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读后感100字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读后感100字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是一本由菲奥娜·斯塔福德著作,未读·探索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019-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读后感(一):评《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

别名:《欧洲常见树木的文学意象与工业用途》。果然每个地方对树木的印象大都来源于三个方面:形态,谐音,和用途。比如中国总把柳树和离别联系在一起,但在欧洲文学中不存在这个意向。但红豆杉就会因为“Taxus”这个名字与“tax”谐音而让人本能的产生畏惧。最遗憾的是榆树,有《林地居民》,“莫德的榆树”等等动人的故事,还有拜伦等人书写的一系列诗篇,但到了现代,它无可避免的象征失去,象征种族灭绝与“永远无法到来的繁荣梦想”。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读后感(二):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

这是一本科普类图书,介绍了17种和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树,侧重点在于它们对人类历史、文明、科技、艺术、生活的深度参与和影响。

这本书的立场是完完全全的“人本位”。书里的原话是这样的:红豆杉是有生命力的纪念碑,被人类的历史塑造着,并且充满了各种各样令人惊讶的发现。

作者并不在乎红豆杉是不是乐意被人类塑造。对于生命长达上千年的红豆杉来说,这种来自人类活动的“塑造”并不是一种荣誉,而是一种“害虫行为”。红豆杉只想让人类离它远一点。所有的树都这么想。

但是不得不说,即便过于傲慢,但这确实是必要且少见的视角。

另外,因为作者来自英国,所以这些十分贴近西方人民的生活的树,离中国的读者就略显遥远了。我们很难在其中找到共鸣。对中国人来说,能够辟邪的是桃木,而不是花楸;谈榆树的时候你不谈榆钱儿,那你就是谈了个寂寞;柳树所承载的并不是对古老的东方式浪漫的凝视,它就是浪漫本身;而松树无论如何都无法脱离那些诗歌和寓言……这些差异很有趣,但也难免遗憾。

读过了我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假挪威槭和欧洲七叶树之后,我只想听一听梅树、槐树和梧桐的故事。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读后感(三):读书|菲奥娜·斯塔福德《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

读书|1940.菲奥娜·斯塔福德《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

喜欢追逐在穿过层层绿叶跑进来的阳光,在山林里被层层落叶铺满的山坡上,踮起脚尖,努力向上的伸手,全力的想要勾到低垂的被阳光晒的粉嫩粉嫩的杨梅。弹跳力,也都未能如愿的尝尽满口的酸甜。吧嗒吧嗒的眨眼,尽情的吞咽因为端坐在树枝上的伙伴一颗接着一颗融入口中并逐渐被“酶”分解而来的口水。被身旁斑驳的阳光,笑弯了腰。于是,一行人,冲进竹叶下的午后,嬉笑着翻开一粒粒的石头子。将一只只的螃蟹,裹进裤管里。一圈一圈的,转着圈圈。螃蟹横行在小腿而有的窸窸窣窣的声响,常常荡漾起脑海里的画面,一帧一帧的,都是树和竹的样子。

如果有来生,我想成为一棵树。

法国梧桐。是偏爱的。她有个浪漫的名字和茂盛的生命力。还有守护一方的宽阔臂膀。

还记得。新来的家庭成员,红豆杉,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导致的红棕色落叶而有的一抹浅浅的悲伤。却也只是浅薄的知道,雌雄异株。你看那阳光下昂首挺胸的一脸自信的眼神就能知道她有多爱阳光的热烈。

仅此的一些年月。并未很久。

而在《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下,才注意到身旁的树,被人们穿上了过冬的衣服。才看到年轮而起的成长。粗糙的触感,红色的叶子,黑色的果实。伫立在树下,仰头观望天空,静静的聆听他们和秋风的呢喃细语。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撩动了心弦。站立在肩头的发丝,随风起舞。一丝丝的炫动,表达对他的依赖和热爱。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读后感(四):在生长及生长以外存在的树木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一书在书名中干脆地点出了树木本身最为纯粹也最具力量的意义——生长。而在具体写到红豆杉、花楸、柏树、冬青、欧山楂等十七种树时,作者开掘了这些漫长的生长过程,细述树木们在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历程中所承载的象征、记忆、文化,探寻它们在生长之外所具有或独特或寻常的更为深广的意义。 图书标明的分类为科普博物,却只成为一个基点,甚至是文章的铺垫。在串联文明史与自然科学的同时,作者对于树的美的捕捉让人神往,恰到好处的思索与发问使章节值得回味咂摸,更是穿插了诸多文学与艺术的故事,气息丰沛,实在好读。在花楸树一章中,作者所探讨的长久以来人们对于某种代表性力量的依赖,也就是赋予花楸抵御邪恶能力的根源,实则是人类渴望某种安全感的基本需求,这一切尽管看起来使人讶异,却在漫长岁月里有着不可撼动的、笃定的地位。这是人文的价值。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不仅是可存活上千年的红豆杉和橡树,也还是存活虽相对短暂、但既可代表远古又具有永恒意义的苹果树,亦是那些如人类一般在更迭换代中长远地存在下来的柏树、松树、杨柳、桑榆……只是一个人不可能亲身见证与经历千岁的光阴,亦难以定义与理解。在《树之生命木之心》一书中有“以千年为单位的时间”一文,讲述了匠人对于时间的独特心境:“能够耐得住时间考验的人,一定能理解时间的长度,能理解千年这样一条时间的长河。告诉现在的孩子们时间是什么,时间是怎样的,他们也不会理解。如果想要了解“时间”的话,必须要体验“忍耐”,这是很关键的。”这种沉静大抵是同时间的力量匹配的秘诀。诗人维吉尔称赞橡树时也提到忍耐:因此冬天的风暴、狂风或暴雨都不能将它拔起;它自岿然不动,比一代又一代人活得长久,在静静忍耐的同时看着他们渐渐被岁月带走。这里的忍耐中蕴藏更多的是勇敢与坚韧,这种隐隐体现了古罗马精神的忍耐同日本匠人的感悟既相异又互补,勾勒出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的轮廓——挺拔而谦逊。 《冯异传》中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之说,不必哀婉垂暮晚景,快抓住岁月流逝至终点前还拥有的时光罢。而书中所提到的榆树“象征着力量的失去、永恒的消逝和对过去的怀恋,更令人心酸的是,它暗示着青春希望的破灭。”拜伦也在用榆树做青春的最终告别,刘禹锡却作“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有时树木的意义相差无几,诗化的体验却迥然不同。尽管如此,此书在科学之外对于人文情怀的展望,仍然是漂亮而又关键的,毕竟生命的非之处,便在于丰富或本质。此书读完不甚过瘾的地方在于东方元素的匮缺,只是在樱树、柳树等文章中有稍微提及,实在难解心头之渴。但读完十七种树的历程,喟叹之余,最大的收获应是作家读树多元的视角、精妙的思绪及细腻的情感。如此,哪怕没有文化学识上的支撑,我们也可对于生活中稀松平常的树木作出回想。譬如对于安土重迁的中国乡村,树木存在绝不只是矗立在土地上那般牝牡骊黄,每人心中都会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回想,这将是最好的事情。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读后感(五):共存于这极为短暂的一瞬

文图 / 左叔 菲奥娜·斯塔福德是英国牛津大学的教授,主攻英国文学。可能是学院派的关系吧,由她所创作的《那些活了很久的树》这本书,文字密度和字里行间里的能量都是比较大的,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位女作家王安忆的作品。 她们都是女性写作者,也都在知名学府里主攻各自语言的文学,也都在从事文学创作,她们的文本段落都是庞大且细密的,失落着很多需要推敲和考证的内容。当然,这本书的主题更像是汪曾祺老先生的《人间草木》的“百家讲坛”版。汪曾祺老先生的《人间草木》是借着草木写回忆、写人情,而菲奥娜·斯塔福德借着“那些活了很久的树”写的是树在人类文明史中穿行而留下的身影。 这本书写了红豆杉、樱树、花楸、油橄榄、柏树、橡树、白蜡、杨树、冬青、假挪威槭、桦树、欧洲七叶树、榆树、柳树、欧山楂、松树、苹果树等十七种树。很显然,因为植物分布范围的关系,这些树我们不可能全然尽知,但是这些树的名字有超过一半是我们生活中极有可能曾经听过,它们也极有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背景之中那些无言的角色。 在书中读到这些树穿行欧洲文明史,自然会就想到在我们文化中的树木留下的影子,比如“昔我往已,杨柳依依”“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等等。很多时候,虽然文化不同、风俗不同,但在自然面前,人类很多的认知是共通的、朴素的、可以交融到一处的。 树、植物、环境都是我们生存的必需,也是我们文化意象中重要的审美对象。树之于人的意义,不言而喻。在现实层面,除了审美,我们还要利用树作为生物质的价值,取柴薪、做用器等等。因为它们与我们有这样的物质层面上的联系,进而被我们贴上了认知的“标签”。 菲奥娜·斯塔福德在书中提到了两个疑问点其实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她反问:“但是,一种树的价值为什么一定要取决于它的实用性呢?为什么一定要依其衡量它为人类做出贡献呢?”那些被放弃修剪而蓬勃而生的树篱,那些已经材质优良而被砍伐殆尽的良木,那些因为人类的喜好而不断被选育改变性状的果树等等,如果没有人类,它们也许有“更自由”的“活法”。 我理解她的想法,在人类文明尚未出现之前,很多树就已经拥有“自己的疆界”,它们的生生灭灭不需要人类来左右,所以它们的价值同样不需要人类来定义。可是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它们不需要定义的话,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又是什么呢?这是一本讲述人类文明史里是如何定义和看待这些树木的书,通篇都是树木投射在人类文明史中婆娑的身影。 悖论本身说明了一种特别复杂的关系,我们与树木之间就是拥有这样千丝万缕的依存,我们以为它们只是人类文明史中那无言的背景,它们也许以为我们只是亿万年进化史中极为短暂一瞬。事实上,我们就在这样极为短暂的一瞬中共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