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学术写作原来是这样:语言、逻辑和结构的全面提升》读后感1000字

《学术写作原来是这样:语言、逻辑和结构的全面提升》读后感1000字

《学术写作原来是这样:语言、逻辑和结构的全面提升》是一本由易莉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44图书,本书定价:69.00,页数:202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学术写作原来是这样:语言、逻辑和结构的全面提升》读后感(一):学术写作可看

本书视角应该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受众群体可能较少,因为大量句子解析都是引用英文句子,一来专业英语写作的群体本来较少,二来英文与中文写作风格还是有较大差异。全书阅读完,还是几处亮点。写句子方面尽量不用长句,宜用短句,显得精炼。结构方面,为了保持段落的连贯性,尽量让同一概念在段落中多次出现。论证方面,注意做好备择假设的排除。

《学术写作原来是这样:语言、逻辑和结构的全面提升》读后感(二):一些对个人有用的小点记录

提前规划时间,不要拖延到最后一刻高压写作,也不贪求大量产出,每天完成一定的量。保持情绪稳定。

写作中不断考虑读者会怎么想,用读者的观点指导写作。

段落的两种写法:自上而下(从大纲开始,确定其他内容),自下而上(写后修改时再归纳段落,提炼主题句。)

梳理文献,厘清文献间的关系,找到相同点和不同点,不要照抄。

构思论文时先写大纲,再具体到段落、句子(前言-方法-结果-讨论),然后不停修改完善。

花最多时间在最重要的发现上。

-

文章各部分写作:

摘要(在题目的基础上拓展)

前言(研究的问题,重要性,前人研究解决的程度,未解决的问题和争论,本研究的方法和预期结果)尽早引入研究问题。

方法

结果

讨论

标题

《学术写作原来是这样:语言、逻辑和结构的全面提升》读后感(三):学术菜菜鸡的一点点挣扎

这本也是一天基本上可以阅读+笔记的书。因为作者是心理与认知科学背景,同时主要讲英文学术写作,由此里面的例子也基本上都摘自学生的英文写作范例,所以总的来说其实参考性一般,但还是有可借鉴的一些点。

1. 作者在讲写作质量时,提到杜克大学英语系乔治·戈朋(George Gpen)将大脑处理一个句子所需的能量Et总结为“Et=句法能量和语义能量”,为了让读者的大脑可以以最低能量消耗理解句子,一方面需要保证句子没有错误语法表达基础上保持简练,另一方面要提高语义的连贯度,即在新信息出现之前提供铺垫和语境。而好的语义连贯感是一种环环相扣的感觉,对此自己想的一个譬喻是Bob Dylan一首歌叫Like a Rolling stone(和歌本身歌词没什么直接相关性),就是从写作的第一句话开始就要往下滚,用一句话来推动另一句话,从而使语义和文章推进。

2. 很多人会觉得自己是”洗稿户“(我自己也这样觉得23333),这种感觉背后是我们没有找到好的方式来引用和转述别人文章的话。作者在“如何转述一篇文章”这一节中,提出了一些技巧性的方法,还附了一个关于“确认、解释和引用来源”的链接。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其次是引用的时候,句式以信号-断言-联系三部分组成,以帮助阐述中心论点为核心来引用材料。

3. 作者引了史蒂芬·平克的话:学术写作的本质是与人分享你激动人心的发现, 而大多数人写作是为了证明自己做的事情有多难, 或者其他人是错的。自己的感觉也是带着内在的动力去驱动,激励感会更足吧。

4. 除此之外,作者也还提到,只有通过量的积累和训练才能一步步提高写作水平,自己对此补充的一个点则是除了看论文本身的内容外,一些好的文章也可以拿来当写作参考,而且通过有意识地观察其文章的组织思路,可以培养和确定好的写作的审美标准。

《学术写作原来是这样:语言、逻辑和结构的全面提升》读后感(四):创意写作和学术写作区别在哪里?丨帮助你了解并掌握英文学术写作的一本书

文丨十里荷塘秋水长

写了这么久的自媒体,那天有人私信我,说自己是研究生,快要开始面对学姐学长们烦恼不已的大论文了,看到我说自己的2020年度总结时提到自己发表了两篇英文论文,就希望我有时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写写相关的写作经验方面的图文,比如关于什么是学术写作,学术英文论文的写作需要怎样进行训练才能快速提高写作能力。

我看到后就秒回了,因为在我看来,根本轮不到我来讲什么,很多学术界的大咖都有关于自己对于学术写作一定论著的,里面不乏英文写作的一些注意事项。最近也有一本新书刚上市,我已经放在自己书桌上反复在揣摩,写得非常好,是循序渐进将英文学术写作的章法分解为具体操作的十二章,是易莉博士的新作,结构设置便于学习者跟着一路提升,这本书就是《学术写作原来是这样》,机械工业出版社在2021年1月出版的新书。

作者易莉博士是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员(职称等同于教授)、博士生导师,易莉博士自己在中山大学和北京大学开设了多年心理学学术写作课,她在美国杜克大学接受过非常严格的心理学方面的英文学术写作训练,易莉博士自己的写作表达能力也很棒,所以不仅自己在英文学术写作方面收获颇丰,还带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在学术写作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而这本书《学术写作原来是这样:语言、逻辑和结构的全面提升》可以看成是易莉博士这么多年开设学术写作课程的精华集结而成,是一套更适合国内英文学术写作者的方法的呈现,并且附有相关的训练建议和提议,这绝对是大的人文学科专业背景的英文学术写作学习者人人都应该拥有的一本好书,这是一部有关心理学及相关学科(如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英文学术写作指南。

对于这样的三个问题,是不是很多用英文进行学术写作的初学者极力想要搞明白的问题啊?所以这本书的含金量可想而知了。

首先,对于写作者而言,我们必须知道自己的处境是什么?我们的写作目标在哪里?你如果致力于英文学术写作,你就要明白自己要突破的难关在哪里:

比如这四个方面就是英文学术写作者在初学写作时可能或多或少要面对的问题。易莉老师从自己的写作亲身经历出发,抓住了一些初学者的共性的写作问题,为大家提出了很好地解决对应问题的建议办法。

创意写作这几年很火,英文是creative writing,也可以翻译成创造性写作。目前创意写作范畴分为两大类就是虚构写作和非虚构写作。虚构类创意写作往往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非虚构创意写作往往指的是报告文学也就是传记文学、人物采访故事、深度报道等。

学术写作的核心和创意写作不同,前者的核心是论证与逻辑,后者的核心则是文采与故事。真实的英文学术写作非常讲究学术的写作逻辑,这个一定要严谨,否则论文根本站不住脚。

很多人开始写英文论文时都恨不能一天就能全部完工,而这是不现实的。我们完全可以每天只写一页,把这一页的表达在第一次就先尽量达到准确。要知道我们的中文博大精深,比较模糊的指向更多一些,但是英文论文的写作则是要求语言尽可能准确到具象。

中文语言的多义性也是我们必须注意的问题,以防止在表达的不准确上让自己的英文显得非常被动和尴尬。双关语在英文表达中,初学者要尽量避免,否则一个不当心,你的句子就会引起歧义,弄巧成拙。也许有些写作者希望让自己的文章显得“颜值很高”,就是要有文采,就非常喜欢一些高级的表达,什么双关、隐喻之类的,但是这类表达恰恰在英文学术写作中要尽量避免出现,因为这样的表达是不可能准确具体到特别微小的叙事单位的。

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心里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文学的可以想象的空间足够大。文学作品可以这样,但是学术写作尤其是英文的学术写作是绝对不提倡文章的晦涩难懂和预留下很多可以想象的节点的,英文的学术写作尤其要做到的就是准确朴实无华的表述,而且还要尽量做到简洁。

易莉博士这本书的前后表达和结构体例非常适合研究生和博士生人手一本,尤其是中间部分关于一些语句的分析实证,非常管用,对于每个初学者来说都会意识到这类问题在自己身上的表现;另外易莉博士也针对每个人写文章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训练上的循序渐进的计划,这个尤其值得称道。

针对市面上对中国学生英文写作建议的书籍,相比较之下,我更欣赏易莉博士的这一本,那些其他的书籍常常针对的是写作的成品的面貌和表象上的修改,并没有论及逻辑和准确的语言表达以及写作习惯的培养,所以易莉博士这本新书我很想推荐给做学术研究的年轻人,毕竟借助一些学术前辈们的帮助,我们可能会走得更稳也更远。(全文完)

《学术写作原来是这样:语言、逻辑和结构的全面提升》读后感(五):“恋恋不忘,必有回响!”让写作,产生影响。

从小,写作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情。在上学时注意分数,慢慢地开始注意自己写作文章能否吸引到读者,是否有可读性。

现如今,随着自媒体、公号和各大创作平台的发展,对于写作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写作者来说不仅仅是一份热爱,更是对读者的重视。因为读者读到这篇文章,很可能会对他的生活或思想产生影响。这需要写作者将思维梳理,印刻在文字之中,成为一篇好的文章。

对一件事情的热爱,坚持的去做,那么一定会有回报,在写作中也同样是:恋恋不忘,必有回响。

写作者需要了解写作背后的逻辑、思维、结构和流程,那么该如何提升写作呢?

一、写作的阻碍

正在读此文章的你,也许你有看到过有关写作的技巧,绝大部分告诉我们的答案中都有着一条:书读多了,写作能力自然就提高了,这是真的吗?

在去年,我第一次参加有关写作的活动,对于那时我一个写作小白来说,内心自然非常的忐忑,一直想着:写作文我都要绞尽脑汁,写一篇文章的字数比作文还多,会不会更难呐;我写这个会不会有人看,吸引不到读者的注意,得不到别人认可啊......内心思绪万千。

再到现在,每阅读完一本书后,开始输出书评,参与知乎问答,写文章,慢慢的写作能力开始提升,不再对写作有忐忑。

1、写作指导类书籍

刚开始写作,也许你会选择大量有关写作指导类的书籍。要知道,每本写作指导类书籍内容广泛,作者的写作方式也有不同,并且从写作指导书本身有一个问题,导致读者无法得到全面有效的帮助。

目前市面上的写作书,大部都是在讲写作规则,例如“10条简单写作规则”“10条进阶写作规则”这些规则本身确实是有用的,但有时候你是否有发现,刚看完的时候觉得有收获,时间久了之后发现根本没记住多少(特别是接下来说的下一点,没经过实打实的训练),所以就产生了“看了很多书,依旧写不好一篇文章。”

2、追求质量,而非产量

高质量的文章,是每位写作者所追求的,也是读者所期望阅读到的。

而对于大部分写作者来说追求质量,高于产量。

在学习一项技能时,我们会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去弥补上一次的不足。这在写作当中也是一样的。“不追求高产量的写作,就是坏流氓。”

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做印刷工时期,喜欢和朋友一起针对社会问题辩论,富兰克林为了能够在辩论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他坚持大量阅读,在阅读中他发现的一本《旁观者》杂志,他特别喜欢其中的一篇文章,富兰克林开始通过看杂志文章,拿笔画出文章中的重点,并且开始仿写他所阅读到杂志中的文章。

慢慢地,富兰克林开始将自己表述的文章和原文对比,他的写作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

富兰克林运用的正是追求文章的产量,并且根据原文文章进行对比的刻意练习,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查漏补缺。

二、写作的逻辑和结构

有关写作,作者非常重视情绪的变化,通过用“海龟”“忍者”和“拖延者”代表写作者的工作效率。

“海龟”更容易按时完成任务,他们有节奏的完成写作,只有“海龟”的节奏是正性的。

“忍者”他们在特定的时间内,会快速的将任务完成,而对于“忍者”的情绪看起来比较紧张。

而“拖延者”会呈现出惊恐的表情。

作者特别推荐“海龟”式,也就是每天完成一定量的工作,不贪多,关键是保持心情愉悦,如果能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完成,就更好了。

那么,有关于那些文章过度消耗读者的能量呢?

1、未介绍过术语和缩写。

这一点在我刚开始写作时是最大问题,在写一篇心理学文章时,里面提到一个概念,我一笔带过,没有对这个概念进行详细的解释,这就导致阅读这篇文章的读者一个阻碍。

2、缺乏理解意思的语境。

3、缺乏帮助理解内容的先验知识。

4、缺乏帮助理解概念的例子和图标。

5、图标信息过于详细或缺失。

6、读者忘了前面读过的内容。

7、读者对观点、方法和结果有异议。

8、过于抽象的句子。

9、不符合读者预期的句子。

相应的,为减少这种语义上的能量消耗,我们可以:

1、为句子提供足够的铺垫,提供足够的语境信息来理解新的概念。

2、提高读者对于主题和概念的熟悉性。

3、用后一句话来解释前一句话。

4、用前一句话为后一句话提供铺垫。

5、使用短句子。

三、写作的流程

这里作者提到文章的写作的摘要、前言、方法、结果、讨论、标题以及投稿。

写作需要高产量的输出,通过不断的锻炼来培养写作能力,一篇好的文章是对内容和读者的重视,我们要始终相信“恋恋不忘,必有回响!”写出的文章,总会影响到一部分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