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非洲小札》读后感100字

《非洲小札》读后感100字

《非洲小札》是一本由柳桦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非洲小札》读后感(一):非洲小札 I 如果被骗去非洲出差怎么办?

读到这本书非常偶然 看到她是因为有人送给七英俊~ 决定买来读一读是因为 我有一个朋友 曾经被公司到西非(利比里亚)好几年 据说有时候晚上睡觉能听到远处的枪声 所以我想看看 作者过的是不是也这么刺激~ === 一打开书就被开篇的被骗去非洲吸引了 顺理成章地翻完了 捏牛黄,猎麻雀,买地图,种鲜姜 凡此种种,乐在其中~ === 印象最深刻的是鲜姜种不出来 但是已经许了几十斤给别人了 由衷地替作者着急~ 我老妈说,人不能轻易许诺 许诺了别人的就是欠别人的 许诺,就要做到 我到现在也还在好奇作者最终是否想办法送了鲜姜给大家...... === 今天读完之后去豆瓣翻书评 意外翻到了作者拍的照片 很多书里提到的东西都被具象化了 这才猛然发现原来外派工作的生活条件如此简陋 原来一切也是苦中作乐 陡增了几分敬佩之意~ === 即使在离开十七年后,柳桦依然会梦回非洲。开车驰骋在蓝天白云下,道路两旁是无边的沙漠、丛林与原野,或者连绵成排的铁皮波纹瓦顶平房,还有非洲特有的、混杂着树木的甜腻与太阳的酷燥的味道,一切都触手可及,细腻可辨。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场景渐渐已经不是曾经亲历过的样子。 柳桦说,如今有了这本书,记忆便抹不去。 泪目~

《非洲小札》读后感(二):How to be an African

这本书写的非常有意思。把它当游记也好,当杂文也好,都很有趣。

看后记,作者记录的这段经历,发生在90年代——某些文章里提到他买磁带,还有一些文章里出现了DVD。要说美中不足,是编辑大约按照主题重新排列过原来文章的顺序,导致这些小文一会儿在苏丹,一会儿在贝宁。书前几十页的一篇文章里提到“这是魏清明的饭店”,我当时疑惑,这魏清明是谁啊,怎么说是他的饭店就跟说“这是大董的饭店”一样,自动假设它涵盖了所有的人物信息。看到最后一篇文章,魏清明出现了!我猜,这最后一篇,是在之前那篇更早写的。

书中第六篇《金光闪闪的欧洲街》里提到当地人做生意高明。他们不会说“没有”这个词,随便你走进一家什么店,只要你说想买什么,也不管店里有没有,店主都让你等着,他去找。这一等可能两三个小时就过去了,等店主回来,你也没必要一个个店转,因为肯定是没有了。“店主还不放弃,会对你说:明天,明天会有。不过这种话就别当真了。”

到后来,作者写非洲鲜姜难得。他从国内带了一块来,在非洲种姜,看到姜发芽了,于是当作期货承诺给了很多朋友。结果姜死了,死了很久以后,“还有些不太熟的朋友辗转托人要到我的电话,问我有没有鲜姜。我总是告诉他们,有,还没有长出来。”

我专门看了一下,这两篇文章都写于苏丹,所以没有实际证据能够说明谁在先,谁在后。但这种对于非洲思维的内化,我认为是非洲生活积累而来的。作者在见到魏清明的时候感到失落,因为他虽然“与我有着相同的血脉,却已经融入这里,成了一个非洲人。”我觉得,其实他也不遑多让嘛。

《非洲小札》读后感(三):非洲日月长

期待了很久的看这本书,能够感受到他们说的有趣,把很差劲的生活过的很有趣的状态。

我读的更多的是共鸣,我仿佛能够体会到他的那种孤独感之后的东西,非要认真探听觉得孤单又觉得矫情,就把孤独感放在后面,感官会方法,会对周边很多的东西有了很敏感的体会,那种感觉当下是难熬的,回味起来又是非常非常有趣的,我自己回想有三个类似的时刻。

第一次就是全年级的实习,在陌生没有认可的城市站大街,想着办法偷懒,又不能走的再过,开始两天贴罚单有一点点新鲜感,之后就是对于外界事物的孤独,换了一次的住宿,经常变换的站岗位置,说不准什么时候的下班,那个时候经常一个人躲到附近一家文轩 书店看书,经常会去看广场大爷下象棋。

第二次刚到检察院就去成都出差,一出就是大半年,一个女生和一大堆不太熟的同事,做全新而陌生的工作,那个时候很累心思又惶恐,双归点门口的肯德基让人觉得安慰。

第三次是去松潘,时间很短,所以感觉并不明显,但是也是全新的不太好的住的地方,白天和一些从没有见面的人见面说话聊天,晚上只有一个人,也希望一个人,可以稍微休息,那天下着小雨,我听着雨夜曼彻斯特走在已经走了好几天的古城大街上,有点点冷,喝了一杯书亦烧仙草让人感到安慰。

所以在一个非常陌生又因为很多原因无法回去的地方,找到一个熟悉的东西得以安慰的感觉我非常能够得到共鸣,我也能够知道不贪恋孤独而把孤独往后放,自己的感官被放大的感觉。

《非洲小札》读后感(四):孤独的人喜与活物为伴

在看了一堆以赛亚.伯林娓娓道来而振振有词的书之后,实在觉得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都灰暗了,于是拿起了这本定价32块钱的小书。

我是在读库公众号促销的时候六折还是五折买的,拿到手的时候,还是觉得意外的薄、小。翻开看,都是些日记体的小文章,虽然自己也向往非洲长驻,但看着别人写非洲长驻的记事,并不过瘾。隐隐中我希望能读到思辩、历史等沉重的话题似乎才能值回票价。但书里没有,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直到我看到《烹蛇》一篇,我被“击中”了。

是此时,我也独自在外地,周围满满都是同事,心中渴望着私人的感情/友谊,白天在整理和推广着规则和秩序,夜晚则把自己埋在文档、kindle、口琴、轮滑和网易云音乐里,过着“积里程”的日子,——没有代码。此书作者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我知道,他也在期待着某种不确定性,比如突然出现的蛇,摇曳生姿。

有人说我“嘴硬心软”,而且后来还在“软”前面再加了个“很”字。我觉得刚硬得越久,心中的柔软越是希望找到寄托。越是追求规律,越是容易被随机性所吸引而不可自拔。“流利说”里有篇阅读理解,说现在越来越多的online dating软件,让爱情缺少了很多随机性,人们都在寻找着自己心目中的影子,但影子不一定就适合你,而且即使适合,也已经失去了randomness的机会,虽然这段level 6 unit 2的短文我已获三星,但总忍不住再做一遍,而且总也拿不到满分。

《非洲小札》这本书就是这么记录着随机性。一个充满了未知和新奇的世界,只要你去迎接它,总能冲淡一些孤独。当然,孤独是永恒的,这我知道。

和I.B满满正能量或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满满负能量不同,此书作者充满了对世界现行规则的尊重,无论是“行贿”,还是“走私”,还是“外遇”,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可以有道德感,但不要老想着它。从这一点看,切换到这本书,起到了它的作用,但估计也改变不了啥,只是再一次帮助自己“认识你自己”。边读边笑出声的感觉真好。

曾经看过袁越的巴布亚新几内亚见闻,联想着《枪炮、病菌与钢铁》中的“人类文明活化石”的称号,还有那些国际志愿者的新闻,幻想着在幻想中的重大变故之后一个人去了巴布亚新几内亚,不知道能不能像作者这么热爱生活。

孤独的人喜与活物为伴,而平凡生活中其实处处都是randomness,没有想象中的不堪。

《非洲小札》读后感(五):身处孤独之地的乐观狂欢

1

《非洲小札》,我在读库时编的书,一些章節曾经发表在《读库0602》、《读库0802》,取名为《非洲,我的非洲》,《非洲的碎片》。要集结成书,需要重新想书名,最开始是《我的非洲》,后来觉得不是很好。在想新名字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认为非洲这两个字不应该消失。

最后的书名《非洲小札》是六哥取的,我曾经觉得可以叫《非洲笔记》,里面的文章让我想起《酉阳杂俎》,那些刚刚从异域传入大唐时物品:大家不甚了了的一种描述,客观、一本正经,却带上虚构的乌托邦感觉。编辑这本书时,甚至曾将书中的篇章按照唐代笔记小说惯常的分类方法将其标识,比如动植等等。

后来从读库离开,这本书一直搁置着,直到今年出街。责编雪姑娘喊我要来来写写这书。

2

对于一眼就特别爱的东西,我总是忍不住到处安利,周边人能瞬间感知那种温度。《非洲小札》于现在的我未到那般程度,但仍是本好书,它有特定的读者群:比如他曾经有在非洲工作的经历,扩大了说,曾有过长时期在一个陌生孤独地方待过的读者。对初中高中的学生,它也是非常好的作文范本,字数不多,但语言精准有力不累赘。

分开讲,取名《非洲小札》,却不是到了所有的非洲国家。作者待的地方主要是苏丹的喀士穆还有贝宁,活动地还辐射到周边的一些非洲国家。

比起非洲的大,作者更局于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他的动线全是个人所思所看所想。并非与当地群众深入发生关联,哪怕是冲突激怒。

深入陌生之地,他忍不住透过自己敏感的眼睛张望出了一个世界。由他的张望,你看到,一个孤独的人在广袤的异域中寻找到那点欢乐和乐观。

《猎鸟》里,他写:大概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需要借助熟悉的东西与自己的过去建立联系,让自己适应起来。(至少当时刚到北京,举目无朋友的我深有体会。)

《遇仙记》,他写:回到房间找出蛇药随身携带,那小黑蛇扁起脑袋的样子总是在眼前闪现,坐在厨房前的台阶上,看着眼前茂盛的草地,突然对这里充满陌生感。虽然身后厨房里正在煎炒烹炸——这是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高明之处。可是几步之外,茫茫草地一望无际,依旧是野生动物的领地。非洲太过广袤,我们一点都不了解。

比起人的困境,他流连非洲的风物,这些东西又勾连起他的思考。就像阿城的《威尼斯日记》,行走在威尼斯,写出来的却是各种文化的思考。

3

作者的讲述方式很高级,越需要平铺直叙,越难写出有趣的地方。作者写法没有毛刺,非常古典,细微处很花心思,好多个地方就像在抖包袱,可能与作者当年学做编剧有关。

《象牙猪》那篇,作者的妻子属相为猪,所以他乐于收集各种猪的工艺品(插播一句我乐于收集鱼的哈哈),但是喀士穆当地人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他无法开口询问人家是否能够做一个象牙猪。

后来他写:“欧洲街的工艺品店是喀士穆的一个旅游点,这两年不知去过多少次了,终于和每一个店主都混熟了。”

此刻如果于谦出现的话,肯定会来一句:“啊”?

“我选了那个肤色较白的店主”。

这种写相声似的手法,书中还有一些。

一剪梅那篇,他写:“有一天晚上,我从几百公里之外的迈达尼回来,快到喀士穆时已经是半夜,路上没有什么人,天地之间只有我车头前几米长的一段光,收音机里是长长的一段阿拉伯语,里面提到了西尼,这是阿拉伯语中国的意思。我想可能是有关中国的什么事。突然,语音停顿,旋律响起,我下意识地跟着唱了起来,唱了两句之后我才醒悟,这不是一剪梅么。”

他把流水账写出了一镜到底的美感,节奏控制得好。

所以特别适合孩子做范文来阅读。

还可激励孩子的是那种创作的乐趣。当人被抛到一个“孤岛”,包括地理上、心理上的,除了性格的乐观让自己活下来,还应该有的或许是创造的能力。作者一直在写,一直在表达。当你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你就能穿透一些铜墙铁壁。

4

写到这,还想扯几句闲篇,就是非洲到底是怎样的?换位思考一下,一个作者如果只来了日本或者韩国,就写一本《亚洲小札》,作为中国人可能不屑一顾,谁能代表得了谁呢?何况非洲?

当年欧洲殖民者拿着地图横平竖直地划分非洲土地时,根本不管被圈到一个国家的民族是否有那种认同。但我们提到非洲,却仍然更愿意将其想象成一个整体。

荣新江曾经说过治长安学的一个细节,大概是长安不仅是人、物的长安,那里的人也有独特的精神世界。否则徒增录鬼簿的名字。但在了解一个地域时,我们仍喜欢首先贴标签。这是容易之事。

如同了解一个人,看到这个人的照片,三下五除二,贴几个关键词。我们似乎没有耐心,通过交流看清他的过往。

中国人与欧洲人对非洲书写角度也不同。在豆瓣搜索非洲,能出来很多书。但是,小说、历史专著、奈保尔似的游记多来自西方,我们的多是纯粹自然游记或者是《非洲小札》这样的文字。

我们的作者善于带着道家的思想进入非洲,完善自我,又回到中国。

西方人的书不论批判还是赞赏,有更深的参与感。当然随着中国与非洲关系的密切,我们也开始深入走进非洲,探看一个国家里的普通人对中国如何看。那是一种外交的维度。

因为《非洲小札》,多看的几本书里有莱辛的《非洲的笑声》、《我的父亲母亲》,奈保尔的《非洲的假面剧》,《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新买的《非洲史》还堆在床头,没看。最喜欢的仍然是莱辛的书。

5

有意思的是她和奈保尔都提到一句类似的话,奈保尔那里是:一个老人过世,一座图书馆就烧毁了。

莱辛的是:一位人类学家说过:当我与老人们在一起时,我要提醒自己,他们生活在与我们不同的疆域中。每块石头、每棵树、每条小路、每座小山、每只鸟、每头兽都有自己的意义。夜枭鸣叫,或者看见了某种鸟,那都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讯息。路旁的小石头构成一种图案,要是你看见灌木上挂着块布,那可要小心了,那是一种巫术,意思可能是别来打扰。我们不生活在那个疆域中,可问题是,他们自己的年轻一辈也不生活在那里,对那个疆域,他们了解得不比我们多。可当我与老人在一起时,我尚能窥探上那个疆域几眼。现代人出现之前,世界上到处是那样的疆域。

可能对于文明脆弱的地方,这点尤甚。

6

最后摘一段莱辛书中的话。现在想,我喜欢她,可能因为她生长在津巴布韦,对那片土地有很深的感情。后来又“去国怀乡”,几次回到津巴布韦。他的家人朋友很多都还在,有历史的维度,却还带有很鲜活的泥土气息,讲了非常多的农场故事。当然她的“左翼”叙事或许也是我们最熟悉的。

“那些蔬菜和农作物让他们着迷,这里很少有哪个黑人真正脱离了村庄、土地和丛林。这让我想起芬兰,据说那里没有谁不跟农村沾亲带故,父母、兄弟、嫁给农民的姐妹。这些聚在一起的人对自己正在细看的作物了如指掌:各种玉米、小米、高粱,这些我还能认出来。可还有好多就叫不出名字了。

各种出自丛林的叶子和根茎,这些可都是熬香甜味美的粥的好材料。光豆荚就有十好几种,土豆、天土豆、南瓜,还有各种各样的葫芦。这些植物当地人既会认,也会种,也一直在种。话说回来,在津巴布韦这个天堂般的国度里,有什么种不出来?东部有南美软果、李子、桃子苹果,布尔玛峡谷出热带水果,马佐峡谷出橘子、柠檬、葡萄,还有梨子、芒果、荔枝。在这片日照充裕、星光璀璨的土地上,还有什么种不出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