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曾文正公家书(往来版)》的读后感大全

《曾文正公家书(往来版)》的读后感大全

《曾文正公家书(往来版)》是一本由曾国藩著作,线装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67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曾文正公家书(往来版)》读后感(一):勤与恒的营养价值

《曾国藩家书》有很多种版本,以前读过一些版本都是按照家书的内容加以分类,大体上分为修身篇、劝学篇、治家篇、理财篇、交友篇等多个版本,但实际上那样的归类我觉得还是有纰漏的,因为无法按照时间排序,我们就无法了解到曾国藩整个人生历程的细节变化。线装书局出版的版本,是各版本中影响最大的传忠书局刻本《曾文正公家书》,甚至把曾国藩家人的来信都按照内容关系,排入到对应的家书位置,从而形成呼应,成为有机的整体。

《曾文正公家书》分为上下两册,读过之后让我对曾国藩的人生经历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首先内容一点也不做作,将真挚的感情通过文字完美呈现,让我能感受到曾国藩是如何从默默无闻的贫民百姓,成为清廷大员的,书写家书的过程,实际也是他在学问、道德、为人处事不断积累、不断进取的过程。曾国藩在家书中渗透出很强的孝道,他提倡读书最重要的是立德,而立德最重要的就是孝道。不管是给父亲的家书,还是给兄弟的信,他都将修心立德体现的淋漓尽致。曾国藩为官多年一直清廉,家书中既有对长辈的照顾与关心,也有对后辈的鼓励与教导。

一个人要成就大事,就必须做到勤与恒。曾国藩在书信中能非常深刻传递自己的思想,跟他自己不断学习,每天坚持做文、记日记等,有很大关系。在这些家书中,几乎有很多篇都是相似的内容,有的是告知曾国藩自己的近况,有的是询问家事,再有就是对兄弟的教导。这套书读起来不用一气呵成,当你静下心来反复阅读之后,甚至可以加记笔记,重新整理自己的思路,就会汲取很多的营养。

文/阿晨

《曾文正公家书(往来版)》读后感(二):值得一读的经典

曾国藩的《家书》,堪称治国齐家修身养性的宝典。该书中记录了他与家人之间的书信往来往,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他的家书所体现的精神,百年来经久不衰。不仅体现了他个人智慧及百折不挠的湖南霸蛮精神,也体现了曾家良好的家风。他的子女也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观念。曾国藩的后人中,出了很多杰出人才。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良好的家风可以光耀门楣,而负面的家风可以毁掉几代人。

端午节三天长假,追完了电视剧《破冰行动》。中国的宗族观念源远流长,家族的兴衰荣辱比个人的生命更重要。制毒村有强烈的宗族观念,带来了剽悍的民风。村长林耀东,市人大代表。他的观念中,他带领了全村人致富,让老有所养少有所依;兴建学校,让村民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好日子。他不光控制了当地的毒品生意,也控制了村民的思想。以华丽的人大代表、慈善家为外衣,无视国法法纪的威严,无视无数吸毒家庭的破碎,无视无数健康身体遭受摧残,无视制毒垃圾对环保的破坏,编织了一座“家家制毒”的堡垒。更加荒谬的是,最后要交货2吨冰毒时竟以“祭祖”家家户户要烧猪肉来掩盖制毒散发的气味。

对比之下,越显家风之重要。感叹!

《曾文正公家书(往来版)》读后感(三):以信入手,解读曾公---评《曾文亚公家书》

曾国藩,这是一位被今世之人归为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的不平凡之人。然而他却同样也是用人生经历告知他人:“一个资质平平的普通人,也能够通过努力成就大事业” 深刻道理的人。对于这样一个有着不同凡响作为,却又普通的矛盾古人,我想很多的人会他充满着好奇。

尽管我们不可能再次和这位古人有着面对面的交流,但是他曾经遗留下的无数书信文字却用某个侧面娓娓剖析着他这样一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曾文亚公家书(往来版)》引领着我走入曾国藩的精神世界。品味他的为修身教子之道,明了着他如何由普通变成出色的缘由所在。

手捧着这套上下两册的读本,我其实最初还是对这套丛书的深入阅读颇有压力。毕竟,我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读者不一定有能力和水平去解读已经跨越这么长时间的古文版本形式的文章了。尤其这里还是基于书信的形式加以表达和分享,我着实对精准地文字内容把握感到有点担心。翻看的过程中,我其实还是不断地消除着阅读难以理解的顾虑。本套丛书的编者其实早已经有心地为类似于我这样的读者在编辑书册时有了一番考量。它不仅确保着我对曾国藩选编的书信的了解认知,更是引导着我以书信入手,进一步解读他的所思所想和所感。有别于今日便捷的手机网络交流,文字形式下的书信其实更可以充分地,饱含着诸多思量的讯息进行深层次的分享。

开篇之初,这套书册的出版说明有条不紊地向读者们交代了这一版本的源起出处。因为这套书册选择的底本是曾国藩家属各版本中影响最大的传忠书局刻本《曾文正公家属》,所以读者们无疑可以分享到更为权威的,篇目得当的家书内容。虽然汇总的家书有不同的收件人,我觉得这丝毫不影响我对这套书的阅读理解和紧密串联。事实上,本套丛书之中安排的曾国藩书信更配合着曾国藩家人的来信回复。如此有机的整体串联无疑方便我们的对应理解和把握信中提及事件的领悟。通篇的翻阅,我觉得书中选取的家书篇幅其实都并不是很长。但是我却在这些简短的家书信件之中看到了曾国藩的待人接物之道。透过这些信件,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曾国藩的世界。从人际琐事到家庭生计,从修业之道到经邦纬国之道的阐发-----

家书之中有文章,深入浅出看曾国藩。

读着《曾文亚公家书》,我其实还比较有趣地赏鉴到了古人的书信体路。这是一种完全有别于时下的书信格式作品。如此有着古文调调下的书信阅读带给了我全新的阅读感受。

���6.�

《曾文正公家书(往来版)》读后感(四):朋友,这是你丢的东西吗?——读《曾国藩·曾文正公家书--往来版》

朋友,这是你丢的东西吗?——读《曾国藩·曾文正公家书--往来版》

孩子想做一件事,家长不允许,然后孩子以“那我***”来威胁,这样的“戏码”,在当今生活中好像发生的越来越频繁。从幼儿园小朋友的“那我就不喝粥/那我就把你的母亲节礼物扔了”,到中学生“那我就不上学/那我就离家出走”,甚至还有很多比这些还另家长吃惊的事情。

家人之间,亲朋之间,应该有更好的沟通方式,而不应让“威胁”成为习惯。读《曾国藩·曾文正公家书--往来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礼”。古人学礼,真的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展现在日常生活中,不只是对客人,甚至家人间,对自己最亲近的人。曾国藩家书,那些父母兄弟之间的书信,读起来让人感觉特别舒服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讲礼,虽然“跪禀”、“敬禀”、“谨禀”等词在现如今不常用了,但是尊重他人是起码的礼貌。每个人都不应该把别人对自己的好当作理所当然。感恩之心不能忘。

比如书中有曾国藩给叔父的一封信,大概内容是叔叔为他办了件事,他回信感谢,“侄谨率弟国荃南望拜谢,感抃难名”。试想每个人都能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那人际关系定会好很多。

此次《曾国藩·曾文正公家书--往来版》分上下两册,以传忠书局刻本为底稿,它是由曾国藩弟子李鸿章、李瀚章等编辑刊刻的,很有权威。再者之所以叫往来版,也就是有父母兄弟的来信和回信做呼应,这样使得事件的来龙去脉更清晰,感受到的人物形象也更为立体。

除此之外,曾国藩家书之所以有众多版本流传这么多年,与他的普世价值观是分不开的。曾国藩以自己数十年为官和统帅军队的经验做总结,给后人的为人处世留下了不少大智慧。

作为兄长,曾国藩一直以身作则,并一直督促弟弟们读书。他提出“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他希望诸位弟弟读书有精进,并一直为弟弟们的功课做批阅。对于有恒二字,曾国藩虽事务繁忙,但仍然每天有计划的学习,比如临字帖、抄书、读书。不仅如此,他还要求自己“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可以说非常律己了。

以礼待人,严于律己,处事有恒,如此种种,或许都是我们日渐丢失的宝贝。此外,在《曾国藩·曾文正公家书--往来版》书中,曾国藩对于养生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一直奉行着。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对于在当今社会,以工作繁忙甚至耽于游乐而不吃饭、不知保养身体的人来说也值得学习。

《曾文正公家书(往来版)》读后感(五):言传身教

本书主要是曾国藩与长子曽纪泽的往来书信,特别好的是一些书信,还附录上了家训的书信原稿照片,能够欣赏一下,书法作品也是很赞的。让书信变得更加真实可信。同时,没有编者的解读,这样可以看得很痛快,都是原滋原味的内容。家训中,有一些是有互动的,有来有回的,让人物之间的对话,更加的有画面感,真实的感受到,当时,父子之间的感情和对一些内容的看法,让人物也更加的鲜活,充满了情感。

感觉每一封书信中,都有很多的至理名,短短几个字总结的精炼和富有深意。不求为官多大,但求读书明理,在曾国藩看来,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人半天,并不是你想就可以,但是,有一件事,必须是要自己想,那就是作圣贤,不由天命定。身居高官,却能够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不被利益所驱使。

“凡作一事,无论大小难以,皆宜有始有终”对待读书、练字,亦是如此。曾国藩本身也一直在学习,在读书。在家训中,与孩子交流沟通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让孩子领悟,并让他们自己感受和理解到的回馈给他。给孩子一个推荐和引导。同时,也让孩子汇报学习情况,高度关注,孩子们的读书情况。

家训是一个精神的认同感。每个家庭的环境不一样,对事物的理解也不一样。书香世家,对读书和学习的传承,自然是放在首位。现在的社会也是一样,越是富有的家庭,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根本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纨绔子弟,他们会成为精英中的精英。从小会学习各种知识,或许他们的学习更多的是丰富内心,开拓眼界,而不是我们普通人,为了应试,为了走独木桥。

前一段,看到一段话,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父母能够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能够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方向,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选择。所以,父母的责任非常重大,父母的三观正,孩子才会正。父母可以给孩子物质方面的东西,但是,学习是要靠自己去学的。

对于我自己而言,现在越发觉得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已经步入中年,也开始有了中年危机,想在职场中,有所增进,真的是要不断的修炼内功。不是输给别人,而是输给自己的惰性。只有考试在即,才能安静下来,抓紧学习。平时,总会懈怠。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孩子的榜样,我希望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看到一个努力向上,不断学习,有时追求的妈妈,我把对孩子的希望,先在自己身上实现,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是生硬的说教。再好的家训,如果自己做不到,也没有办法做到传承。家里的每个人都去认真地做,让家训深入到骨髓,变成日常,才能传承下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