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文化寻味读后感100字

文化寻味读后感100字

《文化寻味》是一本由韩良露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化寻味》读后感(一):梦的基石

最近朋友们之间讨论移民的逐渐多了起来,美国、加拿大、澳洲这种说英语的发达移民国家是首选,欧盟等小语种国家也在考虑范围。大家都不是腰缠万贯的富翁,没办法选择投资移民,所以移民的首要问题是生存。技术移民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IT行业,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就需要考虑更多的问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曾经掀起移民潮,当时国内和发达国家的物质生活相差悬殊,人们往往不会考虑过多的问题,哪怕是在中餐馆刷盘子,也要好过国内的生活。牺牲自己为了下一代,对于很多父母来说是值得的。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新的移民一族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生存,而是社会阶层和生活水平的落差,是否值得为了下一代而放弃自己的人生?留学生毕业后,应该回到中国搭上GDP高速成长的红利马车实现中国梦,还是留在美国继续做着美国梦?

台湾女作家韩良露在《文化寻味》中的一篇文章《中产阶级移民失落的美国梦》中还讲述了另一种情况:若干年前台湾中产阶级移民到美国,他们都有着硕博学历的精英,为了儿女留在美国打拼,目的是为了给子女更好的教育、更光明的未来。他们及他们的子女像过着双重生活,上班上学时面对美国社会,回到家则过着如贫民窟(ghetto)的生活。他们对子女期望极高,却常常发现子女们在美国成为“不入流”的人,考不上大学,没用工作和社保,靠打零工生活。阶层的坠落,恐怕是移民和准备移民的人未曾想到或考虑过、也不愿看到的问题吧。

许知远称韩良露是“江湖百晓生”,倒也不为过。《文化寻味》里设计到的话题涵盖文学、历史、电影、经济、政治、美食、宗教等方面,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晓。书中依稀可见韩良露年轻时的影子:她虽然生长在一个环境良好的家庭,却不是一个乖乖女。她叛逆地逃课、逃学,认识了不少文艺界后来的的名人,而课业依然保持优秀。不用担心经济来源的韩良露如大侠一样拍马走天下,活得恣意而任性。如同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韩良露后来遭遇家中变故,她以几年时间靠自己的勤奋和能力还清家中债务并实现财富自由。

真是令人羡慕的潇洒人生啊!

有着这样成长背景的韩良露,目光与眼界都要比一般人宽广得多。所以对于移民有着独到的见解:今日即使美国还是世界舞台的中心,完成美国梦的平台却不一定在美国。韩良露举了一个例子,某家的大女儿移民时已经高中,小女儿才念小学,明显年幼的妹妹适应能力要好过姐姐。但长大后却与众人的期望相反,姐姐因为懂得中文而跻身中产,在学校成绩优秀的妹妹却只得勉强找了一个薪水不高的文书工作。

对于个人来说,拥有的资源越多,机会也就越多。很多人只看到了美国资源,而忽略了原乡的资源。原因可能是因为要融入当地社会的迫切感,也可能是因为在原乡经历了太多的噩梦,想要与之一刀两断。父母们的初衷总是好的,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跟随阶层的流动向上走,然而却忽视了阶层流动还有另外一个方向。子女们阶层的堕落,使得父母的牺牲和努力似乎成为无用功。

今年的趋势也印证了韩良露的判断,越来越多的人在成功移民之后,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回到中国来投资、工作。他们大多是成年后才通过各种方式移民的人,又或者是虽然生长于美国,但乐于接受中国的文化和语言回到原乡探索。

借用台湾另一女作家三毛的诗《梦田》,

每个人心里一亩 一亩田 每个人心里一个 一个梦

无论是何处之梦,都有相似之处,即通过个人的努力,就能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庞大的构想由一块块积木组成,每个人的成就与梦想的实现才是重要的基石,如此无论是“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还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皆可成真。

《文化寻味》读后感(二):读韩良露《写给爱情的三封花笺》后的碎碎念

论文写不下去,焦灼不安。翻开书,从真实温暖的文字中寻找到一种久违的安静。 在《写给爱情的三封花笺》这篇文章中,作者韩良露用三封花笺书写了人生三个阶段的爱情,进而产生阐述了三个不同时期的爱情观点。 正如作者说“少年的爱情,诗人说像临水照影的春日水仙,爱的是清纯的倒影,寻找的是自己身上失落的部分,爱的根扎得不深,没有太多的人事纠葛,也经不起太多风雨的摧残,但娇弱水仙的爱情却留下永恒的幻影,传送着爱情的初恋神话。”少年的爱情永远地定格在“迷惑的青春之眼”。初恋的羞涩让人每每想起就会嘴角上扬,是永远的甜美回忆。时间久了,就分不清楚怀念的是初恋,还是当初年少懵懂的自己。也无须分得太清。 人到中年会有太多必须承受的生命之重和生命之轻。也许是工作上的“更上一层楼”与“后浪推前浪”的压力,也许是生活中柴米油盐和一地鸡毛的琐碎,也许是儿女升学的艰难和父辈老去甚至离开的心酸无奈。曾经甜蜜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爱情也会面对严峻的考验。“中年的爱情,小说家说像盛夏的荷花,荷花的根深深扎在复杂的人间,爱欲的道场上贪嗔痴慢疑五毒具足,在缠根绕茎的红尘污泥中呼吸着,带着令人窒息的情爱渴恋,直等道成肉身,如佛陀涅槃一般开出粉红艳荷,再以肉身得道崩毁成残荷败叶,回归莲叶田田的永恒人世混浊。”当爱情变成情爱,人似乎成为由欲望支配的机器,在光怪陆离的尘世喧嚣闹腾,不知停息殊不知世事无常,一切均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 几近而立之年,但对时间的概念总是很模糊,特意百度了一下才明晰“中年”的年龄范围在45岁至59岁之间,于是坦然欣喜地接受了我还是年轻的青年人这一事实。“道成肉身,爱别离”应该也是青年人面临的危机。早已经过了青涩稚嫩的十七岁,往前看往后看都是压力。毕竟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大多数人都会给我贴上“大龄未婚女青年”诸如此类的标签。在标签化的时代里,婚姻、爱情和年龄之间关系过于暧昧。有的人说适合恋爱的不一定适合结婚,能够托付终身的在恋爱时可能又不够浪漫。没体验过从恋爱到结婚的整个过程,所以关于这个说法我不好妄加评断。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关于爱情会不自觉地考虑更多因素。这是成长带来的世俗吧。我努力的让自己少一些俗气,说实话这个很难。再也不会像少年时因为一个男孩子写字好看、学习好、篮球打得好……诸如此类的简单原因而小鹿乱撞,脸红心跳了。自己知道过了那个年纪,而这种认知本身就是标签化的结果。现在,对待感情很难开始,却可以很快结束,似乎连悲伤的时间都很短暂。套用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成年人之间的告别都是无声的。”也许是看过了生活中关于情感的太多欺骗与痛苦,不再相信最初的美好了吧。成长亦如破茧成蝶,虽然拥有了广阔天地的自由,但也面临更多地危险和伤害。飞翔的蝴蝶会不会在深夜驻留在花朵上时怀念茧里的安逸与温馨呢?就像我们怀念初恋,怀念青春。 在第三封信笺中作者写到“老年的爱情,散文家说像晚秋菊花,不畏岁月的清霜。傲然挺立于秋冬的风雨中。平淡繁蕊的花容展现出爱情的高洁,清雅的花香在人生的冬夜飘荡。有一天,当一切烟消云散,我们仍然可以用菊花布置爱情的灵堂。”爱情的最终目的是陪伴吗?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是有情人无以言说的伤痛。生离尚且可把希冀中的美好寄托于未来,但死别只能硬生生地留一人去忍受割裂之后的生活中所有的空洞、虚无、寂寞、孤独。 择一城终老,携一手白头,从此两人三餐四季,朝暮相依。这是对生活、对爱情最朴素的向往。可是生活毕竟不是童话,那些未知的风风雨雨的确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我承认自己是其中之一,也清楚让我胆怯的原因是在自我认知中那些繁杂琐碎、鸡飞狗跳、欺骗伤害在婚后生活中无法避免,无一例外。如果妈妈看到这些文字会对我说“一代一代就是这么过来的”。虽然我会选择沉默,但我会在心里反驳“我有权利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 依然相信爱情,相信未来的某一天会出现一个人让我有勇气和他一起面对婚姻生活中起起落落,沟沟坎坎。

《文化寻味》读后感(三):世界仿佛是一本百看不厌的生命之书

《文化寻味》是台湾作家韩良露“人生三味”系列作品中的第三部,比之第一部《良露家之味》谈论家庭的美食与亲情,第二部《台北回味》谈论城市的今昔变迁,这本《文化寻味》,其视野在全世界,韩良露曾说,世界仿佛是一本百看不厌的生命之书。

韩良露乃台湾文坛一奇女子,她一生快意,活的丰富而尽兴:少时闯荡文化江湖,从诗歌散文到影视剧本,接连斩获大奖,声名斐然;后与夫婿全斌居游世界,一边游学一边写书,享受了近十年逍遥时光;后返回台湾,成立“南村落”公益组织,举办了上千场公益活动,融合节气美食与当地风情,分享“慢食乐活”的生活美学。她的文字写尽一代才女最精彩的人生细节,藏着代代传承的人间情味。

《文化寻味》收录了韩良露在五十到六十岁之间断断续续写下的六十篇散文作品,或许是因为年纪渐长,她看待世事人情愈发透彻,谈论起文学、电影、旅行,乃至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等也得心应手,可谓“信手拈来,尽是文章”。《文化寻味》台湾版书名为《文化小露台》,在书中,韩良露曾解释过“小露台”的含义:小露台是她平日里放松的时候,喜欢呆呆地坐着的地方。在那里,她可以什么都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作为一个作家,写作本是韩良露的主业,就像是一栋房子里的“主屋”,而闲暇时分,她说自己仍需要有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的自由,所以姑且将这些文章命名为“小露台”式的文章了。

本书共分为四个章节:“美和文化是我们的命运”、“不只是流动的飨宴”、“思考时感觉到地球转动”和“七十年代,回头看见我”。

在“美和文化是我们的命运”中,韩良露书写了她对一些文学、艺术、电影、昆曲作品的欣赏与见解。章节名“美和文化是我们的命运”大概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的作品《伊斯坦布尔》,帕慕克曾说:“伊斯坦布尔就是我的命运”。在书中,韩良露细述了帕慕克这位极为特殊的、生于东西文化的交界的作家,帕慕克的作品中常常透露出东西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可这一切又是他无比热爱的东西,伊斯坦布尔是他无比热爱的城市,是他的性格、命运所在。我想韩良露或许也感受到了这种强烈的情感,她曾和帕慕克有一次会面,深觉帕慕克是一个很有趣的作家,在任何聚会的场合,虽然也参与热闹,但又无时无刻不在冷静地观察。韩良露也无时无刻不在观察,她读万卷书,也曾行万里路,她将走过的城市、山川,见过的人,读过的文字,都融进了她的生命里。

“不只是流动的飨宴”的章节名让我联想到了海明威的作品《流动的盛宴》。海明威将巴黎这座城市比作一席“流动的盛宴”,而韩良露也将自己走过的城市汇集成篇——她热爱这些城市。韩良露曾自诩一生中有两大爱好:观察天上的星象,收集地上的城镇。她去过全世界上千座城市旅行,她又不仅仅是去那些城市旅行,她去那里生活,去结识当地的朋友,去深入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与文化习俗——仿佛在与一座座城市谈恋爱。而移民到一座城市,就仿佛与这座城市结婚。比喻奇绝。

在“思考时感觉到地球转动”一章中,韩良露对一些国家的文化现象、经济制度、城市规划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韩良露是一个有真实生活阅历的作家,很多人熟知她谈论文学、电影的能耐,但连房屋税都可以谈的头头是道,不免太过了。或许,韩良露最有魅力的地方就在于她的生命力,很多文坛上的大家都十分推崇韩良露,如舒国治认为韩良露有一股很独特的生命力,几乎只能存在于侠女式的人物中,她敢闯敢为,很多事情别人觉得很困难,良露一出马,好像就立刻没什么大不了的了。蒋勋也曾撰文谈起过韩良露,说韩良露有一股巫师一样的狡黠感。

从“七十年代,回头看见我”一章中,我窥探到了韩良露这种生命力的来源。在这一章中,韩良露集中谈论了一些自己青春时代成长的经历。于是我们看到,她成长于一个给予她高度自由的家庭中,她读书的时候不是那种规规矩矩的小孩,会旷课,和不同的男生谈恋爱,但难得的是她也一直在广泛地读书,读课本以外的书,见识各种各样的人,自觉地汲取文学与艺术的营养。读书之余,也参与社会事务,举办电影艺术节,制作纪录片等等。及至她的家庭陷入经济困难时,从小养尊处优的她,居然也毅然挑起家庭重担,几年间还清了家里的债务,还小有积蓄。不得不说,韩良露仿佛一个传奇。

无怪于许知远曾经将韩良露比作“江湖百晓生”——“早年闯荡文化江湖,到处逢场作戏,只为二三十年后可以说,我在场、我知道、我记得的故事。”《文化寻味》就是韩良露的故事,韩良露的江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