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在印度看印度读后感锦集

在印度看印度读后感锦集

《在印度看印度》是一本由随水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页数:2022-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印度看印度》读后感(一):我还说呢

第一时间看到公众号消息就下单买了,开始还担心会很久收不到,因为写着预售,然后,来的还很快,图片,尤其彩图都白瞎了,也太不清楚了,赶上印象画派的了,正文看过之后我当时还想说呢,就是投告无门,在豆瓣写了短评也显示不出来,我还好奇咋就一个负面的评论显示出来呢。说实话,很好奇这个书的内容咋写的东一下,西一下,完全跟公众号看过的风格不一祥。今天他公众号文章看过后,豁然开朗……

虽然说,能懂你的人不需要你的解释,但是,这本书真需要解释……

《在印度看印度》读后感(二):旅居印度,跨文化婚姻,一个上海男人讲述自己眼中的印度

很怕读历史内容的书,或是跟历史沾边儿的,因为总觉得与历史有关的书都非常难懂,所以每次打开历史内容的书,都是翻了几页又随即合上。

但是这本我真的强烈推荐它,刚看了10页就决定继续看下去,好看到停不下来,所以想要推荐给你们。

这本书就是《在印度看印度》,作者随水是一位旅居印度多年的文化研究爱好者。

他为了体验和观察不同的文明,旅居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印度旅途期间,他深入印度的各个角落,详细地了解到印度的风土人情、历史和建筑,并且记录了下来,最终写成了这本书。

这本书,是作者在南印度哥印拜陀的一个社区居住生活后的感受,用文字真实地记录了他眼中的印度。

从源远流长的印度嫁妆,到声名狼藉的城市德里,再到北印度平原地区的母亲河恒河,从种种现象到印度的社会问题,每一部分内容,都写得真实生动,也引发思考。

作者说,印度有着世界上最系统、最复杂、最严密的卫生习惯。也许大家听着会感到可笑,而事实上,印度的环境虽然比较脏,但是印度人却很爱干净。

印度教所认为的“不洁”,很多是精神层面的,他们认为有些是暂时的,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去化解,而有些却是永久的。

有“洁癖”的印度人,在饮食卫生和生活的各方面——无论是吃什么、怎么吃、什么时候吃,或者洗什么、怎么洗、什么时候洗,“都有着巨细靡遗的一大堆繁文缛节”。

入乡随俗,在印度生活了一段时间的作者,“不知不觉也养成了许多新的卫生习惯”。

在这本书中,你还可以看到印度的“奇葩”,它似乎是开放的,可同时又是极度传统保守的——印度男人们常常手拉手,而男女情侣在公共场合却往往要保持距离。

而新德里、德里和老德里分属三个不同的词条,它们是有区别的,新德里准确地说,只是德里很小的一部分。老德里则有着非常浓厚的旧时代气息,在有着独特的历史韵味的同时,却也是藏污纳垢的地方。

对于德里这个城市,作者的建议是,值得看的景点本身不多,大部分只有“打卡”的价值,跟印度其他景点相比很鸡肋。

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印度嫁妆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种姓内婚制又是怎么一回事。

嫁妆在印度社会中是“非常畸形却又非常普遍的存,嫁妆金额常常能大到让有些家庭倾家荡产”,嫁妆的形成是三方面原因的结果,作者从种姓内婚制、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嫁妆制度等多角度,进行了深度剖析。

而嫁妆和彩礼本质上是人的物化,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并不是禁令,最根本的是触及灵魂的宗教改革。

在印度这一年,作者还完成了从丈夫到父亲这一人生角色和身份的转变,也体验了一回陪着妻子在印度生产的全过程。

由于没有办法回国,滞留在印度,他们只能在印度等待孩子的降生。从产检开始,到最后孩子出生,整个过程可谓惊心动魄。

虽然他们去的是镇上最好的一家私立医院,然而妻子却也经历了医院的“不靠谱”,在咨询处登记时,工作人员甚至“以为无痛分娩就是破腹产”。

虽然过程颇为曲折,然而幸运的是,他的孩子终于降生了。

如作者所说,却也有不少的产妇,因为生产困难,但找不到医生,孩子没能顺利出生,或是孩子存活了下来,到产妇却死于生产后的大出血,“这种事情在印度恐怕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通常,人们对印度的印象都来自一些媒体的报道,但是,获取的信息未必全部是真实的。作者讲述自己旅居印度的体验,向我们描述了一个真实的印度,仿佛把我们带到了现场。

听作者讲述每一个故事,仿佛我们也在旁边经历。

不过,他也特别指出,“如果是在印度其他地方生活,肯定会有别样的体验”,因为,“印度是一个没有人能够完全了解的国度”,而它的多样性正是印度最吸引人的独特之处。

有人说,生命分两种:一种叫有限的身在,一种叫无限的行魂。

这世界上有那么多国家,生活着那么多人,我们也许用脚步亲自去丈量每一寸土地,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了解到在远处生活着的人们,他们在过着怎样的生活。

这,大概也是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的礼物吧。

《在印度看印度》读后感(三):带着反思,去认识印度这个神奇的国度

恒河里洗澡、洗脸刷牙然后再直接喝恒河的水,火车顶上坐满了人,用手抓食物就往嘴里送,因私有产权问题,一个公共工程可以会无限拖期,阅兵式上花式摩托载人.......

在当下的信息化时代,说不了解一个国家可能有点难,但是通过各种渠道反馈来的消息貌似又让人费解。

如何认清一个国度,如何知道别人所说的是不是真实的?这事貌似有点难。

特别是对这一个看上去很神奇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毕竟曾经璀璨的文明古国,又有与世无争的传统文化,让这个国度具体很强的吸引,但同时身上那么多的矛盾点又有点让人望而却步。

对于这些信息来说,印度让人的感觉并不太好,最直观的就有一个标签化的感观:脏、乱、差。

然而,真实的印度是这样的吗?

所以当一本《在印度看印度》摆在面前时,倒是让人对印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也许书中也只是谈到印度的一些片面理解,也许只是一个中国人对印度最直观的感受,可能不一定十分全面,不过却展示出一个相对真实的印度。

这本书个人差不多从头读到尾,带着强烈的兴趣去阅读的,读完后依旧意犹未尽。

不能算对印度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最起码也知道如何辩证地看待印度。

最起码原来的感观完全改掉了,只能说原来通过各类渠道得到的消息,只是被放大了而已,而这本书则从衣食住行出发,通过一个人在印度多年的生活展示出一个真实并鲜活的印度。

当然,读完之后,还得要感叹一下:这果然是个神奇的国度。

本书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常具有生活气息,从生活中的各种小事出发,特别是吃喝玩乐角度说起,特别是让人信服。

正如很多人旅游到一个地方,都要感受一下当地的风俗人情一样,如果从吃喝玩角度来看,倒是能感受到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毕竟常态的生活习惯就包含着一些看不见的东西。

有时也听到有人说,甚至一些自媒体谈论印度的不卫生时,搞出什么不也娶印度女人是因为用手抓饭及上厕所不用纸用手之类的噱头出来。

如此不负责地把吃和拉两件事,故意和手绑定在一定,倒是让人觉得非常有冲击力,但是让人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

经过这本书的解释,则让人看到抓和上厕所用手可不是那种以讹传讹,这背后的卫生情况也许会让人感觉是冰火两重天,并不是你以为的那样了。

就拿手抓饭来说,通过这本书的简单介绍,就知道印度的这个抓可不是随便乱抓,却让人看到印度人对于卫生的一种看法。

印度的抓是一种文化,是需要从小就训练和纠正,正如小时候我们如果把筷子用得不对,或者朝天竖起插在饭上,都会受到大人的喝斥一样,印度人的这种手抓饭多数也在大人的呵斥中慢慢学会如何使用。

如手指不能伸到嘴里,不能添手,手掌心不能碰到饭,不能乱碰别人饭盘里的东西等等,至于对公共菜肴不能乱抓,会使用公勺配合使用。

就拿经常一起聚餐来说,大家用筷子在一个盘子里夹菜,貌似到现在为止,周围也很少用到公筷,对比一下,到底哪个更卫生呢?

不过可喜的是,近年来开始有人意识到用公筷,这也是一大进步了。

至于上厕所,个人感觉完全被某些不负责的自媒体带坏了节奏,是真的用手吗?估计这些媒体人自己都没有实地考察过,只是人云亦云罢了,如果被那些印度人看到,估计会好嘲笑一番了。

《在印度看印度》这本书中,特别谈到了上厕所这回事。

印度人多数确实没有用厕纸的习惯,但是也不是用手,而是用水去冲洗,这也同印度酷热的环境有关,毕竟用水冲更洁净,另外天气严热也会让水汽蒸发得较快。

这种冲洗,对比一下如今流行的智能马桶,是不是感觉有点类似。

那么我们是应该嘲笑智能马桶呢,还是应该反思一下,人家的上厕所到底是不是用手?

如果对比看一下,到底谁更卫生些呢?

答案可能让人感叹,原来我们以为的卫生搞不定在别人的眼中就是不卫生的表现。

并不是说国外的月亮一定比中国圆,一定要学印度人用手抓饭吃,那只能是邯郸学步,贻笑大方。

更不必妄自菲薄,用筷子这么多年,还是老老实实用筷子得了,只不过要多加一双公筷,提高点卫生标准罢了。

另外这本书了没有神化这个国度,谈到脏乱差也是实事求是表述。

如印度人对于自家的卫生貌似很在意,对于公共的卫生实在差强人意。

可能如同作者在书中谈到那种“Jugaad”思维有关,读下来是有点得过且过,凑合就成的意思了,有点类似于中国人经常表达的那种会玩点小聪明。

这种玩小聪明的方式,也让印度这个国度一直表现出魔幻气质,毕竟当凡事都能凑合来调整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并没有真正的进步了。

相信不少人知道那个电风扇来吹生产线上空肥皂盒的故事,就是一种典型的小聪明把戏,对于真正的创新就是一个拦路虎。

不是说太叫真,不能玩小聪明,而是说,当所有人都在玩小聪明时,那么就不仅仅是小聪明,而变成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了。

所以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带你直面真实的印度。

对于印度这个国度,既不必美化,也不必过于看低,而是带着平常心去看时,能发现对方的优点,如那位印度老太太说印度人的洁净观是精神层面的,就非常有意思。

同时也要看到对方的不足之处,毕竟他山之山,可以攻玉。

最重要的,则是反思,为什么对印度会形成如此多的负面认识,是谁在狂欢,又是谁在还节奏?

读完这本书带给我更大的思考则是:要认识一个人,认识一个国度太难,学会辩证地看,学会反思永远不会过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