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寻路书生读后感精选

寻路书生读后感精选

《寻路书生》是一本由钱文忠著作,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29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路书生》读后感(一):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不一样的季羡林先生—读钱文忠作品《寻路书生—季羡林的学生时代》

“在北京大学新生报到的时候,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这么一位老人,他眼光中洋溢着怜爱和喜悦,像一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得普通工友在校园里东张西望。”这是作者钱文忠在《寻路书生—季羡林的学生时代》的开篇中就描述了自己的老师——季羡林先生,让我对这位可爱的老先生不免又多了几分好奇,翻着书继续阅读,才发现这位平凡的老先生竟然有着不平凡的人生。

钱文忠,上海人。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这本《寻路书生——季羡林的学生时代》,全书共十二章,是钱文忠站在一个“第三者”的角度为我们讲述了季羡林的整个求学时代,虽然充满了酸甜苦辣,有道不尽的苦楚,但他能够乐观向上,执着于自己的热爱。

我读过不少季老的书籍文章,他的文字朴实清新,没有华而不实,给人带来许多熟悉的感觉。都说一个人的文字里总会藏着他过往的经历。在书中,作者钱文忠就写到季老的童年时代,家境比较贫苦,比如在吃的方面,季先生用颜色来判定他所吃的东西是否好坏。然而现如今的我们,餐餐有肉,但是对童年的季老来说,童年几乎没有肉的记忆。

“童年,用季羡林先生自己的话来说,是灰黄色的,那是季先生故乡土地的颜色,也是他童年回忆的主色调。”看到这样,我不禁心生感叹,或许那个年代的人们,童年都是这样,也正是有这样的童年经历,才造就了不一样的时代人物。

钱文忠还写到“在这一片几乎令人窒息的灰黄色的回忆里,却有那么一道最亮丽、最永恒的风景,永远留在了季羡林先生的心里。”我还在好奇着,这道“亮丽的风景”到底是什么风景呢?继续往下读才知道,这道“亮丽的风景”是季羡林先生的母亲。都说母亲这个角色是对一个人的长大有着很大影响的人,我想在季羡林先生那也是一样吧。

书中写到,季羡林先生在六岁的时候,离开母亲和家乡,跟随着叔父开始另一番的生活,生活中的种种际遇,和他开始由顽劣到对书的痴迷,乃至到后来读书、工作、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读完钱文忠的《寻路书生—季羡林的学生时代》才发现,一个人的一生,所做的事情、所取得的成就,是和自己的童年经历、和身边所遇到的人、事分不开的。或许季羡林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从悠长岁月里走出来的智者,为了谋生、为了生存,一路读书。有时候,这种执着和热爱,将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财富。而我也在钱文忠的文字里,读到了季羡林先生的不一样读懂了平凡的人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

《寻路书生》读后感(二):“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的今天是勤奋加机遇、加才能的结果”

提到季羡林,现在更多想到的是他是“世纪老人”,是“国宝”,是国学大师和学术泰斗。 但是当进一步发问,季羡林先生是在哪些方面成就斐然的呢? 不少人(比如我)可能就答不出来了。 所以这本《寻路书生:季羡林的学生时代》在我眼中,不仅仅是在追忆顽童终成大师的求学之路,更是在提醒我们,季老那些不该被我们遗忘的学术成就。因此它面向的不仅是想要了解季羡林的大家,也很适合正在求学之路的年轻学子阅读,从中汲取大师的力量,得到必然受益终生的方法和思路。

作者钱文忠,是复旦大学历史系的教授,也是《百家讲坛》的明星讲师,更重要的是,他大学时代正是是从季羡林先生进行专业学习,也和季先生一样在德国留学。作为弟子,他将所知所闻所见所想凝结于这本小书之中,也给了读者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先生的机会。 但是,可能因为这本书是由讲稿直接编成的,写着写着就会有一段总结+发文的插入段,就像讲座里面划分小节的一页ppt。就我个人而言,在书中频繁的看到这种段落读起来有点不太舒服,因为好多问题上下都重复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是讲稿吧,全书都是一种偏白话的讲述,读起来没有负担很流畅,再加上这本书开本很小只有一个要封,没有外封,特别适合通勤阅读。 季先生经过了艰苦的童年和调皮的中学时代,终于来到清华大学西洋文学院读书。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季先生高中时便发现了自己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热情,他会从生活费中省下一些钱去买原版书,并且还会翻译这些作品,同时,他也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文学从这时起,便成为了他终生志业。清华大学这个更大的平台上,季羡林先生更是如鱼得水,受教于良师,与益友相伴,毕业时,他收获的是全优的成绩和初起的文坛名气。毕业后,他应母校校长之邀回到故乡济南任教。 然而,季先生一直以来都有去德国读书的梦想,恰好当时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了交换研究生的协定,即使是已经有了稳定体面的工作和不错的薪水,季先生还是想坚持自己的学术理想,走出国门。 其实这个过程中,固然有运气的成分,但是还是那句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不是季老大学四年乃至中学时代以来的积累和成就,就算有这样的机会,也落不到自己的头上。 我们总是说,人活着不是活在一个点,人活起伏。生命是一个不断流动的过程,把当下的生活放置于三五年乃至十余年的跨度去看,也许一直坚持的某种无聊无意义没有立竿见影的成效的事情就会成为未来某个机会到来时意想不到的助力。 季先生在德国的留学经历,在他自己的《留德十年》中也有记录。而在这段经历中,我们会很明显的感受到,季老就是一个为学术而生的人,即使是不致力于学术研究的人也不得不为他的那一份执着和真诚所打动。 他想要“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从希腊文、古埃及文,到梵文、吐火罗文,他越学越“怪”、越学越古、自然也越学越难。 怎么学?先生自己回答道,拼命学。 为什么要学?季先生思来想去,认为梵文“非学不可”,中华文化深受印度文化影响,必须搞清楚中印文化的关系才能有所发现。 其实在当时,很多留学生“在国外用老子与庄子谋得了博士头衔,回国后讲的却是康德、黑格尔”,季先生自然不屑于与此类人为流,他对学术有着一种神圣的感情,他一方面不断为自己设限(那便是在德国学的东西要不同中国学沾边,不去利用自己的文化优势仅仅为了谋得一个学位),一方面又完全不设限(只要是对自己所做学问有帮助的,再难再便也要学懂学通)。 钱文忠教授指出,季先生多次公开辞去为他加上的“国学大师”等称谓,一方面自然是他一贯的谦虚表现,但实际上作为学者,这一类称谓其实并不准确。季羡林先生的研究领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国学、历史、文学等,他的主要领域是“以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梵文、巴利文、包括佛教混合梵文在内的多种古代汉语,并由此解决印欧语言学和佛教学上的重大难题”,显然,这是一个极冷门的专业范畴,但是季老一生深耕于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不该被我们遗忘和模糊的。 我想用马克斯韦伯在《以学术为业》中所引用的小诗作为本文的结尾: “有人从西珥呼问我,守望的啊,黑夜如何。守望的说,早晨将至,黑夜依然,你们若要问就可以问,可以回头再来。”

《寻路书生》读后感(三):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十一假期的第三天,吃完晚饭后,我随手翻开了《寻路书生》。作者的语言很质朴,而季先生的学业经历更是一波三折,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这本书就是通过季羡林先生的求学经历,诠释他的自我介绍,“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的今天是勤奋加机遇、加才能的结果”。

本书的作者是季羡林的弟子钱文忠,他回忆了季先生从小到大的求学故事。书中大部分的内容是大白话,每一个章节里都有至少一个引人读下去的小问题。从问题中,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本书是以钱文忠先生的讲稿整理成的故事,所以每一章的开头都是上一章的结尾和总结。

原来我只读过季先生的一些散文,感觉他是一个沉稳的人。所以我本能地以为,他可能和其他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类似,出生于比较优渥的家庭。没想到季先生经历过非常贫穷的童年。

在他的父亲和叔父年轻时,为了生计,叔父去闯了关东。当他心灰意冷准备回家前,买了张彩票,却意外地中了大奖。然后他终于有机会风光地回乡了。

没想到在乡下的父亲,却在短短几年内挥霍了大量的钱,季先生的家,又变得一贫如洗,甚至更为贫穷了,因为他已经结婚生子了。这段故事像极了余华的小说《活着》。

后来叔父把季先生接到城里来读书。他从一个顽童成长为爱学习的好少年,这个过程依然是一波三折的。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些鼓励他学习的好老师。然后从高中开始,他每一次的考试结果都是优,这个优秀的习惯一直持续到他的学业结束。

这本书中最让我触动的是季先生在德国的故事。作者从季先生高中时的经历,就开始铺垫去德国学习的机会多么难得。而当他面临着要养育一个大家庭的责任时,他才有了去德国留学的机会。幸运的是,他的家人们支持他继续读书。不幸的是,原本以为只有两年的留学生涯,因为战争,硬生生拖成了十一年。

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让人佩服的地方在于,不管物质条件多么差,他们都能怀着对祖国的热爱而努力学习。而季先生在国外求学,更是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他决定以国外的内容写自己的毕业论文,且他主动选修了比较难的语言。他的选择以及他的勤奋和努力,让我看到了一个年轻知识分子的热血和激情。而我也明白了,为什么我们现在了解的他是沉稳的,因为过去的他经历了太多。

因为这本书叫《寻路书生》,所以故事到他回国工作就结束了。在这本书之外,他还有很多的人生故事。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还想到了去年看过的纪录电影《九零后》。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不管在物质上吃了很多苦,但他们都有一颗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心。反观现在的我们,有很多学习机会,但却没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学习。读完这本书,我决定好好学习了。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知道学习的意义,不妨来看看季先生的故事。相信你一定会有所启发。最后祝大家阅读愉快!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