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饮食与中国文化读后感锦集

饮食与中国文化读后感锦集

《饮食与中国文化》是一本由王仁湘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元,页数:6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饮食与中国文化》读后感(一):饮食滋味 历久弥香

这本讲述中国人千年饮食文化记忆的书籍真得很让人欣喜,比之《中国食经》、《饮食文化辞典》这些书,这本书最大的特点不仅是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而且缱绻着一股历久弥香的人文食香。 作者王仁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他以优雅的文笔带着考古学者的严谨为我们奉上了藏在考古现场与丹青芸帙里的悠远滋味。 从远古文化、五味调和到岁时饮馔、酒中三昧,最后到古代饮食观、食功论,作者王仁湘仔细考证其源流变迁,将远古火食传统、四季食材、疱人(厨师)、药酒茶仪等有关饮食的各种方面精彩纷呈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 饮食一开始是为了填饱肚子有能量干活生存,但历经千年,甘食甘饮就不仅仅是口腹之欲了,千年沉淀,千年继承与创新,早都让一饮一食间弥散出文化的沉香和人间的清欢。 当吃不再仅仅限于吃,那就会追求享受,舌尖的美味是古人今人的统一。古人今人都讲究饮食的滋味,因此便有了五味调和。跟西餐比起来,我们中国菜的优势在于独特的文化传统,精湛的烹调工艺,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所有菜系的厨师们都是在五味调和的原则下努力丰富着食谱。 除了技艺方法以外,原材料的丰富也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的菜谱能够如此丰富就是交通解决了地域问题,科技推动了蔬果在非时令季节也能诞生。不过,因着四时七十二候的传统,我们继承了古人的岁时饮馔,春节包饺子元宵、清明包青团、端午吃粽子、重阳分糕点、冬至做馄饨……春夏秋冬皆有酒茶,我们与古人一样,在不同的时节用不同的饮食寄托自己的希望,抒发自己的情怀,享受自然的乐趣,品味多变的人生。 非专业人士享受美食,专业疱人为我们打造美食盛宴,食味者品其鲜香,乐趣者添其滋味,传承者记录为经。草木清香经人之手与烟尘火炭等一同打造出人间的至味,绵延出属于饮食的理论、礼仪、艺术…… 比之绘画、雕塑、音乐这些高雅的艺术,饮食艺术初看粗糙,实际深奥。这种艺术不仅包括视觉,味觉这些感官方面的,还有属于思维层面的,既有享受,也有宣泄,能不知不觉将人的心理导引至一种味觉审美的高境界,在精味、悦目、夸名、美器、佳境、雅兴、绝咏和妙喻中展现出独属饮食的绝妙风华。 饿了吃饭,渴了喝水是我们的本能,千年的文化让饮食不单单有有这些功能。就像钱钟书先生在《吃饭》一文中说,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联络感情、谈生意经等等,那就是“请吃饭”了。这就是直白的用饮食之礼来调和人际关系,除此之外,还有祭先礼神、安邦睦邻、养性健身等作用。 《饮食与中国文化》这本书讲得非常全面,以前很多看过的人文典故,诗词歌赋等换了饮食的角度,多了一层烟火红尘之味,在另类的新意中让人倍觉亲切、熟悉。

《饮食与中国文化》读后感(二):饮食与中国文化:考古学家带你考古美食,一起感受舌尖上的历史,学一门有滋有味的学问

作者王仁湘是一位考古学家,这样的身份来研究饮食,绝对值得期待。

这是一本考古饮食的书,把饮食和历史相结合,历史不会枯燥。这是一本有趣的书,书中没有呆板的数据和枯燥的考古报告,而是用古诗、故事和趣闻描绘出雅俗共赏的人间烟火。

本书作者参考了240部文献,用四年时间打磨而成。书本装帧精美,全书640页,在卷帙浩繁中嵌入古色古香的插图,把一部舌尖上的历史娓娓道来。

本书兼具工具和闲书的双重价值,书中罗列出大量和食物有关的菜肴、诗歌、名人、典故。爱好考古、爱好历史、爱好美食的读者必定不要错过。

推荐理由之一:有趣的史料

1、古代中国一度盛行用餐叉吃饭,为何后来用起了筷子?

2、商纣王残暴无度,竟是用青铜器饮酒所致?

3、中国有一种烹饪技术,为何是以烹调盛名的法国而没有的,甚至连概念都没有?

4、大臣早上吃了几个鸡蛋,乾隆为何大呼奢侈?

5、早朝是件苦差事,百官上早朝为了不挨饿都带什么食物?

6、被苏轼称为“人间绝无此味”的,竟是一碗萝卜羹?

推荐理由之二:刻在历史印记里的俗成

1、中国的菜系经过三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现在公认的八大菜系,书中详尽了它们的形成和特点,通过这些乡味即可了解不同地区在吃什么、怎么吃,亦作为专业的谈资。

2、中国人喜欢以多彩的饮食活动来体现节日气氛,对节日的理解都表现在饮食里,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过年吃饺子。。。。。。书中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些自然法则的节气中,介绍了属于各自的风味饮食,以及不同饮食带来的象征或寄托。

3、古代服务行业的地位普遍低下,但是厨师可以官至宰丞。在古人眼里做菜是一门哲学,就连老子都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书中论及了历史上的食官、庖人和食经,还告诉我们“君子远庖厨”的真正含义并不是:君子就别进厨房。

4、吃白切鸡配蒜蓉酱、吃烤鸭配甜面酱、吃叉烧配蜜汁酱,这些搭配并不是新式吃饭,而是古为今用。文中告诉我们“一肴配一酱”的吃法是怎么来的。

推荐部分仅是书中一角,作者对五味调和、茶道酒令、吃的艺术和礼节、古人的饮食观等,都有精彩的描述;书中还穿插了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吃货”。

人类是在不断开发食物资源的过程中得到进步与发展,中国饮食文化悠久而发达,在世界饮食体系中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在被《舌尖上的中国》刺激着口腹之欲的同时,也可以静下心来,读一读这本《饮食与中国文化》,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看人类如何从无滋无味到有滋有味。

《饮食与中国文化》读后感(三):饮食为什么不能不讲“礼”?

《礼记》有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这意思是说,礼仪制度和风俗习惯始于饮食活动。饮食活动中的食礼,就是饮食规范。

唐代崔融的《为韦将军请上礼食表》中说,“饮食之礼,圣贤所贵,以奉君人,以亲宗族”。这道出了文明时代食礼的根蒂。历朝历代的人们都延续对《礼记》等古籍强调的礼乐的尊重(虽然礼乐本身有所调整),而这必然是以食礼为基础。

考古学者、文化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王仁湘在所著的《饮食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根据文献记载,在我国古代最迟在周代,饮食礼仪就已经形成为一套完善的制度。相关的食礼在之后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完善、改善。

周礼中的食礼,而今可以通过散见的古籍而得出,比如,《韩非子》里说,有些食物味道并不美,但因为祭祀必备,所以也不可拒绝。贾谊在《新书》里说,周武王做太子时很爱吃鲍鱼,但姜太公就是不给他吃,理由是鲍鱼从不用于祭祀,所以太子不能用不合礼仪的东西充饥。

食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宴饮礼仪。中国古代汉族居民的宴饮礼仪一般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互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品尝茶点;然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席中座次,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以下为四座。客人坐定后,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宴毕,主人导引客人到客人小坐,上茶,再到辞别。这些礼仪相当意义上延续到了现代,还加入了斟酒在客人的右侧,先主宾,再主人;先女宾,再男宾;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把头尾朝向正主位。《饮食与中国文化》书中引用了历代古籍对于宴饮之礼的介绍。

有意思的是,秦朝灭亡后,经过激烈角逐,刘邦成为了新王朝的首任皇帝。但因为周礼废弛已久,再加上汉朝开国将领多为草莽之辈,所以“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所以刘邦请叔孙通重制礼法,创建了一套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臣宴饮礼法。这一礼法也必然影响了大臣、世家家庭的宴饮。

宴饮之礼当然不仅仅包括如何迎候,以及送别客人,还有菜肴酒食的布置。按照《礼记》的记载,“凡进食之礼,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酱处内,葱渿处末,酒浆处右。以脯脩置者,左朐右末。”意思是说,带骨肉要放在净肉的左边,饭食要放在用餐者左手方,肉羹要放在右方;脍炙等肉食要放在靠近面前的位置;酒浆放在右边,葱末之类放远一点,如果有肉脯之类,注意摆放的方向,不能颠倒左右。这些礼仪很明显并不是虚礼,而是为了取食方便。《礼记》还有食器饮器,仆从端菜的方式,重点菜肴的位置等礼仪的记载。

待客宴饮,当客人是长者时,主人或其他客人酌酒时须起立,离开座席面向长者拜而受之。长者表示不必如此,少者才返还入座而饮。如果长者举杯一饮而尽,少者不得先干。《饮食与中国文化》书中说,古时如果侍食年长位尊的人,少者要先吃几口饭,这叫做“尝饭”,但又不能自己先吃饱完事,还要快些下咽,随时准备回复尊者的问话,谨防发生喷饭的事。

饮食活动常常是群体活动,无论是家庭还是某一社会团体内,所以在古代需要遵循既有的礼仪。《礼记》记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意思是说,同别人一起进食不能吃得过饱;同器食饭,不可用手;吃饭时不可抟成大团,大口大口地吃就有争饱之嫌;入口的饭不要再放回饭器中,别人会感到不卫生;不要长饮大嚼;咀嚼时,不要让舌在口中发出响声;不要专门去啃骨头;自己吃过的鱼肉,不要再放回去;自己不啃骨头,也不要把骨头扔给狗去啃;不要因为喜爱某一个菜肴而一直取食;不要为了吃得快些,就用食具扬起饭粒散去热气;客人不能自己动手去重新调和羹味,否则很容易;进食时不要随意不加掩饰地剔牙;不要直接端起调味酱来喝,等等。

《饮食与中国文化》书中指出,当代的老少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都承继了上述食礼的传统。

《饮食与中国文化》这本书最初出版于1994年,之后经过多次再版、加印,广受读者欢迎,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再次彩印推出。全书基于书作者长期坚实的考古与文献研究,从中国远古时期的古人从形成火食方式,说到五味调和、岁时饮馔,再言及古代疱人(厨师)等从事厨房工作的工种分工,以至茶道、酒道、食疗、进食方式、食礼、饮食观等方面。这本书的内容翔实,叙述通畅,揭示出中国人的饮食在相当程度上、全方位的延续了古代传统。

试举一例,在今天,一些潮流达人倡导素食。其实,中国古代就有素食之风。虔诚的佛教徒、梁武帝萧衍首创了素食法,不进食酒肉,不进食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渠等香辛料。素食之风在唐代发展到非常发达的水平。《饮食与中国文化》书中引用谈到了唐朝的崔安潜发明的素菜荤做的方法。唐代颜师古更是对素食进行了准确定义。到了宋代,城市里也有专门的素食餐馆;至于明清两代,素食发展为寺院素食、共同素食、民间素食三个支系。

(刊《长沙晚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