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非虚构的艺术》经典读后感有感

《非虚构的艺术》经典读后感有感

《非虚构的艺术》是一本由(美) 特雷西·基德尔 (Tracy Kidder) / (美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非虚构的艺术》读后感(一):《非虚构的艺术》读后感

提高写作最重要的一点是:与读者的关系,共同发现,而非“抓住”(强制)对话关系。

开头:白描而非戏剧。

叙事:构思(搜集素材,制作索引);1-2天编制大纲;简单推想要素。

故事:人物内心冲突。心灵启示式。

视角: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人物:主要、次要人物,背景。

结构:比重、次序。(时间)(人物、事件、观念的相对重要性)

《非虚构的艺术》读后感(二):约80%的图书是赔钱的

从137页开始就没什么看头了。

摘录:

信念在写作的过程中形成,随笔描摹了这个过程。

我们给自己讲故事是为了活下去。

每个人所处的时代都会存在一些东西,要求作家必须做出回应。可是做出什么回应?怎么做出这种回应?可以说,只有作品超越了表演的层次,超越了提供娱乐或信息的层次,超越了取悦受众和编辑的层次,只有作品在做到所有这些的同时,仍代表了自己最重要的信仰,作家才有可能活得最为圆满。

请带着同情心阅读那些华而不实的作家!在那个声音自高自大的喋喋不休背后,潜伏着一条心惊胆战且不知所云的可怜虫。他不但对读者有所隐匿,十有八九对自己也是如此。

优秀艺术和平庸艺术间的主要分水岭,位于艺术核心目标的某处,即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意识动机。它必须和爱有关。必须和这样的修为有关——说出能给予爱的那个自己,而不是仅仅想要被爱的那个自己。

《非虚构的艺术》读后感(三):手艺人的心得总结

I dwell in Possibility – A fairer House than Prose – -- Emily Dickinson

此书是对“编辑”这门古老手艺的礼赞。

想来“编辑”这词极具质感。在掌握大量素材的基础上,如何编?如何辑?如何以有效视角刻画人物、讲述故事、调整结构,乃至树立风格?如何有效而又优美的完成写作,这一“与陌生人的交谈”?诚如杜甫的《偶题》所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书中种种,皆记录以文章为业之人的得失寸心。

但作者并不打算写一本教材,而是采用了近乎于随笔漫谈的语气,更加轻松流动有温度,而不求面面俱到。作为一个编辑决定,对于文章应如何开头的讨论被放在了全书的开头,此处应有会心一笑。

此书也并非入门之书。作者做到了自己在书中所倡导的:信任读者的智商在自己之上。其结果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每页都是单刀直入的经验之谈。钻研于非虚构乃至任何类别写作者从中将每有会心,而其他人则可能春风驴耳、自始不能。书中内容紧密围绕两位作者的交集——编辑过程,其他多有从略。例如,积累大量素材是非虚构写作的前提,而书中不单守于桌前的编辑对此完全略过,撰稿人也不细说。又如,两位作者之间的“编辑与撰稿人”的关系其实是比较老派的,书中对于快餐化愈演愈烈的当下仅是稍有述及而并不展开,以致书中内容纳入一般读者自身知识坐标颇不顺滑。这些固然是“题中应有(应无)之义”,但也因此而提高了普通读者阅读此书的难度。

如书题所言,写作是门艺术。然而贯穿全书的是这种艺术创作中的技术性:怎样的叙述视角选取更切合内容?如何看待和处理作者与传主之间的道德雷区?如何分辨表述背后所隐含的态度?既是手艺,总有门道。喜见Jonathan Harr的《A Civil Action》被用来举例说明“受限的第三人称”。多年前为此佳作忘倦,正是我英文阅读的进阶。此地重逢,中译名“漫长的诉讼”仍未阻我将其认出。

书至终章,撰写者和编辑者分别就“被编辑”和“编辑”命题作文。这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幽默老辣,温厚有爱,灼见密布,金句迭出。这是对一段长期而富于成果的合作的回顾,是对编辑与作家之间固有张力的演绎和祛魅,也勾勒出深挚到通透的友谊。写作是有着这样神奇的力量:令悲苦闭合,令繁花结果。有谁会不羡慕这样的友谊,又有谁会不羡慕这样的生活呢?

也是在此处,编辑者Todd点出编辑对作家的提拔:“你必须预见一篇作品的潜力,潜力有时候比现实更加激动人心”。就此他引用了“所有编辑的座右铭”——Dickinson的诗句呼应并升华全书总题(见本文开篇引语):岂止于文辞(Prose)之美,更流连无限可能。原书总题即《Good Prose》(文辞之美)。中文译本竟然直接删除了书名的主标题,而以副标题“非虚构的艺术”为名,从而在这本讲编辑的书里,令作者的这一首尾呼应的编辑巧思彻底落空,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

《非虚构的艺术》读后感(四):《非虚构的艺术》读后感

书不厚,可以分两次读完。两个作者是非常有经验的作家和编辑,全书都是经验之谈,因此并不空。

第一次读完以下内容——主要讲如何开展写作✏️。

1. 开头:白描而非戏剧(煽情剧风格)。

2. 叙事:构思(搜集素材,制作索引);

1-2天编制大纲;

简单推想要素。

(1)故事。人物内心冲突。心灵启示式(叙事)。

(2)视角。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故事的规模。

(3)人物。主要、次要人物,背景。

(4)结构。比重和次序。(时间)(人物、事件、观念的相对重要性)

3. 回忆录

4. 随笔(爱默生、梭罗.瞬间的永恒)

第二次读完以下内容——主要讲了写作与出版的相关实际情况,既要忠于写作初心,又要与契合的编辑合作。

5. 超越准确

事实:与采访对象提前确认界限。

超越事实:写作的政治影响。

6. 风格问题

7. 艺术与商业

市场营销计划20-30页写得很漂亮的文章。

写作当然是为了挣钱,可是傻瓜才会仅仅为了钱而写作。

作家意识到,最好的作品是在自己的双眼仅仅盯着作品的时候写出来的。写作是为了写作本身。

即使在非常卑微的情况下,大部分人肯定都体验过这一真相。这种成功和意图大有关系。一位厨师坚持使用一种新鲜的香草,一个木匠天衣无缝地修补了一块装饰嵌线,一名广播记者用一句抒情短语让自己的报道生动有趣。看来,下面这番话并不过火;正是这些姿态,这些让我们超越实用、存在于经济逻辑以外的东西,使文明值得栖息,它们的缺席会让世界变得令人沮丧。

优秀艺术和平庸艺术间的主要分水岭,位于艺术核心目标的某处,即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意识动机。它必须和爱有关。必须和这样的修为有关。

8. 作家与编辑

被编辑:“不要试图告诉读者该怎么感受。”

外部事件让读者在叙事过程中感受到趣味性。

编辑:看清结构和整体。

《非虚构的艺术》读后感(五):Call me Ishmael.

Call me Ishmael.

梅尔维尔在《白鲸》写下这个短句,是美国文学中最经典的开头之一。三个单词,四个节拍。好像来自布道讲坛的威严命令,洪亮而柔和,邀请读者进入讲述者的整个宇宙。

在记述凶杀案的杰作《冷血》中,作者本可以选择无数戏剧化的开头方式,但最终只用了一段节奏鲜明的白描:

虽然平实的开头只是一种风格偏好,也未必能抓住读者,但至少不会让读者心生厌恶。这其实就算开了个好头。

关于人物。「刻画人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目的是让人物离开纸页,进入读者的想象。」「短小精悍也好,长篇大论也罢,仅仅诉诸描写,并不能使一座雕像富有生气。我们要的是精髓、本质,在或大或小的时刻将它编织进故事。一个人物长了一颗疣。你大可不厌其详地描写它,可是如果你描写的不是这颗疣,而是当人物紧张时如何去遮掩它,那么读者很可能会看得更清楚。」

关于背景。「人物要存活,都离不开故事背景。背景可以是一个实际的地方,但意义远不止此。最重要的是,背景会告诉读者,问题的焦点究竟是什么——一个人物竭力做什么,一个人物害怕或竭力掩盖什么、希望获得或注定失去什么……通过描绘这些情景和情感,你可以让读者投入想象力;如果有什么对作品里的这个人物很要紧,那么我们会想象它对我们也很要紧。」

关于视角,以及文章中的「我」。这本书的作者基德尔塑造过一位传奇人物——保罗·法默医生。他才高八斗,嫉恶如仇,每晚只睡三小时,精力无限。在基德尔的印象里,「法默既彬彬有礼又妙趣横生,而且你生病的时候,他还能给你治。」

基德尔最初用了第三人称的视角,但完全不能让这位圣徒般得人物显得可爱可信。「基德尔最后意识到,他必须为疑虑的读者代言替身,必须把自己表现为一个忍耐和同情心平平的普通人,因缘际会下与一位圣徒同行……记录他和法默一起旅行时感受的惶恐和渐渐消退的疑虑。」

所以,作为叙事者的「我」,在一定程度上是虚构的。它是一种为了叙事,为了和读者沟通而被设计出来的艺术人格。

关于结构。「故事结构的基本要素是比重和次序。处理比重是一门放大某些事物、同时缩小其他事物的艺术:这门艺术创造前景和背景;让读者感受到人物、事件和观念的相对重要性。这通常意味着,通过发现一个表面上微不足道、悉心审视下却意味深长的细节或时刻,颠覆人们正常的期待。」

最后,关于写作心法。「写作就是和陌生人交谈。你希望他们信任你。你最好一开始就信任他们,一开始就设想读者的智力至少不逊于你以为自已所拥有的智力。当然,你知道一些读者不知道的事儿(要不然擅自写作还有什么意义呢?),可是假定读者拥有你不知道的知识很有帮助。这种态度并不是高抬对方,而是实事求是。好文章在作家和读者间创造了一种对话,假想的读者不时质疑你,批评你,有时也会赞同你——你希望如此。你的『知识』并不是从某个书架上抽出来,然后传达给读者的什么东西……而是你在写作过程中的发现,正如和朋友的谈话进入佳境,就好像你和读者共同得以发现。」

@ 躺倒斋书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