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自指引擎读后感100字

自指引擎读后感100字

《自指引擎》是一本由[日]圆城塔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页数:3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指引擎》读后感(一):第一个故事 时间线整理

丽塔和詹姆的故事

觉得时序图和这个故事很搭,所以小小整理了一下。

我的小看法:

1. 子弹可能是其他人发的,也可能是“我”发射的。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这样就是闭环了。

2. 难怪会写“我”觉得詹姆是北美最聪明的男人。因为他已经想到了他和丽塔不存在的未来。

3. 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bug,就是为什么丽塔的思维不是逆行的呢?

《自指引擎》读后感(二):什么样的译者会让编辑生不如死?

文|JioJio

在我们公司上ERP系统之前,每次翻开自己的合同文件夹,都有触目惊心的一页翻译合同:圆城塔的《自指引擎》,译者丁丁虫。

2015年的时候我发了个豆邮,邀他翻译此书,他立刻答应并签了译者合同。合同约定,交稿期半年。等了半年又半年,越来越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之感。

印象中每一次催稿,这位朋友都会告诉我自己已经开始翻译了。

开始翻译?不等于快翻译完。

在催稿周期越变越短之后,18年我终于成功把他约出来了。当面一问才知,这本书翻译了300字。

如果不是体格上不如人,打不过,第一次见面我可能就动粗了。

2019年,这位欠了八百个外债的译者终于交稿了。

在苦苦翻译了四年之后,他终于交稿了。

但是这4年间我好像看到同名译者翻译了很多其他的书?

后来我顺利申请到书号,才(即将)得以将这本没人看得懂的书呈现给读书的,或不读书的你。

最近听说姐姐在日本科幻出道了,跟他说了这事,他问我:这个书你怎么看的稿子呢?

我说:我们的编辑昨天加班看到九点半。

最近看到的一句话令我特别有感触,我来篡改一下:

《自指引擎》读后感(三):存在与不存在的絮絮叨叨含含糊糊

一开始是惊艳,开篇有近期大热电影信条的那种感觉,来自未来的子弹,影响着现在的人物的行动轨迹。被来自未来子弹击中的女孩,为了防止来自未来的伤害,不停瞄准为止的方向,但在子弹射中的瞬间,叙事主人公牵扯其中,人物被改变,改变世界的事件发生,一切都不再这样。很有信条的影子。

第二篇,祖传的十年只转一次的大箱子,可能有意义,可能没意义,可能什么都没有,制造问题很简单,解决问题却很难。

但慢慢开始,小说集的阅读就开始陷入絮絮叨叨含含糊糊的困境。特别看到所谓躺着莫利亚特的瀑布,22个弗洛依德,柏拉图,巨型智慧之类的概念体出现,并成为故事主要内容本身时,我渐渐觉得无聊且无语。好的作品要建立在宽广的知识面,好的科幻作品要有足够的科学素养,这不代表玩弄概念和名词。

本书的多数故事只给人卖弄名词以显示宽广的知识面之感,时间和空间的不确定性,事件的线性进程的被毁灭,在科幻里面,并非什么新鲜事。除了一些听着还可以的句子,作者大部分时候就只是在絮絮叨叨的表达日本人那种含含糊糊的观点,让我联想起今天的新闻,日本政府要给排放核污染废水打造一个吉祥物,说什么要打造不是好也不是坏的形象。

不是好,也不是坏。不是有,也不是无。我其实挺喜欢时间有,时间无,确定与不确定性的概念。但在这本书的不确定性文字的表述里,没有那种哲学的内核作支撑,只看到了日本人那种含含糊糊的性格。

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我看到了难得一见的喜欢的日本科幻作品,现在觉得想多了。我真的不太能欣赏日本那种硬要从含含糊糊中得出含含糊糊升华并大肆赞美的乐趣,不愧是硬把食物缺乏升华成怀石料理的特性。

《自指引擎》读后感(四):17. Infinity —— 我太喜欢这一篇了

首先解释下实数和戴德金切割。

接下来我们再看书里的这一段:

《自指引擎》读后感(五):[推迷会鉴书团]有一种书,因为看不懂,所以强大

基于过往的阅读经历,我总会错误的认为在这世界上并不存在对书籍内容的认知障碍一说,亦或者用一句大白话来解释,“只要读的仔细,总能看明白。”哪怕在经历过《尤利西斯》和《百年孤独》后,我依旧会把这个当做信仰,于是直到去挑战这样一本让人生不如死死去活来的科幻小说。在读完整本书的一刻,首先要敬仰的竟然是本书的译者丁丁虫,当然当我再次回到扉页看着译者签名和那句“祝你顺利读懂本书”时候,有的不再是遭遇挑衅后的愤愤不平,而更多的是感受到一个过来人对后继者的谆谆教诲之情。可惜,人总是要经历失败后才会幡然醒悟,再回首已是百年身。三百页,二十篇小说,有时间旅行,有时空错乱,有数理逻辑,有科幻想象,甚至有意识流,凡是那些并不能好好讲述故事的文体,在这本书中应有尽有,包罗万象。简单的说,小说讲述了一个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所谓“巨型智慧体”的机器,它成功突破自生运算速度限制后,向自然现象转化,从而产生了时间空间的扭曲错乱。而不曾想在宇宙层级上还拥有者更高的智慧体存在,于是有了一场高下立判的运算战。和其他类似小说所不同的是,作者并不打算用一种平铺直叙的手法来好好讲故事,而是选择将所要表达的内容,零散的藏到二十二篇小说中,小说各自独立,又有些许相互连接,每篇的设定内容,叙事手法,各有不同,有奇怪的榻榻米下的弗洛伊德,有袜子和海鳗还有我之间的交流,有时空穿梭下的追击,有福尔摩斯莫里亚蒂二项式定理,有时间自洽性下子弹可以沿着时间方向的发射,有所谓自动消失的鲶鱼文,有自我生长的桌椅,有一百二十亿神话后蕴藏的人工智能,甚至有巨型智慧惨遭碎尸后所隐藏的超级智慧与巨型智慧之间的运算战。作者用近乎碎片的结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方式构造着想要表达的世界,或者说在小说里世界是抽象的,而巨型智慧体才是让这个世界存在的依据,大象无形,作者并不直接描写巨型智慧体,而是通过一个个片段来逐渐勾勒出它无处不在的设定。而相反在很多具象上,作者更接近于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写法,比如让袜子说话,二十二个弗洛伊德,等等让读者产生疏离感,从而自我怀疑自己所阅读的内容到底何所指向。于是乎,我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总是会产生“我到底在看什么?”一类的疑问。这个阅读体验更像是一种拼图解密过程,剧情跳跃,设定跳脱,结构松散,世界观轰塌,读者需要从字里行间自行寻找到散落在每个故事内的细节和隐喻,逐渐还原整个世界并不存在的真相。过程很艰苦,结果很狼狈,只有无限膜拜作者和译者来表达一个普通读者的敬仰之情。最后的最后,记得当年看《尤利西斯》时候,总是不理解最后四十页那种文不加点(这里做字面解,一笑)的意识流写作来宣泄的情绪,或者我现在已经略得精髓,以至于本篇书名的正文不做分段,以表达我在阅读本书后那种神游物外,飘飘然不知其所踪的情绪!好吧,就说这么点,也许以后还会再看一遍,那是以后的事情了,先去看几集《名侦探柯南》,也许那才是我的归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