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普宁读后感锦集

普宁读后感锦集

《普宁》是一本由[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0,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普宁》精选点评:

●2019 050普宁温厚迟钝又古怪,流亡到美国格格不入,做了许多努力却只留下局促和尴尬的回忆供人嘲笑。一次次地换房子,痛苦地学车,被妻子抛弃,被学校逼退,普宁的流亡带给他零碎而窒息的生命经历。《斯通纳》的孤独是悲哀的、在熟悉的环境中变异的剥离与压抑,而普宁的孤独是滑稽讽刺的、在异国他乡屡屡失败中产生的可笑与崩溃。作者毫不吝啬对普宁的同情,那段晚宴后独自洗碗的描写漫溢哀伤。全书结构精巧,结局惊喜,非常喜欢。

●“他不相信独裁的上帝。他却模模糊糊地相信鬼魂的民主。没准儿死人的灵魂已经组成各种协会,在接连不断的会议上照料人间生物的命运。”作为题词的这句话,仅仅只是为全本作心理侧写,而由大量细节和精巧的日常一点点涂抹出来的普宁,显得甚至生动的过了头;海崖般的假牙,漂亮的就像某种希望缩影的蓝绿色玻璃碗,丽莎的蹩脚诗,车站的凄风冷雨,为最后那场聚会特地换上的蓝绸衫流苏腰带, 在书里不断驱赶螨虫,借来的书外总裹上他的羊绒围巾,换过的每一所房间,所有事物都堆积在普宁眼中。他带我去一个流亡者四周在不断流动的世界,碎片都那样闪闪发亮,却又转瞬即逝,淹入岁月洪流,不知道打着转漂多久,它们又会在某一刻重新浮出水面来

●似乎,这就是我想象中最优质的小说,语言作为自足之物被精雕细镂,既像熔铸玻璃般飘逸灵动、又似淬炼剑戟般铿锵顿挫,叙述霏娓,却带几分慧黠,就这么滔滔汩汩地,讲完整个妙趣横生的故事。

●看了下评论,现在的人真是郎心如铁,这么动人又惆怅的小说,这么精准的笔法,居然大部分人觉得无趣。哎。

●“水手想象美人鱼长着两条腿,那只猫却想象她彻头彻尾是条鱼。”

●【藏书阁打卡】重读普宁,笑与泪依旧“它试图用狡黠的戏仿取代崇高的尘世感伤”我逐渐意识到对一个问题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是否可以理解普宁和纳博科夫本人,当他所谓的记忆与怅惘成为知性的一部分,细微的情感触动是否在写作的过程中仍旧运转;那些被收到视线边缘的括号里的哀伤,是否又意味着他的释怀戏谑与毫不在意。每当读至普宁顶着他锃亮的脑袋瓜子、说着蹩脚的俄式英语,欢天喜地地为普希金的诗作注脚的时候,我绝对相信他是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被“Pninized”的彼岸世界,因为有这个世界的存在,他得以乐呵呵地拥抱美国,坚定地说美利坚是我的第二故乡,笑嘻嘻地抹去梨形泪珠,欢天喜地地生活下去。我们都还以为他是在耍弄读者,瞧不上我们哩。非也,当他一回头张望,他的乡愁,他的忧伤,他的爱情,席卷而至,他只是故作坚强罢了。

●普宁不被重视的流浪的一生,那些闪着光亮的痛苦记忆,那些爱啦,文章啦,古怪的口音啦,温德尔的大雪啦,文学研究啦,那些渺小而伟大的瞬间啊

●普宁,一个流亡美国的俄罗斯老教授无趣、落寞的人生,经常因为口音出糗,根本无法融入美国学术界。带有纳博科夫自传的成分,他试图描述这样一种人:面对生存法则支配的人生,对社交带有蠢笨稚拙,对功利无动于衷,毫无世俗上的建树,喜欢沉醉于自己的世界中。普宁就是这样一个人,作为一个学者,喜欢研究在大众看起来佶屈聱牙的学术,他以此为乐,用这种碎片式的享受组成自己的人生。最终人生本身也一样支离破碎,回首往事时仍然理不清头绪,平平无奇的老去。纳博科夫的一方面充斥着唠唠叨叨写看似无用之物的笔墨,一方面有不时蹦出令人享受的优美的文笔,以及灵光一闪的洞见。读他的书要用奇妙感来形容,当然你也得忍住无聊。

●第一遍,速读,无阅读快感

●感觉一般,纳博科夫一直在隐喻,缺忽略了文本本身的故事性,如同炮制文章,没有看出精彩的剪影。无法揣测,也勾不起读者去揣测。 说到流亡人,不过是不断写内心的脆弱柔情,没有具体而微,只见一个风老头,那里来的读者共鸣。 短期内不想再看纳博科夫。

《普宁》读后感(一):《普宁》

普宁作为一个非常理性的俄国第一代移民从入关美国那一刻开始就对当时流行文化有各种精彩纷呈的吐槽。他先是作死和美国移民管理局探讨什么是国家和民主差点被困,吐槽美国人分不清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杂志画册广告实在太多,还说图书馆的学生在知识的废墟中呼呼大睡。

除了这些讽刺意味十足的美国文化讨论,他还用各种小人物来梳理一二代移民之间的文化冲突,美国所谓的精英教育的意义等。就算是对纳博科夫本人一知半解的我(只看过洛丽塔)也非常喜欢他以一位被主流社交抛弃的老学究般的碎碎念。

文中还常常夹带非常符合普宁心理状态的天气和小动物的描写。我猜纳博科夫一定非常喜欢小松鼠,他在写普宁的每个人物冲突的同时会安排他和公园松鼠互动。颐指气使要喝水(不懂的道谢)的松鼠,就像他的前妻;上蹿下跳怕被被路人抓到的松鼠就像是他自己。后来查到在文中普宁的初恋,贝洛奇金,来源于俄文松鼠。原来无时无刻出现的松鼠更像是一个远远观望,随时审视着普宁行为的视角。

《普宁》读后感(二):流亡者的一首吟游诗

错把普宁当蒲宁,又因为纳博科夫的名气,买了这本书。但是错有错着,一气呵成地读完了。读的时候总会时不时看封面那个佝偻着背的俄国流亡老头。一个年少时前途无限的学者,被迫流亡三十五年,在欧洲和美国做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最后连自己一份糊口的工作都保不住。独自一人,异国他乡,命运多舛,爱人离世。这人生,也是够苦的了。但是纳博科夫没有像老陀那样把人物整的苦闷,令读者也看得头疼。他笔下的这个老头,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一种随遇而安的状态。他还活着,这就够了。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失意,被生活玩弄的人们有时也情不禁也骂天骂地。普宁自然也有这样的时候,不过他的主调是对喜欢的人与物的坚守。他爱生活。所以他活着。译者评价纳博科夫是“流亡人物或艺术家,他们为了摆脱精神空虚和受难的现实而沉浸在往事的回忆,纯艺术,棋术或其他一些反常的行为中,作品中流露出一种失意感,精神压抑乃至精神崩溃感。”压抑和崩溃在书中的确随处可见,可是令读者惊喜的是每次抑后的扬,这本书的节奏是一首从春天到夏天再到秋天的曲子,和缓中有悸动,压抑中有爆发。读完不会觉得压抑,而是舒心。有些书好像一点训斥你,教导你的意思都没有,但是却在读完后给人一种向善的力量。真是一本好书。

《普宁》读后感(三):纳博科夫的文学熏陶

2022-38/50 | 纳博科夫《普宁》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找出纳大师的作品来接受一下文学洗礼,这一次到了《普宁》。这一本终于没有这么被戏弄,却依然非常纳博科夫。

阅读之前我猜想这是一个类似于《斯通纳》的故事,忘了纳博科夫的写作手法根本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啊。

书中描述流亡的俄国老教授普宁在美国一家学府教书的生活。他性格温厚而怪僻,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常被嘲弄和模仿。妻子离弃他,他孑然一身、居无定所、自我宽慰。在乔迁新居宴请派对后,却得知被解雇……

那种失意孤独的人生,纳大师写得即深刻又抽离,直到最后一章,才揭示第一视角的身份,非常纳博科夫。流亡知识分子的悲哀充斥着普宁教授无奈的一生,无论是他求婚的情书——“我也许不会获得幸福,但我深信自己将尽一切力量使您获得幸福……”,还是最后宴请结束,独自一人洗碗时的茫然若失……纳博科夫将这凄凉描述的太让人动容。

文中数次提到托尔斯泰,普宁教授对《安娜·卡列尼娜》的如数家珍,也是精彩和喜欢。

“人生在世,人能够真正拥有的东西,难道不是忧伤吗?”

你也喜欢纳博科夫吗?

豆瓣8.5分,我8.7分。

《普宁》读后感(四):一个独在异乡的俄国老头

《洛丽塔》因其恋童情节一度被列为禁书,但依旧难掩其光芒,将纳博科夫的才华和名气传遍了全世界,甚至发展出了独特的“洛丽塔”文化。

而比起描写恋童者扭曲内心的《洛丽塔》,《普宁》的故事则显得简单许多。它讲述的是一位从俄国逃亡到美国定居的大学教授的故事。纳博科夫虚构了一个名叫“普宁”的俄国教授,因为是逃亡者,他几乎居无定所。同时他又反应迟钝,肥胖秃顶,经常被学院里的老师和同学们当做嘲笑的对象。可以说《普宁》讲的就是这么个无聊老头的日常生活和心理活动。

说回纳博科夫本人,因为政局动荡,纳博科夫几乎一生都在欧洲逃亡,直到晚年定居美国,到去世那天也没回到过故乡俄国。这种长期逃亡生涯和无所适从的孤独感催生纳博科夫写下了许多自传式小说,这本看似平庸的《普宁》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个韩国留学生,虽然不敢说能理解纳博科夫老爷子的千愁百味,但是这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着实不陌生。《普宁》一书自带的孤独和隔阂感由此从一开始就吸引了我的注意,随这个名叫普宁的可怜老头一起回到了50年代的美国。

-俄国老头的故事(下文涉及剧透!)

普宁是个俄国逃亡来的老头,在美国任职教授。他又丑又秃,又胖又不打理自己,一把年纪了还到处租房子住,没有女人青睐他。普宁的英语讲得很烂,而且普宁没有一点点幽默感。无聊,油腻,结巴又邋遢的他是所有人眼中的笑柄。

普宁这个人是如此滑稽,连他的爱情都闲显得可笑。普宁是个不折不扣的舔狗,前妻在蜜月期给他戴了绿帽,跟船上的别人跑了,普宁不但不觉得侮辱,还依旧深爱着自己前妻。前妻找到了普宁,希望普宁为自己和新任的孩子付抚养费,软弱的普宁依旧没有作出任何反抗。

面对一个大肆侮辱过自己的女人,普宁不但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愤怒,还难得地精心打扮起来,为接下来的会面感到紧张和兴奋,活像一个第一次约会的男孩。这件事传到朋友们耳里,自然又成了一桩笑谈。

普宁一直居无定所,四处飘荡,几乎每座他住过的公寓他都不满意,也很难跟同居的舍友们合得来。因此普宁一直带着他那个书袋四处换房。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普宁老头一直藏着一个梦想,那就是在美国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经过一番努力,普宁找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一栋小房子,他将房子装饰得像自己儿时记忆里的俄国小院一样,沉浸在这样一个真正的“家”里,让普宁感受到了多年未有的安全感。回想到前妻对自己的态度,爱情的甜蜜也让他沾沾自喜。

兴高采烈的普宁在自己家里举办了一场派对,请来了自己的同事和朋友们。大家玩得十分尽兴,连喝醉的普宁也难得地展现了一些自己的幽默感,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派对结束后,喜滋滋的普宁送走了最后一位朋友,也是自己最亲密的朋友。临别时,普宁的朋友支支吾吾地告诉他,他被开除了……

由此,《普宁》结束。

-俄国老头的悲哀

《普宁》用诙谐讥讽的手法侧面描写普宁这个人物。这个老头毫无幽默感,无聊又笨拙,朋友们表面上对他恭敬,实际上在背后都拿他当笑话讲,甚至连在第四面墙外最应该同情他的人——读者,都在作者讥讽的笔调下对这个老头的滑稽哈哈大笑。

《普宁》整本书几乎都没有深入单独去描写过普宁教授的内心动态,而像是电影镜头一样让读者看到他,却无法深入他的内心,了解他的所思所想。这种手法第一点会让普宁的滑稽显得极为有趣,就像我们在喜剧电影里看到主人公出丑的片段一样,因为没有共情处,所以我们会觉得很搞笑。其次,因为没有共情处,所以普宁这个人物的油腻,笨拙和丑态会仅显在读者面前,这样一个惹人嫌的老教授的形象也就立起来了,第二点,纳博科夫运用这种手法不仅让普宁这个人物立了起来,也由此让其更加渺小,更加孤独了。因为这渺小和孤独恰恰是他生命中最悲哀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纳博科夫甚至让读者也成为了他人生所悲哀的原因一部分。连处于上帝视角的读者都在嘲笑他,这恰恰是让普宁处于悲哀中心的最大一点讽刺,也是纳博科夫藏在这本看似诙谐小说里的绝妙大师手法。

当然,如果俄国老头的悲哀仅止于此,也不过是时下常见的“黑色幽默”罢了,没有什么值得“大师”值得“绝妙”的。

省去纳博科夫在本书中专业的结构性描写不说,虽然全书几乎都是在对普宁教授的侧面描写,但其悲哀仍旧能完整地展露在读者面前,恰到好处地叩中读者的共情。普宁教授坐错车时询问候车室里的雇员如何往回坐。此时纳博科夫重点描写了雇员轻描淡写的神态和大大咧咧的行为,有意与惶惶不安的普宁教授态度形成对比,巧妙地将普宁“异乡人”的这个状态展现了出来。年轻的雇员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做着自己熟悉的事情,而老普宁在陌生的国度,走在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讲着一口蹩脚的语言。这种隔阂感和距离感让本人深有同感,而仅仅通过侧面神态描写就将这种感觉表达出来,不得不赞叹笔法高超。

其次,在结尾普宁的所有希望被宣布“死刑”后,纳博科夫没有花哪怕一滴墨水来描写这个刚刚找到家和安全感的可怜人又一瞬间土崩瓦解的复杂心情。他花了整整一章详细地描写普宁回到屋子里,收拾狼狈的宴会现场的过程。小红肠没剩下,冷拌菜不太受欢迎,鱼子酱和肉馅饼还剩了不少。他怎样将盘子一点点收到厨房里,怎样脱掉自己宴会时精心打扮的衣服……他失手打碎了一个餐具,颓唐地坐在地上,过了一会又起身开始洗碗……

整章没有哪怕一个字描写普宁的情绪,但宴会前后的心情落差对比,恐惧,孤独和支离破碎的情绪几乎都快溢出文字了,读者能够深深地感受到普宁的绝望和无奈。通过侧面描写能将情绪传递做到如此高度,自然不得不佩服一声“大师”。

-优秀的俄国老头

纳博科夫笔下,《洛丽塔》的故事精彩至极,但这本冷门的《普宁》也不可忽视。

一本小说能够讲一个优秀的故事算是不错,在这前提下立起让读者又爱又恨的人物算是优秀,在这前提下能展现出时代背景和特色算是佳品。在本人粗浅的评价中来看,《普宁》一书能占上文三点,值得各位分出珍贵的时间一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也会继续给大家推荐我认为能够满足上文三点要求的小说,希望能帮助丰富各位的生活,也希望各位能多多敲打本人拙劣的文笔,或者互相分享喜爱的书籍,旨在抛砖引玉,以书会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