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红楼案经典读后感有感

红楼案经典读后感有感

《红楼案》是一本由[荷] 高罗佩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裸脊线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020-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楼案》读后感(一):读《大唐狄公案·红楼案》

大唐狄公案进度(8/15)。这个月从书架上抽出《大唐狄公案》更多出了一种和老朋友相见的感情来。 《红楼案》是高罗佩先生完全自创的一本故事(之前的几本都多多少少会以中国古代断案轶事为原型),仅仅花费不到一月完成创作。 这本我尤其喜欢(才不是因为名字里有“红楼”

《红楼案》读后感(二):闲言碎语

荷兰作家扬威廉·范德魏特灵在传记《高罗佩:他的生活,他的著作》中,曾有一段对于此书的评述,现试译如下(3): 《红楼案》是整个系列小说中最具浪漫与美感的一部,在戏谑的介绍之后,高罗佩先生为我们展示了严酷的现实。在描述疾病和衰弱时,他没有略去令人毛骨悚然的细节,一股狞邪的气味从书中油然飘出,当我们正在犹豫是否想要摆脱的时候,他带着我们继续前行,成功地证明人间的情爱可以将我们从陈腐的旧日中释放出来。当然,条件是“爱情将要承受一切风险——财富,名声,未来,无论什么。它将完全漠不关心地拒斥一切,唯独除了所爱之人。” 在此书中,破败的茅棚庇护着一对恋人,因此变得比宫殿还要美丽,一个麻风病人与一个没牙的老年盲妇拥抱在一起(这二人曾经是著名的朝臣与美丽的歌伎,彼此相爱,却又受命运摆布而分离),我们从旁注视着这一幕微妙的景象,心中几乎没有欢愉之情。 很有西方哥特式风格,也有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之意。里面出现的三对恩客与妓女、两代花魁、三十年跨度等彼此相互交织,又互相影响、加深印象。虾蟹二人的友情、马荣的大义都是值得钦佩的地方,至于人性的阴暗面,也暴露无遗。

《红楼案》读后感(三):味寻红楼

如果从伏笔来寻《红楼案》的凶手,那可以紧扣一个字——“臭”,而臭味正是来自于李廉的父亲李经纬。

小说中第一次出现臭味的描写正是花魁秋月沐浴完和狄公相遇在红楼前的走廊,文中所写秋月穿着大胆,配图也相当大胆,狄公打发完秋月后发现有臭味袭来,才发现原秋月站的地方后面藏了一个乞丐,给他铜板也不要,甚是古怪。

至于秋月为何没有对臭味敏感,后文有提及到秋月被害后狄公打开其装有个人物品的盒子,发现里面的物品油腻不洁,加上赴宴时秋月曾找客人讨要香水,并问及是麝香的好还是檀香的好,推测秋月可能其实并不太讲究卫生,喷香有可能是为了遮挡异味,而她本人对异味并不敏感。

第二次出现若隐若现的臭味则是狄公在红楼住下的第一夜,时值夏季天气闷热,狄公开窗透气也驱不散暑气,想要睡下却有若隐若现的臭味传来,他还以为残烛的气味。而那时李经纬应该正是从外侧观察里面的狄公,他身上的气味难免散发出来。 时间跨度二三十年在同一地点被害的三条人命都与李经纬不无关系。

第一个被害的陶广死于撞见李经纬和翡翠的私情,死得实在冤枉,原本他和好友都追求同一个歌妓翡翠,不料歌妓心里爱着第三个人,她认为自己爱的这个人必须有果敢勇猛,果不其然私情被发现李经纬杀掉陶广。

第二个是李经纬的儿子李廉,系自杀,也是挺冤枉,人本有生老病死,他以为自己脑子长瘤,加上手头的事没办好愧对江东父老,与其病死,不如自杀,并留下遗书。

第三个死的是花魁秋月,同样冤枉,她与李廉的死本无直接关系,但秋月向外界宣称李廉因被她拒绝而自杀,此言论触发李经纬杀心。残酷的是在乐园中,秋月的言论是她为自己抬身价的手段。有人为她而死,证明她美色难寻芳心难求,简而言之就是炒作,用炒作的手段抬高自己的身段。可炒作也令她冤屈踏上黄泉路。

后文印象较深的还有就是狄公去找凌姑娘,开门有臭味,不出所料正是李经纬在场。凌姑娘原来就是当年的翡翠,于瘟疫中捡下一条性命和满脸痘痕,后半生用另一个人的身份活着,直到她又遇见李经纬,她的心上人。真相从她口中娓娓道来,冰冷又动人,哪怕而是多年未见,他成了臭味难闻的乞丐,身上背负着人命,她仍愿意亲吻他的脸,视为珍宝,这就是爱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