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茧居族援助手记读后感锦集

《茧居族援助手记》是一本由[日]石川清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茧居族援助手记》读后感(一):值得所有人阅读的一本书

作者用自己援助茧居族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茧居族,茧居的原因和表现,如何帮助茧居族。

里面有很多鲜活的案例,让我们能够深刻体会到茧居族及其家人面临的困境,也能感受到作者及众多援助者的温暖。

当今中国也出现了很多茧居族,以后也可能越来越多,甚至就在你的身边。我们不能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最基本的理解是帮助茧居族的第一步,首先通过这本书了解一下吧。

最后向作者致敬,非常不容易!

《茧居族援助手记》读后感(二):关注并帮助那些特殊群体

儿子大学结业四年半,一直在家待着。我靠人情找的单位,因无毕业证,屡被拒纳。鼓励自己走出去,根本没有动力,就这样一待就是四年多,整天除了打游戏、网络看NBA,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消费欲倒是不强,人也没有明显抑郁或偏激的迹象,就是不愿走向社会。朋友时有支招,也不适用,最后落得谁也帮不上,也就任此状况持续了。有过N次冲突,有朋友提醒,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别逼得太甚,这两天我们小区又一个跳楼的。听得胆战心惊,更不敢强逼了。

作为家长,愁闷是一言难尽的,无奈之下,采取驼鸟政策,睁一眼闭一眼,熬着吧,那丝丝缕缕哪一天自己悟出来走出去的希望,支撑着疲惫的身心,勉力前行。

有了病,就会找医生。在网店一见到上海译文这本《茧居族援助手记》,报着乱投医的想法,赶紧拿下,万一找到偏方呢!

用一天时间,把这本薄薄的书读完,和期望见到扁鹊华佗的希望比,还差得远,但作者对茧居族的分析,和援助过程中采取一些理念和方法,还是有启示的,对于有此困扰的家庭,会有一定帮助。对我印象深的有两点:一是尊重和理解;二是带着去旅行,创造机会多与人接触。

先说尊重和理解。其实在生活中很难做到,比如我的孩子,我认为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生活目标,没有上进心,懒散且依赖着。当然,这是我从惯在的社会习俗得出的结论,因为我自己的人生是按步就班、规规矩矩走过来的,对于流离于社会之外,不能自立的家人,心里的郁闷和憋屈难以言表。我一直在期待一些机会,让孩子认识到自立的重要性。最近,我因加班住到单位,凌晨接到电话,孩子因肠炎出现脱水情况,给我打电话求助。我马上打了120,并和救护车同步赶回家中,将孩子送到了医院。病无大碍,但这次入院,他平时少出门不按时测核酸的问题突显出来,另外,因没有医保,也没有收入,所有的费用都得我出,也无法享受医保,平时在小区附近核酸都是免费,但在医院加急测一次78块。把前因后果给孩子分析了一遍,希望他按时做核酸,放低身段,尽快找个工作。经此一事,他开始两天测一次核酸了,但对找工作,依然摇头。慢慢来吧,急也没用。看了《茧居族援助手》中的众多案例,我庆幸孩子还没那些严重病状,同时也对尊重和理解有了更深的认识。别急别恼,慢慢来,慢慢来。

再说旅行和与外人接触。 在朋友来家里吃饭不太普遍的情况下,为了改善孩子对外交流,我开始请好朋友及家人到我家里做客,就是让孩子多接触外人。当客人来了,孩子能很好地交流,只是因为这几年与社会接触少,又不想让人觉得见识少,有时会闹些不懂装懂的笑话,不怕,先接触,再提高。说到旅行,当孩子上大学时,我们爷儿俩曾去韩国济州岛、首尔旅行,一路上都不错,惟一的一次冲突,是在宾馆屋里他想吸烟,当我劝阻时,他不以为意。有时真得自己劝自己,遇到那些优秀得无以附加的“别人家的孩子”,你就乐吧!遇到操心受累的,哭也没用,尽量调整过来,往积极的方向去努力,在密闭的浴室镜子前,大声唱两句“他说风雨中,那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接着,去生活。

《茧居族援助手》就书的内容和手法,说不上多好,但他关注了茧居族这个群体,并充满了人文关怀,书友可以随手翻翻。遇到我这种有类似经历的家长,那就要认真读一读,从石川清的援助经历中会得到有益借鉴。

《茧居族援助手记》读后感(三):向生活在“隐秘角落”的茧居族伸出援手吧,因为谁都有可能变成他们

读完《茧居族援助手记》,最疑惑的点依然是“茧居”到底是不是一种精神疾病?这样的疑惑来自书中所描述的种种让人难以想象的茧居行为,以及该群体能从日本政府机构申请到残疾证,并获得经济上的帮助,但又并没有明确的医疗证据来证明“茧居”是因为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引起的,或者说就是精神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

不过,恰恰是这样的人间疑惑,凸显了“茧居族”们身上的复杂性,以及对这一群体施以援手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

在看石川清这部“援助手记”之前,不会想到世间居然有人能在家里呆上十几二十年,其中还有从中学甚至小学毕业后就开始闭门不出的让人匪夷所思的案例。设想一下,假如你现在三十五岁(引言 p3 所说,茧居族平均年龄在 35 - 40 岁),等于有一半或者三分之二的人生是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度过的,而能接触到的人只有最直接的亲属(比如父母)或者石川这样的援助人员。而根据书中的数据,日本国民中每 100 人中就有 2 人是(或者是潜在的)茧居族。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相当庞大且让人担忧的数字。

石川作为记者,在机缘巧合之中和茧居族有了接触,然后开始了自己的茧居族援助人员生涯。从 1990 年代末一直到 2010 年代,在二十多年的援助生涯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热情,为这个群体提供帮助。在这部笔记式的作品中,更印证了“茧居族”群体的复杂性。

例如“诱发”他们筑“茧”的原因,外在可能是在学校受到霸凌,在职场因为工作失败被批评,可能是来自父母有意无意施加的压力(溺爱也是一种压力哦),也可能是对某种自身身体特征的自卑(p8 敏幸对自己头型的不满,p85 太郎对身高的焦虑),当然也确实有因为精神上的抑郁或者焦虑症而引发。各种各样诱因,让他们主动切断了与外界进行正常沟通的那座桥。

而且茧居的形式很多,有的人会认真做自己喜欢的事,有的人什么都不干,有的人会偶尔出门买买东西,也有整天沉迷于游戏的人,但绝不是说所有的茧居族一定会抱着手机或者电脑玩个不停。

对“茧居”的表现形式,石川清也按照自己的方式予以分类,从轻度到重度地称为:个性派、独特派、英才、天才。每个群体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相对应的,石川认为采取的援助方式也必须有所区别,这也就给“茧居族”援助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庞大的工作量。除了日常的到家中拜访(每年家庭访问超过800次),还有可能花上十天半个月甚至几周时间,陪伴受助者到国外旅行,甚至还有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和带着刀的潜在暴力行为者进行安抚沟通:2008 年,茧居族真治受到“秋叶原无差别杀人事件”刺激,拿着刀跑到涩谷,准备模仿凶手实行伤人,最终被石川成功劝阻。相信每个读到这个故事的人,都会为石川捏上一把汗,这活儿的难度真的快还需要点专业的谈判专家的口才和技巧。

“茧居族”援助工作不好干,因此石川清也特别提出了政府和相关机构在其中应起到的作用。但相对于永远显得庞大的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体系、援助机构总会显得不足,财政能力也永远是有缺口的。而像日本这样以求助、麻烦别人为耻的民族性,更让需要走出门去申请福利和援助的制度显得“荒谬”——如果我能轻轻松松走出门和别人顺利沟通交流,那还算什么茧居族?

这种不愿意麻烦外人、看重面子的心态,还牵涉到另一个数量翻番的群体在其中所受到的“间接伤害”,那就是茧居族的家人。有看到采访说,如果受访者的家人是茧居族,他们会以此为耻,对此避而不谈。另外就像很多人实际上并不知道抑郁症患者到底是怎样的,很多父母亲属对突然“茧居”的孩子也充满了困惑和无助,只能在满足其生活需求的前提下,苦苦寻找能帮助它们的机构。

作为茧居者仅有的能依靠的对象,一般来说家人是不可能弃之不顾的,于是陷入一种无止境的漩涡,直到拖垮家中的每个人。书中171页有一句就说,顽强的中产家庭还没有过完两代就会轻易崩塌。

“茧居族”由英文 cocooning 翻译过来,由美国人 Faith Popcorn 在 1992 年出版的《爆米花报告》(The Popcorn Report)首先提出。“茧居族”的日文是“ひきこもり”,其音译“hikikomori”在 2010 年被收入《牛津英文字典》第 3 版,因为这在发达国家已经是共同面对的问题。原因不难理解,除了巨大的生活压力之外,近年来发达国家愈发严重的老龄化、低生育甚至负生育率,让“茧居族”带来的社会影响也愈发强烈。

比如,石川清注意到,日本学生年龄的人群数量在降低,而不上学的人数却在上升,其中可能就包括有茧居族存在。另一方面,年轻的茧居族在逐渐老去,他们能“啃”的老人在逐渐死去,这样一批人的人生最后会走向何方?七、八十岁的年迈父母与四、五十岁的无业或茧居的子女在一起,真是非常让人担忧。2021年日本学者、大阪大学教授川北稔就写出了《80 / 50 两代相缠的家庭困境》(台译),重点关注的就是这样的茧居家庭。

还是在前面提到的采访中,一位供职于猎头公司的受采访者就说,如果你的简历中几年的空白,这会给公司造成不好的印象,基本上很少会雇佣这样的人员。而且公司还会担心茧居族有伤人或者自伤的倾向,也会给雇佣方带来麻烦,毕竟在一般概念中,“茧居”还是会和精神疾病画上很多连线。

其中因为经济危机、企业倒闭等原因,在四、五十岁失业后无法找到工作,只能选择茧居于家中的人,已经有被称为“新茧居族”。

但让人感觉温暖的是,石川清对茧居族始终抱有乐观的态度,他认为,这一群体缺少的只是一种“刺激”,如果能通过长期的接触,巧妙的沟通技巧,各种形式的交流和陪伴,鼓励他们走出那个小小的“茧”,换一个让他们安心的环境(比如外出旅行,换个居住的地方),茧居族还是很有可能变得和正常人一样的。

关键在于,当他们走出去后,如何弥补上这一段缺失的空白和经验,这是比让他们“走出来”更长久的任务,更需要援助人员、相关机构的耐心、细致和谨慎,因为冒进紧逼的结果,很可能是把“茧居族”变成了社会的“弃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