性”。而在《岁华一枝》中,这座城市与历史与文化与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书中感受到的京都则是命运多舛。相对于之前的几本描写京都的书,这一次的《春山好》则是全新出发。它摘掉了“岁月静好”的京都滤镜,以最真实的视角重新审视了这座城市。

京大熊野寮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漫长雨季、走出雨季、新探险和黑夜与白昼。从对这座城市的期盼到试着融入,到客居十余年,枕书一直严格的恪守着自己的身份,只是一个随时可能会搬离这里的人。抱着观察的视角,带着体验的心态来生活,则会看到另一番景象。京都大学的学生运动的历史,从文明开化到限制自由。日本社会矛盾的激化,年轻人的未来在何方。京都人的沉默与抗争。社会对女性的暴力与镇压,越来越多反抗的力量在斗争。越是深入越是会发现,隐藏在京都这座城市中那些根深蒂固的问题,正在逐渐浮出水面。一些人正在觉醒与之奋斗,而一些人依旧坚持保守,顽固不化。坚守本心的枕书并没有让自己刻意的站到哪一方,通过街上的条幅,大学的看板以及与日本友人的交谈,将这些矛盾娓娓道来。如果以往的京都印象是一幅线条优美的浮世绘,那枕书的这一幅则更像是素描,下笔有轻重,线条清晰但不失优美。

修道院外观的人文研

京都的四季风物,京都的花草树木,京都的古书店,这些她最喜爱也最擅长的部分,在此书中依旧存在。但此时的这些也不再是独赏的景色,透过这些去探知更深层次的理解,已是新的方向。沉迷于古书,沉迷于花与新世界,作者正在不断的拓宽自己的世界。当世界变得越来越大,黑暗的部分就将越来越小。

跟着枕书打卡古书店

透过枕书的视角,所了解的是日本的中国文化,乃至整个东亚的历史文化。她站在中间,将这些东西整合成一条一条的丝带向外抛出,丝带优美动人,但偶尔也会纠缠在一起,这个时候,她总会轻轻的解开,并重新再次抛出。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注视着远方,感受文化的交错。作者喜爱京都,多是在因为这里可以看到历史的连接,是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与故土同气候的植物生长,是在这里随时随地可以发现自己的勇气与能力。疫情的来袭,让这座旅游城市又重归了宁静。疫情下的宁静也引发了众多的思考与觉醒。就如同黑夜中期盼白昼的到来一样。

千年古都的优雅依旧在,追求真理的柔软的心也一直都在。

待万物复苏,春山依旧美好。

写在后面的话:以上为我本次书评课要交的作业,老师说在写书评的时候,要少加个人评论,最好不要以第一人称来评述,做到公正客观,有自己的观点~ 上一篇书评我已经被有些“伤自尊”了,老师说写的像出版社的推荐,过于乐观。是公正的评价,同时也给我指明了一条可供发展的后路。很抱歉,我带着完成作业的性质写下了关于枕书的第一篇长评。如下为我想写但是没敢写的部分

第一次读枕书的书是《有鹿来》,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京都,后来又读了《京都如晤》、《京都古书店风景》、《松子落》、《岁华一枝》、《岁时记》、《 尘世的梦浮桥》等等,这些书是让我了解喜爱京都的源头,但《春山好》则让我动了想好好了解和感受这座城市的念头。就如同所有恋爱的开始一般,美好是吸引人的部分,但是缺点则是想让人相守的原因。京都被赋予了太多美好的词汇,深陷其中总是会迷失自己,很多人都说自己喜爱京都,但是具体是哪一点呢,恐怕很少有人能说的清楚。这种奇妙的感觉就是京都的美会给人的错觉。悠久的历史,干净的石板路,蜿蜒曲折的小路,寂静的古寺,还有窈窕身影的美丽的艺伎,当这些元素混在一起时,就已经很难让人看清京都的面貌了。京都人也如此,他们用美丽的四时风物,精致的和果子,百年老店的悠久历史,努力的在维护着千年古都的习俗与文化,维护着京都的脸面,营造出“岁月静好”的京都面貌。

枕书是幸运的,她看到了面具下的京都的真实面貌。在客居的岁月里,透过一件件小事,透过街角的变化,她看到了不一样的无法掩盖的京都,这样的京都是真实的,不再是不可触摸的城市了。读完《春山好》之后,我对京都有了很强的好奇心,比起想看春天的樱,夏天的山,秋天的叶和冬天的雪,我更想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了解这座城市与我之间的一点点小联系。

因为枕书我了解到京都有那么多的古书店,那些古书店好似浩瀚的海洋,而每一次走进书店的我就像一条奋力游泳的鱼儿一样,想努力的找寻海中的宝物。我是很喜欢读书的人,也是喜欢买书和逛书店的选手~ 来到日本后,最初还在担心是否就此无书可读,但明显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在古书店,我发现了一片新的天地,透过日本看中国文化,在异国他乡看到最喜欢的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学,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兴奋的了。我想,枕书迷恋古书店的原因也多半于此吧。古书店的世界是复杂的,是神奇的,是可以与百年前对话的。对于日语初学者,是友好又亲切的。我很感谢枕书,带我走进了古书的世界。

初来乍到,对陌生世界充满了好奇。霓虹金的事事小心谨慎,处处礼貌谦卑,让我很紧张。总觉得应该小心翼翼,不然就会与这里格格不入。但这些下面所隐藏的隐忍与沉默,迷茫与挣扎,是《春山好》告诉我的。这个社会并非和谐共处,相互尊敬。这里的年轻人也有着沉重的压力,在这里的女性也承受着区别对待与不受尊重。但总会有人在黑暗中走出,点燃火把,寻求希望,当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从黑暗中走出时,那希望之火就会燃烧的越发旺盛。

矛盾的京都也时刻都绽放着光彩,疫情之下的京都,人们也并没有忘记要感受四季的美好,在河岸旁在神社里,优雅的漫步。这种时刻都端着架子不放松的京都,这种矜持的京都,很可爱。我可能没有办法成为一个书评人,书评人要公正客观,要作为旁观者,而我现在还深陷迷恋之中,摇摆不定。

恪守自己的身份,从不僭越的枕书,从这一点上来说,也真的是厉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