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国民性演变史读后感精选

中国国民性演变史读后感精选

《中国国民性演变史》是一本由张宏杰著作,岳麓书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国民性演变史》读后感(一):有一些有意思的观点

中国人的国民性似乎是中华名族伟大发明“专制技术”的产物。作者介绍了在很早的过去,中国也是有某种贵族精神的,然而随着皇帝制度的产生,贵族精神一去不复返,明代的流氓化以及清代的“世人皆奴隶”对我们的国民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书精彩的部分我觉得是第一编:国民性演变历程,基本上按照朝代顺序介绍了历史每个时期人民的特征,里面有许多有趣的细节,阅读起来比较轻松。第二编的国民性探源和我觉得带有比较强的主观性,他把矛头直接指向了秦始皇,是否客观有待商榷。而第三编国民性改造史引人深思,梁启超、鲁迅、胡适等,对此都有不同的看法,大致包括两只思路,一种是自下而上,国民教育先行,从而改变整体国民性,另一种是自上而下,先从制度入手,引入海外先进理念,使在这个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中国人摆脱之前的劣根性。

文化、国民性所产生的的影响以及持续的时间可能远超大众的想象,这也是为何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如此特别地存在着,会有改变吗?怎么改变?也许处在当下的我们真是非常难以看清和回答的。

《中国国民性演变史》读后感(二):过瘾与不过瘾

晚上在图书馆将《中国国民性演变史》看完,在看的前几本书中都有一个不成文的小毛病,就是看到一本书的最后几页时都会刻意的快速阅览完,几乎没有了看一本书前几页的耐心与沉静。而这本书,看到了最后20页时,竟不自觉地刻意放慢了速度。刚合上书便想到了五个字:过瘾,不过瘾。

过瘾之处在于这是这三四日以来看的最让我难以忘怀的书,最让我觉得值得看的书,里面从春秋的礼乐制度到唐朝的言论开放再到宋朝的文学极度繁荣,进入明朝后掀起了八股文字狱,到了清朝则愈演愈烈。将每一个朝代每一段历史书写刻画的淋漓尽致,全面生动,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不加入自己评论好坏的看法,而是将这个权利给了读者,使读者在看书之余,将看与思充分的结合。从中文字几乎都在感慨作者阅书量之广,文化底蕴之深厚。还有一个极大的快感是自己在读的过程中是明显能感觉到,这是在增加自己知识深度与广度的,有了这样的感觉,真在看的过程中达到了心旷神怡的状态。

不过瘾之处在于真的还想从头再好好的给读上一遍,读到最后不是看完厚厚一本书而如释重负。竟有些嫌作者写的太少,自己不够看。

若文笔能达到张宏杰先生的高度真算得上是登峰造极,别无遗憾,此生足矣了。

《中国国民性演变史》读后感(三):国民性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探究的问题

是在学校图书馆里随手一挑的读物,是一个意外的阅读惊喜。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国民性”这一议题,张老师的文字生动有趣,让一本历史书像一本小说一样让人很有阅读的欲望。本书并不以各个历史人物为中心,给我的感觉更像是这些历史人物只是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是因为事情发展到这儿了,才会导致他们这样、那样的言论行为。我喜欢这本书宏观的、大局的站位,实在是令人醍醐灌顶。看完此书,成为张老师的粉丝了!

一直奇怪,为何会造成中西如此不同的文化,在书中找到了答案,“一切文明皆是人类应对环境挑战的产物”。希腊贫瘠的土地造就了希腊人平等开放、多元化的思想,重视“个人主义”,而我们黄河中下游肥沃的土壤决定了专制主义会在中国不断发展,“一元论”、“集体主义”深入我们的思想。因此回想现阶段社会的种种现象,中国和西方世界对待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突然就能理解了,明白其背后的含义。

书中的论述是层层递进的,由表及里,逐渐揭开事物的面纱。我对各个朝代、时代的看法也随着文字逐渐变化改观,才知事情不是绝对的,每个朝代有令人神往的一面,也有令人憎恶的一面。但不管怎么说,从国民性的角度看,我对元、明、清已好感全无。好早之前在另一本书看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渎山大玉海,惊叹于其包容的胸怀和磅礴的气量,现在只觉其野蛮落后,踏断了我们民族的脊梁,也会设想假如没有他们,现在会是什么样的呢。只可惜历史没有假如。从此在国民身上遗留下来的劣性,现在还有迹可循。

国民性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探究的问题。这本书也是非常有趣的一本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