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康斯太勃尔的天空读后感锦集

康斯太勃尔的天空读后感锦集

《康斯太勃尔的天空》是一本由[英] 马克·埃文斯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耕雲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00,页数:1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康斯太勃尔的天空》读后感(一):一瞬永恒

在去往咖啡馆的路上,收到好友发来的微信图片,是经因了猛烈阵风后的秋日天空,整片云层均匀地裂成小网格,天空碧蓝澄明。走在初秋和煦的风中抬头看一眼蓝天白云,想起秋窗日午小院无人之意,手边一本《康斯太勃尔的天空》真是再应景不过了。

画册以时间为轴收录了康斯太勃尔1802年到1836年间的主要作品。画家早期有过多种尝试,如一些色彩浓丽大胆奔放之作。日落时分的红润天空、笼罩大地的迷人粉紫、余晖下蜿蜒的河流,宁静神秘之外似乎涌动着焦虑不安的情绪。而同一时期的夏季夜晚,淡橙色的明亮天空下是生机勃勃的绿色原野,天地不语一派安闲。1820年,康氏画了《汉哈姆的村庄》,以四分之三的比例描绘天空的肌理,透明的蓝和粉调的云,原野里安逸的牛和劳作的农人,光从画面的一侧照进来,光影流动......画家在那一刻说不定在感叹善万物之得时,心里又或许涌动着满满的幸福,希望时间可以静止。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画家开始专注于天空。当其时,现代扬气象学方其发轫,康氏在画作背后详细备注日期时间和当时的天气状况,因此作品几乎可与气象记录相互印证。这些画作从整体看,即如后来莫奈的干草堆系列一样,有了强烈的时间感。一如杜诗,单独看则一时一事,加在一起就是流动的历史。风雨雷电,明亮阴郁,奔腾静止,都曾是真实不虚的存在。东坡说自其变者而观之,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画家运笔如飞,努力抓住那些一瞬,笔落处,一瞬永恒。凭借这些作品,康斯太勃尔奠定了其英国最伟大风景画家的江湖地位。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看到一幅画或一张照片而动了去某个地方的念头?画册里首次看到汉普斯特德这个地名,百度说它是一个大型而古老的伦敦公园,是伦敦的至高点。正如康氏一系列作品中表现的那样,丘陵、河谷、瑰丽的夜晚、暴风雨中的日落、盛夏的明丽,无不吸引着我。时光流转,那片荒野是否依旧如斯美丽活泼而又生机盎然?

二百年,不长不短,遇或不遇,康斯太勃尔就在那里。

《康斯太勃尔的天空》读后感(二):时代的先驱,自然的拥趸

艺术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19世纪的欧洲画坛出了一个康斯太勃尔可算作是一个异类,一个在画坛独立拼搏开创出气象画流派的大师。了解了康斯太勃尔后,知道其经历和梵高类似,年幼时家里都是希望他们成为一位牧师,然后又各自喜欢上了绘画,且是幼年学画,有专职画师教授,富有天赋。为今后的绘画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幸运的是康斯太勃尔有家里的支持,供其学画,而梵高只有弟弟的欣赏力挺。康斯太勃尔学习期间大都是临摹前辈绘画,或者是绘制人物肖像,如果康斯太勃尔就这样一直下去,画坛不过是又多了一个平庸的画家罢了。但康斯太勃尔说不,他拒绝这样单调的习作,不喜欢城市的风情,越发的喜欢乡间田原景色,喜欢大自然。究其原因,想来一部分是幼时画师的影响,乔治•博蒙特本就是风景画画家,教习康斯太勃尔期间为其打上了风景画的烙印;另一部分大约是其天性使然,亲近自然。

他说:绘画是一门科学,应被视为一种探索自然法则的科目来学习,风景画应当被视为自然哲学的一个分支。当时,气象科学开始出现,康斯太勃尔本是自小乡村长大,对天空和气象有着丰富而切身的认识和理解,气象学的知识也已经相当超前,在他的绘画里,更是有其丰富的体现。康斯太勃尔把气象融入绘画,天空和自然有了律动和生命。借用当时人们对康斯太勃尔画作的评论,1828年《汉普斯特德荒野:支脉山池塘》:“一幅丰富多彩的作品,刚刚下完雨,还留着几朵轻快的云,让地面照出一块块的光和影子,远方闪亮的说明是无法比拟的。”“被赋予了生命的气息,它们起止是清新爽朗,简直是活力四射。”

绘画,简单的说就是模仿。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对自然的模仿,但要表现出主要特征、重要观念,比实际实物表现的更清楚完全。在康斯太勃尔的绘画里,看到的更多是对自然的崇敬,对自然美的彰显。观看风景画需要一点气象常识,需要一点对美的想象,需要打开我们一颗被尘封已久审美的心。借着康斯太勃尔的天空的画作,让我们迸发出一丝热切吧。

《康斯太勃尔的天空》读后感(三):康斯太勃尔的天空

喜欢抬头望天的人,无疑是幸福的。问问自己,有多久不曾看到卷云或星辰?是大气中的灰尘蒙蔽了我们的眼睛,以至于我们看不到天空的本来模样;还是嘈杂的世界欺骗了我们的心灵,以至于我们忘记了抬头望天?

一成不变或瞬息万变,静谧空旷或乌云密布,云卷云舒或暴雨将至,康斯太勃尔的天空,充满着勃勃生机。壮丽的落日,惬意的小鸟,诡谲的云团,绚烂的彩虹,这些都是康斯太勃尔的天空,恣意盎然,优美俊雅。作为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风景画家,康斯太勃尔用画笔和颜料,描摹出了最生动最美丽最丰富的天空,向大自然致敬,向造物主献上赞美。画家把他眼前的景色呈现在笔端,并与画作融为一体,让观者在观看画作时,仿佛依稀看到了抬笔作画的画家。他坐在天空下,望着远方。

康斯太勃尔的画作中,虽然有一大半直接描摹天空,且有诸多作品中天空的篇幅占到作品相当大的空间,但是天空下的人、物、景,依然是画家着力颇多的元素。于是,流动的河水,吃草的羊群,耕作的农民,归来的渔船,参天的大树,都在画家的笔下栩栩如生,自然灵动,获得生命。

这本新入手的《康斯太勃尔的天空:约翰·康斯太勃尔的绘画和素描》收录了康斯太勃尔75幅画作,每一幅都是美的享受。画家严格按照当天当地的气象景观,用高超的技法忠实地再现他所热爱的自然和身处其中的乡村,光影流转,情怀如一。时光在他的画作中定格,而我们的思绪,也随着他飘向那从未到过的远方。

艺术是直击心灵的。即使是艺术的门外汉,在看到好的艺术作品时,依然能够引起共鸣,从内心深处生发出同情心和同理心。在康斯太勃尔的天空画作中,我怀念的,是秋日被夕阳余晖染红的天空;我不舍的,是高原上抬手就能摘到云朵的天空;我晕眩的,是草原夜晚铺满银河的天空;我恐惧的,是死气沉沉被雾霾笼罩的天空。那么,你的天空呢,有什么样的风景,是什么颜色?

另外,《康斯太勃尔的天空》是一本24开的画册,排版考究,印刷精美,纸张精致,赏心悦目。更为难得的是,译者的翻译优美,毫无常见译文的佶屈聱牙,很好地交代了画作的背景、创作过程、画家的心得、各方评价等信息,帮助观者更好地理解画作。合卷,让人不舍,这大概就是艺术的魅力吧。

《康斯太勃尔的天空》读后感(四):永远仰望天空

风景画中有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不管你画的是草堆、还是教堂,无论画面要展现的是大海还是山丘,天空无疑都会是画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这么重要的元素,我们真的注意到了吗?在我大概并不精准的记忆中,中国画上的天空经常是大片大片的留白,它只是作为想要呈现的那个物品或景致的背景,不会去花费很多的精力去描绘;西洋画里油画、水彩都会展示天空的存在,但同样它们也都是把天空作为一个附属性质的存在。天空一直都在,只是,我们没有认真仰望。

马克·埃文斯的《康斯太勃尔的天空——约翰·康斯太勃尔的绘画和素描》为读者所展示的,就是各式各样的天空。他的画作里一样会有荒野有树木,有教堂有建筑,与大多数的画家不同的,是他着重关注的部分是天空。他曾经花费大把的时间仰望天空,去看它光影的变幻,看它游走的方式,看它每天所呈现出的不同与美好。有些时候,他的作品甚至就是天空。

这并不意味着康斯太勃尔只会画天空,在她的风景画作品中,其他景观往往也都是重要的内容,他不会为了突出天空而忽视了其他部分的绘画,而是会让两者达成巧妙的平衡。更有趣的是,康斯太勃尔对气象学的关注也融入到了他的画作中。试想二十一世纪的气象专家们对着一幅幅油画、水彩作品研究多年之前的气象变化时,一定会是个很有趣的场景。

对于画作、对于康斯太勃尔本人,本书作者马克·埃文斯都进行了简洁明了的介绍,他通过康斯太勃尔的生平把这位伟大画家一生与绘画结缘的历程展现出来。更多的还是画作,书中精致的印刷搭配画作的基本信息与简单分析,在大画家们看来不会过分炫技,在门外汉的我们看来也是恰到好处的解读。

我不懂画,凭着门外汉的直觉,我认为书中的每一片云、每一个角落的天空都是“活”的。在康斯太勃尔的笔触下,云彩都是带着流动的质感,仿佛下一秒它就会顺着风漂到书本的另一个页面。仔细去看的话,有些画作上看到的却又不再是云,而是一种色彩的感受,白色、灰色的是云,模糊不清的黑点是空中的飞鸟,画作下面含糊的绿是大风掠过的树木与荒原。而作者马克·埃文斯赋予这本书和对康斯太勃尔本人而言,都是一次继续仰望天空的契机。仰望天空,看云卷云舒,在低下头来对照书中的风景,这时我们也是另一种仰望吧,仰望康斯太勃尔和他留下来的奇迹。

《康斯太勃尔的天空》读后感(五):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

1776年6月11日,约翰· 康斯太勃尔出生在萨福克州东勃高尔特,后来这地方在他一生的创作中,一直是他灵感的来源。像许多热爱自然的人一样,康斯太勃尔有些像隐士,他不喜欢社交,可是他拥有几个好朋友,风景画家乔治·博蒙特男爵就是之一。1802年康斯太勃尔首次参加皇家美术学院展览,1819 年被选入皇家美术学院协会,当时尽管他艺术家的地位已经确立,但他的画价格低廉,他的艺术还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1824 年是他一生充满重大事件的一年。他的三幅画在巴黎展出,在法兰西艺术家中间引起了不平常的轰动。从查理五世那里康斯太勃尔接受了一枚金质奖章,对他的作品的巨大艺术贡献表示奖赏和承认。在里尔城展出中,他的作品获得了第二枚奖章。这三幅画中最著名的一幅就是《干草车》。1829年,康斯太勃尔被选为皇家美术学院的正式成员。这标志着他艺术生涯的最高峰。康斯太勃尔像一切具有独创见解的人一样,一直站在时代的最前面。在他的代,许多人把风景画艺术看成是次于人物画的。画家托姆斯·洛伦斯的事例就很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在康斯太勃尔被选入皇家美术学院时期,洛伦斯是皇家美术学院的院长。按惯例,新选入学院的人都要去挨个拜访美术学院的院士,衷心地感谢他们授予的荣誉。当康斯太勃尔去拜见托姆斯· 洛伦斯先生的时候,他遭到了冷遇。康斯太勃尔在艺术趣味上是一个自由派,在艺术家的实践中,他总是乐千吸收对他有价值的影响。在他的书信中,他经常称道对他有教益的前辈,而且用崇敬和感谢的心情提到他们。康斯太勃尔一直被认为是现代印象派之父,他第一个愿望就是要在他的画中重现自然光,在色彩和明暗转换上给人以真实完美的印象。他所获得的成功充分证明了他要求区别这些物体的丰富微妙层次。他的艺术声名在国内外赢得最广大、最持久的影响。康斯太布尔的风景绘画的重要意义在于他脱去了风景画传统上披着的神性外衣,大胆的冲破风景画的传统创作与审美原则,他作品中的自然是有氧气、有阳光和有生活气息的空间。康斯太布尔的成功,有时或许多少还有一些偶然因素,不过这个偶然则是画家在现实中对自己的艺术兴趣和生活境况自然顺应的结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