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辫子与小脚》的读后感大全

《辫子与小脚》的读后感大全

《辫子与小脚》是一本由[法] 佚名 绘 / 韩炜炜 编著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80,页数:3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辫子与小脚》读后感(一):图很好;注解做得不够;书名扯了后腿

分三点来说:

第一,图很有意思,跟《北京民间风俗百图》一样,都直观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第二,注解不够好。引用《都门竹枝词》之类的文献作为旁证是很不错的,但更多时候,注解给人的感觉是,该注的不注(比如注解里的标题跟画上的题跋是同音不同字,却很少解释到底是异体字还是绘者写错了),不该注的却注得非常起劲儿(比如说“缸”的时候,真的没必要解释缸是“盛东西的器物,圆筒状,底小口大”,看书的人应该都知道什么是缸吧)。

第三,书名欠考虑。其实直接叫副标题的“清都风物志”就不错,本来画的就是清代北京的风土人情,编者也在序里说神往老北京生活。可能编者觉得“清都风物志”干巴巴的不够活泼,所以想选出两样代表事物来作为标题,但哪怕叫“面茶与茶汤”之类的也好,偏偏莫名其妙地叫了“辫子与小脚”,实在让人费解。实际上这些画作中并没有直接表现辫子与小脚的,而且辫子和小脚这两样风俗,一个很有争议,一个完全是陋习,取这么个书名,没有代表性不说,还很容易让第一眼看到这个书名的人以为这是一本批判旧俗的作品,仿佛画里那么丰富鲜活的生活百态都不如广受诟病的辫子和小脚更能代表北京风物一样。

总体来说,这本书单看看图还是不错的,可以把它当成一本画册赏玩。

《辫子与小脚》读后感(二):辫子与小脚

看古人穿衣吃饭,知岁时迁变

观市井日常琐屑,识人情往来

法国无名氏绘制的一组京都的生活图,在清朝的时候,有市井民生,各行各业,三教九流,也有皇孙贵族,锦衣怒马,亦有朝廷定制的各等级官员的朝服,命妇的朝服,也有寻常妇人的日常,或走行于大街小巷,或是牵儿带女,或是穿针引线的寻常生活。

在每一幅图的下面都做了详细的解说,有出处,还有在各地的一些地方的方言,或者是在当时的流行语言等,在了解了图中的物件等,还可以知道这些物件的出处,还有有趣的一些故事等

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那个时候的人间烟火,那个时代的芸芸众生与士农工商

一本清都风物志,看尽世间士农工商各个风情,在画中,感觉那个时代的风情

彩色绘制,各色的包罗万象

王孙贵族,他们的出行,都会有官位等级配备的仪丈,而这些全是有一定的定制的,国家对于这些的规定都非常的严格,不能逾越

坐轿子,平民百姓,以及各级的官员,还有公主等,都会有一定的规定,包括朝服等

以前看电视或是小说的时候,看到说谁谁的几品官员,家里的建筑却是因为什么而让人给举报了的,然后获罪了的,可见在当时的法律是如何的规范的,不像现在的时候,你有钱你什么样的房子都可以建都可以买都可以住,在古时代却不是那样的,在京城这样的政治中心中,连你住的地方都有一定的墨守成规,有些地方你不做官,即使你很有钱也是买不到房子的。

如一本百科全书,在那个长辫子的时代,徐徐的向我们展现出京都的特色,通过过外人的笔画,一笔一画的勾勒出清时的风土人情

如果不翻这书,我还真不知道,原来纸元宝是可以买的啊,那个时候的货郎都是走街的吧,没有固定的摊位,全是移动式的生意。

我一直以为纸元宝是需要亲人亲手一张一张叠成的,因为印象中只有小时候,每到一定的节日全是家里一大堆一大堆的纸元宝,那个时候全是全员行动一起叠的。

原来还有卖鸡毛掸儿的

如此看来,在当时的闹市中,是何等的热闹,同时又是何等的齐全呢吃,穿,用皆是有之。一个都市的活力就是各行各业的叫卖声,号子声,开道声,引来的三六九等,三教九流,热热闹闹,洋洋洒洒,登上这个社会的大舞台,装扮着各自的社会角色,演奏着自己的独特音符。

那个时代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远去,但是,看着这一幅幅的栩栩如生的画卷,看着这世间的人间烟火,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热闹与详和,看着各色的衣服,各种的礼仪,感受着那几千年来的礼仪之邦带来的种种的千年延续下来的传承。无论是满族还是汉族,都有着各自的特色,衣,食,住,行,都有着千年的传承烙印。

《辫子与小脚》读后感(三):观辫子与小脚有感

相信不少人都像我一样有着深深的老北京情结,老北京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那一排排我们普通老百姓一度进不去的红墙黄瓦,不是皇家园林里秋虫的悲鸣,不是那些我们触摸不到的锦衣玉食,无价珍宝,更多的是市井中那一幕幕鲜活的生活场景,和那一声声儿充满京味儿的大吆小喝,卖缸盖儿嘞,桂花糕嘞。长长的大茶壶嘴儿中腾起的热气和那倒茶的伙计百变灵活的身手,那一头板凳,一头煤炉的剃头挑子,甚至是街上过来的衙役耀武扬威地横扫一鞭,也能带给我们一些回味儿。可惜,那个年代没有相机也没有录影,我们只能从幼时的回忆中寻找那些特殊的带着回忆的气息。 回忆,承载着多数人的情怀,相信没有哪个人不留恋自己的美好记忆。普希金说,一切过去了的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 所幸,法国这个不知名的画家,把我们祖宗的生活给鲜活地记载了下来。士农工商,他们的吃穿住行,在这里样样得到了展现。打八角鼓儿、数来宝、打十不闲儿、提猴儿、耍坛子,种种市井场景一应俱全。这个书中,还给我们展示了很多小吃,有的流传到了现在,像河捞、桂花糕、豌豆黄、五香豆、卤煮,有的很少见了,像鸡头、秋食儿等。相信现在多数年轻人已经不会使用杆秤,“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儿……你就是定盘的星”。秤杆上的第一颗星叫做“定盘星”,是秤砣与秤杆平衡的基点。其他刻度称为秤星,秤星的颜色必须是白色或黄色,不能用黑色,因为做生意不能黑心。事实上秤杆的每颗星都象征天上的星宿,而秤杆的尾端名福、禄、寿三星,用来告诫生意人少一两无福,短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古人的文化,一杆秤就够我们学习几日了。不是这本书,我几乎都要忘了什么叫“平升三级”(瓶生三戟),就是二郎神的那个方天画戟,三个插在一个瓶中,寓意平升三级。何况它还被做成风筝,又多了一层飞的更高的意思。 博物如果仅仅限于对物的追索,而不研究其背后的风俗和人情,就失去了其一大半的意义。这些图画的意义不止于表物,味儿可以通过物什传达,生活礼俗却要靠人物活动来体现。像丧礼,我翻着看了看,这个书中,丧礼的细节十分丰富,从报丧到男女服饰,还有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几乎没有机会见到的哭丧棒儿和灵幡。人物不外僧俗,这本书中的图画还表现了很多在京喇嘛的形象,以及苦行僧,化缘僧人的形象,我们都知道,清朝是十分崇尚佛教的,特别是喇嘛教,喇嘛官职化也是清朝的一大特色,通过他们的服饰和行动,我们可以窥见这一体制之一斑。古人是缘物寄情的高手,不管是丧礼中的哭丧棒,还是去庙里烧的大小物件,无不在以物传达着人情世故。 可能因为画者是外国人,所以,他对这一切都报以好奇的眼光,因此才能观察入微,画出他所看到的一切,身子包括了拣穷、拾大粪。这对我们来说算是所幸,如果是我们本土的画者,可能会因为司空见惯,而不去表现这些琐屑小事,致使错失很多对后人来说有意义的东西。世俗生活在博物研究中是比较薄弱的,而这恰恰是与我们的生活最相关的。 塞万提斯说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闻旧事保藏下来。这本书用当时的图片把那些难以寻觅的旧事记录了下来。

《辫子与小脚》读后感(四):一幅清末民俗风情图

清末,对中国人的记忆而言,应该是末代皇帝的慌张与无奈,以及百废待兴的期待。翻开《辫子与小脚:清都风物志》这本书,就像穿越到清朝末年,欣赏各行各业小人物的民俗生活。那些并不算太过浓墨重彩的画,却让我想起李碧华笔下《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还有当时年少在天桥下卖艺,拿着搬砖拍自己额头,血流满面、倒腾饭口的小石头。民俗文化,真的是一个太过真实的存在,它总是让人在不经意间,跟随着内心走进每一个时代。

神秘、独特,两个衍生自生命色彩本原的词组,成为构建清末的关键词。当时时代的发展,来的相当迅猛。因为之前的闭关锁国,“清朝末年”成了世界必须打开的一扇大门。中国的工业发展也是从清朝中期到清末,基本上没有迈开它“高贵的步伐”。当清朝的文武百官,还在纠结那些顶戴花翎的尊贵时,世界的等级已经因为工业革命的开始,重新进入了排序时期。

但是,无论外界如何发展,清朝老百姓的生活依旧是如此淡然。中国的人情社会结构,是构建起这个庞大的朝代民俗的重点。各行各业的小人物都在其职业特点的映衬下,彰显出当时社会背景结构的特点。

想说,画出这本《辫子与小脚:清都风物志》画的是个法国人,这本水粉画成的书,不管从哪里角度观看,都能看到当时上到王宫贵胄、下到贩夫走卒的内心世界。一个人最不能欺骗人的就是他的眼神,在这本书里,我看到这些从1800年前流传至今的“大人物”、“小人物”身上,留下他们对生活的理解,那些因为出身、等级、职业等等属性留下的理解。或趾高气昂、或低眉顺目,妥妥地一幅清末民俗风情画,让我在阅读中更好地了解到当时的时代风貌。

每个小人物都是构成社会发展的重要分子,在《辫子与小脚:清都风物志》这本书中无论是走马观花的看,还是细细品味的看,都能看到小人物的悲喜人生下,在社会结构中自我的修行。也许,对照书中所谓的“大人物”,这些“小人物”的存在只是为了填充社会的价值等级。但是,那些充斥在街头巷尾角落里的吆喝声,一起一伏间,响彻历史长河,让人不能抹去他们存在过的价值。世间风物好,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风情,在《辫子与小脚:清都风物志》这本书中,每个挣扎求存的灵魂,并不是孤寂的存在,朝代更迭只是时间的游戏,但掌握这游戏主动权的,却是这些真实存在过的灵魂。最终,回头望去,清末终究成了一幅画,那些民俗的风情都留在了这幅画中,任你细细品鉴,也从未更改过它留下的价值。

《辫子与小脚:清都风物志》的每一帧画作和解说文字,都是我们对历史记忆的填充。此刻,宁静安好。

《辫子与小脚》读后感(五):被影视剧误导太深?这才是真实的清朝帝都生活

“清宫戏出爆款”,被认为中国影视行业的共识。

据界面数据不完全统计,自1983年《少女慈禧》播出之后,中国至少播出了60部清宫剧。其中《延禧攻略》以单日播放量6.5亿,刷新了全网电视剧+网剧的播放记录。

电视剧引发社会对剧情、人物的热烈讨论,同时还带火了一大片IP,但剧中的某些场景还是与历史上真实的生活还是有很大差距。那个年代相机、录影尚没有出现、或是普及使用,我们只得从文字和绘画中小心翼翼的求证。

幸运的是,一位法国不知名的画家用画笔将京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记录下来(推测绘画时间在1800年前后)。士农工商兵,画册既有高贵的王公贵胄和满汉官员,也有走街串巷的游商小贩,社会各个阶层人物的吃穿住行在他的笔下一一展现出来。领读文化的新书《辫子与小脚:清都风物志》收录了这位法国无名氏画家绘制的水粉彩册,并参照原书中法文注释,对每帧图片进行精准详实地说明,详实地描绘了赋予老北京活力的人群。

与我们的视角不同,这位身处异国他乡的法国画家对一切新鲜事物感到惊讶和兴奋,细致入微地画出他所看到的一切,甚至包括了拣穷、拾大粪和缝穷等很多底层的老百姓。

例如,拉上用水车图。图中一名留着细长辫子的男子牵着拉满水桶的马车,挥鞭前行。据史料记载,清代乾隆皇帝用银斗测量各地泉水的重量,发现只有北京玉泉山的泉水最轻,所以将其泉水定为天下第一泉,并颁布禁令不让平民百姓饮用。每日清晨,西直门城门一开,第一个进城的就是从玉泉山来的皇宫的运水车。

这名男子的发型为何如此“怪异”?还要从清朝的建立说起。

清军入关建立清王朝之后,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权威,向国内强行推行满人的风俗,众所周知的就是强迫汉人剃头。书中“酒醉打架”“送喜盒”“送南酒车”中绝大多数男性的发型大多留着金钱鼠尾辫,这是尊重历史事实的。现在影视剧为了审美,不太注重细节,不论早期还是晚期,千篇一律都化妆为后期改良后的“阴阳头”,让观众误以为清朝几百年间男子的发型一直没有变化。

再看汉装妇人图。画中妇女头上插戴口衔珠串的金凤钗,身着上衣袄、下裳裙子外加背子。在汉服概念中,所谓衣裳是分开的,衣指上体之服,裳指下体之服。前面我们说到的“剃头”问题,在实行过程中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清朝统治者为了缓和两者之间的矛盾,便有了有“男从女不从”等一些列说法,指的是男子的衣着、服饰要遵从满人习俗,女子可以沿习明朝服制。

古人是借物寄情的高手。《辫子与小脚:清都风物志》所收录的图画不仅是在描绘人物,还在于以物传意。“秀才游街”“南方人打躬行礼”“酒醉打架”“小俚偷烟袋”“划旱船”等等生活化的场景,都可对清朝帝都的真实生活窥见一斑。

我对老北京文化有着很深的情结,也有幸在这座城市生活、工作,尤其喜欢这里的旧物逸文,而这位法国人的的绘画总能将我带入旧时的北京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