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荣格自传(申荷永领读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荣格自传(申荷永领读版)》》是一本由[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作,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49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荣格自传(申荷永领读版)》》读后感(一):《荣格自传》:一位了不起的心理学家

《荣格自传》中这样描述过: 一切对心灵的研究,离不开这三点:我是谁,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如何更好地活着。 心理学对人的分析,也是试图探索人内在深奥的宇宙,从而更好地理解人为何会产生某种心理,有某种行为,以及在对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之后,如何才能远离痛苦,活出平安喜乐。 在这一点上,荣格更像是哲学家或者说是修行者,只不过是借由心理学实现了他的道。 荣格的道即是:让自性涌现,成为一个人生活与生命的中心。 心理学家申荷永指出,想要理解自性,首先得明确它的定义,它和经常提到的自我(Ego)并不是一回事。 我们常说的意识层面的自我,只是自性中的一部分。而自性是更为广大无边的完整人格。 所谓的自性化,可以理解为人格的完整与发展,有条理地整合着人格原型,在这个过程中,人活出了独特的自己,有合一的感觉。 这样的思考并非能够借助科学完成,这也和荣格从小阅读歌德和叔本华的作品有关。 童年时的荣格,就因其性格中的敏感脆弱,而对世界开始有了种种思考。 家庭中的宗教背景,让小时候的他认真思考主耶稣的存在;他会给自己设计一套独有的语言,悄悄在阁楼里藏了一个精心设计的人偶,每到心情不好时,他便会来到阁楼摆弄着他独享的玩具们,仿佛心灵的后花园;他有时还会有种感觉,自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一个是连数学都学不好的普通学生,另一个则是拥有重要地位、不好惹的老人,这在后面延伸为他的第一人格与第二人格。 里面关于心理学的一些现象,特别是梦境、意识、预感、无意识、第六感、幻象等内在心灵的理论,还是有很多的迷题需要去解开,但对我们而言,学会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学会去感应内心对我们的暗示,用心生活也未尝不是一种全新的开始。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特意提到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从书中可以看到荣格对于弗洛伊德还是很尊重的。 这两位大师之间的关系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要知道,1906年弗洛伊德就和荣格相识了,两人初次见面就相谈甚欢。 最终,荣格也成为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师徒关系亲如父子,弗洛伊德曾经称呼荣格为“亲爱的儿子”。 后来,因为荣格觉得弗洛伊德的“性欲”的理论问题里面有一些问题,在灵性的问题也有不同见解,最终两人意见不统一而决裂了。 因为只靠科学构架出来的世界是缺少人生乐趣的,人们是需要信仰才能有意义的生活下去的。现实中人们追求着不同信仰,比如有的人信神,他认为自己多做善事以后就会进入天堂,所以一直行善,无疑从某种层面来说他比更多得过且过的无神论者更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所以,别恐惧无意识的神秘,对它抱有敬畏之心,并用它来适当修正我们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荣格自传(申荷永领读版)》》读后感(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

荣格在《荣格自传》的前言中写道:我的一生都是无意识自我实现的故事。无意识对于荣格来说非常重要。荣格所创立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不仅在心理治疗中独树一帜,更是影响广泛而深远。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

荣格与费洛伊德原来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亲密了6年之久,直到有一天,他们在心理学说上产生了分歧。

费洛伊德认为人类的潜意识是一种被压抑的强大内动力,是人类动力的源泉,人类的潜意识就像漂浮于海面上的冰山,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而藏在冰山下的无法意识到的绝大部分属于潜意识。

费洛伊德的潜意识是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理论的产生首要的影响。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借鉴了费洛伊德的潜意识。他的集体无意识与费洛伊德的潜意识,最大的区别在于荣格考虑到社会、宗教因素对人类潜意识的影响,打破了费洛伊德认为的潜意识是源于自然本能趋势。

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所谓的原型,例如,荣格通过研究原型揭示隐藏在无意识之中,特别是集体无意识的密码。荣格庞大的思想体系是构建在集体无意识之上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次,而无意识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无意识,它与个人生活经验相联系的不被人所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如遗忘的记忆、不愉快等,这种意识可以称为个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是人类意识中还有一部分超越了个人后天经验的不赖于个人经营而存在的待遇乃至带有超越具有全人类的普遍性与集体性的心理活动,类似于人类本能。人类对出生、母亲,英雄、死亡的概念就是深深地印在脑海中的,这些对于个人的人格和行为形成特别重要。

大家往往他们的学说,与个人主观因素和生活经历有关。荣格的童年非常孤单,他的两个哥哥在他出生之前就夭折了。父母婚姻破裂,母亲性格喜怒无常,他经常处于无人关心的状态。这种经历造成了他心理扭曲,导致他孤独、内向、自信、内心情感丰富的性格特征,这使他后来在研究上更加重视主观的世界和各种内心神秘的体验。

《《荣格自传(申荷永领读版)》》读后感(三):读《荣格自传》有感(1)——关于神秘事件的一点思考

接近心理分析,也就意味着接近我们的内在自我或自性。我们要走进去的不是荣格的神秘或神秘的荣格,而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申荷永

我很喜欢读名人传记。翻开一本传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跌宕起伏以及爱恨情仇,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大神;跟随他们的脚步走完他们的一生,吸取他们的经验与教训,启迪我们的人生。但是读这本《荣格自传》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荣格自传》是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于83岁高龄时回顾自己一生的作品。他以各个时期的特殊经历和对人的心灵的思考为主线,打开自己的心灵,和读者一起探讨丰富的人生和神秘精神世界。

所以它不像一般的传记,按照时间的顺序,记录人物的生平事迹为主要内容。《荣格自传》这本书更多关注的是心灵的成长,一些记忆深处的梦境也被囊括其中,这是其一。其次以前我阅读传记时,很容易跟随作者的笔触,不由自主地代入书中的角色,跟着人物产生悲喜产生情感共鸣,但是在读这本书时,更多思考的是自己。

一个正儿八经上过大学、受过马列主义思想教育的人,却不知是什么原因,我自小就对怪异事件比较有兴趣,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这种倾向也愈加的明显起来。有些事情在一些人看来可能是无稽之谈,但是在我心底深处,始终以为冥冥之中有一种当前科学解释不了的力量存在天地之间。

说说与我有关的一件事吧。有一次跟妈妈聊天,她说没结婚之前就知道会生女儿了。我就很奇怪问她:“你怎么知道?”妈妈说:“是你老奶奶(奶奶的婆婆)说的。那时跟你爸刚订亲,你老奶奶做梦,梦见一位老婆婆抱着两个女娃,说一个给爸爸,另外一个给另外一人。你老奶奶还说她挑一个漂亮的。”结婚之后,你就出生了。

有人说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不否认这种梦境的存在。记得上学的那一会,总是梦到考试。几乎每次都是考试铃声响起来了,题目却没有答完,然后从梦中惊醒。这种情况下的梦境,显然是学习压力大造成的。然而上面我老奶奶的梦境归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就不太恰当了,更像是因为某种机缘提前预知了事情的发生。

其实我们可能或多或少听过梦境成真的例子。有人梦到许久不联系的朋友怀孕,电话一问居然是真的;有些孕妇梦到胎儿性别,有时比仪器检查都准;有人高考梦到考试题目而用心准备金榜题名的。这些难道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吗?

说完了自己,言归正传,一起看看《荣格自传》这本书中,他经历的一件怪事。

有一次参加一个婚宴,荣格坐在一位中年绅士对面。经人介绍,他得知中年绅士是名律师,两人热烈讨论地讨论犯罪心理学。为了回答律师的某个具体问题,荣格编造了一个故事,并饰以各种各样的细节。当他滔滔不绝讲述之际,律师的脸色竟然大变,整个饭桌也陷入一片沉寂,荣格不明所以,尴尬地停下话头。

后来他躲到了公共休息室,思考刚才发生的事。这时,一位和他同桌的客人走进来,带着责备的口吻指责荣格:“您怎么会如此冒失?”原来荣格瞎编乱造的故事正是那位中年绅士的故事,甚至各种细节都完全吻合。

而且荣格说:

他把这归于他的第二人格。关于第二人格,给我的感觉特别像佛家讲述的生生不灭的“真我”,一旦开悟,可拥有累世的记忆,可窥探过去、预知未来,似无所不能的“神”。 也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我姑妄言之,各位姑妄看之。

总之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荣格自传》最使我感兴趣的是一些神秘事件的思考,而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要因为科学解释不了就否认一些现象得存在,并对天地自然心存敬畏。也许你也可以读一下这本书,感受大师的心灵世界,体味个中三昧,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荣格自传(申荷永领读版)》》读后感(四):重走一代心理学大师荣格的心路,寻找自性的钥匙

文/拉面

荣格最为大众熟知的一句话,大概就是:“你的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你却称之为命运。”

这句话是否真的出自荣格有待考据,但荣格对于人格原型及无意识的探索,确实有那么点命中注定的感觉。

在与秘书阿妮拉·贾菲合作完成的《荣格自传》里,借由荣格的自述,我们得以近距离看到一代心理学大师的命运之路。

一切对心灵的研究,离不开这三点:我是谁,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如何更好地活着。

心理学对人的分析,也是试图探索人内在深奥的宇宙,从而更好地理解人为何会产生某种心理,有某种行为,以及在对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之后,如何才能远离痛苦,活出平安喜乐。

在这一点上,荣格更像是哲学家或者说是修行者,只不过是借由心理学实现了他的道。

荣格的道即是:让自性涌现,成为一个人生活与生命的中心。

心理学家申荷永指出,想要理解自性,首先得明确它的定义,它和经常提到的自我(Ego)并不是一回事。

我们常说的意识层面的自我,只是自性中的一部分。而自性是更为广大无边的完整人格。

所谓的自性化,可以理解为人格的完整与发展,有条理地整合着人格原型,在这个过程中,人活出了独特的自己,有合一的感觉。

这样的思考并非能够借助科学完成,这也和荣格从小阅读歌德和叔本华的作品有关。

童年时的荣格,就因其性格中的敏感脆弱,而对世界开始有了种种思考。

家庭中的宗教背景,让小时候的他认真思考主耶稣的存在;他会给自己设计一套独有的语言,悄悄在阁楼里藏了一个精心设计的人偶,每到心情不好时,他便会来到阁楼摆弄着他独享的玩具们,仿佛心灵的后花园;他有时还会有种感觉,自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一个是连数学都学不好的普通学生,另一个则是拥有重要地位、不好惹的老人,这在后面延伸为他的第一人格与第二人格。

他甚至还曾遭遇过灵异现象,参与过灵媒降神会,由此开始了对灵性的思考。

而后,第一人格和第二人格的碰撞矛盾,推动着他认知到,人有更为广大的内在智慧,它就存在于每个人的自性之中。

多数时候我们只活出了第一人格,以为这就是真实的世界,而其实在第二人格里,我们与上帝合而为一,知晓一切的答案。

如果人人都能找到与内在智慧沟通的方式,也就是认识自性,实现自性,那么也就和生命的本源连通,就像深深扎根于大地的植物。

梦境可以说是贯穿荣格人生的重要部分。

对普通大众来说,梦不过就是睡眠的副产物,也许偶尔会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梦境呈现,但很少会有梦境会对现实起到影响。

而对于荣格来说,梦境不仅在他人生重要时刻起到指引作用,其中的意象还无意识地带领他开始探索神秘的精神世界。

正如他所说:我的一生是无意识自我实现的故事。

在荣格大约三四岁的时候,他就反复做着一个梦,梦到一个巨型洞穴,他走下通往深处的石阶,看到房间里有个宝座,宝座上直立着一个庞大的不明物体。

后来他才意识到,这个庞然大物是男性生殖器,这场景和仪式性的生殖崇拜有着微妙的关系。

仔细解读一番梦境,会发现场景中的元素各有含义,例如男性生殖器意味着“自立为王”,绿色的帘幕代表着大地的神秘。

可当时的他也不过是个孩子,连生殖器的形象可能都不甚清晰,又如何做了这么一个意有所指的梦?

不管怎么说,这个梦境直到荣格80来岁时依然历历在目,梦中深入地下看到庞大生殖器的画面,也许也对应了后来他选择以心理学为志业,深入探索人类的无意识,并和弗洛伊德分道扬镳,自成一派的人生。

除此之外,在为未来人生发展而犹豫不决,第一人格和第二人格打架时,他也“巧合”地做了充满暗示的梦境,给他迷惑的人生答案。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荣格可以说借由梦境,让意识层中无法整合的矛盾,在自性里得到了统一,从而更加坚定地走上了“成为完整的自己”的道路。

作为一本自传,《荣格自传》显出了它的与众不同,正如荣格自己所说:

就外在时间而言,我的人生异常贫乏。我只能通过内心的体验来了解自己。

他对于记录所遇到的人,经历过的冒险、旅行等兴趣寥寥,但对于内在体验的回忆却视之如珍宝,以至于担心自己无法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思考和感受。

也许了解“自性”,也只能通过向内探索,而非向外寻找来获得。

《《荣格自传(申荷永领读版)》》读后感(五):申荷永领读版《荣格自传》:我的一生是无意识自我实现的故事

文|楚汐

精神分析领域有三大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卡尔·荣格和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和心理学家,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并以「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新人格学说,为我们所熟知,其代表作有《梦的解析》和《性学三论》等;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其代表作有《自卑与超越》;

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1907年开始于弗洛伊德合作,后来两人理念不和,分道扬镳,创立了荣格分析心理学,提出「心理类型」理论,把人格分为内倾与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三层。

这三人,弗洛伊德自不用说,对心理学稍有涉猎的读者都知道他是谁,但他颇有名的《梦的解析》我却总也读不进去,想来还是时机不对吧;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近几年来更是被不少名家转译成更为通俗易懂的书籍,比如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的《被讨厌的勇气》,也是让不少读者争相阅读之;

相较而言,世人对荣格,更多是闻其名,却不曾熟读其著作。尽管有2009年私人日记《红书》的面世,引起一大波荣格热;但随即,这股子狂热之情很快就被《红书》又厚又难读懂的内容给吓退了。毕竟,这日记可远非我们所理解的平常日记,而是荣格记录梦境和幻觉的自我实验……

只不过,但凡有机会,我们总还是愿意尝试着多了解一些荣格的生平和他的著作,尤其是他的人格学说,谈及人的性格有内倾和外倾之分……更有甚者,我们所熟知的在商业领域里很流行的 MBTI 人格类型测试,也正是脱胎于荣格的理论。

换句话说,对荣格其人和其理论的了解,即便只是一个业余心理学爱好者,也都不容错过。

而我手中的这本《荣格自传》,正是荣格83岁高龄时,回顾自己一生的作品。书中的大部分内容是由荣格口述,其秘书负责整理记录的;不过,前面三章「童年、中学时代、大学时代」还是荣格亲自撰写的。

在这三章被荣格称为「我的早年生活」的内容里,跟随着他走过1875年到1900年期间的生活线,我们可以观察到他的内在小孩是有多缺爱,有多敏感于家里的宗教背景,以及父母之间的紧张关系......当然,这些也都造成荣格性格中的内向和敏感。但也正是出于这份经历和敏感,让荣格日后在精神病学领域大放异彩。

随后的几章,分别介绍了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缘起——在「精神病治疗活动」遇到了他的第一位深度病人;与弗洛伊德的相知到相离,导火索来自两人对性与精神分析的不同理解;对荣格具有特殊意义的「正视无意识」主题;荣格的梦境与幻象;以及探讨死后的生活、无意识的生命,以及无意识的生命与意识自我的互动……

此外,本书还另设章节介绍了荣格的著述和后期思想,甚至还有对荣格曾经「非洲、印度和美国」的旅行……果然是足够全面,不仅能读到荣格毕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还能窥见心理学发展中的重要历史分歧、走向,以及伦理学、哲学等学科的诸多重大命题。

而相较于世面上其他版本的《荣格自传》,本书胜在有国内著名心理学家申荷永老师的领读——在每一章的开头,提炼本章节的阅读要点,简述相关的写作背景和社会背景,帮助读者快速抓住荣格思想的精髓,好理解其价值。

「部分图源网络,侵删」

-END-

我是@楚汐思读绘,感谢阅读,期待关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