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全球危机》读后感1000字

《全球危机》读后感1000字

《全球危机》是一本由乔弗里·帕克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8.00,页数:2021-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全球危机》读后感(一):万物皆蝼蚁

作者可真能写啊,译成中文都有近1500页、110万字,实实在在的十七世纪全球灾难史。从中国开始一路向西,再绕回到澳大利亚、日本,“小冰期”引起的各种自然灾害再叠加瘟疫、战争、叛乱等被称为“总危机”的人为因素形成“致命合力”,横扫世界,在大半个世纪让人口锐减三分之一,焦土连片。在这个世纪发生了明清鼎革、波兰—立陶宛联邦解体、中欧三十年战争、西班牙君主国崩溃、英国内战……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民众持续生活在恐惧和暴力之中。从地狱爬起来的人们冷却了对宗教的狂热,检讨动辄采用暴行来解决世俗纷争的策略,开启构建现代福利国家的征程,如凤凰涅磐在一片片废墟中修复疮痍,休养生息。 杰弗里·帕克认为气候是引发十七世纪大灾难最重要的原因,由小冰期导致的资源匮乏、生存环境恶化大大加剧了战争发生的频次。但应对气候灾难,暴力不是唯一手段和结果,彼时日本在德川幕府治下享受了和平,人口、农业规模快速增长。延伸到当下,面对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频发现状,能否构建安全平衡机制也同样考验者人类的智慧。 本书还用较小的篇幅讨论分析总危机后中国与欧洲的大分流。私以为历史发展的关键点总是由少数人决定的,康熙帝和以路易十四为代表的欧洲各君王的不同决策,决定了一方没落一方崛起。

《全球危机》读后感(二):人类浩瀚历史下的危机与变革

全球危机这本书简直是绝了,写的是十七世纪的战争、气候变化与大灾难。刚开始以为只是简单的流水账,历史太宏大了,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找寻出规律不是一件难事,但是把整个历史的脉络用环境史来串联,非常不容易。作者用强有力的证据,找出十七世纪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崩溃之间的关系,实属不易。

在这本书里,你能看到中国的明朝,同时期江户的日本,还有荷兰等国家。如今将碳中和,大力倡导低碳能源。在全球化备受考验的今天,同样有重大的意义。我书读的少,从环境危机来讲述的作品,读的还不多。这本书大开眼界,以为自己的历史读的很多,但是这套丛书还是刷新认知。

首先这是一部扎实的学术作品,是有事实案例的,不是作者主观臆断的。作者的博学兼具了综合分析和突破性的深入思考。近年来,世界不太平,蒙古的黄沙,澳大利亚的火灾以及新冠肺炎,是不是大自然在预警着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找寻到十七世纪,大自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一切是巧合吗?十七世纪也有瘟疫,同时也有革命,有昌盛的大明王朝,有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有神圣的罗马帝国,这些强权国家纷纷陷入动荡。

人类历史命运一次次发生改变,这是巧合吗?气候变化与环境变化导致了社会崩溃?在全球化更加密切的今天,给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读历史而知今,敬畏大自然。在广阔的历史长河中,这本书为未来也提供了假设。本书也对驱动危机的各种变量进行了精彩绝妙的分析。如果有10星的话,我一定给这本书10星。

第一遍已经读完,但是不过瘾。这本书需要反复读!

《全球危机》读后感(三):是赶紧想办法化“危”为“机”,还是啥都懒得做最终走向毁灭?

2021年5月7日的山西省城太原,一大早的空气质量就已经处于“爆表”状态,突出其来的扬尘天气不出意外地导致了一个“500”的数值。虽然无法称之为昏天黑地,但也相去不远了,也就没必有关心具体那些细化指标如何。到了晚上10点,却仍然是污染指数高达260的重度污染程度,其中PM10是194,PM2.5是210,同样不容乐观。

空气质量不好,倒是可以减少外出,保持一种非必须不外出的状态——似乎也就如此。这样的一种状况,估计不会有人想到更多,比如和政治、经济、军事、历史什么的联系到一起,似乎是一种未免杞人忧天般的烦恼。

但是,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帕克对此有不同意见。他非常有耐心地研究了十七世纪中期的气候与当时的国家命运与民生诉求,通过对从1618年到1680年代仿佛令人瞪目的政治、经济、社会种种变局抽丝剥茧般的分析——或者毋宁说是一种有现象有本质的展示——后得出了结论:当时的情况下,世界所经历的种种危机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气候变化形势有着密切的联系!换言之,人类社会不是“触怒”了上天,而是人类自身的活动深刻地导致了气候失去了正确的轨道,而遭到了气候变化的“反噬”!

不难想象到,17世纪的这段“漫长”的场景,其实不止能发生在17世纪;也会发生在19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比如1815年也曾经是一个“无夏之年”;也会发生在21世纪的今天,比如今年已经上演过几次的可怕的扬尘天气,比如愈加无常的“厄尔尼诺”或者“拉尼娜”现象,比如温室效应导致的地球海平面上升等等,这些无论是近在左右的气候变化,或许仿佛“远在天边”的气候变化,并非孤立的、偶尔的,而是越来越趋向于成为一种常态化,就像温水煮青蛙一般,让人类社会越来越“适应”这样的一种环境状态。只不过,现在的这些变化,已经和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也正在采取越来越多的措施,试图阻止甚至逆转这样的一种变化趋势。

但对于仿佛很“遥远”的1618年到1680年代,对于当时发生在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甚至大洋洲的种种气候变化,以及实际上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关系的各国、国与国之间的重大政治、经济、军事等形势变化。它们之间究竟存在一种什么样的联系,在当时却很少有人看得出来——或者说确实是有一小部分人“看到”了,也把气候变化与之建立了某种联系,而是归咎于自己的失误、罪过,或者归咎于别人的过错……没有人看得长远,在当时或许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发生在今天,还会有人觉得气候变化与自己关系不大或者没什么关系,那就很不应该了!

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有这样的表述:“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如今人们更加熟悉的表述则是:“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混沌理论已经证实了。不起眼的一个小动作,却足以引起一连串的巨大反应,一点儿都不稀罕,而是非常有可能。

发生在十七世纪全球范围内的可怕“危机”,从中不难发现有混沌效应在“使劲”地发挥使用,只不过它躲在幕后,让当时的人们根本没能看出来,也一度迷惑了后来不少人的眼睛。他们只看到了孤立的、偶然的现象,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未能指导自己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毋庸置疑,历史虽然不能假设,但却是会重演的。三四百年前发生的一切,在当时能够发挥效应,在今天同样也可以,而且破坏性会更加大。

假如真的存在所谓的“上帝”,他或许能够看得更加清楚——可惜不存在这样的一种可能性。所以,拯救人类命运的责任,只能是落在今天世界的每一个身上。某种法则已经决定了,“流浪地球”是不可能的,不要想多了。要想有效地、更早地化“危”为“机”,就非得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可,具备事不宜迟的紧迫感非常有必要。

所以接下来,如果没有实质性的行动并且最广泛、最大限度地付诸实施,那简直就是一种坐视被毁灭的非常不负责任的人生态度。留给今天人们迟疑、犹豫的时间其实早就没有多少了……

《全球危机》读后感(四):文明尚未摆脱自然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以为是论述气候对人类历史影响的作品,但是读完发现作者讲的不止这些:首先,十七世纪确实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大范围的气候变化,其波及的范围并非一小片地区,而是最起码在整个北半球都能看到明显的影响;其次,各地统治者的应对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的是加剧危机,有的是克服了问题;此外还有不同群体对此的反应,有的选择叛乱,并对叛乱的动机进行分析,有的人选择从避世到自杀等消极手段,但无疑气候和灾难是足以影响到每一个个人的。

本书大致可以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的4章介绍了气候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何加剧人类社会的危机;第二部分5-16章,列举了大量不同国家应对危机的方式,既涉及了中国、东欧、土耳其、法国、德国、伊比利亚半岛地区等应对失措的例子,也谈到了莫卧尔帝国及德川幕府如何摆脱17世纪的严重危机;最后一部分17-22章属于结论,通过分析上述事例讨论不同群体应对时代变化的举措和动机,以及这一世纪诸多变化所导致的最终结果。

由于本人不事农桑,往常阅读气候变化的相关资料时体认不足,这里虽然不保证正确,但是一些数据使我对于气候变化的严重性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在北温带以北更高纬度的地区,夏季平均气温每浮动0.5℃,作物的生长周期就会波动10%”。假设某种作物的生长周期为150天,10%的缩减相当于空掉了一个播种或收获季,这无疑将导致大幅度的农业减产。更不用说气温下降还会导致作物生长的海拔降低,粮食种植面积也会缩减,此外还有气候变化中常见的干旱或洪涝,这在部分地区导致颗粒无收也并不意外。所以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确实巨大,若是均温差距能超过3-5℃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就相当于毁天灭地了。

近年来新冠疫情的传播也指出了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气候的急剧变化也会加快致病菌进化变异的速度,而粮食减产造成的饥荒又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力,从而导致瘟疫的流行。相比之下,在这一时期中伴随的蝗虫等灾害除了加剧现有危机外,还构不成威胁整个人类社会的因素。

作者在书中对人类社会不同阶层的应对进行了分析。最主要的就国家层面的统治者来说,作者认为崇祯皇帝、腓力四世、查理一世等统治者在面对危机时对其程度认知不够,而又在执行一些政策方面过于固执,拒绝妥协,因而不能在面对危机时缓和社会矛盾,反而还放大了其危害。相对来说德川幕府和作为外来统治者为加强对帝国控制而不断在境内到处巡游的莫卧尔皇帝们,就能比较有效的缓和社会矛盾。此外它们都没有长期外战的威胁,因而可以讲帝国的资源调动来克服某些方面的问题。意大利虽然也经历了各种革命,但由于中央政府的妥协也较平稳的实现了过渡。

当今主要的人类文明都是自农业文明转变发展而来,农业在长期内都是各支文明发展的基石。我们在教材中学到的人类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建设大型公共工程以开发周边自然环境的需要诞生了彼此联系的人类社会。但是换个角度想想,人类需要投入大量物资改造自然才能进行开发的地区本身就意味着这里不适合开展文明社会的农业生产,是技术进步和优厚的自然条件才使得对这些地区的开发成为可能。可是这里供养当地人口的能力十分脆弱,当气候急剧变化时增长到瓶颈的本地人口一下子就会成为衣食无着的“多余人口”。适量的“多余人口增加”可以充实国王的军队,并且在面临地方精英的欺压时远在天边的统治者因为可以赋予其反抗的正当性而得到贫民的普遍支持。这一阶段可以看到中央集权水平明显加强。但是如果危机波及的范围够大,影响的人口够多,遥远的帝国政府就会成为地方居民的一种负担,这时的饥民极易被本地精英所煽动,与中央的离心力就会加强。西班牙君主国强征税收以支持外战的措施所导致的加泰罗尼亚和葡萄牙叛乱就是典型的例子。

不过国家的应对措施也不能绝对的解决这些问题。作者在分析日本的情况时指出,这一地区能在17世纪的气候危机中实现人口增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此前的战国时代已经消耗了大量的人口,因而除了政府在统一过程中因加强了地方控制而对情况有了确切的了解,故而乐于缓和矛盾外,相对富足的食物和耕地已经足以保障日本将气候对农业的威胁降到最低,对于这里来说气候危机几乎仅涉及气候,并不会灾难性的摧毁当地农业。

相比之下中国的情况大大不同:漫长的农业发展史使人们将土地几乎开发殆尽,不断增长的人口使得帝国在面对气候灾害时没有退缩的空间,也没有应对的余力,在面对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时自然就没了解决的手段。

总得来说,作者首先指出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影响深远,最直接的作用于农业,然后危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整个社会秩序。不过这并非是气候因素决定论。其次,国家层面上若不能正确的积极应对这一问题,就会使社会内部的危机加剧,甚而导致整体的崩溃和解体。再次,个人也将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从物价飞涨,到瘟疫肆虐、战争横行。故而一方面要认识到研究社会历史不应过分夸大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而要将自然变化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进行考量;另一方面既然人类文明的发展尚未彻底摆脱自然因素的影响,在对外界进行开发时也要积极主动的去关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与影响。

《全球危机》读后感(五):生而为人 需要勇气

时代

尽管不愿意对“更喜欢哪个时代”这一问题给出确定、简单的答案,我仍可以明确地表明对17世纪更加着迷。在那个百年中,人类社会遭遇了空前绝后的全方位打击,但同时也奋力从历史的弯道拐上了直道。自然灾害、宗教变革、内战外战、朝代更替以及划时代的科学革命,都交织在这百年中。追本溯源和抽丝剥茧并不是容易的事,但总想尽可能地理顺错综复杂的脉络,试图找到形塑当今世界的缘起。

时常难掩对当下的厌恶之情:饱和度超高的音量和色彩,目光所及之处充斥的戾气和脂粉气。可理性观之,并没有哪个时代真的更纯粹、更美好。如果置身于杰弗里·帕克《全球危机》中的17世纪,命如草芥的我恐怕没机会矫情。这本大部头著作极尽详细地从全球视野描述了一个由丰富史料堆砌成的修罗场,天灾人祸,时运乖蹇,血雨腥风,饿殍遍野,万物如刍狗,共情心强的读者必定压抑得喘不过气来。如我生于斯时,命运几何?

纵观书中出现的芸芸众生,帝王将相、贩夫走卒、僧侣商贾、孤儿弱女,无不被各种灾难与变革裹挟着,或力挽狂澜,或助纣为虐,或悲天悯人,或嗜血贪婪,或改天换命,或消极沉沦,真是无比精彩的一幅人间浮世绘。其中印象深刻的两位都出自英格兰——查理一世与爱记日记的塞缪尔·皮普斯。前者刚愎自用、屡出昏招,哪怕做对一次可能都不至于人头落地;后者则在大瘟疫期间仍纵情享乐,甚至视为上帝恩赐的美妙时光。与此同时,却有一大批学者们,在氤氲衰气与熊熊大火的末日审判中仰望苍穹,试图窥探宇宙的奥义。伽利略、开普勒、第谷、培根、笛卡尔、波义耳、胡克、牛顿、哈雷,他们是乱世中的人类之光。

书中在每一个历史变革中,都试图找到影响进程的引爆点。即便作者避免用“转折点”“相变”来明示一个时间节点或决定性事件,但事实就是小概率事件仍然起到了无法忽视的决定性作用。历史的发展走向本就是由大概率事件与小概率事件组成的“致命合力”决定的,我们也无法断定两者的权重。不论是“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还是人性贪婪、丑恶的展现时,引发的后果都是无法预料的。一粒沙显然不是沙堆,一亿粒沙肯定是沙堆,那么第几粒沙的落下可以称其为沙堆呢?

找到节点纯属虚妄,但结果一目了然:17世纪后,东西方世界走上了不同的跑道。经过科学革命的欧洲,一下甩开了身位,领跑至今。李约瑟难题仍有争议,如要追其本源,恐怕得回溯两千多年。事实不是我们的苹果不如邻家的大而圆,而是我们的桃树根本结不出苹果。不过,杞人忧天、妄自菲薄不可取,只把四大发明挂在嘴边也大可不必,文化自信体现在血液里、骨髓里,这是毋庸置疑的。苹果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把时间轴再放长一点,前路仍漫漫,我辈当自强。

在寻求“总危机”本因的路上,作者反复强调要避免陷入如辉格派史家“先射箭再画靶”那样的解释误区中。气候史这个角度并不新鲜,“小冰期”和“总危机”也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关键在于认知理念。天灾导致人祸,消灭灾害就规避了社会动荡——如果世界是依照这样的因果律运行,也许我们会生活在童话里。爱因斯坦有著名的两句话,“世界最不可理解之处就是它的可理解性”和“上帝不掷骰子”。这昭示了自17世纪科学革命建立的以理性思考和实验主义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思想,即宇宙自然遵循严格的因果律和确定性。但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知道,统计物理学可能才是这个世界运行的真正法则。不管是一个自然人的生死,还是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都取决于概率。人类得以摆脱困苦、跑上直道,难道是运气?“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难道没有意义了?这听起来有点悲观,那么没有确定性的因果律可循,我们又该如何?

作者在前言中曾提及:

在后记处,他又根据泰晤士河防治水灾案例抛出了一个看似两难的抉择:

这就是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终极答案:既要尽可能影响大概率事件,也为小概率事件的后果未雨绸缪。既不能作经验主义的蚂蚁,也不能作纯理性主义的蜘蛛,而是作一只培根的蜜蜂。如何选择应对方案,如何配比资源需要大智慧,如何直面灾害需要勇气。恰如罗曼·罗兰的名句:“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17世纪的先哲们,在生死攸关之时克服对死亡、苦难、邪妄的恐惧,用无比的勇气寻求新的秩序与希望。我们同样也需有勇气面对不可知与不确定,奋力前行。不论身处何时何地,总要思考些什么,做点什么。生而为人,需要勇气。

另:本书读来确实不轻松,也需要勇气。最后向作者、译者、编者致敬,每一页都能看出你们的专注和努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