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北方以北》读后感摘抄

《北方以北》读后感摘抄

《北方以北》是一本由[英] 埃莉诺 • 罗莎蒙德 • 巴勒克拉夫(Eleanor R著作,低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8.00元,页数:4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方以北》读后感(一):维京人的自我认知

你是怎么找到美洲的?在格陵兰左转——约翰·列侬

同样是文学化手法的历史叙事,同样是介于虚构和非虚构之间,《伊利亚特》再好,荷马并不站在特洛伊视角叙事,苏美尔人的《吉尔伽美什》过于残缺,《埃涅阿斯纪》太富于政治色彩,而冰岛人留给我们的一系列萨伽saga的故事,更接近平民叙事。故事内容可能更意象,更偏向于口口相传。然而,这些要素决定了他是内生的、自发的、普世的,更贴近北欧的自身文化。也正因为如此,作者可以以萨伽故事为出发点,整合出北欧民族的历史叙事。

向北,斯堪迪亚维纳人人探索了北冰洋和俄罗斯,与萨米人文化进行交融; 向西,依次殖民了英格兰、冰岛、格陵兰、北美; 向东,塑造了罗斯基辅,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人绝不是所谓“纯正”的斯拉夫人血统; 向南,远赴罗马、君士坦丁堡甚至耶路撒冷进行朝圣、贸易、十字军战争

读完整本书,很多对于维京人的偏见显得可笑。类似中世纪以后,人们对埃及的解读,建立在知识考古的基础上。维京人作为“后来”的蛮族,或许并不比凯撒时期的日耳曼人更野蛮,而当他们在英格兰、布列塔尼、基辅建立王朝的时候,当他们建立丹麦法区,当他们试图融合萨米人、因纽特人、北美原住民时,他们可能比自己的邻居们更文明。

从阅读体验上来说,全书前半部分好于后半部分。前半部分更类似探险游记,而后半部分更多的是王侯将相的历史。非常好的一本维京人入门级的书。

《北方以北》读后感(二):北方以北(短评)

全书内容围绕着维京人的航海和萨迦中的北欧历史叙述,有历史记载也有神话传说,有文字刻录也有考古发现。

书摘部分:

海外抢劫对抢劫方构成的危险可能不亚于受害方。

维京人,这个词不是指一个民族或文化群体,而是指一种行为或行为的参与者。

生活在中世纪北欧社会的人们从不幻想他们全都是维京人。但他们属于共同的文化圈。

我们如何看待维京人,更准确地说,如何看待北欧人。

章节部分:

维京人向北到达北极圈以北,与游牧部落开展贸易、缔结盟约,接收游牧部落的贡品,娶部落的妇女为妻。

维京人向西挺进并跨越北大西洋,在格陵兰岛上定居数百年,还尝试在北美洲的外援安家落户。只是最后的结局,人是不是去了不知道,但楼肯定是空了,而且也毫无被痕迹的消失了。因为东方贸易路线的开通,以及欧洲爆发黑死病的缘故,在格陵兰岛的人遇到了严峻的问题却与东边来人有关,更准确地说,与东边不来人有关,导致了原来一度稀奇而珍贵的自然资源,如今却不再紧俏抢手。

维京人向东航行到罗斯,也既后来的俄罗斯大片土地所在,沿路做皮毛、奴隶和琥珀生意,直至里海岸边,乃至更远的巴格达。并和当时的拜占庭都有过交锋(这部分被归类在向南的范围)。

维京人向南进入温暖宜人的罗马、希腊、拜占庭、耶路撒冷,还参与十字军东征,加入君士坦丁堡的皇家贴身精英卫队。

感想部分:

时间轴上,全书也是经历了前前后后几百年的光阴,夹杂了各种被可能不够精确的记载以及各种光怪陆离的神鬼故事,变得扑朔迷离。总感觉被冠名为北方野蛮人称号之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就是他们了,但实际也并非如此吧。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活下去是第一要素,况且他们在政治不够发达的时候,武力解决一切就是手起“斧”落罢了。走,北欧神话看起来,用北欧南下攻城略地的气概。

《北方以北》读后感(三):北方以北:从野蛮到文明

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师记21:25)

在阅读这本《北方以北》之前,从来没有关注过北欧这个区域。就算偶尔翻地图视线也从未在这块区域上多做停留。但是,一个地方只要有人居住、生活,日积月累就会有文化生成,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故事流传。

北欧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身处接近北极圈的苦寒之地,再加上中世纪时的科技并不发达,农作狩猎靠天吃饭。身处北欧的维京人生活是极其困苦的,想要更好地生存,必然要向外界探索,走到外界寻找更多生存的机会。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手段温和,也有的充满了暴力与杀戮。

于是,他们借助自己造的大船,向海洋的另一侧进发,寻找其他的岛屿或大陆,或者通过陆地走向欧洲其他区域或其他大洲。于是,他们奔向了格陵兰、君士坦丁堡、英格兰、爱尔兰、俄罗斯等等。当然,也有人在向外探索过程中客死他乡等等,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传下来。

维京人身材高大,且长期身处苦寒之地,经常身披兽皮,长期与自然环境和野兽斗争,又让他们武力超群,驾驶战船远征。对有些地方采取的是烧杀抢掠的行为,难免留下野蛮的形象。而对跨海之隔的格陵兰,那边似乎比北欧的环境更加严酷,他们选择在格陵兰南方靠海的两处建立定居点,并安居下来。而对另外的其他地方,采取的是与那边的人民进行贸易或是宗教的形式扩张。因此,从这个演变的过程来看,不论是哪种形态都是维京人对外表现出的样貌。但却可以看出,维京人从野蛮到文明的进化,从没有信仰到依托宗教的这个渐变过程。

因为地域的原因,没有其他地区那样的文明,只有少量的文字记录流传了下来,书中称这种文体为萨迦。然而,这种萨迦并非是跟随在冒险者身边进行详实记录而形成的文字,多是以他人的道听途说,并填补上自己的想象一本正经写成。因此,这些萨迦反而更像是依据少部分的事实,而进行的文学创作。中世纪科技的受限,他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还很原始,认知自然也很狭隘。萨迦当中也会存在很多不切实际的虚构成分,甚至多部萨迦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这样的萨迦流传下来,若要以此考据出哪些内容为真,哪些内容为假,就不得不亲身实地去考察,并查阅大量文献以及留存至今的古迹与艺术作品等等,再佐以地理学、历史学,甚至生态学、宗教学的东西去去伪存真,试图以科学的、严谨的态度,多角度地还原一个真实的维京人形象。其实这样也好,过于详尽的记录,反而少了神秘感,这样真假虚实相间,反而为后人留下了探索与考证的乐趣。

这本《北方以北》就是考证的中世纪的维京人去世界的东西南北冒险之事。通过昔日古早的文字记录萨迦,再依据作者自己实地的考证,洋洋洒洒数十万言,讲述了各种不为我们所知的或让人感动,或让人困惑的异域故事。再加上译者优秀的译笔,文中多用四字成语或俗语,读来十分气势如虹。阅读着这样生动的文字,画面感十足,整个阅读过程就好像在看纪录片一样,随着作者的叙述的节奏,领略这处能够诞生《冰与火之歌》《魔戒》等宏大作品背景的异域之美。

《北方以北》读后感(四):北欧:从萨迦到历史

北方以北封面

从地理学角度出发,北欧包括瑞典、挪威、丹麦。这些国家位处欧洲大陆北端,领土范围大多属于温带和寒带气候,冬天漫长而寒冷,夏天短暂而凉爽。极北部地区甚至延伸进入北冰洋。寒冷的天气不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因此此地居民向着东南西北四方航海,以掠夺资源、贸易和征战为生,北欧诸国居民见诸史端时被称为“维京人”,即“海盗”之意。纵观中世纪欧洲历史,英格兰、法兰西、神圣罗马帝国、意大利、西班牙乃至拜占庭,这些国家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而反观北欧诸国,挪威、丹麦和芬兰,龟缩于欧洲大陆的一角,只在王朝纷争和宗教冲突的缝隙里显露出一鳞半爪,它们始终隐藏在神秘面纱之后,隐藏在北欧神话的神秘氛围之中,让人们浮想联翩。

北欧地理-丹麦、挪威、瑞典

《北方以北》的作者,埃莉诺.罗莎蒙德.巴勒克拉夫以北欧故事文体萨迦为线索,从民间故事和传说历史中追本溯源,还原出一个更为真实和清晰的北欧历史。这是一本去魅的书,它不是阿斯加德、奥丁和诸神黄昏那样的虚幻缥缈,它依旧提及巨人、巨魔,但他们只存在于萨迦的字里行间;它不是征服世界的史诗,只是贫瘠和寒冷土地上的居民为求生存而四方求索,驾长舟以上下求索,最后回到故地荒原的家中。

维京长船

向北前进,北欧人到达北方的极处。霍洛加兰、芬马克,在萨迦故事中,这些地域充满着奇观和魔法。气候严寒,风雪肆虐,萨满巫师萨米人便在这里生存。人类在这里显得渺小异常,巨人、巨魔、食人魔的故事层出不穷,野性生灵的栖息之地。探索未知之地时,北欧人面对的也是神秘和恐惧。

向西前进,北欧人去向已知世界的边缘,探寻冰岛、格陵兰岛、巴芬岛和纽芬兰岛。在萨迦故事中,这些地方被称为赫卢兰、马克兰、文兰。在格陵兰岛发现两处北欧人的定居点,东定居点和西定居点都留下了人类探索的痕迹,虽然他们的向西航海和定居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昙花一现,但已知世界的版图却因此而扩张。在这些广阔冷冽的大地画卷上,旷古至今人类滋滋求索,对抗风暴雨雪肆虐的自然。

向东前进,北欧人以罗斯人的名称踏上基辅罗斯、保加利亚,翻越山脉到达黑海和地中海世界。循着海洋和路上河流,北欧人的足迹远至欧亚内陆。在萨迦故事中,北欧人与沿河的居民进行贸易,收取贡赋,参与他们的军事战争,甚至融入当地的贵族和皇室之中。在西罗马帝国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萨迦中的英雄以武力在历史中显影,而那些追随着英雄去往东方的普罗大众,再未归来,只留下了亲人为他们树立的碑石。

向南前进,北欧人航向法国、西班牙,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去往罗马、耶路撒冷朝圣。基督教从南向北传播,在漫长的历史中不屈不挠,逐渐战胜各个民族的原始信仰,成为欧洲的强盛宗教。在萨迦故事中,北欧人逆着基督教的传播路径开往圣地。他们作为最勇敢最坚韧的战士,参加数次十字军东征,用异教徒的鲜血装点基督的荣光,用穆斯林的宝藏谱写英雄的伟业。

这是一部被忽视的人们探索世界的故事,萨迦的故事奇幻缥缈,而真实的历史惊心动魄。北欧人以苦寒的大地为栖居地,向着四面八方航行,萨迦的故事不足为信,但真正民族的故事却值得我们挖掘钻研。埃莉莎的文风活泼生动,将枯燥无味的历史展现的活灵活现,作为一名学者,她又秉承着治学的严谨和客观,从未将怪力乱神的萨迦故事信以为真。透过萨迦,我们得以窥见北欧真实的历史,透过这本书,也让我们看到了更丰富的中世纪北欧现实。

卢恩文文字

《北方以北》读后感(五):在布满裂纹的褐色萨迦中,还原北欧历史文化真实面目《北方以北》

不得不说,有许多人对于北欧的历史文化并不了解,对北欧的整体认识极为肤浅片面,说到文学便是易卜生与《玩偶之家》、安徒生和小美人鱼,讲到生活便是极简设计性冷淡风、INS风、宜家家具、H&M服装。这与此类书籍的稀缺大有关系。基本上,关于北欧文学,人们只能找到知名学者石琴娥的一些相关著作,近年出版的新书更是难得一见。新出版的《北方以北》可以算是一本综合讲述北欧萨迦文学、北欧历史文化的难得之作。

作者埃莉诺•罗莎蒙德•巴勒克拉夫是位英国姑娘,在英国名校杜伦大学担任“中世纪历史与文学”课程的讲师。为了写好这本书,她专门去北欧重走萨迦路,游历了这个在人们眼中曾经奇幻莫测、风起云涌的神秘大陆。在写书时,作者也是将历史与当下相经合,将传统文学萨迦与当代北欧现状相映照,让读者更好体验到萨迦文学的独特魅力。

谈到这本书,首先要谈到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萨迦?

萨迦(saga)这个词源自于古日耳曼语,表讲说之意,也就是讲述故事的意思。

在我们所常见的外国文学史类图书中对萨迦的名词解释是,萨迦是北欧中世纪的伟大作品,源自北欧民众的口头创作,主要是冰岛人和挪威人完成的,他们将流传于民间的关于祖先英雄事迹的口头传说用文字记录下来,经过整理成为萨迦,萨迦的内容主要反映北欧氏族社会末期的英雄业绩传说,以及王室的历史故事,也包括一些神话内容。萨迦是北欧文学的代表,是北欧神话和英雄史诗的主要源头,对后世北欧文学乃至整个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萨迦》是北欧的文学瑰宝、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从前冰岛的学校便在历史课上讲授萨迦,可见萨迦在该国人民心目中的历史地位。

对于外国文学史稍有了解的读者们都知道,因为中外文化的巨大差异,所以在介绍一些外国文学时,我们总是尽量找一个中国文学中与介绍对象相类似,为人熟知的文人做对比。比如人们习惯把汤显祖称作中国的莎士比亚,将中国的《红楼梦》与日本的《源氏物语》、法国的《追忆逝水年华》相提并论。

这些比喻虽然有时不太恰切,但也可基本概括对比方的情况。但是我们很难精准说明萨迦是什么,我们可以说他有些类似中国的《山海经》,上古神话传说,又有些类似荷马史诗或者是格萨尔王传奇。以上这些比喻都只能展现出它的一部分特点,而很难概括它的完整内涵。

或者,我们可以将萨迦简单粗暴的理解做北欧神话传说故事与北欧历史故事合集。只不过,萨迦记录的内容更加广博、宽泛,从真实历史到神话传说,无所不包,无所不谈。

如果用我们熟悉的文学作品来作类比的话,或者可以说萨迦有点类似我们古典文学中的“平话”,内容也如我国古代的《西游记平话》、《三国志平话》一般,多讲北欧古代的历史故事、社会新闻、风俗掌故,以及所有史诗故事类文学都万万不可或缺的,英雄人物故事。譬如希腊的《伊利亚特》,印度的《罗摩衍那》,我国的《山海经》与《格萨尔王传》。

但是,萨迦内容的丰富性与多元化又远胜于上面所谈那些文学作品。在《北方以北》中,我们看到一个用萨迦描述的奇幻无比的北欧世界,有巨龙、鸟面人、食人巨魔、巨人姑娘,也有来自北方,身份各异的外国人、金发王哈拉尔德、毛脸格里姆、强者劳德、冒险家埃里克、身披蓝黑斗篷,戴着猫皮手套的女先知,怪诞的部落与探险家、贸易商和国王,这是一片充满故事的神奇大陆,看过这本书以后,我们就不再诧异为什么这片大地上会出现《尼伯龙根指环》、安徒生童话了。

与现有那些只介绍萨迦故事内容的文学研究书不同,埃莉诺 • 罗莎蒙德 • 巴勒克拉夫在介绍过某段萨迦故事之后总会随之补充与故事有关的相关史实,或现有考古研究与故事本身的呼应之处。

比如《奸人雷夫萨迦》中提到一位挪威皇家商人来到格陵兰,为国王获取珍贵的礼物,包括一头北极熊、一套象牙棋、一只通体雕刻、覆以黄金的海象头骨。接着便提到,考古者曾在几处诺尔斯格陵兰遗址发现类似文物,海象牙还是诺尔斯格陵兰的主要出口物品。人们所熟知的,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刘易斯棋,便是一副海象牙棋。

读完这本《北方以北》,读者既能对北欧经典文学萨迦全面了解,也能对北欧的历史、人文情况综合掌握。这也正是这本书的独特魅力之所在。读过此书后,你会觉得,这本书被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列为2017年年度图书不是没有道理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译者梁卿,便是之前关于北欧那本热门书籍《北欧,冰与火之地的寻真之旅》一书的译者。在北欧资料远少于英法德意西的大背景下,这本书早已成为对北欧国家感兴趣者的必读之作,从某种角度说,其权威程度与《菊与刀》不分上下。

北欧五国各具风情,无论国情、环境、语言、文化,都与其它欧洲国家大不相同,其中涉及人名、地名,非对北欧文化精通者不能承其重,有专业译者加持,作者在书中那些风趣幽默的“梗”也得以在经过翻译后仍能保持其原有的鲜活,以生动有趣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这必须要算做此书的加分项,也让这本书值得一读的理由又多了一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